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尔.科特金的《全球城市史》是一部通史性质的世界城市史著作,该书具有显著的理论色彩,对于城市的本质要素、城市发展的阶段与规律等问题提出明确认识,其特点还集中体现在对于世界城市史研究所持有的全球史视角。该书对于宏观研究与理论研究的重视,值得在中国城市史研究中加以倡导。中国城市史研究应具有全球视野,应积极拓宽和深化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学术领域,积极开展跨国家或地区的宏观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封磊 《近代史研究》2023,(4):132-143
全球史视野下,近代中国的时间使用经历了标准化、全球化的转型,为城市提供公共时间测报装置的钟鼓楼,也经历从被动接受西式钟楼到主动装设标准钟的嬗变。晚清时期西式钟楼的营建,多是西方时间文化产品和电报通讯技术输出的结果;而民国时期广州、上海、北平等城市主动装设标准钟,则是融入全球化潮流后的自觉适应和自主选择。论析全球化进程中时间使用的共同特征与近代中国的特殊现象,不仅是一项能够将全球史与国别史结合的微观史研究,也是透视近代中国如何融入全球互联、互通及互动的时空秩序的窗口。  相似文献   

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演化特征与趋势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劲松  毛锋 《人文地理》2008,23(2):67-72
本文在追溯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选取1952、1984、1990和2004年四个时段我国届存的资源型城市,从城市数量、类别和空间格局的变化,比较系统地揭示了我国资源型城市演化的特征与规律,并剖析了其形成的根源;进而,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探讨,为进一步研究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调控措施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12月7-8日,"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西方史学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复旦大学历史系主办,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60多位学者参加会议。会议讨论共分为七个专题进行,分别为:"西方史学史研究的中国视野"、"全球视野中的西方史学"、"当代西方史学的新视野与新路径"、"西方的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古代中世纪的西方史学史研究"、"西方史学的引入与中国的西方史学史学科建设",以及"近代西方史学的嬗变与演  相似文献   

5.
全球城市是控制和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枢纽型城市。系统梳理中外全球城市研究热点、理论争论及研究领域演化,比较东西方全球城市研究视角提出新国际形势下全球城市研究前沿及其可能范式。研究发现:①全球城市被分为超全球城市、新兴全球城市及全球城市国家三类,重点探讨了全球城市的起源与概念、成长机理与类型划分、规模—网络—等级和专业化分工等;②中国学界从引介世界城市概念及其识别指标、形成机制等领域逐渐转向全球城市的功能与作用、比较与评价、培育策略等。③新全球化形势下全球城市研究应关注尺度(政治)与全球城市构建、动力、制度与培育实践导向三层次展望提出世界形势变革背景下全球城市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南半球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尺度的区域和城市间经济、社会、政治联系的加强,全球城市化景观持续重构,展现出多元发展特征,对传统城市理论的解释范式提出了新挑战。在此背景下,西方的比较城市研究开始复兴,尤其关注南半球城市经验,探索城市理论与研究范式的转型与建构,并成为城市研究的热点。为了把握国际城市研究前沿,本文通过详细解读相关文献并结合CiteSpace引文空间分析,全面梳理了21世纪西方比较城市研究的最新进展,评述和解析比较城市研究的概念、发展进程、研究方向和理论成果。希望以此拓展国际视野,为中国城市理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城市并不总是增长。在人口峰值过去后人口收缩将是部分城市面临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这将是我国和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议题。根据国际上的最新进展,阐释了收缩城市的概念、起源和影响因素,描述了城市收缩的过程及表现,介绍了国外城市的应对措施;指出国内研究主要还集中于资源型城市的衰退方向;强调城市收缩作为客观的城市发展过程,具有不可避免性,也有别于城市衰退,需要更加客观科学地对待。初步介绍和探讨了国外城市在人口减少时采取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方法,包括如何通过公众参与、产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和交通住房改造等措施,来促进城市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我国的城市发展和转型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城市史学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发展的推动、城市史学在我国的兴起、中国城市史研究传统的奠基以及多种学科发展的促进,中国的城市史研究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城市史学是专门研究城市历史的历史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与其他学科对于城市史的研究不同,城市史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征。加强中国古代城市史的研究应在五个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重视综合的、系统的宏观研究;多学科参与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考古学成果在研究中的应用;探索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性和规律;构建中国的城市史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王玲 《旅游纵览》2016,(4):162-163
文化旅游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宜昌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对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将有利于提升宜昌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宜昌市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从宜昌市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谈起,采用文献研究法及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逐一分析文化旅游在宜昌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必要性、可行性、发展现状及局限,从而谈及宜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构想:一需政府主导;二需市场运作;三需银企联动;四需项目带动。  相似文献   

10.
资源型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演变与调控——以冷水江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资源型城市是指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我国有各类资源型城市120余座。作为特殊的经济区,资源型城市曾经为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增强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条件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有的至今保持旺盛的竞争力,有的却因资源枯竭或市场障碍渐入窘境。因此,资源型城市的衰落与振兴日益成为地理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资源型城市核心竞争力结构入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核心竞争力成长阶段及演变特征,并以冷水江市为例,论述了资源型城市核心竞争力调控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探析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黄芳 《人文地理》2004,19(1):86-91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在系统分析进一步开发工业旅游资源、促进工业旅游规模化发展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开发利用城市品牌资源出发,研究工业旅游在现实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障碍,并对工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工业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有必要将中国城市新区开发运动理解为新区空间快速开发与城市空间不平衡发展的相统一过程。本文引入国家空间选择性理论视角来理解中国城市新区开发的"双统一"过程。首先,将国家空间选择性理论具体化为三个分析维度——选择性的空间发展战略、选择性的国家权力和国有资源空间配置。进而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从国家空间选择性角度实证解析了其发展的"双统一"过程。主要结论是:国家的空间选择性给河西新城的开发配置了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的战略、权力和国有资源条件,引导社会资本的集中涌入,塑造了不平衡发展的城市格局。国家空间选择性主导的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引致了河西新城发展的房地产化。  相似文献   

13.
《兰州通史》别开生面,以多维视野、多元化书写、长时段考察兰州的历史轨迹与阶段特征,梳理兰州城市历史的肇启、变迁历程;立体式绘就兰州的文明演进史、社会发展史及兰州人的生活史;揭示了兰州城市演变发展的文化内涵、地位和作用以及规律性与特殊性,古今紧密衔接,为兰州的未来发展爬梳依据。新写法的运用带来新的收获,著作在理论视野、书写路径、编纂理念与学术观点方面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对丝绸之路城市史的编纂与书写具有切实可行的借鉴作用及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悦  李秋雨  梅林  刘继生 《人文地理》2015,30(6):121-125
通过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利用东北地区23个资源型地级城市1999-2012年的数据,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效应的存在性与主要传导机制。结论显示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存在资源诅咒效应;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起到最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制造业投入和教育业投入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作用不够显著。城市开放程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而城市类型与经济发展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传导机制方面,资源诅咒效应主要通过抑制制造业发展、物质资本投入和教育业投入来阻碍经济增长,其中对制造业的负面影响是主要传导因素。煤炭和石油型城市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人力资本挤出,而其他类城市传导机制作用则比较平均。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城市发展引领着中国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以城市发展为先驱,为中心,为标识,为推力。而社会转型的过程,同样对于城市发展有着反馈与推动的作用。在城市化问题和社会转型话题愈来愈受人们普遍关注的当下,出席东华大学与上海市档案馆联合主办的“近代城市发展与社会转型”学术研讨会的学者们,以城市史与社会史复合研究为视野,分别就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城市管理与城市文化、工商金融与城市比较、社会群体暨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试图探寻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为现实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三十年来动物史(人与动物的关系史)研究在欧美学界得到了很大发展,相关的学术成果非常丰硕,研究方法和理论也日益精细复杂。动物研究已经从边缘进入到欧美史学界的主流,学界甚至有所谓"动物转向"的提法。全球史领域的动物转向致力于从全球史视野下重新审视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从动物的角度来反思全球史的书写。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书写全球动物通史和历史分期、探寻全球网络联系形成过程中动物的角色以及比较不同时空背景下人与动物关系的异同这三个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浙江省临海市城市旅游开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阐析城市环境、城市文化与城市旅游之间的关系,探讨基于临海文化视野下的城市旅游开发思路,对临海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城市是承德作为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承德以"避暑山庄和合承德"作为城市精神定位,与生态美学的审美理念相契合;环京津地带的区域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承德构建生态城市发展的有利资源;承德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民间风俗以及时尚的现代文化产业有力地展现了承德的城市气质和内在神韵。  相似文献   

19.
《民俗研究》2021,(2):115-121
城市民俗学作为韩国民俗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经历了一个逐渐被认可的演进过程。学界从最初对城乡二元论的认知,到后来形成的城乡一元论观念,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空间格局的出现而逐渐转变的,从而为韩国城市民俗学的茁壮成长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视野。京仁地区作为首都圈,其城乡变迁态势成为韩国城市民俗学研究的重要现场。韩国城市民俗学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城市民俗学的探索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不少资源型城市出现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导资源濒临枯竭和经济持续衰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正成为推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城市生命周期,构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优化调控理论模型,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优化调控潜力测评指标体系。并以我国典型资源型城市大庆为例,测评了其生命周期优化调控潜力。测评结果表明,目前大庆市生命周期正处于优化转型阶段,具有较强的优化调控潜力。最后,从提升发展理念、发展基础、主导动力、核心功能与保障能力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大庆市生命周期优化调控潜力的提升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