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最重要的典籍文献之一,记录着先秦中华民族的生存信息和文明历程,是上古时期的一部奇书。先秦诸子中的墨子,大约在公元前468年至前376年,名翟,是鲁国人或宋国人,出身平民,擅长手工技艺。墨子为人谦和,主张"兼爱"、"非攻"。墨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墨子成名于孔孟之间,学习儒家典籍,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成为当时的显学,并有《墨子》流传后世。本文尝试摸索研究《墨子》与《山海经》内容上的关系,有助于全面地认识《墨子》,以期对《山海经》有更深刻的认识与解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王焕镳《墨子校释》中几处校释可商者进行辨正,提出一些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总目·墨子提要》称《墨子》“尚存六十三篇”,与宋《中兴馆阁书目》所称“六十一篇”不合。实则《四库全书》本《墨子》旧文仅存五十三篇,另十篇纯属子虚乌有。不仅今传之明清诸本如此,即使在宋代也是一样。《总目提要》因误解《墨子》阁书提要所言“此本所列篇数……与《汉志》合”以及《中兴馆阁书目》所称“自《亲士》至《杂守》为六十一篇”之原意,遂妄生出一个“六十三篇”的本子,而其所推比宋本反增二篇之故亦成无根之谈。  相似文献   

4.
根据出土文献材料,<离骚>中的"謇謇"当读作"讦讦",意思是"直言不讳";"复"字为衍文;"泽"为"臭"字之误;"脩"为"循"之误  相似文献   

5.
6.
刘明 《收藏家》2022,(12):64-71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辩亡论》残卷,学界的一般意见是认为抄自《文选》,属于“唐写本”。残卷并未有明确的抄自《文选》的题署,亦不避唐讳,是否抄自《文选》及抄在唐代尚需辨析。通过写卷可能存在的避梁武帝之父萧顺之名讳用例,以及与宋刻本《文选》及《晋书》《三国志》录本的比勘,推测写卷有可能抄写在六朝时期,与萧统所编《文选》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同时也充分认识到此帙写卷在保存异文方面的文献价值,但校勘结果未能坐实写卷抄自《文选》的判断。依据文献记载及第一手的采访档案,考察了残卷收藏者方雨楼的生平事迹,也澄清了写卷在流通收藏及鉴定方面不确切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8.
《老子》简本与帛书本及通行本之间在字上多有不同,本就其中若干歧义难解之处,阐述了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王连龙 《考古》2012,(3):70-73
慈利楚简1987年出土于湖南慈利县城关石板村36号战国墓,数量约有1000支,约20000余字[1]。据整理者介绍,部分简文内容可与《国语·吴语》、《逸周书·大武》等传世文献对勘。其中,《大武》篇有两种写本,一种字体工整方正,很像后来的古隶;一种结构随意,略显潦草[2]。《大武》为先秦兵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今本《墨子》前七篇的分析和研究,推断《亲士》、《修身》二篇当属墨子早年自著,而《所染》至《三辩》五篇则应为其早期门人弟子所记;并进一步探讨与之相关的两个重要问题,即墨子自著为何偏少、“兼爱”在墨子整个学说思想体系中的地位究竟又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1.
《管子》中有两个令人费解的“食”字,分别见于《君臣》上、下篇: 主德不立,则妇人能食其意。(《君臣上》) 关於此句,尹知章注曰:“君意委曲随於女谒,若食之充口。”俞樾云:“古字‘食’与‘饱’通。《说文.虫部》:‘饬,败创也。”  相似文献   

12.
吴点明 《沧桑》2010,(1):214-215
《傅玄〈傅子〉校读》一书具有填补学术空白,意义深远;读经释典,多有创新;注译精粹,力致达雅;视野开阔,内容宏博;兼收并蓄,厚积薄发;治学严谨,资料可靠等诸多亮点,是兼有工具书作用和重要学术价值的一本好书。  相似文献   

13.
结合战国楚简用字习惯,提出《逸周书》字词校读意见凡八事,读《文酌》“三尼”为“三匿”,《籴匡》“钟绝”为“钟弦”,《武称》“以毁其服”为“以毁其备”,《大匡》(第十一)“总害”为“凶害”,《小开》“色不知适”为“疑不知适”,《宝典》“腾上”为“陵上”,《武顺》“均”为“训”,《武寤》“王食无疆”为“王嗣无疆”或“王祀无疆”.  相似文献   

14.
出土文献对校读传世古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阅读《银雀山汉墓竹简》,发现了可以校读传世古书《文子》的例子,如:  相似文献   

15.
《傅玄〈傅子〉校读》一书具有填补学术空白,意义深远;读经释典,多有创新;注译精粹,力致达雅;视野开阔,内容宏博;兼收并蓄,厚积薄发;治学严谨,资料可靠等诸多亮点,是兼有工具书作用和重要学术价值的一本好书。  相似文献   

16.
许可 《文献》2023,(1):19-29
近年来,楚简文献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可借之以校读经秦汉人转写整理过的传世楚国古书。根据楚简校读战国时楚人所著《鹖冠子》,发现有些字形为楚文字中特有,秦汉时期的人整理时误认,例如误“斩”为“轸”、误“■”为“顺”等;有些字根据楚简文献所反映出的楚人用字习惯可作出更为妥帖的破读,如将篇名“著希”读为“书希”、将“随君”读为“惰君”等。这可以体现出土战国楚简对校读传世文献特别是楚国古书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涛 《安徽史学》2007,(6):57-61
《王茂荫集》作为王茂荫研究的最新、最基本资料,不仅有历史学的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文献学的意义.就其新增的《王侍郎遗稿》而言,价值甚大,而瑕疵亦不能免、疏漏亦颇多.究其原因,在于整理者资料搜集未能扩大视野、资料整理未能悉心精研,造成王氏资料编辑、点校、注疏中的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8.
19.
日藏平安时期写本《后汉书》存《贾琮传》部分文字以及《陆康传》全文,存尾题“后汉书列传第廿一”(参《古简集影》第一辑,  相似文献   

20.
吴玉贵《唐书辑校》一书将《太平御览》引《唐书》的内容全部予以辑录,以《旧唐书》为主,根据现存各种唐代史料之相关记载,对其进行整理,纠正了《太平御览》引《唐书》的文字错误,对所辑内容进行了"还原"工作,但此书亦有较多错误,大为治唐史者不便。其错误主要集中在标注《旧唐书》之卷数错误、页数误漏、部分内容未补充、排版错误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