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清代,为了加强东北地区的边疆防务和对该地区的管辖,清政府陆续于东北地区开辟了一些驿道,沿途设置了许多驿站。随着站丁和家属的迁入,以及关内流人、流民的逐渐增多,使黑龙江、吉林两将军  相似文献   

2.
清代东北地区实行旗、民双重管理体制,盛京地区的范围包括奉天府府尹辖区和盛京将军辖区。盛京围场隶属于盛京将军辖区,正好位于吉林将军和盛京将军的交界地带,故盛京、吉林将军辖区的划界应考虑盛京围场的隶属与边界。一般认为清代盛京将军辖区北界至柳条边辽东段,这个观点并不准确,忽略了盛京围场。本文利用档案、历史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绘制了盛京围场地图,并探讨盛京、吉林将军辖区的分界。  相似文献   

3.
清代东北围场开放问题,是清代东北史研究中久未问津的一个题目。本文拟就吉林围场、盛京围场开放过程及与此有关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一、道咸以来东北地区所面临的危机 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内地与边疆普遍出现危机。东北地区界临日俄,一八六一年营口开港,外国势力伸入东北地区。《瑗珲条约》、《北京条约》  相似文献   

4.
沈阳是清朝的发祥之地,是清朝开国两代皇帝的都城,在清代被统治者定为陪都,称作盛京,并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辖,这些机构同时管辖着包括今天整个辽宁地区和部分吉林地区,这些地区被统称为盛京地区。这些机构在处理政务及日常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文书档案,并有相当一部分被保留至今,是研究清代盛京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诸问题的重要史料。在清代档案中包含着大量的经济档案,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容积单位。容积是指器皿容纳物质的体积,清代使用的容积单位繁琐而复杂,与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制立方米制不同…  相似文献   

5.
程弓 《黑龙江史志》2013,(14):39-41
<正>8.3清代黑龙江地区的道路清代(1644—1911年),黑龙江地区道路交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沿袭了以前驿运制度时开拓建立起来的道路,而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在较短的时间里构成了道路网络的框架。据《黑龙江省志·交通志》载:清初,开辟了宁古塔通往鹦哥关、吉林乌拉通往宁古塔两条驿道。之后,清朝为反击沙俄占据雅克萨、尼布楚等中国边境城镇,开辟了墨尔根通往雅克萨、吉林乌拉通往瑷珲两条驿  相似文献   

6.
清代东北官庄指盛京户部、礼部、工部官庄、吉林官庄、黑龙江官庄、三陵官庄等。 从满族的社会发展、清朝整个东北官庄的设置和发展过程来看:官庄的生产关系,清前期是封建农奴制,后期是封建租佃制。 但具体到东北各地区的官庄设置时间,官庄劳动力的来源、社会经济情况的差异,以致奉天、吉林、黑龙江官庄的生产关系演变不同。奉天是由农奴制到租佃制;吉林和黑龙江开始奴隶制,而后才发展到农奴制,再演变为租佃制。这种认定和当前对东北官庄研究者发表的文章,理解和认识上有区别,不妥和错误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7.
现存有关清代东北满族的史料,所记多为吉林和黑龙江地区的满族,研究盛京地区的满族几乎无书可寻.张杰教授的<韩国史料三种与盛京满族研究>一书,经过大量艰辛的整理工作,首次将<入沈记>、<沈槎日记>和<沈阳日录>三种韩国史料介绍到国内,并且从满族研究的角度,进行了多层面全方位的解读,在极大地推进盛京满族研究的同时,也为当代中韩学术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清代盛京旗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旗地是中国历史上清王朝所制定的一项特殊的土地制度。旗地具体是指清代满族八旗旗人所属的土地,这一土地形式,源于盛京,继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后,则主要分布在俄辅,古北口、热河、盛京及吉林、黑龙江等地区。公元1644年,清王朝迁都北京后,将圈占的钱辅地区和八旗兵丁驻防各地的土地,按照清前;日制将其分配给满族八旗官兵。在这部分土地中,分配给八旗官员的土地被称为官员庄田,兵丁领取的被称为份地,二者统称为旗地,这类旗地在清代属于一般旗地。皇室占有的皇在及赐与诸王的王庄,则不同于一般旗地,但它亦属于旗地范畴。旗地,清…  相似文献   

9.
程弓 《黑龙江史志》2013,(16):47-50
<正>8.4清代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线路清兵入关后,对东北地区的管理,采取军政合一的办法。先以盛京(今辽宁省沈阳)为留都,以内大臣一人为留守,这位留都负责东北地区事务。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以后逐渐改由昂邦章京负责。1646年(顺治三年)在盛京设昂邦章京;1662年(康熙元年)在辽东(今辽宁沈阳)改称辽东将军,1747年(乾隆十二年)定称盛京将军,统辖奉天(今辽宁省)驻军,坐镇地方;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废,事归东三省总督兼管。盛京将军是统辖盛京地区(今辽宁大部及内蒙一部)的最高军事长官(行政长官为奉天府尹)。1653年(顺治十年),清廷始置宁古塔昂邦章京二人。1662年(康熙元年)改"宁古塔昂邦章京"为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古无方志,明正统《辽东志》为东北现存最早的区域志,载有黑龙江内容。嗣后之弘治《辽东志》、嘉靖《辽东志》,以及嘉靖《全辽志》,康熙《盛京通志》、乾隆《盛京通志》等,均载有黑龙江内容,是为黑龙江方志之滥觞。黑龙江相对独立的方志产生于清代,主要是流人所撰写的侧重于舆地和风俗的  相似文献   

11.
清代东北满族文化教育简论张杰清代东北地区的满族文化教育,发韧于辽东,盛行于吉林、黑龙江,并给东北其他各族人民以重大影响,构成区域文化的突出特色,是研究东北亚文化的基本课题之一。一个民族教育的发展对其文化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努尔哈赤本身就具有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的东北地区,在明末清初,开垦的农田主要集中在大凌河和辽河流域,而吉林、黑龙江和周边地域,尚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地。但随着关内流民的不断流入和清政府放垦措施的实施,经过清代260多年的垦殖,尤其是经  相似文献   

13.
张林 《满族研究》2005,(2):101-103
清代吉林“参禁”是东北封禁重要内容之一,经历康、雍、乾三个朝代,它充分体现了满族贵族的利益和意志,严重阻碍了东北地区尤其是吉林地区经济、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清代东北方志中辑录了大量辽金史料,堪称辽金资料汇编。特别是《盛京通志》《吉林通志》,二者分别作为清代东北地区总志和吉林一省通志,其中所包含的辽金史料颇具代表性。两志中的辽金史料存在着显著特点:首先,搜集范围广,兼取各类文献且涉及朝代众多,所得辽金史料内容广博;其次,对数量大、内容繁富的辽金史料重新分门别类、取舍编排;第三,注重考证,体现了乾嘉考据学风。同时也存在着选材片面、内容不均、史料删减不当、史实编写错误以及一些具体细节问题。综合看来,清代方志中的辽金史料是多维度反映辽金史料面貌的有益成果。它们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的同时,也展现了清人的辽金史观和东北的地域特点,是清代辽金史学史发展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5.
<正>黑龙江古无方志,明正统《辽东志》为东北现存最早的区域志,载有黑龙江内容。嗣后之弘治《辽东志》、嘉靖《辽东志》,以及嘉靖《全辽志》,康熙《盛京通志》、乾隆《盛京通志》等,均载有黑龙江内容,是为黑龙江方志之滥觞。黑龙江相对独立的方志产生于清代,主要是流人所撰写的侧重于舆地和风俗的方志。此后方志渐多,清末、民国时期主要是伴随黑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作为独立的行政名称始于清代。清初,黑龙江归盛京驻防内大臣(1646年改为盛京昂邦章京)所辖,顺治十年(1653年)改归宁古塔昂邦章京所辖。康熙元年(1662年)改归宁古塔将军所辖。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分宁古塔将军西北地,添设黑龙江将军,宁古塔将军管辖范围大为缩小,黑龙江成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东北地区,在明末清初,开垦的农田主要集中在大凌河和辽河流域,而吉林、黑龙江和周边地域,尚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地。但随着关内流民的不断流入和清政府放垦措施的实施,经过清代260多年的垦殖,尤其是经过近代几十年的开发,至清末,东北的河谷平原,已经是阡陌纵横、城镇兴起、交通畅通、商业兴盛了。本文仅简述一下明清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历程。  相似文献   

18.
王薇 《黑龙江史志》2009,(7):16-16,23
我国的东北地区,在明末清初,开垦的农田主要集中在大凌河和辽河流域,而吉林、黑龙江和周边地域,尚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地。但随着关内流民的不断流入和清政府放垦措施的实施,经过清代260多年的垦殖,尤其是经过近代几十年的开发,至清末,东北的河谷平原,已经是阡陌纵横、城镇兴起、交通畅通、商业兴盛了。本文仅简述一下明清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历程。  相似文献   

19.
正黑龙江古无方志,明正统《辽东志》为东北现存最早的区域志,载有黑龙江内容。嗣后之弘治《辽东志》、嘉靖《辽东志》,以及嘉靖《全辽志》,康熙《盛京通志》、乾隆《盛京通志》等,均载有黑龙江内容,是为黑龙江方志之滥觞。黑龙江相对独立的方志产生于清代,主要是流人所撰写的侧重于舆地和风俗的方志。如《绝域纪略》《柳边纪略》《宁古塔纪略》《龙沙纪略》《卜魁风土记》《卜魁纪略》等。嗣后具有省  相似文献   

20.
清朝早在入关以前的太宗(皇太极)时期就已有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入关以后,统治仍沿袭满族骑射和游牧的生活习俗,始终把“巡狩习武”作为重要的政治活动,曾先后在东北的盛京(沈阳)、吉林、黑龙江和北京近郊的南苑建立了狩猎场所。南距京师400公里的热河木兰围场是清代围场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其活动时间长达139年,自康熙二十年(1681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中经四帝,共举行木兰秋猕105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