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唐代乐舞诗看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舞是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使者。唐代西域乐舞大量涌入中原,唐人以博大的胸怀吸收并消化着外来的文化。唐代乐舞诗捕捉西域音乐的新奇旋律,记录民族乐舞的美妙韵律,咏赞异域民族艺术家的才艺与贡献,充分展现出唐代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盛况。  相似文献   

2.
唐人卢求《成都记·序》说:“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日扬、益。以扬为首,盖声势也。(益州)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扬不足以侔其半。”这里的“人物繁盛”,是从文化角度来讲的。四川得江山之助,自古就是温柔富贵之乡.同时也是文化艺术重镇:不仅文史大师辈出.而且翰墨丹青之盛,亦驰名海内。  相似文献   

3.
曾羽霞 《丝绸之路》2012,(22):13-16
在漫长的丝绸之路上,唐代凉州最具转折意味.它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决定了其繁华与衰败既与丝绸之路的命运紧密相连,又昭示着唐王朝的兴衰史.凉州诗歌则是当时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凉州诗在数量或质量上都十分可观,这种以特殊题材或乐曲曲调为主导的诗歌样式已成为当时时代的热点和风尚,理应得到充分重视.凉州诗以风土人情、征戍军旅、音乐舞蹈艺术为主要表现内容,整体上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凉州诗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将异域奇观、边地风情纳入题材,开拓了诗歌的新领域;通过登胜怀古叙述历史事件或引发哲思,拓宽思想境界;突显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色彩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舟  金与心 《世界》2007,(12):72-75
下着雪的冬天傍晚,瑞典、斯德哥尔摩,明亮而温暖的书店,东西排放得满满的。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亚洲年轻男子眼前一亮:在不起眼的小角落,一盒丁丁历险记的录像带静静地躺着那里。他不看价格,就把它拿起来,放在已选好的那一大摞书籍杂志和音像制品里,抱着它们去结账。结账时店员见他说英文,好心提醒他:这录像带是瑞典语!  相似文献   

5.
从不同的角度可将方志资料划分为若干种类。要采用科学、实用、有效的方法采集和整理方志资料。对“活”资料,必须坚持“抢救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杨智 《神州》2014,(8):27-28
特定地区的“精神气候”会深深影响这一地域的文学。文作为华夏民族的发祥之源,春秋时代的中州地域文化辉煌灿烂,为中州风诗的产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使得中州风诗打上了鲜明地区域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7.
毕春艳 《黑龙江史志》2013,(19):145-145
本文主要对学生学习档案的采集、分析和整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宋代文学研究中,禅僧诗的整理和研究一直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中国历代僧诗全集》仅出到晋唐五代卷,《全宋诗》虽然收罗甚广,但禅僧诗遗漏颇多,今人所撰《全宋诗订补》(陈新、张如安等补正,大象出版社,2005年),其重心也并不在此,学界长期缺乏一部全面反映宋代禅诗面貌的汇编着作。  相似文献   

9.
石介《庆历圣德诗》是北宋中期政治、学术与文学三者强力互动的产物。儒道实践精神的迅速张扬,以“君子小人之辨”为核心的朋党政治新理念的成熟,以及赋颂文学传统的传承与嬗变,共同造就了该诗不同凡响的精神内涵。作为宋初儒学名家,石介将“道”的普遍原则运用于时政判断之中,褒贬忠佞,形诸歌咏,不仅开创了以赋颂之作为党争服务的先例,且标志着朋党政治已经完成了由权利之争到意气之争的形态转变。在北宋政治文化及颂美文学的演进史程中,《庆历圣德诗》无疑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叶当前 《旅游科学》2008,22(6):49-54
送别诗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元素,对旅游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探索古代的祖饯仪式,揭示送别诗的起因,并结合古代文史资料对送别诗进行合理的归类,以期促进送别诗个案的研究与运用,从而推动旅游文学的深度开拓。  相似文献   

11.
周宝荣 《史学月刊》2008,(10):35-40
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以诗托讽”致祸,被贬黄州,此即乌台诗案。苏轼之所以“以诗托讽”,原因有三:一是对现实主义诗风的继承与发展,二是苏轼淑世思想的体现,三是对恶劣言论环境的挑战。乌台诗案对苏轼文学创作影响较大,此案之前的苏诗高扬现实主义,紧扣时代脉搏;此案之后的苏诗追求旷真,转向“和陶”。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浙东唐诗之路”旅游路线的建设成果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本文以“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话题,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深度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发现浙东唐诗之路处于发展早期,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仍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廖奔   《中华文史论丛》2005,(80):26-52
由五代十国开始,中国社会发展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经由宋朝的统一中原,宋与辽、西夏、金的长期南北对峙以至最终亡於元,中国传统社会悄悄实现了自身的转型。五代十国的频繁递嬗、相互攻代和接替,虽然是晚唐藩镇割据政治局面的延展,然而,变幻之间有发展,动荡之中现生机,中晚唐以来悄悄孕育而出的新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因素,也在逐渐开始发挥制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琨  李群 《安徽史学》2017,(2):53-62
1905—1918年,弗兰克·迈耶作为美国农业部派驻中国的植物猎人,组织开展了多次植物和作物采集活动,仅邮寄到美国的作物品种就有2500余种,其中包括粮食、蔬菜、果树、饲料等经济作物的种子或插条样本。本文以美国农业部《新作物引种公告》为分析素材,考证迈耶在华作物采集活动的主要路线、代表性成果、采集作物的具体性状等,在此基础上,尝试归纳迈耶采集活动给美国农业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对中国现代农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采集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缩影。地方文献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情报价值。地方文献因其地域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而成为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地方文献采集工作是地方文献工作的  相似文献   

16.
《诗·卫风》桑意象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卫风》中有三首诗言及"桑",在《桑中》里,它是男女幽会之处,喻指男女情爱;在《氓》里,它用来比兴女子的容颜;它们都是文学意象。而在《定之方中》里,它只是普通的农桑蚕桑之意,是一个物象。《卫风》桑意象的意蕴源于殷商人的桑崇拜,而《定之方中》与前二首的不同,又是卫国文化二元性所致。  相似文献   

17.
18.
黑土地文化的精神能力——长白山里采参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约是在12年前(1989年)的秋天,我深入到东北长白山腹地的白山(原浑江)进行挖参活动考察,在三岔子的山道上遇见了“挖参帮”,他们是由三个人组成的“伙子”,由把头、腰棍和边棍组成。我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采访,并把他们向老林子出发的姿态照相记录了下来。我知道,这是东北文化(黑土地文化)的一种重要记载,是我们从事文化人类学学者所时刻需要捕捉的一种事项,我们称之为田野采集活动挖参事项。  相似文献   

19.
美籍华人作家张金翼女士 ,她的父亲是国民政府陆军步兵学校的教官 ,抗日战争时期 ,陆军步兵学校从南京西迁遵义。张金翼在遵义出生 ,在遵义渡过她的童年。她现在是洛杉矶文化传播中心董事长 ,洛东华文写作联谊会会长 ,北美广播电视公司顾问 ,著有小说《女与男》、《虾舞》和剧本《进口新娘》等均已出版 ,是美国西海岸颇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和作家之一。2 0 0 2年 7月 ,张金翼到遵义寻根和追寻童年的梦 ,她怀着对家乡的一片深情 ,带来了一份厚重的见面礼 ,就是她的丈夫叶传松博士在美国征集到的《黎恂千家诗注》手稿 ,她决定投资将这部珍贵的…  相似文献   

20.
宋版书的兴起、繁荣和衰落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雕版印刷的兴衰几与宋明理学的起落趋于同步。纵观中国历史,两宋远非封建社会中最繁盛的时期,无论疆域之辽阔,国力之强盛,还是经济之繁荣,社会之安定,前不及盛唐,后不逮明清,但唯雕版印刷却在此时绽放出了最绚丽的光彩。究其原因,乃当时社会文化精神的激扬。本文对宋明书籍印刷发展的状况进行比较,力图揭示文化精神对一个时代的整体面貌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