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内外现存的清代苏州鱼鳞册有些记录了业户、佃户的信息,佃户栏填写的内容分别为"自"、姓名、空白三类,学界对此理解分歧严重。有学者认为,业佃并录反映了官府对佃户产权的认可。"自"指底面分离、业主自有田面;佃户栏空白指底面合一、承租佃户经常更换;佃户栏标有姓名意指业佃分别拥有田底田面权。由此推论,清初江南底面分离现象普遍,地权极为分散,租佃关系不发达,不具有地主制经济的特征。其实,苏州的一些鱼鳞册也有不记录佃户的。业佃并录意指"一田二主"的认识缺乏充分依据,论证逻辑存在问题。对道光年间鱼鳞册地权流动的考察表明,业户、佃户共同记载的田块并不能体现出田面田的特点。这一时期,在城地主占有苏州城附近村庄一半以上的耕地,租佃关系发达,租佃关系变动频繁,同时,租佃期限长期化,显示出租佃关系相对固定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2.
元江县的白族是明末清初大量迁入的。这时的封建地主经济制得到_『充分的发展,约占人口6%的地主,不仅占有因远、北泽、安定等白族聚居村35%的土地,还占有周围哈尼族大浦、卡腊、龙潭、大白、漫迫、大佯、鲁章等村的部分土地。地主一方面出租土地,利用租佃关系剥削佃户,另一方面又廉价雇用白族农民及周围的哈尼族农民作长短工,为其耕种土地。  相似文献   

3.
冀中定县租佃关系,为近代中国农村尤其是民国时期华北平原租佃问题提供了重要例证。总体而言,在中共革命之前,租佃关系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当地纯粹的出租地主很少,相应地,纯佃户也不多见。由此观之,传统看法以为农村土地关系主要是地主与佃农之间的租佃关系,显属偏执之论。不过,如果因此转而认为租佃关系在农村经济生活中无足轻重,则是另一种极端之见。事实上,纯佃户较少并不意味着租佃关系所涉及的总体范围也较小,非纯粹的出租与租种户的比例相当之大,租佃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普通农民之间的复杂关系。就地租形态而言,无论是分成地租还是定额地租,地租率都没有明显的变动,即便考虑荒歉、折成、价格等因素,也不足以说明地租率会因之有明显的提高或下降,所谓地租过高或过低都不切合实际。至于主佃关系,地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比较缓和,地主欺压佃户之事并不多见,但如果反将佃户说成是顽劣刁民也是极端的理解,无论对哪一方都不可妖魔化。  相似文献   

4.
旧中国地主富农占有多少土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土改前后有的学者宣称,旧中国地主和富农,占有全国60%到80%的耕地。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从各省土改档案及农村调查资料中了解,占人口6%至10%的地主、富农,据有全国28%到50%的耕地。而占人口84%到90%的农民。仅有50%到72%的耕地。至于土地经营方式,各省都以出租为主,只有少量土地由农民自己经营。  相似文献   

5.
清朝灭亡后,随着清室及八旗王公贵族政治权力的丧失,他们对土地的占有权也随之消亡。因此,民初大规模丈放东北的官荒旗地,使身份性地主迅速趋于消亡,代之而起的,是大小普通私人地主、官僚地主和商人地主。与此同时,东北的农村经济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租佃关系和雇工经营日益发展,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经营地主经济和富农经济在东北农村经济中已占有一定的比重。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有大约40%的地方未经历过土地革命,这些地区不仅地权较集中,且租佃关系较发达,因此成为中共推行减租的重点地区。减租过程中,发生了中央政策与地方惯性及实际情形的冲突后,中共及时调整政策,对地方惯性和实际情形表示认可,推动了减租政策的落实。佃权是减租中的核心问题,中共通过两种方式对农民的佃权进行保护,一是从制度层面上约束地主不得任意撤佃,更不能因减租而撤佃;二是通过中共支持下的各种民间减租组织强制地主不得撤佃。民众动员使农民消除了对地主恐惧的心理障碍,敢于和地主面对面地进行斗争。减租运动使乡村社会发生了变化,一是发生了地权转移,即地主典卖土地、农民买进或典进土地,并且得到中共的大力支持,随着地权转移,以地主为核心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农民为核心的经济体制;一是以地主为中心的乡村权威逐渐消退,中共扶持起来的积极分子成为新的乡村权威,他们成为未来中共管理乡村社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共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否定性的意见,甚至有人提出要为地主"平反"。要对土地改革运动作出恰当的评价,必须首先对何为地主、富农进行深入探讨,其实地主的情况并非千人一面而是千差万别。旧中国的土地集中程度,并非以往宣传的那样地主、富农占有农村土地的80%,但地主、富农占有的土地仍数倍于农民亦是事实。中共将减租减息转变为"耕者有其田"即土地改革,除了动员农民应对国共战争的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是一些根据地农民已不满足于减租减息,而是迫切要求分配土地,需要出台一个统一的政策。土地改革激发了解放区广大农民参军参战的热情,并且使中共获得了农民对中共执政地位的充分认同。  相似文献   

8.
徐畅 《安徽史学》2002,1(2):67-7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耕畜不仅不敷使用,而且分配不均,耕畜借贷现象十分普遍。农村出租耕畜者有牛行和地主、富农、一部分自耕农,并各具特点,此外,还存在“伙养牛”和“合犋”等形式的耕畜户际合作。耕畜借贷既是农家负债的一种方式,又是农业经营的一种方式,它具有一定的剥削性,农户收入因之有所减少,但不应过份夸大其消极作用,它在当时农村仍有存在的条件和理由。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在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出现的是“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分田劫假”和“与田户中分”之类的租佃关系。隋唐时期,无论在公私土地上,租佃关系均有所发展。介于两者之间的魏晋南北朝怎样,是有其历史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呢,还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呢?长期以...  相似文献   

10.
明代徽州祁门胡氏佃仆文约,辑于“洪氏誉契簿”,原件现藏安徽省博物馆。这批文件系胡氏佃仆数代人从明弘治十三年至万历三十二年间给洪姓地主所立的契约,共二十四件。其内容反映的时间更长,上达明成化年间,下迄清顺治年间。胡氏原为洪姓地主的佃户,明成化二十三年,由于胡富死后无地安葬,其子胡卯、胡成为了求得一块葬地,便承担了洪姓地主一定的劳役,从此沦为佃仆。后来胡氏子孙繁衍,洪姓地主又不断提供土地、住屋和葬地,扩大剥削。同时,胡氏也相应地屡屡重立文约,保证承担  相似文献   

11.
《西域土地人物略》的最早、最好版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西域土地人物略》是现存少数记述明代西域史地的历史文献之一 ,其所证地域最广 ,可信程度甚高 ,并反映了当时西域与中原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但目前两种通行本不仅文字讹误歧异处甚多 ,而且体例亦不相同 ,学者不知所从。得其祖本嘉靖《陕西通志》本 ,通行本中的讹误歧异即可厘清。至其作者 ,当非汉人或穆斯林 ;作时当在宣德十年 ( 14 35)甚至成化十年 ( 14 74 )之后。  相似文献   

12.
David Hunt 《Folklore》2013,124(1):75-90
Written evidence from the hunting folk literature of the Caucasus is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the suggestion that the origin of the unicorn lies in hunting mythology and that remnants of it are to be seen in the figures in "The Lady and the Unicorn" tapestries in France.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建立前后,党和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的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利用到消灭的演变过程,而政策的实施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误的一面,产生失误的主要原因则是认识上出了偏差,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朱军 《文物世界》2002,(4):38-42
觚,新石器时代马家浜化遗址即有陶制品出土,其用途为酒器。夏商较流行,西周后逐渐减少。部分器型仿青铜礼器,多用作陪葬冥器。  相似文献   

15.
16.
20世纪30年代报刊媒介与西北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玉梅 《史学月刊》2003,1(5):54-58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各报刊杂志纷纷刊登开发西北边疆的文章,喊出了开发西北的呼声。各有识之士利用报刊这一信息工具来研究西北、宣传西北;为开发西北制造舆论,推动了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北的开发。但最终实效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后首批留美生的选派是留学教育全面恢复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内驱力源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时中美关系的改善也为留学教育的恢复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此次选派不仅促进了高教改革、科研创新,而且摸索出一整套向资本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的选拔办法和管理体制,开启和引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留学时代.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汉赋作品中的服饰形象着眼,论述了汉赋在中国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体现汉代文化精神的礼乐精神,汉赋中的服饰形象描写与汉代礼乐精神的关系。通过汉赋中帝王、嫔妃、武士等的服饰描绘,论述其体现的礼乐精神以及礼乐精神对服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Abstract

Academic essays in Germany either start or end with a citation from Goethe. I cannot refrain from this tradition as I have in mind three lines which described the situation in his time and during the last century, but which no longer hold true in our changing world. This is not easy to accept, especially for a scienti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