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元旦节前后,我们与朋友相约一起到贵州榕江县新华乡高排村参观苗族传统的“鼓藏节”(或“牯脏节”、“吃牯脏”)仪式。高排是一个很大的苗族村寨,又不通公路.十三年举行一次的“鼓藏节”不仅规模宏大,而且传统礼仪也保存得较好。我们在高排逗留了数日,高排村的“鼓藏节”  相似文献   

2.
台江县翁你河一带的苗族青年男女婚姻,自古以来由青年男女在“游方”场上通过对歌方式自由恋爱,婚娶形式分两种:一是夜嫁;二是日娶。夜嫁是男女双方通过“游方”达到情投意合,决定结偶之后,瞒着老人采取的一种突袭结婚方式。女子借口晚上去“游方”,乘便弃家连夜奔往男方家去。夜奔之前的一两天,女方将情况告诉自己最好的女友,并将出嫁须随身携带的衣服、首饰等藏匿起来。当夜,女子向父母谎称仍去游方,空手出门,然后由其女友将藏匿的物件设法带到游方场上,交与男方去迎娶的人们(陪同新郎迎娶新娘的伴郎,人数不定,但与新郎加…  相似文献   

3.
游方趣谈     
游声,是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从而订终身伴侣的一种习俗。高尚的情操和品德,都会随着游方的程序而充分地体现出来。一、登游方坡:游方季节来到了,母亲一针针、一线线为女儿做花衣,父亲积银钱、打首饰,双双把女儿打扮得象天仙一般,乐意让女儿去游方。等到游方那天中午时分,外寨的  相似文献   

4.
苗族鼓舞     
“苗族鼓舞”是苗族民间舞蹈,也是民间体育形式。据考,起源于原始部落时期。鼓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木鼓或皮鼓,另辅以锣、钹、唢呐、二胡等。表演时,舞者以尺许木棒或徒手击鼓,也有他人击鼓伴奏的。舞蹈动作多模仿种田、插秧、晒谷、织布、挑花、淘米、梳头等生产、生活动作,还有模拟猫儿洗脸、狮子滚球、猴子戏鼓等及表现武功健身的翻跳滚打、推挡擒拿等。苗族鼓舞舞汇丰富,种类繁多,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并形成不同的表演形式。如“跳年鼓舞”、“踩鼓舞”、“略高斗”(汉语称“木鼓舞”)、“简子鼓舞”、“团圆鼓舞”、“凤凰鼓…  相似文献   

5.
“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是瑶族的隆重节日。“耍歌堂”是瑶语音译,意为欢庆丰收。每三、五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十月十六日左右,金秋季节。节日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带着祖先画像,带着新收获的包谷、红薯和糍粑、米酒、山果等,翻山越岭,来到选定的“耍歌堂”场地。炮响为号,便吹起牛角,打起锣鼓,在欢腾、热烈的气氛中,小伙子们跳起刚健、洒脱的舞蹈。姑娘们也跟着翩翩起舞。四周的人们或举杯畅饮,或高谈阔论,或高唱瑶歌。有时,由一人领唱,众人齐声合唱“舍罗舍罗”(是呀),场面十分热闹。青年男女在跳舞时,…  相似文献   

6.
2012年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到湖北推广“优选法、统筹法”四十周年。优选法和统筹法是两种数学方法的名称。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有两大类问题直接影响到产品优质、高产、低能耗的实现:一是生产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电流强度等)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7.
冬节大如年     
林生花 《湖南文史》2012,(12):67-67
在侨乡闽南和彼岸的台湾,习称冬至为冬节,是一个充满乡土味、海峡情的节日。故有民谚:“冬节大如年”、“年夜没返没某(妻),冬节没返没祖”,意思是出外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争取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冬节前,家家户户便忙着磨米浆。到了冬节前夜,家庭主妇把一个大簸箕摆放厅堂,把滤千的米浆揉成团,全家大小围坐一起,有说有笑地搓起冬节圆(即汤圆)。  相似文献   

8.
冬节大如年     
在侨乡闽南和彼岸的台湾,习称冬至为冬节,是一个充满乡土味、海峡情的节日。故有民谚:“冬节大如年”、“年夜没返没某(妻),冬节没返没祖”,意思是出外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争取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冬节前,家家户户便忙着磨米浆。到了冬节前夜,家庭主妇把一个大簸箕摆放厅堂,把滤千的米浆揉成团,全家大小围坐一起,有说有笑地搓起冬节圆(即汤圆)。  相似文献   

9.
姊妹节     
正姊妹节是我国苗族妇女每年的盛大节日。农历三月十五这天,姐妹们倾城出动,万人空巷,游赏景致,互赠礼物,吃各种野花和植物叶染成的“姊妹饭”,看斗牛、唱苗歌、踩鼓点、跳芦笙、秀银饰,参加相意中人的“游方”等等。图为贵州台江县姊妹节盛况。  相似文献   

10.
杨俊  谢志强 《旅游》2007,(10):78-83
黔东南的苗族居住区,这种相续了千年的古老仪式有不同的叫法,但不论是“吃牯节”、“鼓社祭”、“剽牛帝”等,均是苗族“江略”(一种鼓社联盟的血缘氏族)为单位,十三年才举行一次的重大祭祖活动,其中伴有“喊祖先”、“旋牛塘”、“踩鼓”、“砍牛祭鼓”、“藏鼓”等程序。极为神秘且带有血腥味的砍牯牛,为的是让牛的魂灵与魂归东方的先祖为件,而祭鼓,则源于苗族对女性始祖枫树妈妈的崇拜。苗族先民认为人死后灵魂只是一种转移,枫木牛皮制成的木鼓就是祖先魂灵的归宿敲击木鼓,可以唤来祖先魂魄。因此,砍牛、祭鼓是最为隆重神圣的民族大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清末至民国初年,晋中一带婚嫁,从提亲到完婚的礼仪一般要经过6个程序,即“问名”当地人俗称“相亲”,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明相,另一种是暗相。“明相”就是一切公开进行。由媒人领上男方的父母到女方家相末来的媳妇。“暗相”也就是利用到女家串门或节节性的访问做些细微的观察。  相似文献   

12.
施秉县双井区凉伞村苗族踩鼓,时间主要集中在“二月姊妹节”、“五月龙船节”、“七月吃新节”等较大的民族节日,并多在傍晚夕阳西下时。该村共有三个鼓场,一在白沙井(游方场),一在新寨寨口大树脚,一在新城(区、镇政府所在地)场坝上。踩鼓时,以一直径1.5尺、长3尺左右,两端牛皮蒙面的木鼓,放置鼓场中央,用一四脚凳凳脚朝天为鼓架,有时则用人掌鼓。鼓手多数由一务娄(老年妇女)担任,也有由一个六,七岁小女孩在一位务娄指导下击鼓的。参加踩鼓,人数不限,年龄不拘,凡在场者无论男女老少皆可。人多时可围成两圈或三圈。踩时,入场者均面对中央,随着鼓点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农历三月切三,南江布依族、苗族乡都要举行“三月三”民族风情节,以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神奇的甫江峡谷,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该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吸引有识之士、游客到南江投资开发和观光旅游。南江布依族、苗族乡“三月三”民族风情节 神奇峡谷 美丽南江@晓林  相似文献   

14.
大地之湾     
雪潇 《丝绸之路》2003,(4):9-13
大地湾,大地之湾。甘肃秦安的地名,最常见的构成是“姓氏”+“自然实体”(或社会实体),如“张家湾”(或“郭家镇”),即秦安的地名一般都要包含以下两个基本表意信息:一,此地主要居住的是哪一姓人家;二,此地有何地貌特征(或社会特征)。如“刘家坪”,如“王家峡口”,如“魏家店”,如“蔡家牌楼”。或者说,随便看到一个秦安的地名,扑面而来的首先是人的信息,其次是自然的信息,最后就是人与自然的密切相处。秦安县向以人多地少而出名,这从地名也足以看出,好像秦安的每一个角落,坪、川、原、峡、沟、河、坡、崖……到处…  相似文献   

15.
“吃牛”祀典是湘西和黔东北苗族祭祖祭神活动中最隆重的祀典。举行这样的祀典都要杀牛来作祭品,并请巫师来进行一系列的法事活动。现将解放前黔东北松桃苗族的“吃牛”祀典作一简单介绍。“吃牛”,亦称椎牛,苗语叫做“龙涅”。松桃苗族的“吃牛”祀典,一般是由比较富裕的人家单独举行的。举行“吃牛”祀典的原因,是人到中年以后仍未生育男孩或家中有人患了重病,经巫医占卜认为有牛鬼作祟,因而请巫师许下椎牛大愿。在举行祀典之前,先要备齐牛猪鸡鱼和一些迷信用品,到时各处亲友,以及本寨帮忙的,不下百人,一连多天大吃大喝。因此,一般贫苦人家是无力举行的,就是稍为富有的人家只要举行一次“吃牛”祀典,往往也就衰败下来。  相似文献   

16.
李岩 《神州》2012,(9):191-19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有明确的要求:①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②能根据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③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④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但是.我国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往往忽视“写”这一环节的有效训练。  相似文献   

17.
脖圈(苗族)     
苗家的儿女,从三、四岁到十五、六岁的小“咪多”、小“咪彩”,到二十好几的小伙子、大姑娘,脖子上都戴着一根银光闪亮的脖圈。这小小的脖圈有什么用处呢?请听我慢慢讲。传说,从前有个叫灰竹坪的苗族寨子,寨子西边住着一位孤独的花苗(苗族的一个支系)老汉,他无依无靠,缺吃少穿。有一天,太阳下山了,他从地里回来,走到一片树林边时,听见里面发出“呜呜”  相似文献   

18.
西夏文献中的"城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考察了存世的西夏文献,发现《类林》和《贞观政要》等夏译汉籍使用“ ”(城主)直译汉文“太守”和“刺史”,而西夏原创作品《天盛律令》中汉语借词之“ ”(刺史),一般用以指称“府”、“州”、“郡”的首长,“ ”(城主)则沿袭西夏本语词,用以指称西夏境内各边地“郡”、“县”、“城”、“寨”的长官。由此可以联系到敦煌、吐鲁番文献里的“节儿”,这个吐蕃职官的品级和职掌范围与西夏的“城主”颇为一致。正如王尧先生所考证,“节儿”是藏文rtse—rje一词的音译,其本义是“一寨之主、一城一地的守官”。而西夏文献说明,敦煌、吐鲁番汉文文献中的“城主”实为吐蕃官名rise—rje“节儿”的意译。  相似文献   

19.
桂南“跳岭头”是含有军傩成分的民间傩戏。“跳岭头”,又称“跳大排”“跳大庙”“跳鬼僮”“颂鼓舞”等,因多在野外的岭坡上进行而得名,一般在农历的八到十月间(多为中秋节八月十五左右)举行,是人民用以祈求丰收、人畜平安和祛邪纳吉的聚祭祀、舞蹈、戏剧于一体的传统民俗。它广泛分布于今钦州、防城、合浦等地,其中,又以钦州为盛:它在钦南区的康熙岭(壮)、久隆、黄屋屯(壮)、那思、  相似文献   

20.
我国苗族族称定为“苗”,是各地苗族自称“Hmongb”(蒙,清鼻音)、“Mongb”(蒙,浊鼻音)、“Hmaob”(毛,清鼻音)、“ Maobl”(毛,浊鼻音)、“Hmub”(母,清鼻音)、“ Mub”(母,浊鼻音)、”Hmangb”(芒,清鼻音)、“Mangb”(芒,浊鼻音)等的音译,为全体苗族同胞所承认,可以说是苗族的共同族称。此外,各地苗族还有一些次族称,如湘西等地区苗族自称为“Ghab xongt”,音译“嘎雄”;湘西泸溪地区苗族自称为“Deil sangb”,音译“待桑”;黔东南部分地区苗族自称为“Ghab Nes”和Deil Yul”,音译为“嘎娜”和“待尤”;广西融水地区苗族“Deil Gef”和“Hmongb”两种自称并存,两者音译为“待格”和“蒙”。这些共同族称和次族称,都有其来源和含义,只因过去苗族没有文字,未能写成史书流传下来,后人无法知道罢了。因而苗族族称都是由不同时代、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