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毅 《巴蜀史志》2012,(3):36-38
在说不完的莎士比亚中,最说不完的却是哈姆雷特。其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在说不完的大千世界里,最说不完的艺术家却是张大千。“说不完”,构成了对张大千文化现象(人性的、人格的、精神的、艺术的、情感的,等等)的特别观照,传达了“张大千学”的多元意义。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与张大千的“术”之讨论。传达了对张大千“说不完”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国画大师张大千与广东有特殊的情缘,只因在广东甚短,并且鲜有记载,许多人都不知道张大千“原籍广东番禺”。 据1971年香港出版《当代中国画人名录》(林建同等编著)介绍张大千“原籍广东番禺”,林乃张大千的学生,此书又经张大千过目,可见此说乃张大千特意安排。此书还介绍了张大千的二哥张善抒(后改名“善子”),但却没有“原籍广东”之说了。这种“因人而异”,并非疏忽吧。  相似文献   

3.
《收藏家》2013,(10):95-95
艺术本身是时间与空间的产物,黄美尧教授却是时间与空间错位后的“产物”——当代双栖艺术大师。 1959年毕业后的黄美尧空间错位了! 黄美尧1955年,考入四川美院国画系,师从李有行、梁启煌、冯建吴(大画家石鲁之兄)等,又受教于肖建初(张大千的女婿),实得张大千大墨大彩的精髓。他一心钻研国画,但空间却与他开了一个大玩笑,把他分配到了景德镇陶瓷学院,与陶瓷打起来了交道。  相似文献   

4.
张大千是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国画大师、画坛巨擘、饮誉海内外,被推崇为中国画“五百年来第一人”。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位艺术巨匠,竟是仿摹名作的高手,而且他成名之初,被人们称奇的不是创作的作品,而是他摹仿明末清初画家石涛的画。张大千自嘲地说自己是个用纸用笔的骗子。他仿石涛的画,其神韵、表现手法、构图特点,惟妙惟肖,与真迹毫无二致,活脱脱“石涛复生”。他这种恶作剧,不知使多少著名的画家、收藏家、鉴赏家上当。 先说陈半丁受骗。二十四五岁的青年张大千,在画坛上还是个无名的“后生小子”。当时北方最有名望的…  相似文献   

5.
舒建华 《收藏家》2022,(3):13-21
<正>一、《甲乙丙丁集》,张大千泼墨、泼彩作之集合2019年5月,时值张大千诞辰120周年之际,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举办“张大千加州岁月:文献与作品展”,侯北人借展了其所珍藏的一本张大千签赠的特别画集。画集开本高大,纵54、宽38厘米,封面正中由曾克耑题签“大千先生画萃”,左下侧印有书名“甲乙丙丁集”,  相似文献   

6.
杨骏 《文史月刊》2007,(7):40-41
张大千(1899—1983),名爰,又名秀,季爰,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我国著名画家,与齐白石、溥心畲、徐燕荪等大家齐名,被称为“南张北齐”、“南张北溥”、“南张北徐”,徐悲鸿则称他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也”。他一生喜好游历,然而,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希望从北平回四川老家却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成行的。  相似文献   

7.
萧平 《收藏家》2000,(6):54-57
去年岁尾,我去丹阳出席吕凤子先生(1886-1959年)逝世四十周年纪念大会。行前接到钱心梅女士的电话,她要我把她父亲钱松喦先生生前对凤先生的敬仰和评价传达给与会者。“我平生最佩服凤先生,他不但艺术高超,而且人品高洁。”这是钱老在子女面前说的。1947年,他亲自送大女儿钱紫筠到正则艺专学习一事,更说明了凤先生在这位卓有成就的传统国画家心目中的地位。张大千先生也对凤先生作过评价,说:“他的才华真高,但是他的生性却很淡泊,简直可以说已到了不食人间烟  相似文献   

8.
秋拍综述     
《收藏家》2003,(11)
嘉德2003秋拍于11月22日-26日在北京昆仑饭店举办。本届秋拍推出“中国油画及雕塑”,“集珍一三家藏张大千、黄宾虹、齐白石等中国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古代书画”、“中国扇画”、“瓷器工艺品”、“俪松居长物—王世囊、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艺跡轩藏明清印章”、“占籍善本”、“邮品”、”钱币”等11个专场共4000余件艺术珍品。中国书画部分分设4个专场,拍品几L近900件。“集珍一三家藏张大千、黄宾虹、齐白石等中国书画”专场来自三位藏家的珍藏。第一部分由张大千先生的故旧提供,以张大千先生30—40年代作品为主。其中1929年张大千画的《钟馗图》就是一幅以自己做“模特”绘就的精心之作。第二部分是香港著名报人,《大公报》社长费  相似文献   

9.
内江张大千纪念馆于1992年9月11日中秋佳节隆重开馆.海内外参观者对时居台北的张学良将军为该馆亲书“张大千纪念馆”匾额表达了极大的敬意。  相似文献   

10.
徐建融 《收藏家》2004,(3):17-20
20世纪的中国画坛所呈现的是一个多元化的格局,不同各元既相对立又相统一,它们各有不同风格的艺术追求,因此,也就各有不同可能的收藏前景。其中,侧重于古典的一元,以张大千、吴湖帆、于非厂、陆俨少、谢稚柳、徐悲鸿、李可染等为代表,所传承的是中国的古典传统晋唐宋元,或西方的古典传统写实画派。其间虽有中、西之异,但在讲究“绘画性”方面却是相通的。所谓“绘画性”,也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以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唯源泉,对  相似文献   

11.
凌风 《湖南文史》2012,(7):37-37
毕加索曾经赠给张大千一幅画,画上只见硕大一张脸,五官不具人形。有人传说这幅抽象速写是毕加索为张大千画的肖像。张大千对此感到好笑:“我听说有人声称毕加索的这幅鬼脸壳子,一边胡子长,一边胡子短,是在强调他对张大千的印象。其实这都是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12.
一幅古朴、典雅、具有地方民族风格的《张大千纪念馆》蓝图,3月5日在四川 内江付诸实施。为纪念我国画坛一代宗师,最杰出的现代中国画家之一张大千先生及 其兄长著名国画家张善子先生,经中国文化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建《张大千纪 念馆》。3月5日在张大千故乡内江隆重奠基典礼。这是祖国大陆兴修的第一座《张大千纪念馆》。  相似文献   

13.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春季拍卖会上将推出张大千巨幅山水《松下观瀑图》(见图),此图纵361、横140.5厘米,纸本浅设色,署款为“己巳冬日过长椿寺,走笔图此,似寿泉大禅师印正。蜀人张大千。”钤张爰白文印、大千朱文印及阳刻肖形鹤印各一方,画幅右下端另钤“长椿寺藏”白文收藏印一方。己巳年即1929年,张大千时年31岁。这一年3月,张大千被聘为全国美展干事会  相似文献   

14.
汪毅 《巴蜀史志》2010,(1):37-43
中国文艺复兴关系到中国文化的世界话语权,是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久久思考和孜孜探索的重要命题。该文对现代学界纷呈的“中国文艺复兴说”作了表述和解析,并通过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在成都举办所推动的20世纪显学——“敦煌学”的文化现象考察“唤起中国文艺的复兴”,解读了敦煌文化遗存与欧洲文艺复兴肇始的种种同比性.进而论证:中国“文艺复兴权舆,肇于成都”、成都是“中国文艺复兴之翡冷翠城”(中国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时间在1944年1月,标志是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而中国文艺复兴的盛行始于当今。此外,该文首次提出中国文艺复兴“阶段论”。  相似文献   

15.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画家张大千羁留海外,为世人诟病,其实张大千自有一番隐衷。1948年12月,筹备已久的“张大千画展”在香港举行,张大千带着新娶的四夫人徐雯波去了香港,在那里迎来了1949年新年。翌年1月,内地传来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当他听到古都完好,未受战火破坏,欣喜不已,十分佩服共产党的高明决策。又一天,有位贵宾来到张大千的临时寓所,她便是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寒暄后,何香凝说明来意:“新政协即将在北平召开,我将应邀出席,并准备带一点礼物馈赠毛泽东。考虑再三,一般礼物都嫌俗套,只有带一幅大千先生的画最为珍贵,不知先生肯挥毫…  相似文献   

16.
汪毅 《巴蜀史志》2005,(6):26-30
张大干的“黑猿转世”说与他的“百日土匪”、“百日和尚”等传奇人生,为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当撩开这层面纱,让张大千走下神坛,你会感慨现实生活中的张大干却是一个可亲可爱的普通人,一个拥有传统美德而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普通人。论忠,他尤注重报效祖国;论孝,他尤为尊敬父辈师长;论悌,他尤为敬重兄嫂;论礼,他尤为讲究传统规则;论义,他尤为忠友扶弱;论情,他尤为痴心痴意,堪称“今之完美的古人”。  相似文献   

17.
他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为传奇的国画大师;他与齐白石并有“南张北齐”之誉;他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他曾荣获国际艺术学会的金牌奖,被推选为“全世界当代第一大画家”……张大千,一位声名遐迩、名噪中外的艺术大家。1899年5月10日,张大千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市城郊一个书  相似文献   

18.
汪毅这本关于张大千大师的新书已经有了两篇序:他的自序与名艺术家钱来忠先生的序(另有副省长李进的序)。关于张大千大师是何等伟大,以及汪毅在评介张大千大师的“话语权”方面是何等裕如,看了那两篇序当已了然。但汪毅还是命我再作一序。我除了因祖籍安岳县曾划归内江市,能以忝列为大干大师  相似文献   

19.
还张大千一个清白——关于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案的调查报告以前,我在进行张大千先生生平与艺术研究的时候,发现他1941年至1943年的敦煌之行,是其一生艺术历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正是这次敦煌之行,张大千得以把千年尘封的敦煌艺术宝库介绍给国人,使天下尽知...  相似文献   

20.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名画家张大千羁留海外,为世人诟病。故园情浓,乡思无已,其实张大千自有一番隐衷。 1948年12月,筹备已久的“张大千画展”在香港举行。张大千带着新娶的第四夫人徐雯波去了香港。 画展无日不是人头济济,艺坛人士惊叹张大千高超的艺术水平。张大千夫妇在香港迎来1949年新年。1月底,内地传来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当他听到古都完好,未受战火破坏,欣喜不已,佩服共产党的高明决策。 2月底的一天,一位贵宾来到九龙亚皆老街张大千的临时寓所。来者是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寒暄后,何香凝说明来意。新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