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土族人口相对集中的三川地区,土族人家的丧葬习俗和我省各地汉族聚居区的丧葬形式和内容基本相似,但由于地区和民族的不同,在宗教信仰和地方习俗等方面也略有差别。三川地区的土族人家办丧事时的一  相似文献   

2.
丁柏峰 《中国土族》2009,(1):37-38,39,40
佑宁寺藏语称“郭隆弥勒洲”,简称“郭隆寺”。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地处湟水支流的北岸。这座寺院是土族地区最为著名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也是青海省最早的格鲁派寺院之一,被誉为“湟北诸寺之母。”明代后期,藏传佛教格鲁派已经逐渐成为土族人民的普遍信仰,在土族地区得以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3.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的一个土族朋友家祝贺婚礼,发现了一种让人吃惊的待客习俗:十多人在羊圈里围成一圈,坐在地上的麦草上,在用墙板支起的简陋桌上吃饭,餐具都是木制品,如木碗、木勺、木盘、木碟、木筷(采自当地的一种灌木)等,显得十分朴素,这种习俗我平生第一次见,顿时好奇地问:“待客怎么没有桌子和凳子,坐在地上,是不是太困难啊?”  相似文献   

4.
春节话食俗     
《世界》2005,(1):10-10
腊八粥——最初是佛教的一种宗教节日食品。在释迦牟尼成佛的传说里,牧女给他吃的就是由各种食品混合组成的粥。恢复元气的释迦牟尼到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从此每年到“腊八”这天,寺院的僧侣们都要取清新干果熬制成粥供奉佛祖。这就是腊八粥的来历。佛教在我国流传深远,因而民间也沿袭了这一习俗。  相似文献   

5.
土族的婚俗堪称一部优美的歌舞剧,婚礼自始至终在欢乐的歌舞中进行。在这里,我用自己的经历讲述一下互助土族的婚姻习俗。1972年,16岁的我初中毕业,父亲觉得该给我说媳妇了。一天,全家人正在吃晚  相似文献   

6.
土族丧俗     
土族的丧葬习俗既不同于蒙古族,又别于藏族,具有本民族独特的习俗和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7.
张静 《中国土族》2009,(2):58-60
土族是青海的世居民族之一,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土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歌艺术,其民歌依据其民族的习俗和传唱的现状可分为“家曲”和“野曲”两大类。土族人称野曲为“嘎达过道”,意为外面的歌。青海民和三川地区把唱野曲称为“开拉”。  相似文献   

8.
自来论述百越习俗,言必称“断发身”,“断发”与“身”并提,意谓二皆为古越人之显特征而普遍盛行于百越之中。窃以为,“身”习俗或可持此一说,至于“断发”习俗则未尽其然。  相似文献   

9.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民和三川土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俗.在什么节日、什么节气吃什么饭菜都很有讲究,甚至连婚丧嫁娶也有不同特色的饮食习俗,种类繁多.其中油搅团(卓阔)是三川土族群众老少咸宜的一种散状面食.它的做法是在沸水中按适当比例加入菜籽油、面粉和食盐花椒等作料,然后用擀面杖搅匀.成金黄色散粒状再出锅,摊在案板上晾几分钟即可食用.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民族的发展历程就是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土族,一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和所有的少数民族一样,土族的发展史是一个民族融合的过程,她的身上  相似文献   

11.
自来论述百越习俗,言必称“断发身”,“断发”与“身”并提,意谓二皆为古越人之显特征而普遍盛行于百越之中。笔以为,“身”习俗或可持此一说。至于“断发”习俗则未尽其然。  相似文献   

12.
李振 《中国土族》2006,(1):71-72
异彩纷呈的晋京亮相 2005年7月29日,由中央电视台“魅力12”栏目录制的《魅力土族》,在著名主持人董卿主持下,异彩纷呈地向全国观众亮相.并由《中国土族》总编解生才作为节目点评专家,依照节目安排的土族"婚礼、服饰、刺绣、面食"四大块,一一点评,准确生动,赢得好评.  相似文献   

13.
我出生在青海省黄河之畔的一个土族小山村,是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家乡十分偏僻而又贫穷,但我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有着特殊的情感,每当回到家乡,总要到黄河岸边散步放松,听听黄河的波涛声,确实有着情不自禁的高兴。今天,我已是两鬓白发的老人,屈指一算,离开家乡整整半个世纪了,往事像昨日刚发生的一样,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出来。约3岁时,年仅23岁的母亲因患肺病丢下我们兄弟三人离开了人世;4岁时,附近寺院的两位老喇嘛到我家里,说是我被确定为“灵童”,让我去寺院当活佛,爷爷婉拒道:“我孙子要念书,要念大学,要搞大学问……”;1949年入秋季节,我和…  相似文献   

14.
话说土族的太阳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族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一般认为该民族以藏传佛教为全民的基本信仰。在土族地区,有许多藏传佛教寺院,如佑宁寺等,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土观、章嘉等多位高僧大德。在土族地区还定期举行一些宗教活动,如转山、闭斋等,有一些村庄有俄博,大多数人家有经旗杆和煨桑炉。但是在历史上,土族的先民吐谷浑①是一支游牧民族,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信仰原始宗教,崇拜日月山川、世间万物,并且很多原始宗教的内容以神话传说和民间习俗的形式流传下来,在民间广泛存在。而“神话传说是宗教信仰的一部分,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神话和原始宗教一…  相似文献   

15.
李良赞 《神州民俗》2007,(11):15-16
商洛“秦头楚尾”的山地区位,使其风土民情、丧葬习俗。既具中国传统习俗之共性,又富地方特色之个性,蕴含秦巴山民朴素的丧葬信仰。丧葬习俗是商洛诸多习俗的缩影,“成服”、“铭旌”、“入殓”、“出殡”等系列活动,体现了该地丧葬习俗“既具秦风,又含楚韵”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6.
互助土族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平 《中国土族》2008,(1):20-22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土族民俗文化。互助土族自治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站在构建和谐互助的战略高度,以“建设彩虹家园,打造土族品牌,构建民俗文化特色县”为总体发展思路,着力发展土族民俗文化事业,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
张国庆 《民俗研究》2009,(1):95-109
辽墓出土的墓志及墓幢等石刻文字蕴含着虽零散但却十分珍贵的反映辽人丧葬习俗的第一手资料。利用这些珍贵的石刻资料,对辽人丧葬习俗诸如“停柩权厝”、“遴选墓地”、“营造墓穴”、“卜占葬期”、“依礼下葬”、“褙葬先茔”、“特殊葬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不仅可弥补文献史料和考古实物对丧葬习俗记载、反映之缺漏,丰富辽代丧葬文化之内容,而且有益于进一步深化与丧葬文化相关的辽代社会史之研究。  相似文献   

18.
马光星 《攀登》2004,23(1):97-99
费孝通先生和王同惠女士合译并出版的《甘肃土人的婚姻》,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土族家庭婚姻的历史,同时亦感受到本书翻译对土族的关爱之情和研究土族历史的新的时空观。许让神父在本书原中通过田野作业所获得的丰富资料,首次剖析了土族父权制家庭的存在形式和内部结构,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中让人们了解到一个“过去的土族”。费孝通先生在出版此书的汉译本时附录于书中的两篇调查报告,从历史与现实的比较角度,以大量的新资料展示了土族家庭婚姻的新变化,让人们看到了“现在的土族”。《甘肃土人婚姻》就是这样一部揭示土族历史命运的备忘录。  相似文献   

19.
《神州民俗》2009,(7):25-25
西关还有名目繁多的习俗,从农历腊月就开始张罗,如祭灶神,尔后的“扫屋”(即全屋大清洁)、腊月廿六的“开真”(即把祖先画像张挂起来供祭祀),同时也张挂书画、对联等。还有腊月二十七开油锅炸油角、煎堆、蛋散,几乎每家每户都炸,预示兴旺吉利。到了月昔月二十八,“行花街”是西关乃至广州、珠三角的习俗,即逛花街,花潮如海,在鲜花的映衬下,逛花街的西关小姐以其新颖的装束和高雅的气质闪现其间,特别令人瞩目。大年三十晚上开始蒸糕,如发糕(松糕)、萝卜糕、芋头糕等,蒸好后即张罗年晚的“团圆饭”,  相似文献   

20.
孟艳霞 《丝绸之路》2011,(23):59-63
冬至,岁时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国传统的仲冬佳节,亦称“冬节”、“交冬”、“贺冬”、“长至”、“亚岁”和“一阳节”、“消寒节”等,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现在不少地方仍保留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