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溪 《中华遗产》2013,(9):110-123
满洲映画,“伪满”的电影王国,要通过电影来宣扬“日满亲善”的国策。然而历史是个魔术师,大部分中国影人和进步的日本影人,并不心向“国策”。反而展开斗智斗勇的“戏中戏”。满映实际上培养了新中国的一批电影人才,转身变成“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相似文献   

2.
电影还分内外?凡是经历文革的大陆人都不会奇怪。不光电影,那几十年间有太多的“内部”,所谓“内部图书”、“内部文件”、“内部供应”,等等,不一而足,总归都是仅供特殊人物享用,一般人享用不到。推而广之,“内部电影”就是高档的精神生活用品。文化大革命期间,“外部”电影几成绝响,差不多所有的电影都属“内部”,单位可以组织观看,但不公映。在其十年间,看过的外国电影屈指可数。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早期,我在云南农场的时候,有幸看过北朝鲜的《摘苹果的时候》,不免激动了一晚上,连呼过瘾,认为这绝对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电影艺术。后来…  相似文献   

3.
早期中国电影面面观“上”──纪念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谭春发早期中国电影四个时期(一)启蒙时期(1905年以前)1905年以前是中国电影的启蒙时期,是指中国民族电影长时间地接受中国“影戏”,特别是近代欧美国家电影的影响,为未来自身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物...  相似文献   

4.
胡昶 《纵横》2012,(8):24-29
东北电影制片厂,是素有“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之称的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原称,它是在接收原“满映”设备器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45年8月日本战败后,随着伪满洲同的垮台,“满映”风雨飘摇。中共长春地下党组织原“满映”中的进步职员,从日本人手里接收了原“满映”的权力,于1945年10月1日建立了东北电影公司,这是我党最早建立的电影制片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5.
不在电影院放映的“内部电影”电影还有“内部”,凡是解放后在中国大陆生活过的人想来都不会奇怪。那几十年间有太多的“内部”,有所谓“内部图书”、“内部文件”、“内部供应”,等等,不一而足,总归都是仅供特殊人物享用,一般人根本看不到也吃不到的东西。由此推而广之,所谓“内部电影”就是只供个别特殊人物享受的精神生活用品。到了“文化革命”,“外部”电影几成绝响,差  相似文献   

6.
“电影导演这份工作,只要当过一次,就一辈子都是电影导演了。没有人会用‘前电影导演’或‘原电影导演’来称呼他们,不是吗?”  相似文献   

7.
燕毅 《文史精华》2012,(6):54-60,1
文革中的1967年到1973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又搂又抱。”顺口溜编得朗朗上口.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8.
搞笑签名     
《南京史志》2014,(4):62-62
“道士一般自称什么?”“贫道。”“爱看电影的道士呢?””“电……电影贫道?” 老子现在称体重,连眉毛都想拔光。  相似文献   

9.
Fashion     
《世界》2012,(7):212-214
近日,中国电影票房王冯小刚导演,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华“大腕”男人于北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携手成立合资公司,打造电影旅游商业项目——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以呈现一个“乌托邦”式的电影主题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0.
电影记忆     
今天的外国电影多叫大片,30年前没这概念,却另有一番风景。那时,我正在云南兵团插队,地界儿紧靠缅甸,无书可看,只能眼巴巴盼着每月的两场电影。主流电影是八个样板戏,人谑“八亿人民八个戏”,由团场放映队用手扶拖拉机载了,去各分场打转转,虽比没有好,久看则腻。好在不时有外国电影作调剂,主要来自四个国家,大伙戏谑地概括为四句话: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朝鲜电影又哭又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苏联电影饿得惊叫。为什么“饿得惊叫”?缘于电影里有太多饥饿细节,譬如《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  相似文献   

11.
电影《盗梦空间》的英文原名为“Inception”,原意是“开启”。在电影里,它是一个盗梦术语,指把某种想法植入目标人物,使他相信这个想法是自己本来就有的。这是诺兰导演的这部电影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2.
维一 《文史博览》2005,(4):10-13
不在电影院放映的“内部电影” 电影还有“内部”,凡是解放后在中国大陆生活过的人想来都不会奇怪。那几十年间有太多的“内部”,有所谓“内部图书”、“内部文件”、“内部供应”,等等,不一而足,总归都是仅供特殊人物享用,一般人根本看不到也吃不到的东西。由此推而广之,所谓“内部电影”就是只供个别特殊人物享受的精神生活用品。  相似文献   

13.
人物名片迈克·麦达沃,现任美国“凤凰电影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1941年出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后进入“环球电影公司”开始电影生涯。他是《莫扎特传》、《与狼共舞》、《沉默的羔羊》、《西雅图未眠夜》等著名电影的制片人,1993年获得美国“电影先锋奖”。在好莱坞附近卡弗城的西华盛顿大道上,有一栋其貌不扬的红砖小楼。好莱坞著名制片人麦达沃先生的“凤凰电影公司”就坐落在此。作为著名影片《与狼共舞》、《沉默的羔羊》的制作人,麦达沃先生最近参与制作的美国惊悚大  相似文献   

14.
在做过他多年助手的田启文眼中,周星驰是个生命中只有电影的“孤独老人”,电影之外,木讷、自我封闭、几乎不通人事。然而,他也有商人敏锐圆滑的一面——会制造话题、炒作新闻、结交拜访官员…… “通”与“不通”的转换点只有一个——对他的电影有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15.
那个时代当然指的是“文革”时代。那个时代不但看电影难,而且就那么干巴巴的几部国产片,人称“老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再就是八个京剧样板戏改拍成的电影。翻来覆去就这么些了,再没有别的电影可看的了。所以关于“老三战”电影,全中国的观众没有一个不是看过三遍五遍十遍八遍乃至十几二十遍的。电影中的那些个台词啊,一个个都倒背如流耳熟能详:“高,实在是高!”“太君太君,李向阳进村了!”“小孩,看见八路地有?”“张军长,请你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事情到后来有了一点转机,这就是开始有从外国进口的影片…  相似文献   

16.
他没有和传统电影一刀两断——台湾影评人黄建业说李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业,著名影评人,曾积极投入对“新电影”的评论,引领台湾电影文化风潮。人物周刊:你印象中的李安是怎样的?有人评价说“李安是一个振兴台湾电影工业的模范生。他的温暖在电影之外,没有叛逆,有些羞涩。”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日方导演与中方导演的电影制作这样两个角度,勾勒了东北沦陷时期的“满洲映画协会”拍摄、放映的“娱民电影”的整体轮廓;意在通过影片的具象特征揭示日本殖民者对东北人民的思想和文化方面殖民统治的实质,阐明“娱民电影”的主旨并不在于娱乐,而是奴化东北人民的典型的殖民化影片。  相似文献   

18.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露丝并非完全虚构,然而真实世界里“露丝”的遭遇,与电影里的浪漫爱情故事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对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电影导演存在着“误读”现象,认为这一群体在电影创作中过分注重“小众化”追求。本文通过对贾樟柯电影中大量出现的流行音乐进行分析,指出在主题探索上,贾樟柯有其“小众化”的一面,但就其表达形式而言,贾樟柯从未放弃过“大众化”的创作实践,可以说,贾樟柯利用“大众化”的表达方式实现了“小众化”的表达目的,这正是倾听贾樟柯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索穷 《中国西藏》2006,(4):90-92
2005年是“中国电影100周年”。作为中国电影的组成部分之一,西藏的电影事业也走过了50多年的风雨历程。回首往事,有很多值得回味的故事和情节。[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