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0多年前,清初大诗人王士祯来往三次经过秦蜀栈道——褒斜道.第一次是在康熙壬子十一年(1672),这年他39岁,以福建清吏司郎中,奉命典四川乡试,同行42人.六月初由京城出发,七月底到宝鸡,入栈道,闰七月初八晚次汉中,停留一天.康熙丙子三十五年(1696),他63岁,奉命告祭西岳、江渎等地,同行16人,四月初入栈道,初十次汉中,十一日汉中太守陈邦器招游汉  相似文献   

2.
宣统元年(1909)九月,清政府任命袁嘉谷为浙江提学使。他于宣统元年十一月十二日(1909年12月24日)到达杭州,十一月十五日(12月27日)正式接任浙江提学使。他初一上任,便遇到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罢课风潮。  相似文献   

3.
《北方文物》1991年第2期刊载的杨雨舒同志《大彝震遣使聘日年代考》一文,关于大彝震两次遣使聘日的年代,根据1950年日本宫内厅书陵部出版的《国书寮典(?)解题》记载的渤海国中台省致日本太政官牒,牒文后面的年款是“咸和十一年闰九月廿五日”,认为金毓黻先生所说的大彝震第一次遣使聘日是在咸和十一年、第二次遣使聘日是在咸和十八年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同意朱国忱、魏国忠及陈显昌等人所说的大彝震第一次遣使聘日是在咸和十二年、第二次遣使聘日是在咸和十九年,我完全同意杨雨舒同志的这个看法。但是,他在文中根据孙玉良同志《渤海纪年订补》一文所得山的《新唐书·渤海传》所载九位渤海王“均是即位当年改元”的推论,认为大彝震改元咸和,应在唐文宗太和(按应作“大和”)四年  相似文献   

4.
滕天绶,清代奉天(今辽宁)辽阳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冬由广东潮州府同知升任汉中知府。任内,“孜孜以民事为亟先”,做了许多有益于汉中人民的好事。其中最受百姓称颂的是他对汉中农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1938年10月24日端纳(W.H.Donald)随蒋介石离开汉口,视察鄂、湘、赣、桂前方阵地,12月前往重庆。同年12月28日和次年1月1日,端纳分两次给田伯烈(H.J.Timperley)写了这封长信,详细介绍他随蒋介石视察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6.
渤海国第十一代王大彝震在位期间曾两次遣使聘日。关于这两次聘日的年代,已故的金毓黻先生认为;第一次是在咸和十一年,第二次是在咸和十八年。王承礼、郑英德、任鸿章等同志在其论著中也都沿用此说。而朱国忱、魏国忠及陈显昌等同志则认为:第一次是在咸和十二年,第二次是在咸和十九年。上述两种说法孰是孰非呢?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大彝震首次遣使聘日的年代,而  相似文献   

7.
李文彩     
李文彩是太平天国时期广西壮族农民起义军中的英雄人物之一,也是翼王石达开西征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在咸同贵州各族农民起义军中,他屡仆屡起,英勇作战,与贵州苗族起义军大元帅张秀眉齐名。从道光三十年(1850年)在广西起义到同治十一年(1872年)在贵州牺牲,坚持斗争二十二个年头,历经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七省。鉴于他始终坚持太平天国的正义事业,有的同志提出以同治十一年四月初六日(1872年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的《汉中府志》及清代、民国《南郑县志》,记载古南郑城(即今汉中市)自秦筑城以来数度迁徙。其中最主要的有两次,一是隋大业八年(612)移南郑县城(亦为汉中郡城)至旧南郑城(简称秦城)西南二里,即宋代以来的南郑城;二是宋嘉定十二年(1219)“徙筑今城”(简称宋城),出自《舆地纪胜校勘记》卷四十八,为旧府、县志所引用。关于这次迁徙,实为误记:《宋史》“宁宗纪”;“嘉定十二年十二月己亥,筑兴元城”。  相似文献   

9.
汉中,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楚国得汉中而称雄;秦国得汉中而凌楚;刘邦得汉中而得天下;韩信从汉中出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袭取三秦;诸葛亮屯兵八年,六伐曹魏,始于汉中;蒙古铁骑两次穿越汉中,灭掉南宋。是什么原因让汉中一再成为南北分裂的前线,是什么成就了汉中在战乱时期的富足和相对安定?本文将主要根据汉中的军事地理环境对此问题作以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郎世宁在清内廷的创作活动及其艺术成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意大利米兰人,生于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7月19日。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到达北京,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六月十日在北京病逝,享年七十八岁。郎世宁在华长达五十一个春秋,他为了取得传播天主教的权利与方便,始终行走内廷为皇帝作画,并受到清帝的赏识与器重。郎世  相似文献   

11.
清嘉庆八年(1803)至道光元年(1821)。先后在汉中任定远厅抚民同知、汉中知府长达18年之久的严如熤,是一位政绩突出、口碑较好的高级封建官吏。在汉期间,他写了大量有关守土治民和民生疾苦的章诗词,其中的三篇告示、三首歌词是这些诗中的佼佼,至今读来,仍不禁使人感佩。  相似文献   

12.
彤亮 《中国西藏》2001,(6):15-17
正是盛夏时季,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扎什伦布寺民管会主任喇嘛次仁等一行的陪同下,于2001年5月11日至6月27日在浙江、上海等地考察学习。 “上海真大,真漂亮!” 十一世班禅这次江南之行,是1995年他坐床以来的第一次,所以浙江、上海的所见所闻都是那么新鲜、那么迷人。 5月11日十一世班禅一行到达杭州后,住进了风景如画的花家山庄,第二天晚上乘车观赏杭州夜景,鳞次栉比的高楼,霓虹灯闪烁的大街,绿树如荫的林园大道,优美的生活小区……,这一切给十一世班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5月16日,十一世班禅一行游览了西湖景区,…  相似文献   

13.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汉口开埠以后,英、德、俄、法、日等帝国主义,除了用洋枪洋炮掠夺武汉领土,划分租界以外,还用鸦片烟和传教来麻痹武汉人民.这时,英国派出了杨格非(Reogirf-feth John)牧师来汉传教.不久,杨又把在上海《循道会》当牧师的同事郭修礼找来汉口,两人经过商量并作了分工.杨在长江一带传教,他将汉口、武昌教会工作安排妥当后,于1878年进入汉阳教区活动;郭在汉水一带传教,整个湖北省及武汉市控制在其基督教教区势力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4.
(一) 自从1953年9月3日至7日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选举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起,至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全会解除他的第一书记职务为止,赫鲁晓夫前后执政十一年之久,是苏联各个历史时期的最高领导人中,执政较长的一位,因而对苏联的政治、经济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曹操在汉中     
曹操曾两次至汉中,对汉中历史的发展发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应予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司徒美堂     
今年是美洲爱国华侨领袖司徒美堂先生的120周年诞辰。他少年漂泊异乡,在美国生活了将近70个春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备尝艰辛、历尽坎坷。他热爱祖国,慷慨侠义,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是侨界中受人景仰的人物之一。一司徒美堂,原名羡意,字基赞,1868年4月3日(清同治七年三月十一日)出生于广东开平的  相似文献   

17.
林则徐历官十四省,其中有两度到云南(别称为滇)任职。第一次是嘉庆四年(1819年)闰四月二十七日,担任云南乡试正考官,八月初一日抵达昆明,十二月十七日返京复命,历时四个多月;第二次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三月十六日命为云贵总督,六月十五日抵昆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九月卸职离滇,历时两年余。林则徐两次在云南任职时间总共仅两年七个多月,但他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事情,政绩显著。  相似文献   

18.
1883年10月8日,阎锡山在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出生,乳名万喜子.1892年,9岁的阎锡山入本村私塾读书.一次,他从村东狼窝提回两只小狼悬于村里树上,急得老狼天天在村里奔跑吼叫,全村不得安生.又一次与同学争吵,他用小刀把对方刺得鲜血直流,使同学们都不大敢和他接近.这些,显出了其性格的某些方面.  相似文献   

19.
清道光年间王志沂所辑<陕西志辑要>(道光7年刻本,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以下简称<王志>)卷5<汉中府>下"城池"记载:(汉中)"城周九百八十步,门四.东曰朝阳,西曰振武,南曰望江,北曰振辰.池深八丈."短短29字,就有两处错误.王在辑录城周长时有误抄之嫌,并在护城河深度上有漏字之误.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是一个有多种民族居住的省份,境内生活的现有人口包括40多个民族。现在所能见到的民族结构的最新统计资料是1991年1月出版的陕西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汇总,陕西各民族人口总计为32882403人,其中汉族为32726773人。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脚人)、满族(13595人)、蒙古族(3331人)、壮族(1384人)、藏族(1260人)、朝鲜族(1056人)。汉族居住在陕西各地;回族主要居住在西安、安康、宝鸡、汉中、商洛、渭南地区;满族主要居住在西安、宝鸡、渭南、汉中地区;蒙古族主要居住在西安、渭南、榆林、宝鸡地区;藏族主要居住在西安、汉中地区;壮族和朝鲜族主要居住在西安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