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新见的北大汉简的字体进行考察,考虑到其书写年代,结合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武威汉简等文字材料,总结出汉字在汉代的演变情况,指出汉代大量抄书是使汉字字体由甲骨文金文的竖长形演变为汉代隶书的横扁形字体重要因素。又结合汉代史实,探讨了"闾里书师"在汉代正字活动中起到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唐隶小议     
刘黎 《文博》2003,(4):55-57
对隶书在唐代的发展,历来评价不一,更多的人倾向于隶书创作在唐处于一个尴尬时期的说法。不可否认,魏晋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以楷、行、草为主流,通行于先秦的篆书和汉代的隶书均因成为古体而在书坛影响日益减弱。但这并不是说它们完全退出书坛,或毫无生气、毫无发展。事实上,篆书姑且不论,隶书在唐代,可以说也相当繁荣,不仅有大量优秀的书家和书法作品,而且创作水平也绝非一般:  相似文献   

3.
随着隶书在汉代的成熟,汉碑也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并且不同时期隶书碑刻的风格各异。从济宁现存的汉碑中可以看出汉代隶书碑刻书风的变化经历了西汉前期带有篆书遗韵的古拙、浑穆,西汉中期至东汉初的质朴无华和东汉中期以后的庄重严整并伴有藻饰之风三个阶段。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多与不同时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风气有关。  相似文献   

4.
章草及其书法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草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字体。两汉、魏、晋是我国古文字向今文字转变的重要阶段。秦汉之际,秦篆的俗体演变为早期隶书——古隶,古隶的正体逐渐发展为成熟的隶书,即八分;而其草写的俗体则发展为草书,即章草。章草大致形成于西汉宣、元之间,兴盛于东汉、三国及西晋。至东晋,作为今文字新体的行书、楷书、草书全面成熟,隶书及其俗体——章草遂被取代。  相似文献   

5.
曲章富 《收藏家》2008,(3):95-96
前些时候,听友人讲起,北京有位善隶书者叫赵普的,治隶四十余载,仍在下大气力,拟攻克隶书这一汉代遗留的坚强堡垒,可能这位书家只埋头攻坚,不喜包装,所以少见媒体有报告。  相似文献   

6.
五代宋金书法史论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代宋金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承晋继唐,但风格面貌却大不相同,其审美旨趣也直接影响了以后的元明书法。这种时代风格的形成,既有书法艺术本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又受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是随汉字的产生变化而发展形成的,至汉代渐渐取得独立的地位。因为只有到隶书(包括隶书的草写章  相似文献   

7.
《湖南文史》2012,(10):32-33
汉代的文字以隶书为主,但在汉末产生了另一书体,笔画起止,皆以尖锋来书写,头粗尾细,形似蝌蚪,所以名为“蝌蚪文”,也叫“蝌蚪书”、“蝌蚪篆”。  相似文献   

8.
李凤海 《收藏家》2005,(12):21-24
在近三百年的清代书坛上,隶书可以说是异军突起,独领风骚。首先,这是因为有一大批隶书名家。据有关文献显示,清代擅长隶书的名家就有五百余人。其次,清人的隶书风格多样,绚丽多彩。清人远宗汉隶,却没有一味仿古,他们的作品有创造个性、有风格、有意境,并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是继汉代隶书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在这浩瀚无际的隶书海洋之中,有两颗璀璨的明星,流光溢彩,独步书坛,这就是桂馥和他的学生翟云升。桂馥(1736-1805年)字冬卉,一字未谷,号肃然山外史,晚号老苔,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授云南永平知县。永平为故滇之边邑…  相似文献   

9.
考古工作者在武威磨咀子汉代墓葬的发掘中,发现了毛笔。此笔通长21.9厘米,笔杆竹制,杆上隶书阴刻“白马作”三字。笔尾削尖,便于插放;笔头有锋,外披短毛,便于蓄墨;包笔头处用丝线缠扎并涂上漆,以加固笔头。汉代的毛笔过去发现过,但是像这样制作精良、具有相...  相似文献   

10.
李燕 《收藏家》2022,(3):107-110
印章,在古代是人们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商周时期印章已经产生,两汉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印章的制作和使用数量大大增加。汉代印章在秦篆书基础上有所创新,基本摆脱了篆书的呆滞繁复,呈现出一定的隶书味道和金石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因此在我国印章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广元市博物馆展陈一枚旺苍出土的“青盖”铭龙虎四神禽兽镜,其背面纹饰由龙虎、神兽、禽鸟等动物图案与七言韵语铭文及简单几何纹组合而成,此类纹饰组合极具时代特色,是典型的东汉晚期铜镜。其中龙虎图案采用的高浮雕工艺反映了东汉时期高超的手工业发展水平,作为纹饰主要组成部分的隶书铭文42字,深刻体现了汉代以孝治天下的主流思想。  相似文献   

12.
汉碑概说     
一综述汉碑泛指汉代这一广阔时间、区间内的碑刻。举凡碑、碣、墓志、摩崖、石经等皆属此列。其内容大多是记载重大历史事件,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或名人墓志铭等。汉代的主要通用字体是隶书,“汉策”在中国文字史和书法史的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上承古象征结,与小篆并签,下开魏晋草、楷、行书新脉,实为中国书法艺术之基石。汉字的发展大致经过象(甲骨文、全文、石鼓文、小篆等)、隶、草、楷、行几个大的发展阶段。据史书记载,汉以前在以竹简、木续、帛书、碑用、摩崖刻石等为载体的诸多汉字书体中,尤以汉碑数量最多,达…  相似文献   

13.
吕怡琳 《东方收藏》2023,(12):34-36
隶书自先秦到当代,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当代隶书经历了从战国古隶到汉隶盛兴,然后到宋元明时期的没落,再到清代的隶书复兴,逐渐形成了当今新的形式与风格,深受全国各地书法家们的喜爱。在当下的书法展览和比赛中,能够充分感受到书法大环境对于隶书创作的引导与推动,历届书法展览中隶书的创作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当今隶书的时代特征正在慢慢浮现。  相似文献   

14.
1978年,徐州博物馆在徐州市铜山县驼龙山南坡一座汉代砖室墓出土了一把五十炼钢剑。(图一)剑锋部稍残,通长109厘米,原有鞘,为苎胎髹漆,已朽附剑上。剑的正面有隶书错金铭文一行:“建初二年蜀郡西工官王愔造五十涷□□□孙剑□”,另剑镡内侧阴刻隶书“直千五百”四字(图二)。这把创的组织品位、工艺制作水准之高在我国尚属罕见,特别是剑上文字更为珍贵,对于研究四川、徐州两地冶铁业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实物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南宫令宋君为敕建僧尼二寺碑》校勘记傅振伦编者按我国的书法,在经过了秦篆变汉隶的重大演变后,自魏晋南北朝始,又开始了由隶书向楷书的演变。如果说汉代是由篆变隶的重要时期,而隋代,则是由隶变楷的重要时期,隋代遗存的各种碑刻,就是反映我国书法这种演变、嬗递...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汉代的化博大精深,汉代的服饰又是多样化和民族化,在不同的区域都有不同服饰,我们在研究探讨这些问题时都离不开实物资料。因汉代的服饰保留下的并不多,人们只能从画像砖中的人物图案以及陶俑中的装塑中看到汉代人的服饰。成都新都区杨升庵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汉代画像砖、陶俑物,其内容丰富、数量众多,居成都市区县级博物之冠。这些汉代画像砖、陶俑题材广泛,具有地方特色,是研究汉代地方服饰、装饰的重要的史料。从这些物中使我们看到了四川地区汉代民间艺人、劳动以及其人的装束特征,从而使我们在研究汉代服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对馆藏的一部分汉代画像砖中的人物和陶俑的造型、服饰装饰等问题,浅谈汉代四川民间服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李晶 《收藏家》2014,(9):19-24
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其字体庄重,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亦有说法称起源于战国,历时两千多年。战国、西汉时期,隶书篆意逐渐减少,点画用笔的丰富,波磔和扁方字构的确立,为东汉隶书的成熟与繁荣奠定了基础。东汉时期经济发达,文化艺术全面发展,成就了隶书的鼎盛,同时隶书的大用和树碑之风,也造就了大批高水平的书家,产生了数以百计彪炳书史的名碑。  相似文献   

18.
章草书,广义而言是汉代通行的隶书草写法;狭义而言是在隶草的基础上进而规范化的一种专门书体。章草书盛行于东汉末期,历经魏晋时代而渐成衰势,隋唐以后罕有书者。故宫博物院新近征得的原藏清宫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的隋人书《出师颂》恰恰弥补了章草书发展末期的历史空缺。本文简述章草书之由来以及古代章草书家的简况,以便读者从中了解隋人书《出师颂》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段美婷 《东方收藏》2023,(6):107-109
清初书法家张在辛存世著作《柏庭琐言》,收录了其晚年对艺术所思所感的内容。其中,《隶法琐言》列《柏庭琐言》十种琐言之第五种,记录了张在辛师从郑簠的过程,亦是他学习隶书的经验之谈,这对于研究郑簠隶书风格的形成以及清初隶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对其关注甚少,文章通过对其存世著作《隶法琐言》的研究,试图更加完整地了解张在辛与郑簠的交往,从而进一步厘清清初隶书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20.
贾佳其 《神州》2020,(5):21-22
当代隶书的创作风格具有较强的多样性,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书法进一步发展,但因为市场经济影响,功利化与趋同化同样表现较明显。本文主要阐述当代隶书的创作风格及其拓展方向,简要分析当代隶书创作存在的矛盾,由于社会时代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会随之变化,所以为了保证隶书创作风格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必须立足当代书法环境,革新创作方法与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