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线建设,指的是从1964年到1980年,我国在中西部的十三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以基础工业、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为目标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虽然由于这些项目的建设地点太过偏僻,给后来的经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但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发展。那么,三线建设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上马的呢?  相似文献   

2.
三线建设,指的是从1964年到1980年,我国在中西部的十三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以基础工业、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为目标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虽然由于这些项目的建设地点太过偏僻,给后来的经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但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发展。那么,三线建设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上马的呢?  相似文献   

3.
<正>“三线建设”是自1964年起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是我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三线建设”的实施,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作出了极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由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东林研究员主编的《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一辑)2015年12月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49.5万字。小三线建设系20世纪60~80年代全国三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全国一线、二线(沿海沿边)28个省区市的腹地,依靠地方自筹资金,以战备为中心、以地方军工和工业交通设施为主的全国性经济建设战略。在1985年的鼎盛时期拥有229家企事业单位,职工人数达  相似文献   

5.
福建小三线建设是国家小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在军事上长期处于战备状态,与其他省份小三线相比,在企业布局上有其特殊性。福建小三线建设企业可分为军工和民用两类,其中军工企业是福建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在建设方式上,军工企业以新建、迁建为主,民用企业以迁建为主。基于福建地形地貌、工业基础以及当时的政治和军事等因素,福建小三线建设企业呈集中分布于闽西北地区、以南平和三明两市为核心、以交通便利和自然资源丰富为导向、沿河谷分布等特征。小三线建设改善了福建经济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充实了经济门类,推动了经济发展,在福建经济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福建经济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1964年,时任国家计委第一副主任的程子华奉周恩来总理之命,率领中央有关部委负责同志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赴大西南三线建设现场进行调查研究,以确定拟建中的工厂厂址。我作为程子华的秘书,也一同前往。在程子华的带领下,调查组走遍了西南三省,对三线建设进行实地调研,从而为三线建设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三线建设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工业建设的重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东西部工业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出于备战考虑,东部沿海城市不仅工厂大量内迁,国家投资减少,而且城市人口的发展也受到严格控制。三线建设为内地工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并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为内地城市现代化打下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在全国层面,六七十年代中国城市化发展逐渐与工业化脱钩,并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三线建设是导致这一局面形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三线建设,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在中国三线地区开展的一场以备战为中心。以军工为主体的经济建设。三线地区是针对一。二线地区而言。一线指沿海地区,二线指中部地区,三线地区包括两部分:一是云、贵、川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一是陕、甘、宁、青4省区及豫西、晋西地区的西北三线。三线又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为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省区的腹地为小三线。三线建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我国基本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内容。它历经3个五年计划,共耗资2050多亿元和几百万人力,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  相似文献   

9.
段娟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6):100-109,128
三线建设是中国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以交通、国防科技和基础工业为主体的大规模的基本经济建设。近20年来,关于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实施、评价以及与当前西部大开发的关系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无论在文献资料的公布方面,还是在相关问题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通过梳理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可看出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学者们继续挖掘档案资料、拓宽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方法,并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0.
马述林  王开来 《百年潮》2023,(11):54-63
<正>1980年我从基层单位调入重庆市计划委员会,从事国民经济管理工作。当时正值全国三线建设结束,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三线建设存在的问题陆续暴露出来。1983年底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成立,揭开了全国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序幕。重庆是三线调整改造重点地区,20世纪90年代我是市计委分管国民经济规划和工业的副主任,分管三线建设调整改造工作。因此,对重庆地区的三线建设和调整改造情况有些了解,下面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四川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其三线建设企业涵盖了机械、冶金、化学、电子、能源、兵器、航空、航天、船舶及核工业等工业门类。三线建设提高了四川的工业生产能力,增强了其工业实力,使四川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在"分散、靠山、隐蔽"布局方针的指导下,三线建设企业以成都、重庆为轴心,沿铁路线呈"H"形分布,既基本遵循了工业布局的客观规律,又将"分散、靠山、隐蔽"布局方针同四川的地形地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特殊年代既达到了战略防御的目的,又使四川的工业布局相对均衡,同时起到了平衡全国工业布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史上生产力布局的一次重大战略转移。在三线建设时期建立起来的大批工业企业和交通运输线,改变了旧中国生产力不合理的分布和东西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极大地促进了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增强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相似文献   

13.
1.三线建设指的是从 年到 年,我国在中西部的十三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中国的三线建设逐渐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对三线建设的基本概念、三线建设与中国国防军事工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都做了不同的解读,这为我们借助国外研究成果,审视当前国内三线建设研究的成绩与不足提供了参考。中国学者既要积极借鉴西方学者研究三线建设的新视角,也要认清国外学者研究中的不足及其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精神、内涵及其在新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8,(2)
正1965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问题的决定》,成立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以加强对整个西南三线建设的领导。3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批复》,同意以李井泉为主任,程子华、阎秀峰为副主任。  相似文献   

16.
三线建设时期是青海城镇发展的变奏期和转型期。在国家主导下以备战为目的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不仅扩大了青海的城镇规模,拓展了空间布局,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城镇的产业类型和职能结构,实现了青海城镇体系的重塑。三线建设不仅奠定了青海城镇建设的工业基础,而且对于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改善民生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企业内迁和省际移民都成为推动这一时期青海城镇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9月8日,受中阳几位朋友的邀请,我来到了位于吕梁山中阳县的车鸣峪。在这个距县城15公里的山沟里,有一座神秘的三线建设的兵工厂——山西新建机器厂。什么是三线建设呢?在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我国周边形势异常严峻。由于当时我国的工业、铁路等过于集中在沿海城市,一旦发生战争,我国的工业将很快陷入瘫痪,工业布局非常脆弱。为加强战备,1964年,中央决定建设第二套完整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经济史上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是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战略大调整。重庆地区作为三线建设中最大的中心城市,内迁职工在环境适应、工资奖金、劳保福利及生活物资供应标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重庆市根据企业的内迁情况逐步调整标准,并按照"先安后迁"的原则灵活解决内迁职工的社会生活问题。与此同时,重庆市通过采取走群众路线、树立典型等措施对内迁职工进行思想教育,使内迁职工不断适应迁入地区环境,增强环境认同感,从而提高了内迁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保证了重庆地区三线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9.
一1964年毛主席和党中央下决心搞三线建设的时候,我在上海担任华东局经委副主任,兼国防工办副主任。后来怎么会到西南三线去的呢?有一个过程。一开始,我没有到成都西南三线建设指挥部去,只是做上海和华东地区工厂往三线的搬迁工作。这项工作的试点在1964年年底就开始了,全面准备和行动是在1965年的春天。大约是1965年3月,朱德、董必武、聂荣臻、贺龙、柯庆施到成都,李井泉陪他们观看青羊宫花会。这个花会,不单展览花卉,还展览四川的工业产品。这儿位政治局委员看了以后,对李井泉说"你们四川太落后了"。又对柯庆施说:"你们上海工业那么多,搬一点来帮帮他们嘛。"1964年6月,党中央和毛主席已经下决心搞三线建设。西南三线包括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和湘西、鄂西、豫西。当时西南三省工业基础确实很差。在旧中国,西南是军  相似文献   

20.
吕建昌 《东南文化》2022,(2):33-39+191-192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是中国现代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掌握这类遗产保护现状是对其利用并开展研究的基础。其研究应建立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框架和整体性的研究思路,从基础理论、主要问题、创新利用、资源整合等方面开展研究。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需要以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为基础,梳理遗产的产权与使用权,调整与创新现行政策,探索资金筹集的可行性途径,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经济与管理政策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