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耘  李东 《黑龙江史志》2011,(18):28-29,44
明清以来,中原诸省地方志的纂修日益系统化,这意味着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开始向近代国家一统下的区域认同转变。在区域认同的进程中,地处边疆曾作为满清龙兴地之一的黑龙江则由于长期封禁。与内地文化交流少,建省晚等因素而呈现出以客居文人为主体的方志纂修群体。这些人以客居的视角对当地文化与管理状况进行品评并通过历史书写加以保留,从而推...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雕塑家们在不断的寻求更好的雕塑表现语言和题材,来丰富我们的文化市景,展现黑龙江的城市魅力。本文基于黑龙江的文化视角对目前城市雕塑的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期望为黑龙江城雕建设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3.
论方志与区域旅游文化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区域传统文化的发掘在各地旅游发展中渐受重视。在区域旅游文化开发过程中,方志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保护现存文物方面作用显著;二是在各区域复建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居功甚伟;三是在开发区域民俗旅游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当然,利用方志发展旅游事业,要适当的取舍,并加以考证。  相似文献   

4.
区域历史文化传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金培 《攀登》2009,28(6):115-118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不失为一种有效保护传统区域文化的明智选择。然而,我国当前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从思想观念、运行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才能尽快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区域文化产业优势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儒道传播与文化地缘——以古代徐州区域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徐州地处齐鲁、楚、宋文化的接触地带 ,多元地域文化在此交汇、融合与涵化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边际性文化区域。在此过程中 ,它广泛接受鲁地儒家文化的传播 ,由先秦儒文化强辐射区发展为西汉之核心区。同时它并融入道家文化源区域 ,至秦汉时不失为道家文化发达区。儒道文化在古代徐州地域叠相荟萃的景观 ,从文化地缘角度可以得到圆满解释。  相似文献   

6.
元谋县志办李在营在《云南史志》2000年第2期上发表《弘扬区域文化是方志工作长期发展的主题》一文。文章认为,弘扬区域文化,是目前方志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地方志机构生存的条件和动力,也是方志事业发展永恒的主题。 该文首先阐述了弘扬区域文化的必要性的重要性,认为区域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文化是一地各项事业发展的“晴雨表”;区域文化是反映一地精神面貌的窗口;区域文化是研究地方史、民族史的钥匙;区域文化是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弘扬区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宏观要求。 如何弘扬区域文化…  相似文献   

7.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地方史研究的复兴,区域性历史研究也日益繁荣,并逐渐成为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的一个新取向.在这种形势下,近代东北史的研究也逐渐突破了传统的地方史研究模式,兴起了一股区域史研究的浪潮.然而,在近代东北区域史研究中也存在着概念混淆、理论研究不足、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关键性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近代东北区域史研究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璋 《沧桑》2015,(2):115-121
灾荒史研究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因此,灾荒史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传统中国社会的重要视角。作为地方史书的方志,保存了大量类型各异的灾荒史料,为我们研究灾荒史提供了极大便利。本文以山西府州县志为例,探讨了灾荒对经济、民众生活的影响,以及官民在灾荒中的救助行为,进而对灾荒与信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方志在灾荒史研究中不仅是资料提供者,更是研究"指导者"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沧桑》2012,(2):138-139
王今诚在《陕西地方志》2012年第1期上发表文章指出,文化创意的精神源泉与生命力在于对区域文化所承载的价值观念的挖掘与创新。文化创意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创造力”。即文化产业的核心在于人的创造力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地方志书的地域性、连续性、综合性、实用性的四大特征,促使并要求对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采用创意化、多元化的方式,充分挖掘埋藏其中的文化财富,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功用。  相似文献   

10.
曾荣 《沧桑》2014,(5):1-4
梁启超首倡"方志学",其背景是近代方志发生重大转型。本文首先梳理梁启超方志学理论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旨在探索梁氏运用现代学术方法考察方志学的研究理路,厘清近代方志转型时期方志学理论构建的历史脉络与渊源流变。以近代方志转型的视角,探析近代方志学产生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变化,对于当今方志学理论建设和方志学学科构建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政权更迭,黑龙江在各个不同的政权时期,在边防法制指导思想和内容上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地方政府也针对边疆防御与边疆治理制定了"移民实边"、屯垦兴边、"裁兵殖边"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本文对近代黑龙江边防法制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在研究以"移民实边"到屯垦"殖边"为中心的边防法制演进的基础上试图探索对于当今依法治边、依法护边以及构建边防法制体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回顾方志学研究的历史,梳理近代方志转型视角下方志学的研究现状,并就方志学的未来研究趋势,以及需要注意的若干重点、难点问题作一探讨,旨在深化方志学理论研究,促进方志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认为,当前方志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亟需开拓新的研究视角、形成新的研究思路、把握新的研究趋势,而以近代方志转型为视角,可以深入掌握方志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厘清方志学的渊源流变,实现方志学研究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近代移民与牡丹江区域经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移民是牡丹江地区人口的重要来源,在近代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移民的大规模到来,才使得区域经济得以开发,农工商业有了长足发展,并促成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城镇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郡书写作的兴起,深受汉魏时期地域优劣论的影响。《华阳国志》继承汉魏郡书撰写的传统,通过表彰先贤来标榜蜀地的独特之处。该书《先贤传》通过增删调整《汉书》《法言》等史料,将扬雄塑造成一位“齐圣广渊”的弘道圣人,有关扬雄的负面记载却只字未见。此种做法,体现了乡邦文化建设中方志书写的特点。而作为集蜀地方志之大成的《华阳国志》,其对扬雄的定位,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蜀地士人的认识,这意味着扬雄拟经征圣的行为至少在蜀地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16.
2011年4月23日至24日,第二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80余名国内外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者参加了会议,围绕近代文化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学术范式和话语,传统文化与近代文化,西学与近代中国文化,国家、社会与文化变迁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梳理了明清以来的山东方志分野,总结了山东方志中各县分野分布,并进一步考察了其叙述方式与理论背景。本文认为,传统分野理论自身本存在矛盾,且关注对象为较大的行政区划。多数地方志编纂者并非盲目因袭经典或官方文献,而是有自发的思考与书写。在这种背景中,方志分野叙述既有对分野理论本身的怀疑,也有刻意地调整与弥合。如将之置于思想史的背景中理解,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分野理论的传承脉络及其在思想史与地理学史中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吴俊范 《民俗研究》2009,(4):170-187
自然环境与风水观念,一度是影响传统聚落形态存在和变迁的两个重要因素,那么,在传统乡村聚落向近代城市聚落转型的过程中,这二者起到何种作用呢?其作用机制又是怎样的呢?本文以历史地理学的实证手法,通过复原上海开埠后乡村聚落向城市化转型的具体过程,发现:在城市扩张的影响下,乡村聚落赖以依存的传统河道体系首先崩解,继而以河道为物质基础的风水形势发生变异,此二点从根本上动摇了乡村聚落赖以存在的自然与人文条件。同时,随着城市产业的发展和移民的大量涌入,原有的乡村空间快速地被不规范的城市空间——棚户区所蓊代。棚户区至今仍然是城市政府面临的治理难题,其产生的历史地理过程和驱动机剂值得更深入的学术考察。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明晰演化经济学核心概念在文化研究中的内涵,进而构建了一个基于演化视角的区域文化观念嬗变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一框架,分析了江苏区域文化观念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区域文化发展变迁是一个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遗传、变异、竞争、选择、路径依赖等是关键词和主旋律;源于文化的强大遗传作用,文化发展深深的植根于历史传统;文化变异产生的新奇、创新形成文化发展变迁的根本动力;文化发展以竞争为重要的外部选择机制;文化发展易于产生"路径锁定"。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由于匪乱猖獗、军阀混战等原因,中国北方农村的一种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农民武装组织红枪会便应运而生。鲁西北的红枪会多集中在德县、陵县、夏津、禹城等地。他们的目的是"积极御匪,消极御兵"。其中,德县和陵县红枪会在山东发展比较早,几度较为活跃,影响也比较大。鲁西北地区的红枪会既有抗击军阀、土匪,保卫家园及领导农民抗捐抗税等积极作用,也存在危害地方、滥杀无辜等落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