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丹子》成书时代及其文体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丹子》是古今争议较大的一部作品。本从史料记载,材料来源、成书的时代氛围以及语言风格上考察了《燕丹子》的成书时代和体问题。认为《燕丹子》成书于秦末、汉初。《燕丹子》的体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实质应属历史故事一类。  相似文献   

2.
《文献》2021,(3)
关于《燕丹子》的成书年代问题,有"战国说""秦汉说""东汉说""唐以前说"等观点。《燕丹子》之"《汉志》无载"及与《史记》孰先孰后这两大问题,是探讨成书年代的关键。本文在对与此相关的诸多问题作辨析和分析后,认为成书于汉初。探讨《燕丹子》的成书年代,还应包括记载荆轲刺秦事的五国史文,它们构成了秦亡之后文人论议和民间口传的历史基础,也作为刘向编校《战国策》和太史公编纂《史记》的战国材料。燕太子宾客在战国末期和秦初撰作《燕丹子》的可能性,极其渺茫。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系传》所引古书达一百五十余种,因其所引古书的版本是宋以前的本子,对于我们今天辑佚整理校勘古籍都有较高的价值,本文通过对《说文解字系传》收录的九千余字的引书的情况详加考定,从而弄清楚了该书征引古书的数目,并对引书中所遵循的体例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鬻子》一书,题为楚祖鬻熊所撰。学者多以为伪,盖《新书》所引"鬻子曰"各条,均未见于今本《鬻子》。然而,岂必题为"鬻子曰"者,方为《鬻子》?俞樾、刘师培等校勘贾谊《新书》,疏理二书相合者,却得见两书内容重复者多则,是《鬻子》确有见于贾谊《新书》者也。本文即以二书互文部分为证,以见今本《鬻子》成书年代之下限。  相似文献   

5.
《论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儿时读之如此,本自明澈。杨树达《古书句读释例》引武亿说,谓当以“闻韶三月”为句,与《史记·孔子世家》:“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相合。按:《世家》有“学之”二字,故可如此断,若云“闻韶三月”,则韶岂能如今日之录音机日日得而闻之耶?且“三月”云者,亦当以汪中《释三九》之文为解,不必果  相似文献   

6.
《札迻》是孙诒让的第一部问世之作,校勘订正了秦、汉至齐、梁间七十八种古书中的讹误衍脱千余条,有功于学界。笔者在研读过程中,发现尚有值得商榷之处,今提出若干条,以见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札迻》是孙诒让的第一部问世之作,校勘订正了秦、汉至齐、梁间七十八种古书中的讹误衍脱千余条,有功于学界。笔者在研读过程中,发现尚有值得商榷之处,今提出若干条,以见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札迻》是孙诒让的第一部问世之作,校勘订正了秦、汉至齐、梁间七十八种古书中的讹误衍脱千余条,有功于学界。笔者在研读过程中,发现尚有值得商榷之处,今提出若干条,以见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花草粹编》有十二卷本和二十四卷本两种版本系统。十二卷本刊刻之初即曾补版32叶近162首词。今日所见十二卷本系统中,以国图本保存明本面貌最为准确和完整,故适合作为校勘底本使用。而《著录》本乃是据国图本及陶风楼本拼合影印而成,故亦有一定价值。二十四卷本系统有明末坊刻本、《四库》本及评花仙馆本三种,经过考察,明末坊刻本虽已不存,但却是《四库》本及评花仙馆本的共同源头,直接影响了《四库》本及评花仙馆本的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正史之校勘,代有其人,有清以降,更是成果累累。關於《宋書》,除清人札記而外,近人專著即有張元濟《宋書校勘記》、王仲犖《宋書校勘記長編》、丁福林《宋書校議》以及單篇論文十數篇。新近又見陳爽先生《〈太平御覽〉引〈宋書〉考》一文(以下簡稱"陳文")~②,在將《御覽》所引900餘條《宋書》文字與今本《宋書》逐一比勘的基礎上,或掘剔訛誤,或出檢異文,或蒐考遺佚,對於今本《宋書》的刊謬補缺,可謂大有裨益。然智者千慮,難免一失,細審之下,其中亦  相似文献   

11.
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是敦煌献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部类书。全书10卷约百余部,仅残存2卷多,共37部,残存部类引书近达百余种。本主要择取该写本所引《史记》内容与传世本《史记》有异为例,略作考辨,以证写本校勘传世本之功用。  相似文献   

12.
《汉旧仪》一书有注,盖为卫宏所作之自注,因之出现《汉旧仪注》一称。四库馆臣辑本《汉官旧仪》标有9条本注,并非悉为卫宏自注原文。孙星衍辑本《汉旧仪》按语中所疑注文,部分可得到印证,然亦有本为《汉旧仪》自注之文,而孙氏失之眉睫者。在孙氏所疑注文及四库馆臣所标本注之外,当仍有不少卫宏自注之文散佚,或混溶于《汉旧仪》正文之中。《汉旧仪注》在流传过程中,存在《汉旧注》、《汉仪注》等诸多省称。《汉旧仪》自注之文的研究,具有定位若干史事之时代及文献标点、校勘等功能,而且亦为探索古代自注这一著作形式之演进,提供了一个较早的和较为明确的坐标点。  相似文献   

13.
李天华先生新著《世说新语新校》胜义甚多,然由于本书以采用理校法居多,而理校法“最高明,同时也最危险”,故书中亦有可商榷之处。本文就该书中的数条校文提出商榷,同时,为使古籍校勘言而有据,本文还提出:校勘原文所引古书时,应以外校法为主;原文文从字顺者,不必另行标新立异;“音近义通”可作为校勘时的依据,然不可滥用。  相似文献   

14.
《柴氏四隐集》传世版本皆以明万历十六年柴复贞辑刻本为祖本,四库馆臣叹其“遗编零落”.新发现于民间的道光二十五年本《四隐集》,较传世版本内容多出近三分之一,且篇目顺序、归类、附刻等皆有较大差异,具有较高的文献和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15.
《鶡冠子》敦煌本注是现存最早的注,把它与全本(以《子汇》本为代表)比较,可见其在校勘、训诂上颇具价值。其注解简要切实,多合原义,对原文有补阙阐发,胜于陆佃注。注者寓哲学思考于注中,可见其治国理想。  相似文献   

16.
《文献》2017,(3)
《救荒活民书》现存版本主要包括以《四库全书》本为主的抄本系统和以《墨海金壶》本为底本的刻本系统。台图藏明蓝格钞本基于明成化刻本抄录,有清代四库馆臣的批校痕迹以及翰林院印章,故可认定为四库底本,即"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此本在考订版本源流、校勘以及四库底本的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在阅读施谢捷《点校本<越绝书>校勘拾遗》,核对点校本《越绝书》时,发现我于1986年6月应山东大学历史系之邀参加硕土生研究《越绝书》论文答辩会上翻读该书记下点校谬误的一些符号,有4点超出施文,特补于后: 1.纣贼比干,囚箕子,微子去之,刳姬妇,残朝涉。(《越绝吴内传第四》27页7行) “朝涉”标上专名线,即误认为朝涉与比干、箕子,微子等同为人名。“刳姬妇”,“残朝涉”相对为文,“残朝涉”是杀害早晨淌水过河的人,朝涉,并非人名。  相似文献   

18.
《说文解字》版本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文解字》今存最早的版本是唐写本《木部》残卷和《口部》残卷,虽存字不多,但所据皆为当时传本中之善本,可校正后传《说文》之误者颇多。北宋大徐本出,除小徐本外,它本《说文》尽快,现存来刻元修大徐木共三种.即王昶藏本、汪中藏本和黄志淳藏本,三本同出一源或互有传承关系,其中以黄志淳藏本为最古。清代依来本刊刻者有孙星衍《平津馆丛书》初刻本、藤花榭本和了少山仿刻宋监本,三本皆有意保留来本原貌,唯丁本作过少许校改,颇精审。宋代另有徐锴《说文解字韵谱》和李焘《说文解字五音韵谱》两种《说文》改编本,后者照录《说文》原释语,更具校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献》2016,(4)
《周礼注疏校勘记》重要校本"惠校本"的异文来源包括宋刻八行本及余仁仲本异文,也包括少量其他版本来源或他校、理校之异文;而在《校勘记》中,"惠校本"与"余本"分立,夹杂"惠校宋本"、"宋本"之称,主要体现的是宋刻八行本的异文。由于《校勘记》仅据校本而未能亲见宋刻八行本,其对八行本的利用有一定局限。  相似文献   

20.
汪圣铎 《文献》2000,(4):241-250
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摒除了以往各种版本《宋史》中的大量讹误,是迄今为止最具权威性的《宋史》版本.但金无足赤,现行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中仍有失校或校勘失当的情况.笔者因长期与《宋史》打交道,发现现行点校本《宋史》中有一些人名失校或校勘失当,以下试一析之,以求就正于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