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宪法学界多年来一直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制定过四部宪法,即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宪法。如果对宪法变迁过程作细致深入的考察,就会发现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只制定了一部宪法,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只是修宪,没有制宪,现  相似文献   

2.
1954年宪法,就是刘少奇在文革遭难时拿它主张权利的那部宪法,颁布至今正好60周年。对于1954年宪法,比较普遍的看法有两点:一、1954年宪法是一部好宪法;二、1982年宪法即我国现行宪法的制定是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颁布实施的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在国家主席的设置与否、职权大小、任期长短等问题的规定上存在显著的差别。1954年宪法对于国家主席的法律地位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元首是不争的事实。1975年和1978年的宪法取消了国家主席的建制,1982年宪法恢复并沿袭了1954年宪法的相关规定,同时对主席职权进行了部分更改,由此新中国实  相似文献   

4.
郭道晖 《炎黄春秋》2014,(10):12-17
1954年9月20日,我国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宪法”——“1954宪法”,今年正逢它诞生的60周年。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9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就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之作为中国共产党由一个革命党转化为执政党的合法性依据。  相似文献   

5.
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崭新的社会主义宪法,它总结了旧中国的历史、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宝贵经验、建国后社会改革、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统一起来。1975年宪法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存在严重缺点,1978年宪法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未完全摆脱"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82年12月通过的现行宪法,是建国以来最为完善的宪法。现行宪法继承了1954年宪法的优良传统又有很大的发展,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相似文献   

6.
“八二宪法”指全国人大于1982年12月4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是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历经两年多的研究、讨论,包括全民参与的讨论,反复修改草案后形成的。八二宪法公布施行31年来,经过了四次局部修改,在2004年定型为我国现行宪法。目前,社会上对八二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多有争议。  相似文献   

7.
1949年,新中国成立。依常理而言,新中国成立后应该尽快制宪,这关系到赋予新政权合法性,以及确定各级政权组织机构的设置。但是为什么一直到六年之后,才开始着手制定宪法?其制定的具体过程怎样?今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60周年,本刊特编辑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1982年通过的现行宪法,根据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要搞政治体制改革的精神,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在对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改革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的基础上。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这对于健全国家体制。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实现国家机构的高效、合理运转。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刊特约记者专门采访了王汉斌同志,请他详谈了1982年修改宪法、宪法关于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规定及决策情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1982年宪法既总结了我国30多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又符合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同时也照顾到了我国将来的发展,从而保证了宪法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1982年宪法颁布后,虽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进行过四次局部修改(第一次是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是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是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四次是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但20多年的实践证明,1982年宪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宪法。  相似文献   

10.
<正>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此后,宪法经历了三次大规模修改:1975年大规模修改的宪法由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1978年大规模修改的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1982年大规模修改的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八二宪法基本上伴随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可以说八二宪法就是一部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的宪法。1982年宪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四项基本原则写进序言。但很多人不知道,四项基本原则是有两个版本的。一个版本是"无产阶级专  相似文献   

12.
正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市区的地表水源仅有西郊玉泉山一处,平均年出水量只有3000万立方米,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和农业用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有计划地开发水利资源,在流经北京地区的永定河、潮白河等几条主要河道上修建水库。北京周边相继修建了四个大水库,除了官厅水库于1954年5月竣工外,十三陵水库、怀柔水库和密云水库均同时建成于"大跃进"时期。四大水库的建成,基本解决了北京地区受困  相似文献   

13.
1982年通过的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987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把宪法所确立的村民自治原则具体化。它和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相配套,标志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形成。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办好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正1954年9月20日,我国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宪法"——"1954宪法",今年正逢它诞生的60周年。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人习近平上任伊始就强调,宪法的生命与权威在于实施。否弃"以党治国"的旧思维和旧体制,实行依宪治国,由"党治"转为"宪治"执政党治国必须是"依宪治国",  相似文献   

15.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想制定一部国家宪法,用来治理国家。但由于当时解放战争还未完全结束,包括一些边远地方和沿海的一些岛屿尚未解放,逃往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与潜伏在大陆的敌特分子还在蓄谋反攻大陆或搞破坏活动;中央和地方的各项工作刚刚展开,干头万绪、非常繁杂;加上在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就耽搁了好几年时间。  相似文献   

16.
徐忠友 《文史天地》2013,(12):13-17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想制定一部国家宪法,用来治理国家。但由于当时解放战争还末完全结束,包括一些边远地方和沿海的一些岛屿尚未解放,逃往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与潜伏在大陆的敌特分子还在蓄谋反攻大陆或搞破坏活动;中央和地方的各项工作刚刚展开,千头万绪、非常繁杂;加上在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就耽搁了好几年时间。  相似文献   

17.
翁有为 《史学月刊》2007,4(11):62-68
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等开始并不想立即制定1954年宪法。受毛泽东委托,刘少奇于1952年10月访苏时就中国暂不制定宪法而由《共同纲领》代替问题请教斯大林。由于斯大林坚持中国应尽快制定宪法,中国遂转而积极制定宪法,并于1954年颁布。1954年宪法的制定工作是认真的。但由于形势的迅速转变等多种原因,宪法的实施却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18.
胡乔木参与制订的1954年宪法,没有关于审计监督制度和机构的规定。当时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跟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绝然不同。所以,只以苏联宪法为蓝本,没有去查其他国家的宪法资料。1975、1978年两次修订宪法,依然没有引起对审计监督工作的注意。1982年修改宪法,胡乔木担任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长。他查看了外国的宪法,发现世界各国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有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和设立审计机关的规定,而且审计机关的地位很高,有的直属总统,有的直属国会,审计长的任期长,地位相当于大法官。审计工作独立,任何人都不能干预。胡乔木  相似文献   

19.
崔敏 《炎黄春秋》2012,(8):34-39
"审判独立"又称"司法独立",它是人类法治文明的普世价值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如何对待审判独立以及执政党如何领导司法工作,始终是一个严肃而又十分敏感的话题。下面,按照时间的顺序,把若干不同的提法、做法和相关的纷争,作简要的梳理。(一)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我国的法制建设从1954年步入正轨。1954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建设中宪法的制定是核心环节.共和国历史上有过4部宪法,1954年宪法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在人民群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上以及采纳意见的实际效果上创造了世界制宪史上的壮举,而且在继承和发展<共同纲领>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国式宪法的基本结构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