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2月28日.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历史文化传承与书香成都”主题专家座谈会.围绕贯彻落实中共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书记黄新初重要讲话精神,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目标.  相似文献   

2.
书香是一种文化氛围,一种文化传统,一种崇文重教的风尚。在中国,“书香”一词,是对一个人,一个家庭或家族最雅致的褒扬。一个城市被冠以“书香”,说明这是一个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底蕴丰厚,气度和风采高雅脱俗的城市。成都,就是一个这样的城市。  相似文献   

3.
“十四五”规划要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都图书馆作为城市型图书馆,肩负“推广天府文化,建设书香成都”的使命,与研学旅行有着天然契合度。成都图书馆发展研学旅行具有馆藏资源不可替代、专家智库强大权威、活动开展奠定基础、“图书馆+”联动场景等优势,但也存在研学活动缺乏特色、空间布局有待改善、文创产品缺乏创意、馆员综合能力欠缺等问题。基于成都图书馆发展研学旅行优势和现存问题,成都图书馆应该从研发活动,活化馆藏资源;美化空间,打造研学场景;开发文创产品,深化文化创意;培养人才,强化馆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4.
《巴蜀史志》2012,(5):15-17
由成都市地方志办主办的《成都史志》季刊,于2010年进一步调整思路,进行了全新改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推动方志资源转化利用。以“方志之源”、“书香成都”品牌塑造和推广为重点,加强“文化成都”宣传力度。削减常规栏目,新辟“高端访谈”、“口述史”等特色专栏。并不失时机、不拘一格推出特刊。内文力求资料性强,观...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七大发出“弘扬中华文化.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号召。2007年6月11日,《城市文化北京宣言》化建设的倡议。神家园的建设.提出对城市进行文城市文化、市民精更多体现在公园的建设中。成都自解放以来,60年公园建设成绩斐然,对城市文化建设的贡献巨大。附表如下:  相似文献   

6.
《巴蜀史志》今年第1期载有成都崇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所撰《用方志史料为城市建设服务一例》的文章,介绍了成都市圣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崇州打造“中国·成都·唐人街”(以下简称“唐人街”)的独特理念、运作机制和基本经验,其中最突出之点在于“从文化开始,最终又回到文化上;起步于方志,又提升于方志”。现在.这个唐人街的建设成就已经...  相似文献   

7.
4月21日.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领会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会议强调.市志办下一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省人大常委会《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坚持“传承文化基因,接续成都文脉”的工作理念。加快推进第二轮两级志书、年鉴编纂工作,加大“数字方志馆”建设力度,深入实施资料年报制度.服务现实、主动有为,继续为服务“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和“文化之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成都人善于接纳。很快就接受了“重庆麻将”。但就像成都人接受重庆火锅一样.接受的同时总是不忘记要动点手脚,改造一下。成都人比起重庆人来.性子耍温和一些.对时间的感受也要缓慢一些。推倒就和,成都人觉得总不够文气。也过于仓促.不那么过瘾。于是,在重庆麻将“推倒和”的基础上,成都人来了个“打缺”……  相似文献   

9.
2007年10月11日至12日,“雷祖文化暨陈填、陈昌齐、陈乔森文化研讨会”在雷州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从雷州悠久的历史中深入挖掘半岛文化内涵和雷州文化特质,对雷州文化建设提出不少切合实际的新见解。为了从一个侧面反映其成果,我们特遴选出本次研讨会的部分文章组成专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城市活的灵魂”。成都作为古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作为国家首批认定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独具特色、底蕴深厚的历史文脉。这是成都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也是展现成都特色的最好名片。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认真领会《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突出...  相似文献   

11.
云南双柏县因民族众多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著称全省,素有“绿色明珠,水能之乡,畜牧王国,虎笙乐园,滇中秘境”之美誉,彝族始祖爨蛮在此繁衍生息,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是民族文化荟萃之地,被称为“民族文化宝库”,“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故地”。祭祀虎图腾时所跳的“老虎笙”,被专家学者称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在双柏,几乎全县上下乡乡有“笙”,村村有“笙”。  相似文献   

12.
南京云锦     
《文史月刊》2010,(11):F0002-F0002
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的历史。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相似文献   

13.
2013年6月1日至2日,由河北省历史学会主办,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和环渤海地域文化研究中心承办“首届秦皇岛地域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秦皇岛市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发掘秦皇岛地域历史资源,梳理文化脉络,推动秦皇岛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来自河北、北京、上海、吉林、山东、辽宁等全国8个省市的50余位专家学者共襄盛会,提交论文45篇。会议开设两个专题,即“秦皇岛历史文化研究”和“历史学研究”。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秦皇岛历史文化研究开始成为该区域的主要学术亮点,势必推动秦皇岛地域乃至引领其他周边省市的环渤海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唐人卢求《成都记·序》说:“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日扬、益。以扬为首,盖声势也。(益州)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扬不足以侔其半。”这里的“人物繁盛”,是从文化角度来讲的。四川得江山之助,自古就是温柔富贵之乡.同时也是文化艺术重镇:不仅文史大师辈出.而且翰墨丹青之盛,亦驰名海内。  相似文献   

15.
所谓“长白山文化” ,应是“长白山地区文化”的简称 ,而笔者在这里讨论的 ,是“长白山古代文化”。长白山古代文化之属性 ,是长白山古代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 ,近来已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2 0世纪 80年代“文化热”兴起后不久 ,区域文化研究便成为学术界探讨的话题。在东北方面 ,有的学者主张以“长白山文化”命名本地区文化 ,虽然大多数学者未予认同 ,倒也反映出长白山文化的重要性。尤其长白山古代文化 ,更具有区域文化的鲜明特性 ,正因为如此 ,近几年专家学者发表了许多很有见地的文论 ,对深入研究长白山古代文化属性 ,极富发凡启例作…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把文化建设作为十二点的其中一点来写.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兴国之魂”。  相似文献   

17.
检察文化发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至今已有近十个年头.随着企业文化理论在国内的兴起,检察文化建设已被检察机关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得到强化和重视。而“郑和精神”,一种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民族精神,同样深藏在当代检察文化的实践之中.太仓,作为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和停泊港,早已将“郑和精神”融入当地的城市精神、城市文化之中.因此,太仓检察丈化与“郑和精神”的交汇戍为两种文化的最佳契合点,并昭示着当代检察文化发展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8.
《世界遗产》2014,(11):111-111
10月10日下午,作为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论坛在济南舜耕山庄成功举办,来自国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国各省文化厅(局)的代表以及非遗保护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就“加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促进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有效途径,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快“文化青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青山 《攀登》2008,27(1):5-8
该文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在深刻学习领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文化青海”这样一个全新的目标。文章论述了建设“文化青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推动“文化青海”建设的优势和条件,阐释了建设“文化青海”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内容,提出了建设“文化青海”所要做的八个方面的工作。这对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动青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韩真 《福建史志》2006,(4):21-22
精神文明建设是1982年党的十二大向全党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与物质文明并列的“两个文明”建设是近二十多年来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一贯奋斗目标,二轮修志.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重要内容之一。精神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地方志中所反映的精神文明是狭义的.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主观世界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教育、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标题之下,经常性的章、节(或条目)是“思想道德建设”、“创文明新风”、“组织机构建设”、“文明单位选介”等等。显然.“精神文明建设”的牵扯面较广.有文化(文明与文化的内容最为近似,是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态)、政治(思想建设属政治范畴)、社会(文明新风、移风易俗是社会和谐、进步的表现)等。正因为如此.从收入《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文件及志书篇目汇编》(方志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的《河南省志》和秦皇岛、芜湖、淄博、宜昌、潮州等五个设区市市志的篇目看.“精神文明建设”的框架结构竟有3种安排法:一是独立设篇,如《宜昌市志》和《潮州市志》,与“文化建设”比邻;二是置于“文化建设”卷下(《河南省志》),或“文化”之栏目下(《秦皇岛市志》);三是置于“社会生活”篇下(《淄博市志》),或“社会”篇下(《芜湖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