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兰州刻葫芦     
王文元 《丝绸之路》2009,(21):10-11
刻葫芦是一门诞生于兰州,而后风靡全国的民间技艺。从清末到今天短短100多年间,兰州刻葫芦不仅赢得了全国各地民众的喜爱,而且传向了世界各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兰州文化大使"。  相似文献   

2.
张莹李理 《收藏家》2020,(10):51-60
《诗经》有云:"绵绵瓜瓞,民之初生",意思是说中华民族的先民出自瓜瓞,世代延绵,繁衍后代。自古葫芦就被视为多子多孙的象征,并逐渐演变成为葫芦文化,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葫芦,谐音"福禄",是吉祥福禄的象征;又因其多子,被视为多子多孙。  相似文献   

3.
李志生 《神州》2012,(26):258-258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开始被不断提及并强调。而作为大综合学科的艺术设计,更是开始不断强调传统文化在设计应用中的重要性。在"国际风格"与"现代设计"等西方大思潮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设计爱好者开始重新反思传统文化的新定义。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的同时又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开始成为我们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所以",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传统文化核心观念开始不断被应用到设计当中。而自然景观与中式符号也开始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室内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4.
路献琴 《沧桑》2010,(3):152-153
对"和"的追求是华夏民族的天性。"和"不仅是和谐,还是一种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在中西合璧中将起到前所未有的作用。它不仅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同时也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辅助甚至拯救。在21世纪,若是"和"思维占主导地位,那么中国将是幸福的,世界也将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称葫芦为匏、瓠、壶,后来又称为壶卢、浦卢、匏瓠、胡卢等,其历史源远流长,在七千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就发现了葫芦和葫芦种。①在其后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葫芦文化。影响到《诗经》,便在其中留下了深刻的葫芦文化印迹。解读这一文化事象,无疑有助于我们理解《诗经》,了解周代社会人民生活与信仰状况,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认识与探寻中华葫芦文化。据初步统计,《诗经》中与葫芦有关的作品有11篇:《邶风·匏有苦叶》、《卫风·硕人》、《卫风·木瓜》、《豳风·七月》、《豳风·东山凡《小雅·鹿鸣》、《小…  相似文献   

6.
珠海有着悠久的海洋文化传统,留下了很多远古至近代海洋文明发展的遗迹。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珠海应合理整合、利用独特的海洋文化资源,使其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国际"海洋文化名城"的强大助推力。  相似文献   

7.
正古往今来,人们总是向往风调雨顺的生活,追求长长久久的幸福。人们对幸福的渴望,不仅挂在了口头、见诸于文字,还将很多美好的祈盼描绘成图形纹样,以借喻、谐音、比拟、双关、象征等手法来表达自己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就是福文化吉祥图案。福文化吉祥图案追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人生仪礼和喜庆节日,成为传统吉祥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葫芦就是最为常见的福文化吉祥图案之一,在历代钱币上也常常可以见到。  相似文献   

8.
李慧 《沧桑》2010,(4):99-100
广告在现代社会中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20世纪末广告就已经成为研究者的关注焦点。广告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市场上的广告应该是中国文化的反映。在中国文化中,"尊老尚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下来依然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因素,中国人尊崇老者,看重经验,尊重历史。本文以杂志和电视广告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以探讨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广告是否反映了"尊老尚古"。  相似文献   

9.
李金梅 《丝绸之路》2011,(16):73-74
中国结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之一,渗透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服饰中的运用和体现,传递出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本文论述了中国结的演变、应用及蕴涵的深厚传统文化,并进一步探讨中国结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羊牧隆城是北宋天禧元年(1017)曹玮经营"六盘山外"过程中带领军民于葫芦河上游修筑的"山外四寨"之一,后来改名隆德寨并成为德顺军防区下的一个重要镇寨。本文根据宋人范育关于地名"聚卜结隆"为蕃语,"十八为‘聚卜结’,谓谷‘隆’,盖言诸谷共凑一川耳"的语言现象,分析"羊牧隆"、"邪没笼"是由蕃语"羊牧(邪没)"和"隆(笼)"两个词构成的地名;"羊牧"意为黑水,"羊牧隆"就是黑水河谷的意思。羊牧隆城附近的邪没陇川及其源头北联池的神主是"黑龙大王",蕃语"羊牧隆"乃唐宋时期吐蕃人对六盘山之西的黑水与黑水龙君庙(祠)的意译。由此可推论,六盘山区的北联池湫神及华亭、静宁的乱石湫神与先秦以来的朝那湫龙崇拜有渊源关系,是朝那龙湫文化发展传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雅品赏玩     
弘扬中国的葫芦文化,应该旨先了解葫芦。只有了解了它.才能更好地品味葫芦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葫芦是我国一种常见的一年生植物.茎蔓生.叶子心脏形,花白色。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表面光滑。嫩时可以吃,成熟后可做器皿,  相似文献   

12.
地方志是"一方之全史",横陈百科,纵述史实,具有"存史、育人、资政"的重要功能,与国史、家谱共同成为彰显和传承中华文明的三大载体。连绵不断地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特有的优秀文化传统。历久弥新的地方志编修,保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明进步,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3.
杨鹤 《神州》2012,(5):21-22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也影响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受数千年岁月磨砺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方面,也有消极的一方面。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族观念、"人治"思想、"好古忽今"意识和"义"、"利"对立观四个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4.
葫芦民俗文化意义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扈庆学 《民俗研究》2008,(4):195-198
葫芦作为绘画题材,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中受到艺术家的青睐,不仅因为葫芦题材的绘画具有花鸟画的一般艺术特征,易于表现,还源于葫芦题材花鸟画不同于一般题材的花鸟画,它还具有丰富的民俗意义,是一种特有的文化载体。中国的葫芦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已经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学术界的重视,研究者们从民俗学、神话学、人类学等多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赵佳 《南京史志》2024,(6):24-26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创设幼儿园木工坊能够将中华传统木工艺术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为幼儿营造充满文化、创意和艺术氛围的学习环境。采用榫卯结构,靠几根木头就能造出楼宇、家具、拱桥、船舶,在一榫一卯之间,体现了外柔内刚,以制为衡。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榫卯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匠心与智慧。  相似文献   

16.
从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本质要求和地方志工作现状及方志文化发展趋势看,需要地方志工作者做到三点:一是面向现代化需要确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二是面向世界需要培养充分的文化自信,要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舞台上的独特价值,应该强烈意识到地方志这种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形式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所发挥的作用。三是面向未来需要我们的事业不断自强,既要坚守传统文化底线,又不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而应高度自觉审时度势,淡定自信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21,(3)
正在明代,女子佩戴耳饰成为当时普遍的风尚,小巧玲珑的耳饰却尽显女性之美。明代耳饰可分为耳环和耳坠两大类。其中耳环在明代贵族妇女墓中出土数量众多,纹样丰富,有葫芦环、珠排环、八珠环、梅花环等。而葫芦耳环又是明代耳环中的典型式样,其基本造型由元代继承而来,按材质分为金葫芦耳环和金珠宝葫芦耳环,前者按制作工艺又细分为金光葫芦耳环、金瓜棱葫芦耳环和金累丝葫芦耳环等。(1)这些形制多样的葫芦耳环折射出当时社会精湛的工艺水平和独特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8.
正1985-1991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延庆军都山东周时期文化遗存进行考古调查,并选定玉皇庙、葫芦沟、西梁垙三处墓地作了科学发掘。三处墓地出土文物多达6万余件,因所出文物与其它文化不同,被命名为玉皇庙文化。在玉皇庙、葫芦沟两处墓地中,出土了尖首刀币9枚,其中玉皇庙墓地3枚、葫芦沟6枚;同时,还出土尖首刀币柄形坠饰9件,二者合计18件。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军都山考古队对尖首刀币及尖首刀币柄形坠饰形制、出土位置等作了详尽的记录,  相似文献   

19.
浅谈传统文化在近代东北地区的演变李侃"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的演变",这是一个涵盖面很广、涉及的领域甚多、时间跨度较大的历史学术课题,也是一个讨论得已经很多很久,而且还在继续讨论的问题。这次讨论会在东北的吉林大学召开,我想就"传统文化在近代东北地区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周渝 《贵阳文史》2012,(3):55-57
江贻灿先生认为笑佛文化也就是和谐文化。"和谐"是东方传统文化特征向量,是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