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承德 《纵横》2014,(6):21-26
今年6月是中国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周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下简称“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是建立在国际公理与正义基础上的崭新国际法理,是对建立在列强横行、弱肉强食基础上的旧国际法理的彻底否定,开启了闯际关系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2.
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与印度、缅甸一起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延续和发展,促成了日内瓦会议的成功,打破了美国试图在东南亚建立对华包围圈的图谋,团结了参加科伦坡会议的国家,提出了中国对亚洲集体安全的政策,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通过建交谈判、参加日内瓦会议、与印度和缅甸共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亚非会议、参与维护世界和平等活动,以及邀请外国政要、民间团体、新闻工作者来华访问参观等官方和民间外交活动,将和平共处外交政策付诸实践,成功地"自塑"了新中国与各国和平共处的国家形象.同时,中国的和平共处外交政策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政要交往、国际新闻及个人叙述中"他塑"了"中国是真心诚意希望和平共处的""中国最大的愿望就是求得和平""中国已被普遍承认是一支国际力量"及"从长远来看,世界和平的关键很可能在中国"等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4.
<正>从一定意义上讲,冷战时期中国与缅甸关系对双方而言至关重要:缅甸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非共产党国家。一段时间内,中国曾将中缅关系作为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典范。同样,北京认为《中缅边界条约》的签订为中国解决与其他周边国家陆路边界问题确立了参照系;冷战年代绝大部分时候,缅甸对华总体态度友好,把中国当作最重要的外部支持力量之一。近十余年,国外学术界对战后缅甸历史的相关讨论以通史类著作为主,  相似文献   

5.
正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边界局势是与所有邻国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程度的争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开始着手边界问题的解决,首先处理的是中缅和中印两个边界问题。两者历史起源相同,都是英国殖民侵略的遗留问题;问题属性相似,都有涉及相当面积的三段边界领土争端;且缅甸和印度都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首批正式承认新中国并与我建交的国家,中、印、缅三国还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中缅边界争端以和平方  相似文献   

6.
1950年4月1日中国与印度建立了外交关系。1954年两国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印度在西藏问题上的错误立场和政策,导致中印关系由热变冷。60年代,印度坚持以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为边界,并在军事上推行  相似文献   

7.
1941年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向日本宣战,自此1937年7月7日爆发的"抗日战争"就成为"太平洋战争"的一环。中国与英、关、荷诸国,共同采取对日作战的统一战线,战场由中国本土扩展到缅甸、印度。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被联合国委任为"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本土及越、泰、缅、印诸地区)最高军事统帅,与英、美诸国所承担的"南太平洋战区"结为一体。蒋介石为了视察印度、缅句的实际情况,以便派遣远征军协助英美军对日作战,于1942年2月偕夫人宋美龄访问了印度。这次访印,不但加强了中印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而且影响到1942年以后,日本侵略军在缅甸及南太平洋地区的进展,它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本文据第一手翔实史料而写成,以期充实抗日战争研究。  相似文献   

8.
反对并制止战争,实现世界各国和平共处,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根本前提。周恩来正视国际社会和平与战争这一主要矛盾,率先倡导并坚决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推动和平事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外交思想最集中的概括和最精彩的体现,最初是在中国和印度两国政府处理双边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后来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外交基本原则和当代国际法的基本准  相似文献   

9.
滇西大血战     
叶晖南 《百年潮》2005,(9):10-15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在装备整训一新之后,拔营东进,开始向缅甸大举反攻.复仇之师锐不可当,他们一路闯关夺隘,打得号称"丛林之王"的日军第十八师团节节败退.为了挽回败局,日军驻缅方面军策划了个一箭双雕的阴谋,突然向印度的英帕尔发动了攻势.他们的如意算盘是一举攻占这个盟国反攻缅甸的基地,同时切断中国驻印军的后路.战端初起,日军连连得手,英军防线岌岌可危.为挽颓势,盟国要求中国军队提前在云南向日军发起攻击,以策应印度和缅甸的战局,尽管当时驻云南的中国远征军还没有准备好,但出于整个反法西斯战略格局的考虑,蒋介石同盟国首脑几经商榷,最终决定提前出兵.  相似文献   

10.
1942年8月,中国驻印军在印度北部蓝姆伽训练营建立。这支部队是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进入缅甸作战失利后,在进入印度的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当时中国最为精锐的作战部队,为反攻缅北、协同中国远征军打通中印公路、歼灭日军第十八师团立下了赫赫战功。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和宗教文化的原因,缅甸与印度两个国家自古有着密切的联系,两国人民也一直友好相处,交往频繁,有不少印度人移居缅甸或到缅甸务工、经商。但是,在殖民地时期,缅甸国内曾经发生过两次全国性的缅甸人与印度人的冲突。一直友好相处的缅甸人和印度人是怎样发生冲突的?为什么会发生冲突?冲突的原因是什么?本文拟对以上问题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道 《钟山风雨》2010,(4):64-64
1942年2月4日至21日蒋介石对印度进行了访问,这是中国历史上国家首脑第一次以“元首”身份出访的外交活动。1942年2月4日晚,蒋介石偕夫人宋关龄率同国防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宣传部副部长董显光、教育部长张道藩及商震主任、驻缅甸总领事保君健一行十余人,从西南重镇国民党陪都重庆起飞,中经缅甸腊戍、印度的加尔各答,于2月9日飞抵印度首都新德里,对印度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13.
缅甸联邦位于亚洲中南半岛西部,面积67万平方公里,人口4600多万,是我国的友好近邻。缅甸联邦于1948年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缅甸于公元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当时是封建专制的王国,缅甸人民信奉小乘佛教。在历史的长河中,缅甸与中国、印度和泰国的...  相似文献   

14.
<正>飞越驼峰60多年前,"驼峰航线"是一个热门话题。那时缅甸被日军占领,从印度到中国的陆路交通被切断,加尔各答军火仓库内外的军用物资堆积如山,这批租  相似文献   

15.
50年代中期,中国倡导和奉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中国一开始是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运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后来又提出在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中同样适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而赋予其以指导处理一般国际关系的普遍性意义。然而,由于当时...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介绍了印度国际移民人口分布的历史根源、印度独立后长期忽视海外侨民工作的原因、后果以及面对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出现,印度经济自由化与海外侨民政策的改变;并根据印度政府发表的《海外印度人问题高级委员会报告》和海外印度人事务部从2006年至2011公布的历年《工作报告》等官方文献和新资料,分析了海外印度人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着重探讨了印度2004年建立海外印度人事务部以来,在开展海外印度人社区服务、对外移民和劳工保护、引进海外印资、印智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成就与不足,以及对中国侨务政策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组织“中国驻印军”,任务是支援英军,击败日寇,收复缅甸,打通中、印、缅国际交通及协同盟军作战。我们于1943年初,由印度比哈尔邦之兰姆伽(Ramganh)营地出发,行程数千里,经过印度东北,绕过东巴基斯坦(现在的孟加拉国)进入缅甸,向密支那攻击前进。我军在缅甸境内,与日寇展开战斗,摧毁日寇重重坚强阵地,终于1944年8月3日歼灭日寇十八师团,收复密支那,胜利完成了任务。我们新编第三十师继续南下,追歼漏网南逃残敌后,在八莫一带整休待命。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一群特殊的华人——中国远征军,也开始了缅甸的侨民生存,和那些因为生计而无奈迁徙的百姓相比,这批为民族救亡而流落他乡的军人给人更多的感觉是悲怆。散落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一段特殊历史的产物。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高唱着"青年进行曲"挺进缅甸的十万中国官兵如今健在的也都已是风烛残年,在本篇中我们姑且称这些留在缅甸的远征军为"军侨"。并着重探讨他们在缅甸的社会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19.
1954年中印协定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印边界争端中双方争论的一个焦点.当时的印度政府认为,1954年中印协定解决了中印之间包括边界在内的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其主张的中印边界中段的条约依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写入协定表明中国确认了印度政府主张的中印边界.中国政府认为,1954年中印协定和写入其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印边界无关,更不能表明中国承认了印度主张的任何一段中印边界.中国政府的观点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印度政府坚持上述主张及其拒绝续签1954年中印协定的做法,只是为了把其主张的中印边界强加给中国,这对中印关系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蜀身毒道",即南方丝绸之路。身毒即今印度,《史记》曰,大夏"东南有身毒国"。《汉书》云:"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后汉书·西域传》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印度与中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商旅往来,起于今四川成都,经雅安、芦山、西昌、攀枝花到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总长超过二千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