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麋鹿是产于我国的一种珍稀动物。据统计,我国新石器时代以来被认定出土有麋鹿骨骼遗存的遗址共计51处,以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为主。地域分布北至吉林白城,南至浙江余姚,西至陕西宝鸡,东至上海。文章结合考古遗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和文献资料,认为麋鹿是先民主要狩猎对象和随葬祭祀中的重要祭品之一,且与楚地先民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2.
哈克遗址,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东南部,与鄂温克族自治旗相邻.自1985年发现以来,经多次发掘与研究,除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外,数以千计、种类较多的动物骨骼成为探研早期人类文化特征、人与动物关系、古气候环境的重要依据和组成部分[1].哈克遗址出土并用于本文研究的动物骨骼,均系经人类利用或食用后废弃的遗骸,它们与人类使用破损后遗弃的其他遗物如石器、陶器、骨器等,同出土于遗址地层或遗址的灰坑之中.从大量出土的石器、骨器、陶片和动物骨骼等人类文化遗存确定,哈克遗址是一处新石器至辽、蒙元时期的人类聚落遗址,动物遗骸是人类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铁古拉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地处嫩江中游左岸的二级台地上,属红马山文化,为早期铁器时代遗址。2004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发掘,出土大量动物骨骼遗存,总数达2153件,种类包括软体动物类、鱼鳖类、鱼类、鸟类及哺乳动物类,此外,还出土了骨、角和蚌制品。根据动物考古学研究结果,铁古拉遗址古代先民是以家畜饲养为主,渔猎采集为辅的生业模式;进一步推测,铁器时代嫩江流域在畜养方面较青铜时代已有明显变化,但仍然与东北南部地区生业情况保持不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后铁营遗址作为皖北地区一处大汶口文化早期的代表性遗址,为探索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发展和扩张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以后铁营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为研究对象,通过种属鉴定、量化统计、年龄结构等多种方法,对当时的动物资源利用、家畜的饲养及肉食资源获取等问题进行研究。通过与尉迟寺、万北等遗址的动物考古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尝试系统探讨皖北、苏北地区在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生业活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中国已经发表的动物考古学研究成果,以牛族、梅花鹿、西伯利亚狍、野猫、鹿、鼠、羊类动物为例,归纳了在鉴定与研究报告中较为常见的学名使用不规范的情况,并总结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强调在发表动物骨骼鉴定结果时,应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拉丁名。  相似文献   

6.
7.
8.
另外一篇文章是动物考古学的研究。西山遗址位于甘肃省礼县,文化堆积的年代自新石器时代到两周时期。文章通过对该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的鉴定、测量和量化分析,围绕西山遗址古代居民对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展开讨论。例如,仰韶文化晚期的家畜品种有狗和猪,至西周及东周时期,增加了马、黄牛、绵羊和山羊;狗作为肉食资源或伴侣动物的方式在各期并未发生改变,至两周时期也用于随葬和祭祀;其他家养动物除作为肉食资源外,还在墓葬和祭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如,家畜饲养和和狩猎是仰韶文化晚期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两种主要方式;西周和东周时期,家畜饲养业成为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主要方式。两周时期的古代居民对随葬和埋葬动物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不仅表现在随葬和埋葬动物的种属选择集中于特定种属的动物身上,而且表现在不同种属动物的年龄分布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9.
十二桥遗址出土动物骨骼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十二桥遗址位于成都十二桥西侧,是成都平原较早发现的一个商周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通过对该遗址早期文化层特别是第十二层出土的动物骨骼的分析,认为成都平原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盛,分布着数量众多的鹿科动物、黑熊、藏酋猴、淡水鱼、龟,甚至还有亚洲象和犀牛。中国传说中的"六畜"在这一时期已基本训化成功,成为人类主要肉食来源。  相似文献   

10.
北村遗址位于耀县演池乡北村村东,南距耀县县城约30公里,东南距铜川市4公里。这一带是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交界地带、北山中段的南缘,地理上属于渭北石质中山低山区。南北走向的两塬成一“V”字形,王家河从中间穿行而过。北村遗址位于西塬的边沿处,与王家河谷地相对高度约140米。  相似文献   

11.
灵宝西坡遗址动物骨骼的收集与整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介绍了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动物骨骼的收集与整理过程 ,并重点对收集方法和埋藏因素对动物遗存的影响作了评估。结果表明 ,自然和生物因素对骨骼埋藏过程的影响较小 ,而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不同的收集方法对出土骨骼的绝对数量和重量有直接影响 ,但用相对比例分析主要动物的骨骼发现率 ,能够减小不同收集方法造成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何锟宇  颜劲松  陈云洪 《四川文物》2006,(6):42-50,I0002
2000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成都市商业街抢救性发掘出战国早期偏晚的一大型多棺合葬的船棺墓葬,除出土铜器、漆器和陶器等珍贵文物外,数量众多的动物骨骼出土也为研究成都平原当时的动物资源、生态环境、饮食结构和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3.
郑光 《华夏考古》2007,(3):149-152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是一部优秀的考古发掘报告,又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甲骨学著作,本文从报告体例、科学性和技术水平、资料的价值、著者的研究等方面对该书进行了评价。指出该书是一部具有很高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著作。  相似文献   

14.
河北村遗址和滏阳营遗址是河北南部的先商文化遗址,通过对这两处遗址出土的77件动物骨骼进行C、N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猪(-7.6±1.4‰,n=33)、狗(-9‰±2‰,n=7)和牛(-9.4‰±2.6‰,n=15)的δ13C值普遍高于羊(-13.3±3.9‰,n=16)的相应值,这说明前三者主要以C4类食物(粟、黍及其副产品)为食,而羊则以C3类(野生草本植物)和C4类食物为主,据此可推测这两处遗址先民可能主要从事粟黍农业。将猪的食物作为重建先民生业经济的替代性指标可知,滏阳营遗址比河北村遗址的粟黍农业发展程度更高一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四川大邑县高山古城遗址2015、2016年出土动物骨骼遗存做了比较详细的鉴定、测量、统计和分析,可以肯定为家畜的仅有猪和狗。从出土动物骨骼的NISP、MNI统计来看,家猪的比重均占绝对优势,NISP占比达93.78%,MNI占比为86.49%;家猪上、下第三臼齿的长度、宽度较小,均处于家猪第三臼齿的长、宽参数范围内;从猪的年龄结构来看,以月龄10~20个月为主,也与一般农耕聚落家猪的宰杀年龄结构相符。鉴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观察,可以推断高山古城先民饲养家猪的技术比较成熟且稳定,饲养家猪也是先民肉食资源最主要的获取途径。而狗所占的比重不高,占NISP、MNI的比重分别为3.76%和5.41%,可能多用做狩猎伴侣或其他。结果表明宝墩文化时期的高山古城先民以饲养家猪作为获取肉食资源的主要途径,当时的家畜饲养技术比较成熟稳定,而稻-粟混作的农业体系无疑为家畜的饲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Archaeological experiments that use modern bones to replicate past animal bone assemblages have often failed to consider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 storage and preparation on modern bones. Often, these experiments make little mention of the conditions to which bones were subject during their storage and preparation for use in experiments. In other instances, these variables are reported but not considered as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nature of the results obtained. This study considers previously reported data concerning the degradation of frozen bones (−20°C), and bones exposed to hot, dry conditions (40°C), and presents new data for bones exposed to room temperature environments (22°C) and refrigerated environments (2°C), and bones that are frozen (−20°C) and then thawed (22°C). These conditions are all relevant to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bone degradation and the use of bones in modern archaeological experimentation. This article also surveys a range of previously reported experiments that utilise modern bones to create analogies to the past and considers different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condition of bones at the time of their fracture and fragmentation. The longitudinal data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demonstrate differential rates of bone degradation over time in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is degradation results in dramatic changes in bone fracture morphology, bone strength and utility for bone tool production. These observations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experiments that utilise modern bones, especially when experimental data are used to create analogies to the archaeological past.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李倩  郭济桥  武庄 《南方文物》2020,(1):160-166
文章以石邑城遗址2017年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为研究对象,应用种属鉴定、量化统计、年龄结构分析等方法讨论了石邑城遗址先民对动物资源的利用模式;并结合发掘区是手工业区的性质探讨了石邑城遗址先民制骨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我国西北地区开始有纸质文物的考古发现,其后纸质文物在多地考古发掘中均见出土.它们品种多、数量大,加工工艺、写印材料独特,时代自汉代至明清,其中的早期文物尤为珍贵.因其出土环境复杂,保护修复工作难以直接借助传统技术和现有科技,特别是潮湿环境和干燥潮湿交替环境下出土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往往遭遇瓶颈.目前学界在科学分析检测、造纸工艺研究、科学信息提取等科学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对糟朽类文物的病害机理、保护修复技术等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当务之急是开展本体材质、劣化与粘连机理研究,探究多因素协同作用对本体的长期影响和作用方式,研发新材料与新技术,并致力于探索这类文物的活化利用.  相似文献   

19.
In an attempt to discover submerged archaeological sites, the author interviewed commercial fishermen, divers, and others with intimate knowledge of the Maine coast between Stonington and Prospect Harbor. Investigators compiled information from several small maritime communities, focusing on the portions of their populations in contact with the sea. A wealth of data regarding the location of infrastructure, wrecks, and inundated prehistoric sites was gathered between 2006 and 2011. Patterns emerge when the findings are compared to the historical record, to commercial fishing zones, or to known archaeological sites.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will be discussed, as well as the efficacy of the project, and the sometimes surpris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ta and the phys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of the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