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柯愈春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在诗文别集文献叙录方面,是迄今该领域其他学术著述不可逾越的高度。笔者在对晚清陕西籍作家别集经见核查时,发现《提要》所录著述作者、书名、卷数、刊刻机构以及误收等相关问题尤其值得商榷。本文以清人诗文别集文本,著者的墓志、行述或年谱,清至民国间的方志以及清官员履历档案等一手材料,对柯先生《提要》加以辨补,考证著述原貌。  相似文献   

2.
评《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头摆着三巨册新买的《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以下简作《提要》)。近年来我已减少买书 ,但对工具书情有独钟 ,作为例外 ,仍注意购进。这是《人民日报》社柯愈春先生撰著、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全书五十八卷 ,我逐字逐句读了书序、后记、开头十卷 ,其他各卷和索引随手翻阅过 ,今据此试作评论。一我在求学期间读过数十种明清人诗文集 ,参加工作后又读清人别集 ,多少了解其史料价值。但清朝灭亡已近一世纪 ,清人别集有多少种 ?始终是个未知数。任何权威学者没有做过有把握的回答。《提要》独立回答了现存数的问题。据著者本人在《凡例…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申报》资料,勾勒晚清海盗的基本情况,以期丰富与深化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晚清时段各地均有海盗出没,他们横行海上,杀人越货,绑票勒赎,有时还上岸抢劫,对抗官兵,导致商旅裹足,外国插手,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危害。官府与民间分别采取各种对策以应对,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根治海盗依旧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朱则杰 《古籍研究》2001,(4):124-129
久知南京师范大学古献研究所纂辑《清人别集总目》,一直在关心之中。最近终于从书店中买到了这部巨,系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全书16开三大册,共录清代诗作家近两万人,别集约四万部(据《前言》第一部分“录广泛”条,第8页),并附有作传记等许多相关资料及索引,内容十分丰富。但是,粗粗浏览之下,发现本书还存在不少美中不足之处。现在以其中朱彝尊一家为中心,按照全书的内容板块,大致从如下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或可提醒读在使用本书的过程中予以留意。  相似文献   

5.
郁贤皓先生所著《唐刺史考全编》是研究唐代刺史不可或缺的工具书。但是由于该书出版年代较早,不少新出墓志材料未暇引用。2013年,陕西大唐西市博物馆整理出版《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公布了四百余方新墓志,绝大多数为首次刊布。笔者谨遵《唐刺史考全编》原书体例和编次,对《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中新见刺史资料进行整理,以期对唐代刺史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7.
南宋有三丘崈,一字宗卿,一字元山,一字子陵。今《全宋文》未收录丘崈文,现据《蔡氏九儒书》卷2《西山公集》附录,补得丘子陵文一篇;据《景定建康志》、《吴中水利全书》等载集,补得丘宗卿文三篇,同时补得两位作者。今《全宋诗》在丘宗卿名下录诗3题13首,其中《浮远堂》、《和张孝伯<雪窗>诗韵》两题3首为丘宗卿作品,而《和朱子<武夷杂咏>十首》1题10首则为丘子陵作品,亦补得一位诗人。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总目·墨子提要》称《墨子》“尚存六十三篇”,与宋《中兴馆阁书目》所称“六十一篇”不合。实则《四库全书》本《墨子》旧文仅存五十三篇,另十篇纯属子虚乌有。不仅今传之明清诸本如此,即使在宋代也是一样。《总目提要》因误解《墨子》阁书提要所言“此本所列篇数……与《汉志》合”以及《中兴馆阁书目》所称“自《亲士》至《杂守》为六十一篇”之原意,遂妄生出一个“六十三篇”的本子,而其所推比宋本反增二篇之故亦成无根之谈。  相似文献   

9.
张建和 《沧桑》2009,(6):96-97
晚清中央政府对财权控制的削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财权下移和财权外转,财权下移主要是由于国内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而财权外转则更多的是国外列强侵略的结果。随着列强的步步紧逼,这种财权外转的趋势愈演愈烈,其中财政收入权的外转开始得较早,列强通过低税率、免税、减税、退税、偷税、漏税等等手段不断侵吞着原本应由清政府获得的财政收入,这就使得本已处在危机中的晚清财政更是雪上加霜,最终在财政危机的频频冲击下清王朝为辛亥革命所推翻。  相似文献   

10.
《近代史研究》2007,(1):157-157
若干年来,士绅研究一直是晚清史的一个热点,本书不但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个案,而且得出了一些有启发性的结论。本书认为,在晚清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农村的士绅阶级开始自我分化,其上层是清末新政的利益获得,权力迅速膨胀;而下层士绅却被急剧边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李豪 《吐鲁番学研究》2022,(1):21-27+153
利用《西南大学新藏石刻拓本汇释》所载墓志中的唐代刺史资料,对郁贤皓著《唐刺史考全编》所载唐代刺史系年进行订正,对其漏载唐代刺史进行补充,共订正四十八则。  相似文献   

12.
冯剑辉 《安徽史学》2023,(2):142-149
同治年间休宁粮差大案是晚清时期徽州吏治败坏的集中体现。此案中差役操纵勒索情形极为严重,对百姓危害巨大。官府腐败无能,长时间内无力解决差役危害,死灰复燃、愈演愈烈成为常态。此种局面的形成与清代胥吏制度有密切关系,而晚清徽州宗族衰落,对胥吏失去钳制能力,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文献》2012,(3)
<正>四库提要的具体所指有:七阁库书提要,或称"原本提要",指《四库全书》所收三千四五百种图书,每种皆冠《提要》一篇;七阁《总目》提要,指四库馆缮写本《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含库书提要加存目提要,并四部总叙、四十三类小序暨子目案语等核心内容),分置《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部之首。此外还有:《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武英殿聚珍版书》所载《提要》近六百篇,以及邵晋涵、翁方纲、姚鼐、戴震、周永年、任大椿等人的《四库提要》分纂稿,等等。《荟要》内四百六十三篇提要,《聚珍版书》内百馀篇提要,经总纂官纪昀等删润、修改,已经写入库书提要之中;邵晋涵等分纂稿,皆为草稿、初稿,  相似文献   

14.
宗经阐经作为桐城派古文创作和批评的核心,一直以来都被桐城派学者奉为圭臬。晚清桐城派学者杨琪光(1835—1890)在经学研究方面常为人所忽视,有《尚书文义》《百子辨正》《读史臆说》等著作传世。《经义寻中》是杨琪光读经笔记,论述既有古文风范,又发汉宋诸家所未发,尤其是对《尚书》篇章的品读。《经义寻中》从文章学角度品评了读《尚书》之法,其中“道”“德”“气”概念的运用是古文法与经学融合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编史要务,首在采集史料,广收确证,以为依据。因为历史科学之殿堂必须岿然耸立于丰富、确凿、可靠的史料基础上,不能构建于虚无缥缈之中。惟其如此,国家清史工程  相似文献   

16.
晚清铁路外债观初探——以芦汉铁路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晚清铁路外债举借过程中,洋务官员逐步有了成型的、带有明显思想倾向的外债观,芦汉比国债款交涉是典型的蓝本。其核心是在依赖心理驱动下生成路权与债权交换的主导思想。在体现外资合理性的同时,也暴露出排斥商股、模糊抵押权限、利用外资形式偏执等诸多偏差,表现出近代国人在利用外资上排拒与依赖并存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17.
晚清以来,以常平仓、社仓、义仓三仓为主的备荒仓储体系逐渐失效.为重振仓政、备荒养民,各省在同治、光绪年间开始了规模宏大的积谷运动,于各州县普设积谷仓,倡导绅民量力捐谷、就近存储,委任地方士绅经管,官员只司监督,不许胥吏经手,一度积累了数目可观的仓粮,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养民之效,其中以四川省规模最大、成效最为可观.但积谷运动存在根本机制问题,仅停留在运动层面而未形成有效运行的制度,未能革除三仓积弊,仍陷入官府控制仓储管理的旧有模式,负责经管的绅民处处受限,胥吏上下其手,致其最终难以维系.  相似文献   

18.
四库馆臣对《黄御史集》的卷数著录、成书过程、编者、刊刻历史等问题的陈述多有舛误,研究者需细加辨析。  相似文献   

19.
<正>赵晓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118元20世纪以来,语言文字不仅被认为是交流沟通的工具,更是认知世界的方式,对一种语言文字的借用转化意味着吸收一种新的认知图景和知识体系。该书通过对晚清《圣经》中译本的研究认为,《圣经》是中国历史上翻译版本最多、汉语言文字形式最多、拥有白话和文言两种语体、最多汉语方言汉字和罗马字、最多少数民族文字的书籍。《圣经》中译本至少产生了三方面影响:1.影响晚清汉语语言变  相似文献   

20.
晚清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铁路出现之初 ,中国官民“诧所未闻 ,骇为妖物 ,举国若狂 ,几致大变”,结果被迫拆毁。 1 9世纪七八十年代 ,政府官员在修筑铁路与否的问题上还进行了长时间针锋相对的争论。到了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修路风气已经大开 ,清政府在北方地区修筑了京奉铁路 (北京——奉天 )、京汉铁路 (北京——汉口 )、京张铁路 (北京——张家口 )和津浦铁路 (天津——浦口 )四条主干线和一些支线 ,构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铁路网的形成是北京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大大促进了北京与外地的联系与交流 ,加强了北京作为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对全国的辐射力。铁路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交通方式 ,推动了城市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