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文 《民俗研究》2013,(3):109-115
16至20世纪中叶,作为"他者"的萨满被西方人塑造成多种形象:中世纪时的异教徒、恶魔代言人;启蒙运动时期的骗子;人类学视野下的信仰原始低级宗教的人、精神错乱者、部落的精神分析师等。萨满形象的每一次转变,都与西方社会自身社会思想和文化潮流的风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巨大的他者     
对日本而言,中国曾经是一个巨大的他者.日本无论文化还是政治,都不可避免地处于其影响之下.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成文的书纪文化,中国及其汉字文化,是日本文化得以成立的前提和不可或缺的条件. 在进入近代之前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这一文明中心与其他周边地区的关系,是政治上的册封形成的“华夷秩序”.但日本因为其地理条件特殊,相对于朝...  相似文献   

3.
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人类学包括狭义的体质人类学和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广义文化人类学又包括民族学、考古人类学以及语言人类学。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外国学者对黎族人体质人类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西方是在与非西方社会的比较中得到更为明确的界定的。在西方的文化视野中,对非西方固然有着某种程度的理性认知,但也不乏充满错觉的想像,即以一种与“自我”不同的“他者”形象不断建构非西方的历史身份,从而创造出一个与真实存在不尽相同的非西方。西方的非西方想像体现了西方对他者的控制与重构,是西方表达自我优越意识的一种霸权话语。文章考察了古典时代至18世纪西方表述他者的话语体系,分析了产生这种想像的文化和社会原因,由此说明西方是怎样逐步形成与非西方对立,并最终取得对后者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末,杨成志赴滇开展民族调查,往返途中在越南停留月余,收集了不少关于越南的文字、实物与影像材料。此后他根据相关材料撰文对越南社会、历史与文化进行了总体性介绍,成为首位研究越南的中国人类学家。这不仅是中国人类学、民俗学的一笔学术积累,亦彰显出杨成志的家国情怀与其越南研究的方法论意义,迄今仍对中国人类学的海外研究深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在人类学视域下研究民俗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能够有效分析旅游发展与地域、文化、民族、风俗的相互促进作用,进而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基于人类学的文化研究维度,探讨了民俗旅游的特质,进而分析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效果,以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历史研究的人类学转向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历史研究的人类学转向的本质在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人类学的文化转向,它引起象征和符号人类学的文化取向代替结构—功能主义人类学的社会取向,从而导致历史学在理论、方法与写作实践等方面的一系列深刻变革。本文探讨了历史研究的人类学转向的过程,象征和符号人类学的兴起,以及象征和符号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试图从一个侧面揭示西方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学的演进过程及其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8.
从性别上来说,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是"他者",她们被看作是男人的附属,男性是主体,而她们是客体。作家方方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众多身心深受伤害的妇女形象,本文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认为她们都是男权文化影响下的无力的悲情"他者"。  相似文献   

9.
他者,权力与地方建构:想象地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宁  朱竑 《人文地理》2013,28(1):20-25,47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对想象地理的理论起源及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根据想象的主体和想象对象的地理尺度差异,国外想象地理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是探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西方"对"东方"的文化形象的话语建构;二是研究"作者"通过地理文本的生产,以想象的方式对地方的文化形象进行重构的过程。同时,文章通过分析国外近30个实证案例,指出想象地理在地方的文化建构和空间文化意义的生产等文化地理重要话题的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据此对国内想象地理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80年代,专门研究音乐文化及人类与音乐之间的关系的学科——音乐人类学稍然兴起了。在人类学、音乐学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长期侧重于学科的本体研究及其对音乐结构、形态与特征等研究,在西方传统的音乐学范畴中,形成了带有共性的研究课题。当今对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所采用的学术材料,都是来自人们的田野作业,这些材料经过研究者运用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把音乐艺术与人类学方法巧妙地结合起来,把研究对象确定为"人类音乐文化",且用人类文化的优化整合来探索人类音乐文化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1.
旅游人类学在中国迅速发展,许多学者从旅游人类学视角来探讨旅游这一复杂多维的现象。本文综述了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旅游文化、民族旅游、旅游开发和社区参与等研究,据此提出了旅游人类学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12.
正著名的美籍华人、人类学家乔健于2018年10月7日下午因病在台北去世,享年84岁。乔健是山西省介休县洪山村人,虽持美国护照却长期居住香港,他是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的创系主任、讲座教授。除了在香港中文大学担任教职,他还曾担任国际瑶族研究协会主席,同时,还是台湾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和台湾世新大学异文化研究中心创建者。2011年6月26日,在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乔健当选为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同时荣获人类学高级论坛  相似文献   

13.
任晓莹 《东南文化》2020,(5):167-172
博物馆作为提供历史阐释与生成公共记忆的场所,其历史类展览具有特殊的意义"。他者"(the other)是人类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在叙事性展览中恰当运用"他者"视角,能够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藏品解读,激活展览所呈现的历史叙事"。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漂海闻见——15世纪朝鲜儒士崔溥眼中的江南"借由"他者"视角展开叙事,藏品不再单纯作为永远存在于当下的、被观赏的物品,而是成为可以通过观众的感受捕捉、存储和回忆的故事,完成了从"物"到"事"的转化。通过身份或心理的互换,将静态的物品转变为生动的历史叙事,让观众获得感同身受的体验。这说明,将对国家、民族、宗教、性别等身份认同的感知作为历史类展览的切入点,可以激发观众在参观中产生移情效应。博物馆展览应当将藏品看作唤起观众情愫和感知力的媒介,而非默默无言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4.
论文简述了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核心工具与方法论特点;阐述了华侨华人研究中的文化人类学视角;探讨了世界“强联结”时代心理文化学用于华侨华人研究的可行性。在华侨华人研究领域,文化人类学视角的研究占有重要份量,故把作为文化人类学一个分支的心理文化学引入华侨华人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世界进入“强联结”时代后,华侨华人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需要研究的新课题,心理文化学在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应用有可能在提供比较文明背景、认识华人的文化认同、人际关系、行为模式以及心理调适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历史学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文献史学,即通过历史文献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二是田野考古学,通过人类活动实物遗存的研究来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三是文化人类学,是对现存民族、社会进行考察,从而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又称"社会人类学",属于广义人类学的一个部门,大体上相当于欧洲各国的民族学(Ethnology)。文化人类学是对世界各民族及有关群体的文化过程和人类的天习行为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并探  相似文献   

16.
“我一直把自己当个标本来看待,一直把自己作为一个他者来观望。我从小就习惯性地观望自己,我是谁”  相似文献   

17.
张敦福 《民俗研究》2009,(4):257-269
本文以2007—2008学年哈佛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家华琛教授开设的课程、凯博文教授所做的学术报告为核心,结合相关论著,展示了哈佛在中国人类学研究领域进展的片段。核心内容是华琛的饮食文化与全球化研究,凯博文的医学人类学研究。缤纷多彩的研究项目和研讨活动、多样化的课程,催生了一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8.
“身体”是管窥和解读社会文化现象的重要视角。基于身体地理学,探讨他者身体与城市空间之关系,可为理解边缘群体与城市公共空间融入提供有益视角。文章以长期夜宿于麦当劳餐厅的“麦宿者”为例,探讨其身体实践与城市公共空间之相互作用,以剖析边缘群体对城市公共空间融入的过程机制。研究发现:麦宿者身体特征具有鲜明的他者性,并主要通过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身体实践来与饮食空间开展协商,通过在特定时空下的弱化他者性,来实现饮食空间的融入。文章建立了他者身体与城市公共空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在身体实践方面对身体地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19.
戴国斌 《民俗研究》2020,(5):133-138
新时期以来逐渐兴起的武术人类学研究,对相关方法与理论进行了持续探索,业已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重要研究进路。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中,学者需在悉心揣摩田野调查方法、探索民族志文本撰写的基础上,拓展研究思路,聚焦中国武术的核心议题,体现人类学研究对于武术文化自觉的研究价值,促进武术人类学研究的规范化、体系化、本土化建设,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以近代日本文学家夏目漱石的中韩旅行游记《满韩漫游》为研究素材,以日本文化人类学专家青木保关于异文化体验本质的论述为理论依据,通过对夏目漱石中国旅行展开的背景及其过程进行分析,揭示其作为异文化体验的局限性。并以近代日本文人的这一异文化体验为蓝本,明析成功的异文化理解所需要满足的条件以及体验者在应对异文化时应持有的正确视角和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