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马彦丽 《沧桑》2013,(1):69-71
近代中国在外力的逼迫下打破了"夷夏之防",开始接受西方外交观念、外交制度,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外交体制,慢慢地融入了世界,形成了新的国家关系,成功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文章从外交机构的演变、近代中国外交转型的原因、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尹依玲 《黑龙江史志》2009,(9):38-38,54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融入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外交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实现了外交制度的近代化。本文从外交机构,外交使节制度与领事制度、外交官人事制度三个方面来对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研究作了一个疏理。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融入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外交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实现了外交制度的近代化。本文从外交机构,外交使节制度与领事制度、外交官人事制度三个方面来对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研究作了一个疏理。  相似文献   

4.
美国公共外交起步早,发展快,现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系统。美国公共外交的政策从提出、实行以及效果评估,都有专门的机构合作完成,本文只是对美国公共外交从提出到现今的发展这一期间内美国公共外交机构进行了简单地梳理,以便更清晰地了解美公共外交的整个运作流程,深入了解美国的公共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5.
从中日关系正常化看周恩来与新中国外交的历史性转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日关系正常化看周恩来与新中国外交的历史性转折刘建平在新中国对外关系史的研究领域里,发生于1972年的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等外交事件一般在“打开新局面”、“取得新发展”、“实现新突破”的意义上受到评价。追究起来,这种评价应当说是基于如下的认识,即中美...  相似文献   

6.
一次大战后,日美矛盾成为远东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焦点,与美国争夺中国市场成为日本对外政策的核心和出发点。由于美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和日本资本主义本身对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日美两国经济关系的消长成为影响日本对外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20年代日本外交标榜“与欧美列强协调一致”、“不干涉中国内政”和“经济往来”,即所谓“协调外交”。30年代初起,以“九一八”事变为转折点,这一国际协调外交迅速向武力外交转化。经“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直至挑起珍珠港事变,导致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引起日本外交剧烈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一战后日美矛盾这一基本要素出发,探讨这一时期日美两国经济关系对日本外交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位于北京的中德学会是这一时期德国在华文化传播机构,在中德学会建立过程中,德国驻华外交人员出于德国文化外交利益的考虑给予了积极支持.德国外交部围绕中德学会的建立进行了专门的讨论,有关学者对中德学会成立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而德国驻华外交机构则对这些质疑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  相似文献   

8.
武新明 《湖南文史》2012,(11):23-24
新中国从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一直都处在东西方冷战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利益,新中国的领导人抓住一切机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发展对外关系。除了大家熟知的“兰花外交”、“乒乓外交”外,还有不少其他的外交手段。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从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一直都处在东西方冷战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利益,新中国的领导人抓住一切机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发展对外关系。除了大家熟知的“兰花外交”、“乒乓外交”外,还有不少其他的外交手段。  相似文献   

10.
192 1年 11月华盛顿会议后 ,至 1937年“七·七”事变前 ,日本对“满蒙”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外务省与军部的“双重外交”之争、“田中外交”得逞和“关东军路线独走”。这一时期 ,也是日本法西斯主义从形成到全盛 ,从而最终决定日本对外政策 ,并控制日本政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对汛,源于法文“Postes Militaries Doubles”,为双方相对驻防机关之意。[1]它是中法战争后,为处理中法之间交涉而在中越边境沿线设立的边境管理机构,服务于边防,有着特殊的组织形式和人员编制,职在巡查边界,镇压反抗,处理涉外纠纷,规范边民出入境管理。经历了从清末到民的发展历程,从单纯的军事外交机构,演变成为拥有军事、外交、行政、司法权的特别行政区。在巩固边防、经营边疆、建设边地,推动桂越边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国的外交都是与它的内政有关联的。一国的国内外政策,是这个国家政治生活的两个缺一不可的重要方面。从一般原则上讲,外交是内政在这个国家对外关系中的反映。换言之,外交实质上反映了这个国家对外部环境的要求和为实现这些要求所作的努力。所以,离开了一国的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外交就失去了依托。如果只孤立地看某些枝节的对外政策如何运作,孤立地看这个国家的外交家们怎样折冲樽俎、唇枪舌剑,那就把外交理解为纯“技术”问题了。  相似文献   

13.
朝贡体制下的中外交往,以礼仪上的君臣尊卑关系为主要表征,与基于条约体制的近代西方外交有所不同.近代“外交”一词的起源与流通,是西方主导下东亚变局的直接产物,并与中朝关系的近代转型密切相关.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先秦特定语境下的“人臣无外交”作为后世对外关系的专用词语,在清代中朝两国汉文文献中的使用情况,进而指出它与朝鲜事大理念的内在关联;二是近代“外交”一词出现之后,关于中朝关系及朝鲜与欧美关系的讨论,成为近代“外交”一词的一条重要流通渠道;三是近代“外交话语”的形成及其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外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出发,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为人民解放事业服务,认为文化外交是阶级斗争和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需要,强调依靠文化服务外交,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文化交流,扮演"开路先锋"和"外交先行官"的角色。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把文化交流作为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文  相似文献   

15.
李华清 《神州》2014,(8):177-179
奥巴马上台后,在对外战略上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调整,先是从伊拉克、阿富汗撤军。然后是通过一系列的外交和军事活动高调“重返亚太”战略。同时,利用中国周边热点安全问题来强化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外交介入,以外交配和军事威胁,最大程度地挤压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外交空间。针对奥巴马政府东亚政策,中国应该积极通过外交和其他途径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各种威胁和挑战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6.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尽快争取外国列强的承认成为了民国政府外交工作的优先课题,日本则在该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同年7月,日本明治天皇病逝,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纷纷向日本驻华外交机构致以哀悼,同时中央政府还希望派遣正式代表赴日吊唁,意图借助于"葬礼外交"的舞台扩大中华民国的外交影响.由于日本当时还未承认民国政府,日本政府以非正式的方式向民国政府转达相关信息,并劝阻民国政府派遣代表赴日的计划.另一方面,日本还通过在华的报纸媒体发表文章,安抚中国官民的不满情绪.中日两国围绕明治天皇去世所展现的"迎"与"拒",反映了外交手段与外交实践的分离,以及民国政府寻求列国承认与日本政府意图扩大在华利益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7.
新民主主义外交酝酿于香山时期。在香山时期,中共中央在考虑与英美为首的西方各国关系时,所主张的是建立外交关系,而非承认问题“。承认”和“建立外交关系”作为两个国际法术语,各有其内涵,具有不同的性质。中共中央此时对美外交以及整个对外关系的处理,显然受到苏联的影响。国民党在冀图英美等不要承认新中国的策略上,曾寄望于通过联合国机制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但无论是国际法理还是现实情势,都促使国民党认识到,妄图阻挠国际社会承认新中国,只能是徒劳。  相似文献   

18.
邓显超 《攀登》2006,25(5):140-143
文化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力量”。文化外交作为一个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化外交包括双边和多边文化交流、留学生培养、语言推广和媒体信息交流等活动。文化外交与公共外交关系密切,但又有所侧重。中国拥有悠久的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外交在配合国家整体外交,提升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宣传中国和平发展理念以及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我国的文化外交仍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对外文化交流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但是潜力巨大的中国文化外交必将在新世纪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及民族主义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即1919年前后的几年,是中国社会异常活跃的年代。广义五四运动,是指五四时期的多种国民运动,既包括“对外的”新外交运动(梁启超所谓“作为外交的国民运动”),也包括“对内的”新文化运动、新社会运动和新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国务院开展文化外交,设立中美文化关系项目,通过多种路径与中国进行文化交流,向中国民众展示美国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中国人了解美国。通过中关文化关系项目,美国在抗战时期加强了美国文化在中国的影响,也增进了中关两国在知识、学术、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是其对外文化战略的组成部分,服从于美国的整体战略和对外战略,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文化交流,在中国塑造有利的“美国形象”,输入“美国理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