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为人,原名陈蔚英,1899年9月26日生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百家尾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是中国共产党员,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我国早期工人运动的组织者,党的档案事业的奠基人。他为保卫中央文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事迹在潇湘大地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2.
70年前,中央库的保管被称为中共中央的“一号机密”。为保住中央库,一位党的高级干部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就是陈为人舍身保卫中央库。  相似文献   

3.
《百年潮》2016,(12)
正到1930年10月,文件保管处已集中了一大批文件。后来文件保管处撤销,随即成立了中央文库,由周恩来同志直接联系。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周恩来同志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分管中央秘书处工作,同时兼任中央秘密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并继续指导中央文库的工作。中央文库对外以"家庭化"方式出现,成员有各自的职业和身份,但不参加群众集会和游行,不参加保护文库以外的政治  相似文献   

4.
黄澄 《黑龙江史志》2014,(18):16-17
<正>(一)陈为人(1899-1937年),原名陈蔚英,又名陈涛、陈洪涛等,湖南省江华县人。1918年,陈为人考入衡阳县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校读书时接受了革命思想,积极参加学生会的工作。"五四"运动后到上海,结识了李启汉等进步青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夏,陈为人与罗亦农、张太雷、李启汉等组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9月底,入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俄文。不久,去北京参加了北京共产党小组活动,并受李大钊委派去济南协助王尽美、邓恩铭建立山东  相似文献   

5.
中央文库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座中央级秘密档案库,保存着党从诞生起直至1933年党中央撤离上海期间两万多份原始文献,堪称中共早期记忆的"一号机密"。从中央文库建立到1949年上海解放,在近20年的动荡岁月和战火硝烟中,十余位共产党员接力守护着党的"一号机密",用鲜血和生命保全了这批档案。新中国成立后,这些"比黄金还贵重"的文献完好无损地收藏于中央档案馆。  相似文献   

6.
殷茵 《文史春秋》2008,(11):4-9
1930年10月以后,中共中央秘书处在文书处理中开始出现了“存文组宣毛”的代号。其中,“组”是中央组织部,“宣”是中央宣传部(后改为特委),“毛”是共产国际。而与之并列,列在首位的“文”——中央文库(中央地下档案库),却一直湮没于历史的风雨中。从1930年秋开始,中央文库几经辗转,数易其手,在险恶的环境中存在将近20年,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为了这个堪称中共早期记忆的“一号机密”,一批英雄前赴后继地刻上了自己不朽的名字。  相似文献   

7.
方志敏烈士是中国百姓耳熟能详的爱国志士,他生前写下的著作《可爱的中国》也一直是中小学课本里的经典读物。1951年2月,中共中央华东局秘书处将中央文库保存的中央档案送到  相似文献   

8.
瞿秋白制定《文件处置办法》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明确规定,中央的文件要由一名中央领导人亲自保管。1923年设立了秘书,改由秘书保管,毛泽东就曾任过秘书。1926年中共中央设立了秘书处,下面设有文件保管处。根据中央的指示,这个文件保管处同时也是中央各机关的文件存放库。后来党内的一些同志都称它是“中央文库”。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和各地各组织之间的文件来往越来越频繁,积存在中央的文件也越来越多。为了保管好这些文件,在中央秘书处下面设立了文件阅览处(供中央负责人阅读文件的地方),负责人是张纪恩、张越霞夫妇。…  相似文献   

9.
从1930年秋开始到新中国建立,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中央文库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这批文件资料共20箱2万多件,几乎集中了中共六大以前所有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0.
梁允麟 《羊城今古》2003,(2):20-24,35
胡守为先生在中山大学历史系开设《岭南古史》课程,近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岭南古史》专著,收入《岭南文库》,引人关注。该书第五页:“自秦始皇设置岭南三郡至隋文帝统一中国,这段历史可研究的问题甚多,我着重就岭南与中央的关系,作较为详细的叙述并试图找出其特点。而岭南同中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凭借得天独厚的中东铁路枢纽的优势,哈尔滨迅速发展成为东北电讯中心之一。以此为依托,电报、广播和电影等电子媒介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特别是,陈为人等人与哈尔滨无线电台合作,共同创办第一家新闻通讯社——哈尔滨通讯社,开展革命宣传,这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刘玉才 《文献》2006,(4):169-175
在日本的公私藏家中,存有不少《四库全书》的散本,仅笔者涉猎所及,就有日本国会图书馆、东洋文库、静嘉堂文库、庆应义塾大学及附属斯道文库以及大仓集古馆、恭仁山庄、富冈文库等多处收藏,而且版本涉及文渊、文津、文溯、文源四阁和南三阁本.  相似文献   

13.
一日本东京都中央图书馆加贺文库珍藏有《重铸古梵钟图及大清星使黎公铭文》(以下简称《加贺文库本》)一册,即著录有太平十二年(1032)朝鲜钟图录,又有光绪十六年(1890)黎庶昌所撰之《崇福寺钟铭》。均为园城寺珍藏的重要文化遗物,  相似文献   

14.
史书动态     
正《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内容简介文库由著名文艺评论家李舫女士主编,著名图书设计专家宁成春先生担当设计,作为"丝绸之路的文学读本",丛书集合了一批当今中国一流的实力派作家,全书以散文的形式,通过文学家们个性化的观察与笔触,展现我  相似文献   

15.
《敦煌学辑刊》2011,(1):135
由郑炳林先生、樊锦诗先生主编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敦煌学博士文库"、"敦煌学研究文库"又一批成果出版。此次出版的成果包括:敖特根博士的《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文献研究》、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古籍,在国外被称为汉籍,早在中国西晋时期,《论语》等汉籍名著就已传入日本,随着两国交往的发展,传入的汉籍越来越多,在日本相应出现了许多汉籍收藏者,现在的汉籍文库(即图书馆,日本早期无“图书馆”三个字,用“文库”代表)就是以购买,继承和受赠这些私人所藏的汉籍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收藏较多的有古都奈良的天理文库,名古屋的逢左文库等,特别在首都东京的几个图书馆(文库)收藏的汉籍,从数量和珍贵程度上均属世界罕见。其中主要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编辑出版的《中国华侨历史学会文库》,旨在打造海内外华侨华人研究学者展示研究成果及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现文库之九至十六均已出版。分别是:文库之九《蹈海赴国丹心志——广西归侨口述录》,林晓东主编、陈永升副主编,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文库之十《五邑侨彦与故乡今昔》,吴淡初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相似文献   

18.
日本榎一雄先生在《东洋文库书报》第8号发表了《王国维手钞手校词曲书二十五种》一文,介绍了东洋文库所藏的王国维手钞手校的词曲书,并将这些书中王国维的跋文、识语悉为录出,其中有六处,王国维署了“人间”。据此,榎一雄先生提出:“从这些跋语中,我们还可以考证出‘人间’是王国维的号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19.
日本内阁文库藏明抄本《皇明实录》,是由书贾舶载东渡的商品汉籍,大约抄录在万历十六年(1588)三月五日之后的晚明时期,其随商船从福建漳州府月港驶离,在日本长崎港登陆,先后贮藏于毛利高标、昌平阪学问所、浅草文库、太政官文库、内阁文库等处,其不仅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更是版本价值有待发掘的域外汉籍,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早就听日本友人介绍日本东洋文库新近开放了其所藏汪伪政府驻日"大使馆"的档案.1998年11月至1999年2月,本人有幸短期访问日本,专程去东洋文库查阅了该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