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昭  刘雪洁 《风景名胜》2020,(3):0330-0332
本文以新疆喀拉峻世界自然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为研究内容,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分析得出新疆喀拉峻世界自然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正面、负面、发展与保护方面的感知程度。要想提高居民的旅游参与度,必须建全遗产地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机制,进行以保护为前提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提升当地居民对遗产的保护意识,促进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地和谐。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购物与旅游商品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学界的关注。平遥古城旅游商品与旅游购物的发展水平一直较为落后,随着平遥古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商品业的发展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在进行旅游商品研究与开发时需要兼顾古城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文选择平遥古城作为研究对象,对平遥古城旅游商品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张爱平  侯兵  马楠 《人文地理》2017,32(1):138-144
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影响的构成及度量方法,并以红河哈尼梯田为例开展了旅游影响感知和居民态度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旅游对传统农业生计的影响着实存在,居民感知强烈,并且居民在生计方面的影响感知对其遗产保护态度(包括维持传统农业生产)、旅游发展态度具有显著后向影响,而经济、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对旅游发展态度具有显著作用。未来旅游实践中需充分重视对传统农业生计的影响,积极发挥旅游在保障传统生计、提升生计输出等方面的正向作用,通过构建“观光权”入股等模式,关联居民生计与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辽宁省大连市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4个方面探讨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居民认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正面感知明显,尤其在增加就业机会、吸引投资项目、提高生活质量、完善生活环境、增强居民法治意识方面更为明显,总体利大于弊;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居民其影响感知和态度存在差异,针对不同居民对乡村旅游感知影响差异,提出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栓成 《旅游纵览》2023,(5):40-42+47
对辽宁省大连市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4个方面探讨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居民认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正面感知明显,尤其在增加就业机会、吸引投资项目、提高生活质量、完善生活环境、增强居民法治意识方面更为明显,总体利大于弊;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居民其影响感知和态度存在差异,针对不同居民对乡村旅游感知影响差异,提出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受多个因素影响,旅游区内不同旅游开发程度的村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存在差异.本文以哈尼梯田遗产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遗产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村寨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遗产区的82个村寨中,按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程度可分为旅游村、遗保村和非旅遗村等3类,19个村寨的286份问卷结果显示,居民总体上在旅游开发中参与程度较低且参与不均衡;(2)从居民对景区旅游资源及其管理态度的感知看,3类村寨居民的感知值都高于中值,且非旅遗村各项感知均高于其他两类村寨;(3)从居民对景区发展中获益条件的感知看,3类村寨居民认为6个获益条件均能增加收入,但对每个获益条件的感知具有明显差异;(4)从景区建立后所产生变化的感知看,3类村寨居民的感知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正向感知强于负面感知的特点,显示出居民对旅游开发持欢迎态度.  相似文献   

7.
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戴凡  保继刚 《人文地理》1996,11(2):37-42
本文通过调查云南省大理古城居民对学英语的态度和掌握英语的程度研究旅游开发的社会影响。结果表明,大量外国旅游者的到来,对大理古城居民学习英语的影响很大,一部分人已掌握英语这个交流工具,大部分年青人已把英语作为他们所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8.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选取第八届中国花博会作为研究个案,以总体态度为中介变量,构建事件旅游影响居民感知和支持行为关系模型,并运用Smart PLS3.0分析软件开展实证研究,探讨事件旅游影响居民感知、总体态度和支持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居民对事件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对总体态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负面影响感知对总体态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2居民对事件旅游的总体态度对支持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3总体态度在旅游影响感知与支持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说明居民对事件旅游的正负影响感知通过总体态度影响支持行为;4居民对事件旅游的支持行为更多地取决于正面感知,而不是负面感知,同时应进一步关注总体态度的其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通过对国内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文献研究的梳理,从探究国内学者对旅游影响下的旅游地居民感知入手,并分析影响旅游地居民感知的因子,继而总结国内学者对居民感知做出解释所运用的相关理论,以及测量居民感知所用的方法和量表,最后依此提出对国内旅游地居民的感知研究的相应展望。引言随着旅游开发给旅游地带来的正负面影响不断显现,作为旅游地重要组成部分的居民,其感知与态度对旅游地的发展、旅游  相似文献   

10.
敦煌市居民旅游感知及态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对敦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做了初步分析;深入调查研究了敦煌市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以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结果表明,目前敦煌正处于旅游生命周期的“成熟巩固阶段”;敦煌市区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明显强于对负面影响的感知;并已形成了较为鲜明的“有矛盾的支持”、“热爱”、。现实主义”、“顾虑”和“憎恨”等5类群体,但后两类居民所占比例很小;居民总体上对旅游业的发展持较为理智的支持态度;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居民的感知及态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后建议通过建立健全的旅游社区参与机制,来调控敦煌市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  相似文献   

11.
大型节事旅游基本特征及发展对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杨兴柱  陆林 《人文地理》2005,20(2):47-50,118
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型节事旅游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大型节事旅游的主题突出、公众参与,综合效益明显,旅游形象鲜明和外部环境敏感等基本特征。并依据国内外学者对节事旅游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节事旅游发展的实际,初步探讨了大型节事旅游的发展对策。最后分析了大型节事旅游的开发流程,其研究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开发所具备的条件,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运作,旅游产品开发规划与可持续管理等。  相似文献   

12.
金学良 《人文地理》1996,11(Z1):112
中国人口地理学直至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得以发展。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因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促进了人口地理学的蓬勃发展。文章最后,展望了人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关于社区地标景观感知和认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城市或地区通常有其标志性人工建筑物,它体现着这个城市或地区的魅力和特征。这样的人工建筑物被称为"地标"。本研究选择北京崇文区天坛街道的金鱼池小区的老舍作品群雕作为该小区的地标,从环境感知(如颜色、造型、体积、位置等)和心理认同的角度(功能、意义和情感等的认同)考察了居民对之的接受程度。调查统计显示,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居住时间等因素影响个体对小区地标的环境感知和心理认同程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可以解释调查组间的差异是符合逻辑的,即年长者、在本地居住时间较长者、工人对地标的接受程度高于对比组;受教育水平低的是工人,他们对地标的接受度比对比组高;性别对地标的感知和认同差别不大。本论文的结论是老舍作品群雕是金鱼池小区的地标,这一文化景观是该小区地方性的表征要素,由于它反映了小区的历史文化,所以被人们接受。地方文化建设的基本单位是小区,加强和谐社区建设,需要社区认同。本研究的结论的应用意义是,社区认同需要有一个文化景观作为认同物,这个认同物可以是建筑,也可以是雕塑等不可移动的地上艺术作品。地标的明确可以促进社区的内在文化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矿业城市类型及发展现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耀军 《人文地理》2005,20(6):83-87
按照本文确定的矿业城市标准,我国现有矿业城市的数量为129个。本文对按照矿业类型划分的八类矿业城市发展现状进行比较。总体上看,矿业城市的发展状况比非矿业城市差,低于全国城市的平均水平;在矿业城市中,不同类型发展情况不同,石油城市在经济效益、财政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在岗职工工资及利用外资能力等方面都是发展最好的,并且许多方面超过了全国城市的平均水平,其余类型的矿业城市发展较差,但不同类型发展状况不同,即使同一类型的矿业城市发展状况也不一样。矿业城市发展状况的不同为制定矿业城市转型政策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比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上的差别,简要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化进程的制约作用;阐述了两类国家城市化发展的新态势与存在的三方面主要问题,即城市化水平的差距日趋缩小、发展中国家受到过度城市化与大城市急剧膨胀的严峻挑战、发达国家进入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的新阶段;最后针对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风险,提出对各国城市化协调发展战略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才时期与人才地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翔 《人文地理》2001,16(5):11-15
本文在分析大量人才资料的基础上,分阶段阐明了中国人才的历史时期,侧重研究了重点人才时期的主要特征和人地籍贯的地域分布,并探讨了我国人才地理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7.
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内容与工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宏 《人文地理》2007,22(2):48-52
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成目的地形象认知成分的目的地属性,二是构成目的地形象感情成分的感情维度。基于认知属性和感情维度构建的量表是目的地形象主要的测量工具。认知属性的生成可以从研究人员和调查对象两个角度着手。文献回顾和对宣传材料的内容分析是调查人员确定目的地属性的两种方法,开放答案提取法和个人建构理论,是从调查对象角度入手生成属性的常用技术。另外,在使用结构性的测量工具之外,还可以尝试使用非结构性的测量方法,来对目的地的整体形象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8.
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仇方道  朱传耿  刘振 《人文地理》2006,21(6):119-123
县级区域是我国最为基本的行政地域单元,是农村劳动力得以转移的主要载体。文章以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为指导,以江苏省沭阳县为典型案例,通过构建融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基础设施于一体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SPSS统计分析技术,从时空尺度视角对沭阳县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估,并从加强中心镇建设、发展工业、人口控制、政策调整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杨效忠  陆林 《人文地理》2004,19(5):5-10
旅游地生命周期是旅游地演变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的主要内容。接着从研究时间、内容和对象三方面比较了国内外研究的异同。最后就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的新趋势提出几点看法,分析认为,今后应着重在地域范围、周期影响因素、周期衡量指标、相关理论的结合应用等方面拓展和深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试论西海固贫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及反贫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米文宝 《人文地理》2000,15(3):43-47
西海固地区是我国西部贫困民族地区,文章认为该区城市化有着与我国东部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城市总体水平低,城镇体系不健全,现有城镇职能简单,城镇对区域经济发展和脱贫贡献不大,城镇发展层次低,缺乏长远规划和活力。文章通过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发展实践、西海固地区农业吊庄模式和工业(城镇)吊庄模式的分析以及加快城市化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整产业结构的理论分析后认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西海固地区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文章认为加快西海固地区城市化过程应采取如下对策:①积极开展西海固城镇体系规划,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②要充分利用靠近铁路、河流的有利条件,以现有县镇为依托分层次搞好城市建设,③城市建设要引入新的机制,④进行产业结构调整,⑤培育和搞活市场,充分调动回族经商的积极性,⑥建设宝中铁路工作走廊,推动城市化过程,⑦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私营和个体企业,⑧注重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大科技教育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