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寨《内参》引起的轩然大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潮》1999,(3)
在1964年12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较长篇幅表彰了大寨的先进事迹,树立为依靠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生产的典型,提倡学习大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和爱国家、爱集体的思想、风格。12月26日毛泽东71岁生日时,请陈永贵吃饭,称赞他是“庄稼专家”,勉励他不要“翘尾巴”,对他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2.
李静萍 《沧桑》2008,(5):118-119
1953年是我国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第一年,也是国家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我国城镇人口迅速增加,使城乡粮食供应面迅速扩大,需求大幅度增加。这就使得粮食的产需矛盾、供求矛盾日益尖锐。中共中央实施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关系着5亿农民和8000万城镇居民的吃饭问题,事关重大。为了完成好统购统销任务,陈永贵反复在大寨村党支部生活会上讲,不厌其烦地做群众的工作,挨家挨户地动员。由于陈永贵长期引导大寨社员树立顾全大局的思想,在大寨逐渐形成了爱国家、爱集体、甘于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这种精神风貌使大寨粮食连年增产,年年多向国家卖粮,社员又无怨言,这不能不说是陈永贵思想教育的成功,大寨人思想领先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杜学武  许艳红 《沧桑》2013,(4):75-77
大寨是农业集体化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在我国农村社会建设中曾经起到过楷模示范作用。本文即以大寨精神的产生条件背景、特征等为切入点,从政治构架、传统继承、实践基础、形势局限等方面探索大寨精神产生机制,并阐述大寨精神的民族性、科学性、先进性、民主性和创新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影子 《旅游纵览》2012,(6):74-78
<正>学大寨呀赶大寨大寨的红花遍地开……提起"大寨"这个名字,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似乎有些陌生,但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它的名字是那么响亮,它头上的光环是那么明亮耀眼。1964年,  相似文献   

5.
史永红 《文物世界》2011,(1):72-74,68
提到大寨,我想很多人并不陌生。大寨是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大寨人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大寨精神”激励了一代人,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它独特的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李静萍 《沧桑》2011,(6):71-74
大寨式农业典型展览、农业副业展览和水利展览是在学大寨运动兴起初期举办的。这三次展览展示了各地在学大寨运动中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学大寨所采取的具体做法、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对学大寨运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茂盛  李静萍 《沧桑》2015,(1):1-9,19
农业学大寨运动由山西兴起,在全国盛行十六年之久。大寨曾为引领中国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旗帜。大寨经验和大寨精神曾经传遍祖国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农业学大寨运动所表现出的改天换地的气魄、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国为怀的风格和艰苦奋斗的事迹,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敬仰,当然也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尤其山西是大寨经验和大寨精神的故乡,又是学大寨运动开展最早的省份,客观、全面、系统研究山西学大寨运动的历史,深刻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研究当代中国曲折发展的历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业学大寨运动由山西兴起,在全国盛行十六年之久。大寨曾为引领中国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旗帜。大寨经验和大寨精神曾经传遍祖国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农业学大寨运动所表现出的改天换地的气魄、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国为怀的风格和艰苦奋斗的事迹,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敬仰,当然也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尤其山西是大寨经验和大寨精神的故乡,又是学大寨运动开展最早的省份,客观、全面、系统研究山西学大寨运动的历史,深刻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研究当代中国曲折发展的历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们是如何反映“建设大寨县”内容的韦爱春都安有八“最”,其中之一是──农业学大寨、建设大寨县最“著”。1964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此拉开都安这个“九分石头一分土”的“石山王国”农业学大寨、建设大寨县的序幕。1969年12月,县委组织...  相似文献   

10.
虎头山松柏根连根,周总理和大寨人心连心.周总理生前一贯关怀大寨,爱护大寨,支持大寨,勉励大寨.1964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周总理对毛主席的指示领会得最深刻,执行得最坚决,对大寨的根本经验,作了精辟的概括.他说:“大寨大队所坚持的无产阶级政治  相似文献   

11.
1963年春,大寨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英雄事迹,在山西广大农村广为传颂.2月,中共晋中地委发出了全区开展学大寨的决定,4月,山西省召开了全省农业生产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并在会上发出学大寨的号召.其时,中共盂县县委连续召开常委会和常委  相似文献   

12.
现在有些出版物中,关于毛主席是在什么情况下号召农业学大寨的,其说不一,对大寨历史的评论更是众说纷云.从1953年到1965年我在中共山西省委担任第一书记,大寨典型的发现及其在全省的推广,以及毛主席在1964年间几次肯定大寨的基本经验,最后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这些我是亲身经历过的.现在写出来,作为史料提供给读者及有关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曾以"铁姑娘"闻名全国的郭凤莲,一时风光无限.随后风云突变,大寨由"旗帜"变为批判对象,成了极"左"代表;郭凤莲也被调离故乡,和大寨一起沉寂十余年.1991年年底,郭凤莲低调重返大寨担任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经商办企业,使大寨由贫困村变为亿元村.  相似文献   

14.
陈永贵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大寨经验和大寨精神的奠基者。他曾担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是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陈永贵领导大寨人战天斗地的事迹和领导昔阳人民建设大寨县的业绩,曾影响和感动了几代中国人。毛泽东发出农业学大寨号召、周恩来概括出大寨精神、全国掀起学大寨运动后,陈永贵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他对我国农业走出六十年代初的困难局面、重新走上正确的、持续发展的道路,对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对教育广大干部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寨集体经济的逐年壮大,大寨社员的社会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懂得,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党和人民关怀的结果.如果没有党和人民的关怀,大寨的集体也不会存在.因此,他们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考虑问题、处理问题都是发扬了先国家、后集体,先集体、后个人,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原毫县(今毫州市谯城区)在文化大革命清理阶级队伍中的1968年8月,掀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高潮。从1968年至1977年的十年间,农业学大寨步步深入到各个方面。要求“年年都有新套套”,分期分批建成大寨式生产队、大队、公社。根据中央(75)21号文件“全党动员,苦战五年,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指示,毫县按照建设大寨县的六条标准,作出三年(1978)建成大寨县的决议。到1977年冬,随着深人开展揭批“四人帮”和对“两个凡是”的突破,农业学大寨不再提及。随之迎来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使农村形势迅速发生了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7.
大寨原本是一个普通山村,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城东南的虎头山下;历史因缘,风云际会,大寨人在时势造就的舞台上红红火火地演出了一幕大戏;他们的做法成为全国农村的行为模式,小山村成了几亿农民的图腾;毛泽东在他的生日宴会上告诫大寨当家人陈永贵:“你们有了成绩,不要翘尾巴。”  相似文献   

18.
60年代,山西省委在树立了大寨这一农业先进典型后,又提出“一带二”的口号。通过“一带二”,不仅在全省普及了大寨精神及其基本经验,推动了农业学大寨运动,而且较好地克服了大寨发展农业中的某些缺点,端正了山西农业的发展方向,对促进山西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寨的故事     
王牧 《旅游》2008,(6):42-49
现在的年轻人大概知道“农业学大寨”这句话的并不多,知道大寨是在山西的可能更少。因为山西实在是个盛产“地主老财”的地方,大寨一穷二白,站在一起总有排错了队的感觉。但是在40岁以上的人来看,可能正好相反——因为有了“苦难炼就”的大寨,人们对山西的印象,好像也跟着“艰苦卓绝”起来。  相似文献   

20.
苏容 《百年潮》2010,(2):49-51
1963年8月,太行山脚下的小村庄大寨经受了一场灭顶之灾,七天七夜的暴雨使全村房倒窑塌、地毁苗光。村支部书记陈永贵面对这种困难,却说:只要没死人就是喜事!他带着大寨人,凭着双手,用铁锹和扁担,在不要国家一分钱援助的情况下,硬是在满目疮瘼的黄土地上建起了一个新大寨——灾后产量没减,社员口粮没少,原定完成的国家征粮任务斤两不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