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6月15日,潜逃17年的奥姆真理教最后一名在逃犯高桥克也,终于落网。至此,被政府缉拿的奥姆真理教成员,共有13人终审被判处死刑,数名要犯被判无期徒刑,3个在逃犯全部归案  相似文献   

2.
1936年10月25日,国民党湖北省政府主席杨永泰在汉口被刺身死。杨是政学系的首脑人物,在当时国民党政治舞台上也是一个要角,因此他的被刺引起军政各界议论纷纭,一般都认为是派系斗争所致。那时杨案以判“主使人”刘芦隐(蒋介石政敌胡汉民系的骨干人物)10年徒刑而了结,军政界的上层对这个结论表示了极大的怀疑。 那年,我正在武昌任两湖监察使。杨案发生后,我得到监察使署调查科长安梦周的报告,说杨永泰系应日本驻汉口领事之邀赴宴,上午11时由武昌渡江,宴毕返回武昌,在汉口江汉关省政府专用轮渡码头被人枪杀身死。我当即将杨永泰被刺的事情报告监察院,随即  相似文献   

3.
1939年9月 16日,日本侵略者统治下 的吉林省城(今吉林市)发生一起要案:伪满吉林模范监狱两名共产党要犯大白天在看守眼皮底下大摇大摆脱逃,而策划这起越狱案件的竟是一名年轻有为的看守部长。伪满洲国朝野大为震惊,派出大批日伪警察四处搜捕,(大同报)等伪满报刊立即对此进行连篇累牍的跟踪报道。但上上下下忙乱一个多月,却一无所获。 受人之托,结识“要犯” 1937年初,伪满吉林模范监狱要招一名懂医的看守,在吉林希天医院做练习生的赵绍先经医院孙院长推荐被聘录用。孙院长是一位颇有正义感的进步人士,曾经多方奔走…  相似文献   

4.
1910年1月29日,寒风凛烈,阴云低垂。上午11时,一队清兵荷枪实弹,虎狼般地冲进哈尔滨宾如客栈,抓走一个身材瘦小的青年——他就是被清廷通辑的“乱党要犯”熊  相似文献   

5.
两年前,声称遭暴力执法的沈阳小贩夏俊峰刀刺城管致2死伤。期间,夏的亲属与辩护律师不断走呼告,希望通过社会呼呈,争取宽判夏俊峰  相似文献   

6.
在唐后期经五代到北宋初期财政中枢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中,虽然唐未曾出现以一名重臣主判三司的个别事例,后梁曾设置建昌宫使、国计使、租庸使分担了一部分财政中枢的职权,但总体上看,唐末、后梁实行的仍然是宰相分判三司制。后唐才正式改行一人专判三司制,但专判人选来源有多途,其职衔称号有多种;任命财政最高长官时,“判三司”与充“三司使”是两种不同的正式职街,轮流使用,但宰相被任命为“判三司”之后也可被称为“三司使”。后唐的一人专判财政三司制显示出较高的行政管理效率,故为后晋、后汉、后周乃至北宋初期所继承。与此同时,专判者的权力逐步增强,地位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时任湖北省主席的杨永泰,于1936年10月25日在汉口被刺。本刊曾在第41、42辑(合刊本)发表吴先铭先生所撰《杨永泰被刺》一文,介绍了当时捕捉行刺凶手及事后处理情况;同时也指出此系一历史悬案,被刺的真正原因、行刺的主使人究竟是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本刊发表王孝楚先生于1982年5月所写的亲历文章,披露杨永泰被刺的真正原因,实乃一珍贵史料,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8.
在唐後期經五代到北宋初期財政中樞管理體制的演變過程中,雖然唐末曾出現以一名重臣主判三司的個别事例,後梁曾設置建昌宫使、國計使、租庸使分擔了一部分財政中樞的職權,但總體上看,唐末、後梁實行的仍然是宰相分判三司制。後唐纔正式改行一人專判三司制,但專判人選來源有多途,其職銜稱號有多種;任命財政最高長官時,"判三司"與充"三司使"是兩種不同的正式職銜,輪流使用,但宰相被任命爲"判三司"之後也可被稱爲"三司使"。後唐的一人專判財政三司制顯示出較高的行政管理效率,故爲後晉、後漢、後周乃至北宋初期所繼承。與此同時,專判者的權力逐步增强,地位明顯提高。  相似文献   

9.
仙人球     
在我家阳台上,有一盆不起眼的仙人球。仙人球的身体像是一个翡翠球,又像一只可爱的小刺猬,它全身布满了一根根像钢针一样的刺。你可别小瞧这些刺,这可是它用来自卫还击的武器呢!我被它刺过,妈妈也被它刺过,疼极了!妈妈曾多次要把它扔掉,可我不肯,因为我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  相似文献   

10.
明代之判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之判牍〔日本〕滨岛敦俊一、序言前近代的中国法制史料当中,存在着一种统称为“判牍”或“判语”的判词集。关于这种“判牍”,法制史家滋贺秀三下了这样的定义:“判牍是一种刊行在任地方官判决书的集子。与其说它是判例集不如说是判词文集,……它虽然不是能揭示判...  相似文献   

11.
"刺宋"计划首由应夔丞明确提出;应之提出"刺宋"是因为受到了北京的暗示,并得到了认可和准许;赵秉钧对于"刺宋"是一种有限的参与,即他对其中的若干环节可能并不知情;袁世凯是"刺宋"计划的幕后总策划人,他处处留"情",多方设"意",并把整个计划分成若干互不统属的部分、环节,由不同的人分别执行,最终促成了宋教仁被刺一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独柳树”地点考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柳树”是唐代在京城处死政治要犯的一个刑场,它原本是长在这个刑场中的一棵树,由于有此树而后经过约定俗成,逐渐地变为了地名。“独柳树”的具体地点应在皇城内侧的西南角上。  相似文献   

13.
郭光允因举报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被劳教两年,20名近亲属受到牵连;顾汝汉实名举报淮海农场场长叶秀河贪污受贿,被开除公职,不得不乞讨度日;吕净一举报平顶山市政法委书记李长河后,被李找来的凶手刺成重伤,吕妻被刺身亡;李文娟举报了鞍山市国税局人为少征国家巨额税款等违法和违规行为后,两次被辞退,劳教一年……  相似文献   

14.
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1870年8月22日),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身亡,他是清代惟一被刺的总督大员。  相似文献   

15.
李伶 《纵横》2008,(5):41-47
他是我军统战史上签订第一个有效协定的关键人物。他是杨虎城的密使,中共地下党员。蒋介石点名缉拿这位通共要犯。一枚印章使他虎口脱身。后半生依然磨难多多,69岁才得以平反昭雪。英雄有叹,英雄无愧!  相似文献   

16.
杨柳 《文史博览》2007,(3):52-55
同治九年(1870年8月22日)七月二十六日,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身亡,他是清代惟一一位被刺杀的总督大员。  相似文献   

17.
《近代史研究》2021,(2):132-147
刺杀杨永泰一案由失业的黄埔毕业生杨尔谦等人策划组织实施,他们此前已刺杀唐有壬,还密谋刺杀张群甚至蒋介石。他们自述暗杀理由为这些官员是主张对日妥协的"亲日派"。戴笠调查刺杨案发现胡汉民派的刘芦隐为杨尔谦提供了资金,刘芦隐因此被逮捕,并被指控是出于嫉妒而主使杨尔谦等人刺杨,但刘芦隐本人一直否认对刺杨一事知情。通过对杨尔谦人际网络的梳理,可以发现他除了接受刘芦隐资助外,还与王亚樵、陈铭枢等反蒋人士都有联系,因此,刺杨案背后确实有反蒋派系的因素。刺杨案的发生,一方面反映了民国政治暗杀盛行的不良风气,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日本侵略步步进逼下"亲日派"失去民心、"反蒋"与"抗日"合流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唐代选官"四才"制度的推行与意义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官吏铨选标准中的“四才”制度.即从身、言、书、判几个方面对政府官员的素质进行要求。但这些标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因存在有不同的意见和争论.没有被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身、言形同虚设,书的考察也非专指书法.选官重在考判。虽然书、判的标准在推行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但作为一项制度,它的推行,深刻地影响了唐代的化和艺术,是导致唐代学与书法特别兴盛以及唐代官员人化的原因之一,这是超乎制度本身之外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成为通缉要犯,隔年被迫转往檀香山。经亲友劝说,他和流亡在外的家人申请“夏威夷出生证明书”,便于他入境美国本土,从而取得美国公民身份。  相似文献   

20.
民国大案孙传芳被刺之事,历来备受世人猜度。长期以来,誓报父仇而十年砺剑以刺孙的烈女施剑翘,被民间神话般渲染,加以蒋介石、冯玉祥、李烈钧亦身影闪现,以至该事件迷雾重重,众议纷纷。《孙传芳被杀真相》一文作者,通过对当事者后人采访,并查阅、梳理有关文献记载,终于揭开该案谜底。欲知详情,敬请惠阅该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