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特探源     
《文史月刊》2009,(11):F0003-F0003
象牙镂雕花卉圆盒 时代:清代 尺寸:高4厘米 口径57厘米 底径6.3厘米 象牙镂雕透空钱纹锦地,染色折枝瓜果,花卉草虫,此种透空象牙器都是盛鲜花之用,为雍正至乾隆间造办处特有的制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相似文献   

2.
<正>1981年,在陕西兴平市茂陵1号无名冢1号丛葬坑附近出土了一件西汉时期的熏炉,后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成为该馆的十八件国宝级文物之一,它就是鼎鼎大名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其通高58厘米,最大直径9厘米,重2.57千克。炉身为高柄竹节豆形,盖如博山,通体鎏金鋈银。圈足底盘透雕两条蟠龙,翘首张口咬住竹柄。柄端铸三条蟠龙,均以龙头  相似文献   

3.
曾侯乙墓出土。器形完整,青白色,呈半璧形,由三道金丝连接大小两件玉璜组成。长11.8、宽2.7、孔径 0.1~0.2、厚0.25厘米。全器共有十六个小穿孔,三道金丝平行连接大小两璜相对应的三对小穿孔,其中上下 两道金丝各在器的一面回折四次,另一面回折三次:中间一道金丝在器的一面回折二次,另一面回折一次。璜  相似文献   

4.
《文物》1959,(3)
今年一月中旬,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会侯馬工作站,在侯馬市西边配合建设工程清理地下文物的工作中,发掘了一座有"大金国大安二年……"等題記的董姓墓。这座墓全部为磨砖雕刻,仿木构建筑。有堂屋,大門,隔扇,屏风,几凳,花詁,细部雕刻鳥兽、百花,并有以墓主人为主的八十多个人的故事。总的说来,內容丰富,刻工谨严精細,而且保存完好如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最珍貴的一点,是在墓室后壁的上方砌着一座舞台,舞台正面約寬60厘米,高約80厘米,进深約20厘米。砌法是在墓內的正屋檐上砌出一平座,下面用两根小柱支着,上面两根小八角柱托着一根大枋,枋上有柱头补间等斗栱,頂部正面歇山,并有兽头搏风之飾。五个砖雕的舞人——演員,站在台上,作歌唱表演状。这五个人的排列,中間的一人,紅袍烏紗冠,执牙笏,台左边的两人亦着长袍戴冠。台右边  相似文献   

5.
清朝的镍币样板鲜为人知。该币直径为2厘米,厚0.18厘米,实重4克,光边。正面中间阿拉伯字“5”,旁环以珠圈,上端为英文“THEMINT BIRMINGHAM LIMITED”(伯明翰造币厂)下面英文“ENGL-AND”(英格兰)。背面中间选用蟠龙图案,值得注意的是,它和陕西省龙洋一角的蟠龙图案完全吻合,上端英文“SPEC IMEN NICKEL COIN”(镍币样板),下面英文“4GRAMMES”(4克),两旁各有一星点。(见图)  相似文献   

6.
延安市收藏的这座铜造像由背光、坐像及基座三部分组成,通高110厘米,宽65厘米(背光宽)。观音坐像高46厘米,头戴五佛化冠,冠两边挂多尖旗状宝缯,宝缯下垂至两肩处,颈戴悬铃的圆形项圈,胸前饰璎珞宝珠,帔帛自肩向两侧下垂至肘部绕臂后下飘至膝。下身着长裙,赤足,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两膝上各卧一相向的盘龙。该像共铸有  相似文献   

7.
2006年,帕劳共和国发行1枚制作精美的陨石镶嵌银币,这枚陨石镶嵌银币直径38.61毫米,重25克,含银量为0.925,银币正面上环帕劳共和国国名,中间盾形图内,海面上有1人划着小船,海面平如镜,下方面值5美元。背面图天空中有6颗陨石正在坠落,陨石镶嵌在左方,直径4.5毫米,下方为一农民赶着两头牛在耕田,上方环南丹(Nantan)陨石坠落——1516年5月,银币装在塑料圆盒内,附有证书1份。  相似文献   

8.
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收藏有20余件清代雕漆器精品,其雕工精细,构图严谨,图案繁缛,内涵丰富,为研究清代漆器雕刻工艺乃至绘画技法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文章介绍了其中的五件,分别为剔彩殿阁人物纹三层圆盒、剔彩亭台人物纹三层圆盒、剔红福寿纹捧盒、剔红高士图圆盒、剔红携琴访友图圆盒。  相似文献   

9.
广汉三星堆遗址,在1986年相继发现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出土了近千件遗物。其中,一号祭祀坑出土的“金杖”系用纯金皮包卷而成,杖上刻有三组图案:最下一组为两个前后对称的人头,人头戴冠,耳垂饰三角形耳坠,……上面的两组图案相同:下方为两背相对的鸟,上方为两背相对的鱼,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压有一穗形叶柄。二号坑出土两棵青铜神树(其一残高达350厘米左右),树座呈喇叭状,座的三方各跪有一  相似文献   

10.
国宝档案     
《文史月刊》2011,(11):81
战国龙耳虎足方壶,通高79.2厘米,口径18.6~22.7厘米。腹径35~36.2厘米,盖冠高9.3厘米。盖冠顶外径26.4~33.1厘米,重26.5公斤。壶上有冠,中空,四壁镂出蟠虺纹。壶冠下沿四边各有兽首边4个,使壶冠不易脱落,侈口,弧颈,颈侧有双龙环耳,垂腹,长方形圈足,圈足下有双虎承  相似文献   

11.
1978年夏,常州市委院内基建工程中发现一口古井,出土物中有1件影青瓷观音像。像头部冠饰稍损,颈已断,经修复已恢复原貌(图版捌)。观音像通高22.6厘米,善跏趺坐,坐于镂空须弥座上。须弥座中间有一莲花小插,原插之物已失。右边为一小净瓶,左边为  相似文献   

12.
在故宫博物院珍宝馆里陈列着一件通体镶嵌珠宝的金质三足爵杯。此杯通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足高5厘米。杯以立夔龙为耳,夔龙头各安珍珠一颗;三象头顶立、卷算为足,金丝象牙围抱足两边;杯身錾宝  相似文献   

13.
康熙十五年“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5,(12)
1975年5月,齐齐哈尔建华机械厂工人在该厂发现一门清朝军民抗击沙俄侵略的武器——"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这门大炮,至今有三百年的历史。炮身保存完好,但无炮车,上镌满汉两种文字:"神威无敌大将军"、"大清康熙十五年三月二日造"。重1000公斤,炮身长248厘米,炮口内径11厘米,外径27.5厘米,底径34.5厘米。炮作筒形,前弇后丰,全身有五道隆起,近中部有双耳,尾有球冠。炮口与底部正上方各有用以瞄准的"星"和"斗",火门作  相似文献   

14.
《文物》2016,(3)
正1976年和1982年,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河郭乡左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先后破坏了两座汉代墓葬,出土了许多精美器物。部分器物被原邢台地区文物商店征集,后拨交邢台市文物管理处。现将邢台市文物管理处收藏的其中五件铜器介绍如下。一(一)鎏金线刻蟠龙座铜博山炉由盘、蟠龙饰件、柿蒂形饰件、炉及器盖共五部分组成。炉盘侈口,宽沿,前弧腹,平底。底上盘踞一条蟠龙,龙首略向上扬,口中有穿孔。  相似文献   

15.
试论北京琉璃河西周墓出土的玉冠饰杜金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出土一件玉雕冠饰,编号为M253∶43①。这是一件用扁平板材雕琢而成的长条形玉器,青白色,上宽5.9厘米,下宽5.1厘米,高16厘米(图一)。关于这件...  相似文献   

16.
1969年在河南济源县泗涧沟西汉晚期墓中出土的陶明器中有一件陶米碓与陶风车,这是一种简单的农业机械,通长35,高105厘米。米碓的结构前筑有地下的圜底碓窝国,窝内有上方下圆的杵,杵的上部有安纳杵杆的长方形榫孔;后有两个并列的碓架,柱内两侧有两个对称的圆轴孔,装设杵杆中心支轴。碓架两向上,安装有舂米人手扶支架。在碓架的后部塑有一蹲姿的陶俑,双手扶架作舂米的姿态。  相似文献   

17.
这是1978年11月,在河南省临汝县东25华里阎村新石器时代遺址发现的一个陶缸。原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呈敞口、园唇、深腹、平底,口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该器红陶砂质,腹部绘有彩色《鹳鱼石斧图》一幅,是我国绘画史上一件稀世珍品。这幅陶画,高37、宽44厘米,约占陶缸整个表面的二分之一。从内容上看可分两组:一组为鹳鸟叨鱼,一组为一带柄石斧。鹳鸟是一种善捕鱼虾的水鸟,陶画所绘鹳乌体呈椭园,园眸、长喙、昂首直立,喙上悬叨一条大鱼,正是对它善捕鱼虾的写照。石斧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生产工具,它是农耕生产和定居生活的基础,陶画中表现石斧,是当时社会生活需要仰赖于这种生产工具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矮个子的德国中年男人诺巴赫先生做梦也不会想到他在1999年3月的中国北京之行会成为、人瞩目的新闻人物。明十三陵定陵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在新闻记者们的簇围中,他从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局长助理马树群先生的手中接过了由定陵博物馆赠送的一顶明代皇帝的金冠,那金冠通体用极为精细的金丝编结而成,半圆形的帽山之上,挺立着两个状似兔耳的金丝网片,一颗太阳状的明珠高悬在两耳中间,两条金色的行龙足登帽山正昂首眺望明珠,大有腾云追日之势。这气魄宏大、造型精美的金冠,金丝虽为镀金,但却无一根不是纯纯正正的真银,…  相似文献   

19.
曹桂林 《收藏家》2004,(6):26-31
铁岭市博物馆1987年8月从民间购得一《菩提叶罗汉像册页》,共19页,现将该册页介绍如下。无名氏仿《菩提叶罗汉像册页》用铁梨木装订封面及底。封面中上部有竖长方形回纹边框,框中竖写阴刻“福寿无疆”篆文四字,框及字均用金丝镶边。册叶纵32.9 厘米、横21.4厘米,用宣纸装裱折叠相连成册。画心系将菩提叶去浆水仅存网状叶  相似文献   

20.
地方志中关于炭疽病的最早记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梓县志》收录谈亮《蟠龙水长歌行(有序)》一文,描述了17世纪80年代蟠龙水大疫的情形,据现代流行病学的理论可知,此场疫病是炭疽病。这使人类历史中记载人兽炭疽病流行情况的历史提前了70年。至于炭疽病在自然条件下累及野生肉食动物和鸟类的实例,是已发现文献未曾报道过的。此项发现对炭疽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