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隗仁,其姓"隗",系胡姓。敕勒高车族,祖籍陇西天水。西晋时期隗氏迁居高昌,逐步成为当地豪族。隗仁早年曾任沮渠氏北凉湟河郡司马,因忠于职守被沮渠蒙逊誉为"苏武",并于北凉玄始九年(420)任高昌太守,任期十六年。隗仁对高昌的治理为沮渠氏北凉统治西域,沮渠无讳和沮渠安周西迁高昌重建"大凉"政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沮渠氏北凉建置年号规律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沮渠氏北凉建置年号规律新探王素这里所谈的沮渠氏北凉,包括河西沮渠氏北凉和高昌沮渠氏北凉两个政权。河西沮渠氏北凉建都姑臧(今甘肃武威),为所谓五胡十六国之一,由沮渠蒙逊于公元401年建立,其子沮渠牧犍于公元433年继位,公元439年被北魏灭亡。高昌沮渠...  相似文献   

3.
从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所见的高昌郡县行政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放以来,新疆博物馆考古队同志在吐鲁番地区进行了多次的考古发掘,获得上起前凉,下达中唐的大量古代文书。我们知道,从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前凉张骏建立高昌郡起,中间经过前秦、后凉、西凉、北凉段氏和沮渠氏五个政权,高昌一直是凉州或沙州的一个郡,所出文书中的一小部分属于高昌郡时代。史籍上关于高昌郡的记载是非常少的。过去冯承钧先生曾摘录史传和佛  相似文献   

4.
王素先生的《高昌史稿·统治编》是作者计划撰写的约200万字的《高昌史稿》的第一编,其他四编分别是《交通编》、《政制编》、《经济编》和《文化编》,据说有的已经完成有的还在撰写中。《高昌史稿·统治编》共六章:第一章“姑师与车师前国(先秦至西汉中期)”,第二章“高昌壁垒(西汉中期至西晋)”,第三章“高昌郡(上)(前凉至段氏北凉)”,第四章“高昌郡(下)(西凉至沮渠氏北凉流亡政权)”,第五章“高昌国(上)(阚氏、张氏、马氏王国)”,第六章“高昌国(下)(麴氏王国)”,后附“高昌统治年表”。自本世纪初以来…  相似文献   

5.
安阳 《敦煌学辑刊》2007,(4):206-210
北凉政权在统治河西时期,已在高昌设郡进行统治.至沮渠蒙逊之子沮渠无讳、安周时,高昌变成了北凉政权的统治中心.北凉统治高昌,前后仅有十八年(443-460年),但对高昌佛教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已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这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谨就北凉残部西迁高昌的过程及其对高昌佛教发展等问题略作述论.  相似文献   

6.
氏高昌王国自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国人杀马儒立嘉为主,至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智盛降唐,历十王约一百四十余年。因高昌地处中西交通的要冲,遂成为东、西方使者、商贾往来的必经之地。与此同时佛教当然也传入该地。早在北凉王朝初期,佛教在高昌地区就很盛行,统治者带头信佛,僧人译经讲法甚多,一派宗教繁荣景象。氏时,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高昌佛教出现极度繁荣。氏高昌佛教的兴盛,与众多佛教徒虔诚地布道,高昌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以及高昌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氏高昌时,僧尼众多,据唐沙门慧立《大慈恩…  相似文献   

7.
九世纪中叶,居住在漠北地区今叶尼塞河上游的东突厥东山再起,黠戛斯部落大破回鹘,杀其可汗,迫使回鹘诸部逃散西迁,其中一支迁到西州(今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带),占据唐贞观14年(公元640年)灭亡的汉族曲氏高昌王国的领地,以高昌(在今吐鲁番县城东南六十余里的哈刺火州)为首府,建立起了高昌回鹘政权.高昌回鹘以哈剌火州和别失八里(又称北庭,在今新疆吉木萨儿境内)为中心,向西发展,至十世纪末期,疆域面积已扩展到东接甘、肃二州,西至葱岭,北界天山,南越戈壁,兼有吐鲁番、塔里木两个盆地,还跨  相似文献   

8.
吐鲁番出土张氏高昌时期文物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籍记高昌国情况,于张氏(孟明)政权最为不详。张氏政权处阚氏(伯周、义成、首归)、马氏(儒)二个政权之间,在高昌国史上曾起过承上启下等重要作用。但关于其建立,《魏书·高昌传》仅云:"五年,高车王可至罗杀(阚)首归兄弟,以敦煌人张孟明为王。"关于其灭亡,同传仅接云:"后为国人所杀,立马儒为王。"记载如此简略,自然引起争议。《魏书·高昌传》中的"五年",指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年)。《北史·高  相似文献   

9.
唐代西州墓中的绢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村古墓群中,有一部分是初唐当地豪族张氏的墓葬。吐鲁番地区在南北朝时期形成高昌割据政权。唐太宗李世民统一全国过程中,高昌的"左卫大将军、都绾曹郎中"张雄向高昌统治者麴文泰力陈利害,主张取消割据,拥护唐中央政府,因规谏不受采纳,"殷忧起疾"而死。唐朝削平高昌割据政权,在高昌置西州,并在吐鲁番西北的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随后统一天山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西北高昌地区(今新疆吐鲁番),在麴氏高昌王朝统治的一百四十一年(499—640)期间,其土地制度如何?对我们来说几乎还是一个未知数。从土地所有制问题入手,这是揭示麴朝社会形态以及种种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然而,无论当时的土地买卖,还是土地租佃关系,特别是关于麴氏高昌时期是否推行了均田制度,我们都知道得很少。吾师唐长孺教授曾这样指出:“关于麴氏高昌时期的土地制度尚未开展研究,目前还难以断言是否曾实行均田制度。”现依据敦煌、特别是新发现的吐鲁番出土文书,就麴氏高昌时期是否曾推行均田制度问题,试作如下探讨,以就正于大家,并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1.
麴氏高昌国史索隐——从张雄夫妇墓志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雄及其妻麴氏墓志(以下简称《雄志》)一方,1973年秋出土于吐鲁番县阿斯塔那206号墓。其铭文拓本已随发掘简报揭诸本刊1975年第7期。据《雄志》,张雄卒于高昌延寿十年(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终年五十,其出生当高昌延昌二十四年(隋开皇四年,584年);其妻麴氏卒于唐垂拱四年(688年),终年八十二,出生于高昌延和六年(隋大业三年,607年)。是张雄长于其妻二十三岁,即便其妻十六岁出嫁,  相似文献   

12.
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北凉国主沮渠牧犍率众东迁,从《故凉州武威太守沮渠愍之墓志》、《隋伊穆及妻沮渠氏墓志》和《奉先观老君像碑》可知,中原沮渠氏后裔一直延续至隋唐时期,且仍以"泸水沮渠"自居。其中,沮渠愍为沮渠蒙逊世子沮渠菩提后代。沮渠后裔居住地以洛阳为主。442年沮渠无讳西迁至吐鲁番建立高昌北凉政权,后被柔然所灭,北凉王族沮渠氏变为平民融入到西域多民族社会中。  相似文献   

13.
四五代、宋、辽、全、元、明时期五代时期,天山南北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裂和吞并后,最后留下来三个实力较强盛的地方政权:即以今吐鲁番地区为中心的高昌回鸿政权;以今和田为中心的大宝于闽政权以及先后以喀什噶尔、八拉撒表为其治所的喀喇汗王朝(一称黑汗王朝)。这三个地方政权各霸一方,彼此互不相属。但是俱可将它们视作中国历史上的地方政权之一,并且它们都与中原诸封建王朝保持密切的交往和联系。例如高昌回鸽政权曾向后周朝贡其地土特产,于闽政权则先后向后晋、后汉遣使朝觐,后晋天福三年(938),“于闯国王李圣天遣使者马继荣…  相似文献   

14.
“高昌吉利”钱以国名“高昌”入钱。高昌座落在今吐鲁番市火焰山南麓,是古代西域的军事、经济、化中心。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都。高昌故城从公元前1世纪末以高昌壁的身份出现在新疆的历史舞台,至14世纪中叶的元朝末年衰废,其间由高昌郡、麴氏高昌、西州、和州、火州和哈刺火州直到回鹘高昌,经历了14个世纪。真可以说是声名煊赫,名闻遐尔。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成为人们凭吊游览的胜地。  相似文献   

15.
高昌城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昌城滥觞于西汉时期的屯垦戍堡,逐渐由军事据点发展为郡县级城市和地方政权的都城,大致经历了高昌壁垒、高昌郡城、高昌国都、唐西州城及高昌回鹘国都五个历史时期。至明初城址废弃,沿用了1400余年。高昌故城这座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不仅是中国城市营建史上的典型代表,而且在中亚地区也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研究新疆的历史文化以及丝路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献》2016,(6)
胡广于明永乐十三年所撰《记高昌碑》提到四种高昌碑铭,涉及高昌麴氏王统及相关政治史问题,第六通《李元忠神道碑》则与中唐伊西庭地区政治军事社会密切相关。目前很少有学者论及上述碑刻内容,但其却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有不少待发之覆。  相似文献   

17.
高昌王国处于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之上,往来客使的供物、差役等杂差科是阚氏高昌赋役制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柔然永康十年闰三月,焉耆王北赴柔然汗庭,途经高昌,得到高昌王国的供顿招待。《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所收《阚氏高昌永康年间(466-485)供物、差役帐》是记录焉耆王经过高昌王城时百姓杂差科的总帐。阚氏高昌杂差科分为供物、差役两部分。供物主要是木薪、苜蓿、土堆葡萄、酒等,同时也征用百姓驴、车等运输工具。差役主要有烧炭、取桢、作瓨等。阚氏高昌的杂差科在麴氏高昌时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戬 《丝绸之路》2012,(22):65-67
高昌国地处中原与西域交通要冲,成为自汉以降多种文化交流与多个政权争夺的交点,政权的频繁更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嬗变与发展,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动荡不安.统治者利用宗教稳定政权,于是,从四面八方传入的文化中所包含的宗教观念成为高昌人基本的生活需要,面出自于他们朴素的实用主义态度,佛教、道教及对天神的信仰兼容并蓄地被他们所接受并呈共存发展状态,从而流变出了高昌国自己的地方特色.本文以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几件衣物疏所载内容为例浅析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9.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遗址清理简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85,(8)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城东40多公里的木头沟河谷西岸断崖上,是吐鲁番地区保存洞窟最多、壁画较好、建筑形式多样的一处石窟群。窟群南距著名的高昌故城约10公里,始凿于麴氏高昌时期(499年—640年)。唐初称为  相似文献   

20.
麴氏高昌国时期的赋役制度,史书记载尤为不详,今根据吐鲁番文书对高昌国时期赋役制度中的计亩承车牛役制度进行探讨.从而对此制度的具体实行办法,实施范围做一个分析,以提高对高昌国社会经济制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