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献》2017,(3)
《救荒活民书》现存版本主要包括以《四库全书》本为主的抄本系统和以《墨海金壶》本为底本的刻本系统。台图藏明蓝格钞本基于明成化刻本抄录,有清代四库馆臣的批校痕迹以及翰林院印章,故可认定为四库底本,即"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此本在考订版本源流、校勘以及四库底本的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点校本《金史》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好版本,但仍有勘误和订正之必要。笔者在参加《金史》今注的基础上,就《金史》部分篇什中关于标点、年代、史实以及错字、误释等数条予以勘误、校正。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辑入的《图绘宝鉴》是一部重要的古代画史作,其内容与本书其他重要版本多有不同,使研究颇感困惑。通过对四库本与正德本、津逮秘书本及借绿草堂本等版本的比较,发现四库本的底本孔府本并非正德本,而应是嘉靖本或其增补本毛大伦本:并同时推论出嘉靖本的底本是正德本的一个残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证了黑城写本《景德传灯录》的年代、所依据的底本、传入黑城地区的时间等问题,认为该写本所依据的底本是现在传世的最早版本,可能是《熙宁藏》或更早的版本。  相似文献   

5.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茗柯文编》是历代以来最详备的版本,但尚有错字与标点失当处,本文特提出四则勘误与八则标点不当处,列举作者的看法与改正意见,以供再版时参酌。  相似文献   

6.
张一骢 《丝绸之路》2012,(24):19-22
史进在《水浒传》里的消失这一叙述现象,在《水浒传》叙述模式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以"史进的消失"作为引子,简要整理和描绘了《水浒传》的叙述特点,通过现象探究了这样一种叙述风格的成因,即中国古代通过民间传说整理而成的章回体小说中的底本问题。最后,对于叙述风格成因——底本问题,以"何为底本"为题,对底本从叙述学原理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单纯讨论叙述底本问题在概念方面过于空疏,需建立"原型底本"与"写作底本"两个新概念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7.
高颖  兰倩 《收藏家》2023,(9):72-8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新发现的明刊本《记纂渊海》一百卷应为四库底本。本文从版刻特征、作为四库底本的依据、底本中留存的校勘痕迹和文献价值四个方面,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藏明万历七年(1579)刻本《记纂渊海》一百卷进行了论证和考述,阐述了其作为四库底本的直接依据和相关佐证,揭示了该底本在四库学研究中的版本价值和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献》2016,(1)
本文主要考察瀛本周必大文集的版本源流。文章指出,底本知圣道斋本并非以往学者认为的谢深甫本,而是张鸿声旧藏,主体却是抄自宋宾王本。校本张敦仁本并非开禧初刊本;王赠芳所借和彭邦畴所用翰林院本为同一版本,即四库底本,欧阳棨所用者抄自四库底本。通过梳理瀛本源流,发现瀛本难称善本,周必大文集亟待新的整理本。  相似文献   

9.
校注清乾隆十九年(1754)四卷本《白水县志》(以下简称《白志》),选用的底本是民国十四年(1925)的再版重印本,选用的主要参照本是清顺治四年(1647)的《白水县志》。校注涉及的事项包括标点、断句、标音、勘误、释词、解句以及修改版式等。校注三十万字。用时一年,几校其稿,深感旧志校注之不易、古籍整理专业性之强。  相似文献   

10.
吴光先生《黄宗羲著作汇考》一书(台湾学生书局,以下简称《汇考》),材料完备,考辨精详,卓见迭出,在黄氏著作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也有不少疏漏之处。本文仅就《明儒学案》、《宋元学案》这两部黄氏大著对《汇考》作一些补正。 (一)《明儒学案》底本补考 《明儒学案》最早的版本,有康熙三十二年故城贾氏紫筠斋刻六十二卷本(简称贾本)和康熙三十年万言初刻、乾隆四年二老阁主人郑性补刻本(简称郑本)。关于这两种刻本的底本来源,《汇考》略有考辨,大意谓:贾本之底本来源于仇兆鏊,决非原稿本,而是经过改窜的钞本,而原稿本始由万言、后由郑性掌握,并未经过仇兆鳌之手,故仇氏所得、贾氏所刻乃为钞本,而万言、郑性所刻则为原本,两者有很大出入,乃系所据底本不同所致。此说有其合理的地方,但笔者不敢完全苟同。  相似文献   

11.
宋无名氏著《黄山图经》是现存最早的黄山志书。宋代版刻4次,明代版刻5次,清与民国仅有一种底本的抄本与刻本。梳理其版本系统,比较两个现存版本,文章以为,明万历晚期潘之恒《黄海》刻本中的《黄山图经》较为善。  相似文献   

12.
朱承平 《古籍研究》2002,(1):69-72,77
秦汉传世古书和它们的注疏,最初都是分本单行另刊的,后来才把注和疏分置于古书正文之下,有了经注合刊的本子。经注全刊本中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古书正文版本和注疏所据版本是否相同。如果古书正文版本与注疏所据本不同,就会产生经注合刊本中正文与注疏底本乖异的现象。经注底本乖异,会在文字、词义、句读、章节等方面使古书正文词语与注疏诠释龃龉相违,给后人研  相似文献   

13.
《清史稿》进士订误夏卫东《清史稿》是二十五正史中最后一部。最初通行的版本是关外、关内及金梁影印本三种。由于其匆促付梓,舛误甚多。解放后,中华书局曾以金梁本为底本,组织专人进行校勘再版,但其中仍不无差失。近年来,亦有《清史稿订误》等著作相继问世,刊误工...  相似文献   

14.
一、《唐会要》通行本的版本问题《四库全书》所收《唐会要》是以汪启淑家藏钞本为主体,补入后人补做的四卷,成一“完本”。汪启淑家藏本后来被收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为清代《唐会要》活字本①。武英殿聚珍本后来有福建、广东等地的翻刻本,清代光绪年间②,江苏书局刻印本是最后一个刻本,对武英殿聚珍本做了一些校改。现在通行的几个《唐会要》版本,主要有:1.商务印书馆1936年以武英殿聚珍本为底本出版了《国学丛书》本《唐会要》,此后中华书局据《国学丛书》本纸型张数次重印,本文所用即为中华书局1985年重印本(下文简称中华书局本)。…  相似文献   

15.
清代学者陈奂家抄本《管子》,其底本为今已不知去向的南宋蔡潜道墨宝堂本。抄本经陈奂反复校理后赠与高邮王氏父子,后由潘景郑收藏,今存上海图书馆。该抄本不仅为《管子》文本校勘提供了版本依据,亦可以作为校正墨宝堂本诸家传录资料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6.
自清末至今,《韩非子》一书了出现了多种校注本,均是以影宋乾道本为底本,用其他版本对其进行校勘,纠正了不少讹误,但也存在着误校的现象。误校的原因有二;一是不知字词古义,二是不明通假。本文对部分误校的字词提出了商榷,做了较为详细的考证。  相似文献   

17.
《韩非子》校勘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清末至今,《韩非子》一书出现了多种校注本,均是以影宋乾道本为底本,用其他版本对其进行校勘。纠正了不少讹误。但也存在着误校的现象。误校的原因有二:一是不知字词古义.二是不明通假。本文对部分误校的字词提出了商榷,做了较为详细的考证。  相似文献   

18.
《唐会要》人名校考陈冠明通行本《唐会要》有两种版本,一是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排印本,其后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中华书局影印本,均属此版本系统;一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排印本。二者相比,前者未作校勘整理,故讹误较多;后者以江苏书局本为底本,校以...  相似文献   

19.
清代学者阮元的诗文集《揅经室集》版本情况较为复杂,目前各种目录著作及整理本之著录颇有讹误。本文利用目前所易见的各种版本,对其版本源流略作梳理,纠正各书谬误,并对新的整理工作提出了底本选择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今本《广雅疏证》中,以《畿辅丛书》本为底本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的本子对底本进行了全面校勘,以王氏家刻本为底本的中华书局的本子对底本也做了些校勘工作,笔者则就中华书局的本子进行了全面校勘。从校勘结果看,王氏家刻本优于《畿辅丛书》本。兼采三者的校勘成果,可望得到《广雅疏证》的一个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