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三十年来,在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诸省,甚至在远离黄河中下游的一些省份,相继发现了商代或相当于殷商时代的文化遗址。在东起山东的海阳、益都,西达陕西城固以至甘肃庆阳,北至辽宁的喀左和内蒙的克什克腾,南到湖南的石门、宁乡和江西的清江这一广袤的地区内,都分布有殷商或相当于殷商时代的文化遗址。根据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商王朝  相似文献   

2.
中国史前时代城址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数十处之多 ,最早可上溯到仰韶文化晚期 ,大部分建造于与龙山文化相当的四五千年前 ;从分布的地域看 ,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内蒙古和长江上中游地区。本文认为史前城址的功能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与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方式、文化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和地理条件 ,以及由此导致的较为先进的文明 ,使得这一地区的古城具备了相对完备的功能。中国古代文明最早在这一地区诞生 ,显然与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郑州地处黄河中下游,位居“天地之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滥觞之地。郑州地区的文明起源和发展离不开黄河和黄河文化的滋养。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经济开发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淮地区西起大别山麓,北至淮河,南迄长江,东滨黄海,跨有今苏、皖两省,是中原与东南沿海地区的联系中枢。在历史上,其经济开发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唐、北宋一度取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北宋末年后,由于战乱不断,自然灾害频繁,本区经济遭受严重破...  相似文献   

5.
青海湟水河自湟源东去,经西宁、平安、乐都、民和,穿越整个青海东部地区。出青海不久,在甘肃河口汇入黄河。湟水河与南部的黄河平行东去,形成了青海最富庶的河湟流域。  相似文献   

6.
龙都淮阳     
龙都淮阳淮阳县县长李军法中共淮阳县委书记李华亭太昊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五帝之首,帅百王之先,是生活在6000年前的中国远古帝王。太昊伏羲出生在成纪,即今甘肃天水。主要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建都于气候暖和、水草丰满、兽类繁多的宛丘。宛丘古称...  相似文献   

7.
淮安清口水利枢纽遗址顺黄坝是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遗产点,其沿古黄河南岸而建,使黄河水沿堤坝向东北入淮河尾闾进入东海,远离运河河口,从而保证了漕运的畅通和安全。整个遗址体系里,分布着古河道、古堤坝、古涵闸、古寺庙等遗迹,其复杂的水系关系、庞大的水利工程在古代水利史上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2008年以来的几次发掘揭示出埽工、石工、木桩及草绳等不同种类的遗迹现象。这些遗迹为我们研究顺黄坝的构筑方式、水工技术、明清时期黄河在清口地区的变迁以及黄河与淮河、运河和洪泽湖等水系相互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寻幽甘肃     
《丝绸之路》2014,(11):154-169
甘肃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横跨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甘肃是西北地区的旅游集散地,国家旅游局主推的12条国家级旅游线路中,丝绸之路、黄河文明、万里长城、红军长征、青藏铁路五大旅游线路都与甘肃密切相关。 甘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类型多样,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自然奇观的博物馆、民族风情的大观园、品质旅游的目的地。除海洋和岛礁外,甘肃拥有中国其他地区所有的旅游资源类型。甘肃的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文化甘肃、山水甘肃、民族甘肃、现代甘肃、红色甘肃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上白云间”.在古代诗人的心目中,黄河的伟大与非凡是可与至高的上天相提并论的。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历代名士、诗家咏叹的对象,流传至今的“黄河古诗”不计其数。尽管由于古代交通条件和诗人活动范围所限,黄河古诗多是描写黄河中下游的情景,很少涉及中上游的状况,但总的看来,这些古诗在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同时,更堪称珍贵的史料,它们以特有的艺术语言向今人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古代黄河画卷。 在黄河古诗中,描写最多的是黄河那壮阔宏大等明显的气势特征,这些天然的景象极大地冲击着诗人的…  相似文献   

10.
略谈甘肃文物资源优势●贺养州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黄河上游,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大量考古学资料表明,早在20万年以前,甘肃地区就已经有古人类生息。自兹以降,许多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繁衍、交流、发展,共同创造着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灿烂的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1.
一由于西汉王朝的二百年经营,长安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东汉建以后,长安的中心地位动摇,洛阳在各方面的重要程度渐渐地接近乃至超越长安,遂而成以长安—洛阳为轴心的黄河中下游文化相对发达的区域,而长安与洛阳之间也成为当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然而,东汉末年至魏晋之间,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生了一系列乱。这些战乱就像间歇性的强烈地震一样,摧决了自秦帝国以来垒筑而成的中央集权统的大厦,也将长安、洛阳两大繁荣都城夷为废墟。在废墟之上走马灯似地出现了众多割政权,形成为十六国分裂局面。连绵不断的战争和动荡不安的政局…  相似文献   

12.
巩文 《四川文物》2010,(1):47-57
汉代戒指的发现分布广泛,本文将其分为六个区域,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长城沿线以北的北方草原和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等。戒指多出土于大中型墓葬。自汉以后,金、银、铜等金属类的戒指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盐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对盐业资源的认识逐步全面,不仅对以河东盐池为主的盐业资源有了深刻认识,而且弄清了沿黄河中游广泛分布的盐池,特别是对东部沿海地区海盐资源的分布有了新的认识。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盐业经济的发展与盐的经营即官营与私营交织在一起,折射出皇权与豪强势力角逐的历史场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盐业经济以国家经营为主,但在特殊的情况下,私营盐业经济仍然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4.
窦贤 《丝绸之路》2007,(3):5-12
玛曲:黄河的蓄水池黄河九曲十八弯,甘肃南部的玛曲便是“天下黄河第一曲”。玛曲地处青藏高原东端,是甘肃、四川、青海三省交界之处。黄河独爱玛曲。黄河从青藏高原东流,出青海省久治县进入甘肃,东流至玛曲县的木日河,经阿万仓、齐哈玛及采日玛乡,从曼日玛向西北方向流经县城所在地尼玛乡,又西上经欧拉乡、欧拉秀玛乡,再次进入青海境内。黄河环绕玛曲全境,流程长达433公里,流域面积959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4%。  相似文献   

15.
小侯 《旅游纵览》2012,(8):54-56
<正>黄河九曲第一湾,位于四川省若尔盖县唐克乡,此处是川、青、甘三省交界处,这里属于若尔盖大草原的一部分,蓝天白云,绿草茵茵,有着"宇宙中庄严幻影"的美誉。通过地图可以看出,这弯弯曲曲的黄河,就是四川与甘肃的界河,河西为甘肃,河东为四川。黄河自甘肃一侧来,四川的白河自黄河第一湾湾顶汇入,  相似文献   

16.
河南陶建筑明器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处中原。历代王朝多在此建都,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非常丰富。其中,陶建筑明器即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研究古代建筑、绘画和雕塑艺术,以及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实物资料。河南是我国出土陶建筑明器较多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中下游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齐全,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具有较强的研究与开发价值。利用文献收集法、ArcGIS软件核密度估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陕、豫、鲁三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集聚特征与信息进行分析,通过所得空间格局规律构建相应旅游开发模式,使黄河中下游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高质量应用与联合,在实践层面上对该区域非遗保护和旅游开发协同发展产生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桂芬 《丝绸之路》2013,(2):127-128
黄河流域是我国远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黄河中上游的甘青地区彩陶尤为突出。甘肃是中国最早产生彩陶的地区之一,从距今8000年起到距今2000年,相继发展了5000多年,形成了完整的彩陶发展史。彩陶图案构思之精美、花纹之丰富、造型之多样都是出类拔萃的,甘肃彩陶被海内外艺术界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  相似文献   

19.
明代黄河中下游生态环境恶化 ,黄河小北干流含沙量增加 ,淤积迅速 ,河道决徙改道频繁 ,已呈宽、浅、乱的定势。汾阴 月隹 、氵夸 峪镇等东西两岸常出现崩垣塌岸的情况。蒲州城、朝邑城、荣河城等也常遭水侵 ,大庆关两次迁移、乔家滩三徙等史实足证明代黄河小北干流已开始大规模决徙摆动。  相似文献   

20.
<正>龙山时代是中国乃至东亚文明发轫的关键时期,龙山化代表了农业文化和农业人群的传播与扩散,这个过程持续了大约1500年的时间,影响所及,从中国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直达中南半岛。本文对于这一过程的内涵、特点、路线等问题略做探析。一、龙山化与龙山时代“龙山化(Lungshanoid)”这个概念最早是张光直先生提出来的,发表于1959年。“以解释在一个连续的时间范围内,中国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在陶器和石器的种类、样式上的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