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金平 《文博》2005,(2):64-69
东汉是中国古铜镜发展史上一个鼎盛时期.它在继承战国、西汉铜镜的设计和铸造技术的基础上,相继产生了许多新型镜种,其中五乳镜和六乳镜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四分法布局的传统格式,使其图像更加丰富,工艺也更加精湛.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博物馆收藏东汉晚期的二面铜镜,“周仲车马二神镜”、“龙氏镜”(见图版叁)。铜镜主题纹饰布局采用四分法,其形制和浮雕式的技法,标志着中国铜镜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周仲车马二神镜:直径21.8、厚1.2厘米。圆形,大圆钮,钮座外有连珠纹一圈。四乳钉将主纹饰分为四区,神人与车马两两相对。一区神人盘坐椭圆形座垫上,背两侧均有羽毛向上卷,左右侧为羽人。与此神人相对的为长胡须神人端坐,座垫为长方形,背羽毛下卷,左右侧为羽人。一区为六驾马车,均作奔腾状,第二、四、六匹马昂首竖耳,第一、三、五匹马回首张望。车作…  相似文献   

3.
范平 《文物》1992,(12)
1989年1月,湖北省襄樊市北郊发现一东汉墓群,随葬器物中有1件东汉龙虎纹镜。该镜直径18.8厘米。镜面微凸。圆纽,圆纽座。镜背纹饰分三区,内区为虎、龙纹,中区有7枚柿蒂乳钉,间饰神兽纹,外区饰龙纹一周,由一圈齿纹与镜缘隔开。镜缘宽2.2厘米,对称排列4枚五铢钱纹,间饰神兽纹(见图)。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面与佛教有关的汉代铜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面与佛教有关的汉代铜镜翟玉莘湖北省荆州博物馆馆藏一面东汉神人画像镜。该镜铜质、呈茶绿色,直径19.9厘米.厚0.6厘米,镜面微鼓,背面中央为半球形钮,连珠钮座,主体纹饰为浅浮雕环绕式神人画像带,以四乳间隔分为上、下、左、右对称的四区,乳钉周围饰...  相似文献   

5.
北岗墓群位于湖北省老河口市袁冲乡纪洪村。2016年夏季,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清理了其中9座砖室墓,以北岗M5、M6和前岭M1保存最好、随葬品最丰富。三座墓葬皆为"中"字型前后室砖室墓,其中北岗M6带一侧室。墓葬年代均为东汉晚期。方形陶磨、银质狗项圈、鎏金铜鋬和五乳禽兽纹镜等随葬器物在鄂北地区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6.
1985年5月,河南省固始县往流乡唐庄村司大庄农民取土时发现一件东汉画像镜(见图)。现由县文管会收藏。镜呈青灰色,中间有一道微裂痕迹。镜面微凸,光滑闪亮。直径16.1、边厚1厘米,圆纽,花叶纹纽座。座外饰六组浮雕人物画像,分别为东王父、西王母、男侍、女侍、二女侍、鸟首人身羽人。各组人物画像间饰乳钉纹,空隙处均饰云气纹。人物画像外有铭文一周,铭文为:"尚方作镜真大巧,上  相似文献   

7.
据新发现的洛阳三角缘笠松镜铭文特点,它肯定不是东汉镜;和日本三角缘神兽镜铭文"古有圣人东王父西王母"相比,二者类同,同属三国魏镜。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16,(10)
正汉代和唐代是中国铜镜史上的两座高峰,在这两个时期,铜镜铸造工艺精良、种类丰富、精美绝伦,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其中,四神博局镜和海兽葡萄镜分别是两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镜种。四神博局镜流行于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以新莽时期最为盛行。背面纹饰以汉代盛行的六博棋局为主纹,与圆形的镜体相结合,象征天圆地方的宇宙格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考古出土的东汉时期连弧纹镜的收集和整理,认为云雷纹连弧纹镜出现于两汉之际,以西安东汉墓的发现最为显著;凹带连弧纹镜出现于东汉早期,自东汉中期流行,魏晋时仍可见到,以洛阳地区发现最为集中。分布上呈现出自西向东的发展趋势,东汉中期开始以都城洛阳为中心向周边辐射。东汉连弧纹镜的形制源于西汉圈带铭文连弧纹镜。本文还对日本福冈平原1号墓出土连弧纹镜的年代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汉代云雷纹镜脱胎于战国时期的云雷地纹镜,云雷纹作为汉镜的一种纹饰从西汉中期出现,一直处于陪衬地位。从东汉早期开始,以云雷纹为主纹的云雷连弧镜在各地域广泛流行起来,直至东汉晚期衰退。究其历史背景主要是东汉光武帝崇尚谶纬神学,企图借助云雷纹这个特殊载体,宣传"始正火德"理念,以维护东汉政权的正统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1.
图75“涷有名铜”博局四神纹镜东汉直径23、边厚0.5厘米,重1700克。圆形,圆钮,圆形钮座,窄平缘。钮座外围双线与凹形方栏,其间为十二乳间列地支十二字。主题纹饰为博局、带连弧纹座、八乳、间列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和鸟兽蟾蜍。外围铭文带和一周绳纹、锯齿纹及飞禽走兽羽人组成的纹带。铭文四十二字““涷有名铜出丹阳,锻以银锡清如明,左龙右虎立四彭,朱爵(雀)玄武顺阴阳,八子九孙治中央,刻次银锡成文章。”图76 “上大山”博局四神纹镜东汉直径14.5、边厚0.4厘米,重500克。圆形,圆钮,双线和三线纹圆钮座。钮座外四出卷草纹,外围双线方栏,窄平缘。主纹为博局,八乳,间饰青龙,白虎,朱雀,玄  相似文献   

12.
杨金平 《文博》2004,(4):30-34
东汉神人神兽是中国古铜镜的一种特有镜式,它以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和现实生活介入铜镜背面的图饰,使战国、两汉以来的镜面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同时进一步发展起浮雕铸镜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付艳华 《文物春秋》2014,(2):67-70,F0002,F0003
近年来,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入藏了一批汉代至明代的铜镜,分别出土于廊坊市各区及所辖县市,本文选择其中时代特征明显、纹饰精美者,分别从纹饰图案、完残程度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包括汉代昭明镜、禽兽博局纹镜,东汉锯齿纹镜、云雷连弧纹镜,唐代雀绕花枝镜,宋代五子戏莲纹镜、锦地纹镜,金代仙人对弈纹镜、大定通宝钱纹镜,元代花卉纹镜和明代"永保寿用"铭文镜等。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湖州杨家埠清理了一座东汉砖椁墓,出土的一面画像铜镜,镜体硕大,做工精良,纹饰精美,属东汉画像镜精品。该镜对研究汉代对置式神像镜的构图、镜图内容、物象配组、铭文格套、社会思潮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汉铜镜,有内容丰富的纹饰和图像。其中反映神仙思想的神人、神兽图像,在日本有精细的分析和分类。例如“环状乳神兽镜”、“画文带同向式神兽镜”、“对置式神兽镜”、“重列式神兽镜”等。在中国,均把它们包含在神人神兽画像镜和广义的画像镜范畴之内。这些画像镜,被认为是4世纪前叶我国古坟中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图像的祖型。有关神人神兽画像的推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樋口隆康教授对神兽镜的纹饰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在我国出土的魏国纪年镜,即记有景初、正始年号的铜镜,除二枚景初四年铭盘龙镜外,其他均是三角缘同向式神兽镜,而且与东汉时代的画文带同向式神兽镜纹饰具  相似文献   

16.
老河口市杨寨东汉墓清理简报老河口市博物馆1993年7月,市博物馆在杨寨村配合林立山钢木制品公司基建进行文物钻探时发现六座墓葬。同年9月对这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东汉砖室墓五座(M1-M5),明清土坑墓一座(M6)。现将五座东汉墓报道如下。一、...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文物商店于一九八五年在门市部收购到一件青铜镜。镜的直径为18、缘厚0.6、钮径2.8、钮高2.4厘米。镜钮呈半球形,园扭座,四只奔腾的猛虎绕钮两两相对峙。内区五枚乳钉等距排列,乳钉之间浮雕双虎前后并排奔驰,大小鹿作相反迅跑;羽  相似文献   

18.
魏杨菁 《收藏家》2003,(11):23-27
中国铜镜的发展历史,从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开始,就像一条源远流淌的长河,其间无论是汉代的规矩镜、画像镜,还是唐代的瑞兽镜,花鸟镜,都以其多姿多彩装饰着这条铜镜的长河,使其熠熠生辉。而神兽镜又是这长河中另一朵绚丽的浪花,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神兽镜是在铜镜背面以浮雕手法作出纹饰,主要装饰内容是东王公、西王母等神人和龙虎等兽形,故名神兽镜。其装饰方法有环绕,有重列,有同向,式样不同,风格却统一,反映了道家的神仙思想这一主题,因而神兽镜有别于同时期的规矩镜、夔凤镜而独具一格。特殊的题材、独特的技法,将中国铜镜的发展推向新的阶段。神兽镜出现在东汉中期,是东汉铜镜纹饰的一个种类,在湖北、江苏、浙江一带出土较多。这是由东汉延续到六朝时期的一种铜镜,从墓葬发掘的情况来看,由于东汉贵族墓少见,因而神兽镜在东汉墓中发现不多,而六朝的贵族墓中大量出土神兽镜。我馆(南京市博物馆)发掘的近四百座六朝墓葬中出上了百枚铜镜,神兽  相似文献   

19.
韩茗 《考古学报》2020,(1):67-88
正目次一类型学研究二镜的年代及其演变三制镜者及产地推定四位至三公镜的传播五结语双头龙纹镜出现于东汉中期,是汉晋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的代表性镜类。其镜背特征为:半球钮,圆形钮座;"S"形龙纹夹钮左右对置,呈中心对称;铭文居中,夹钮上下直行排列;内外区之间以一周凹带或栉齿纹区隔,平素缘;纹饰以线刻表现,呈平雕效果。国内学界根据纹饰特  相似文献   

20.
杨金平 《文博》2010,(2):28-32
日本三角缘神兽镜是佐证大和王权成立的关键,它们的来源一直是中日两国有关学者研究的重点。近年有学者就洛阳发现的两面三角缘神兽镜提出洛阳地区乃日本三角缘神兽镜的溯源地。但是,早在十年前徐州地区已出土一面"三角缘框架式神人神兽镜",它更相似和更好于日本爱知县东之宫古坟出土的"三角缘铭带阶段式二神二兽镜",它实证了日本三角缘神兽镜和东汉流行的几类铜镜有密切关系,然而前者自成体系;同时,再次反证了洛阳地区不是其单一的溯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