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西北仰韶文化及同时期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仰韶文化是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带的主要新石器原始文化。其分布范围,西到渭河上游,东至河南境内,北达河套地区,南及汉水中上游。位于汉水中上游的鄂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由于北与豫西庙底沟类型的仰韶文化分布区接壤,西与汉水上游地区的半坡类型仰韶文化相连,因而,在这里的郧西、郧县、房县等地的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先后发现有仰韶文化向南发展的边缘区域的一个类型,及其对这一地域内,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的土著文化的影响。在这一区域范围内的新石器时代考古,见于报导中被认定为仰韶文化的遗存,分为两个类型:一为大寺类型;一为朱家台类型(或称林家店类型)。  相似文献   

2.
雕龙碑遗址第三期遗存是该遗址发现的最丰富的遗存,其特征与前两期遗存明显不同。本文根据目前所发表的雕龙碑遗址第三期遗存及相关材料,就这类遗存的年代、性质、渊源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这类遗存是屈家岭文化早期流行于汉水中游和汉东地区的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即"雕龙碑三期文化"。它是在"油子岭文化"的基础上接受了仰韶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后被屈家岭文化所取代。  相似文献   

3.
略论汉水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靳松安,任伟所谓汉水中游地区,是指鄂西北、豫西南地区,包括湖北省的均县、郧县、枣阳一部①以及河南省南阳地区大部。它位于伏牛山、桐柏山、大洪山和武当山之间,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大致呈扇状分布,主要河流有汉水及其支流丹江、白河、唐...  相似文献   

4.
淅川县沟湾遗址仰韶文化遗存,依据层位关系,结合出土器物的组合、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可将其大体分为四期,其年代分别与枣园类型晚段、后岗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大河村类型早段约略相当,基本包括了仰韶文化早期晚段至晚期早段的整个时期。遗址外围发现有仰韶文化不同时期大、小两条环壕,是一处保存比较好的环壕聚落遗址,填补了汉水中游地区史前聚落考古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介绍了汉水中游地区史前婴少儿瓮棺以腰坑形式与成人进行合葬的墓例情况,并对该地区史前腰坑材料进行了系统梳理,推断这些腰坑原本应是瓮棺的载体,并通过对我国史前瓮棺葬的具体特征的辨析对此作了进一步确认。然后,本文对汉水中游地区这类特殊合葬墓的形成作了初步解释;并从腰坑的形态与功能角度,对史前和夏商时期出土的腰坑材料进行了分析比较,论证了汉水中游地区史前腰坑葬俗的独特性,同时认为中原地区商周时期广泛流行的腰坑葬俗属于另一个系统,其源头应与汉水中游地区无关。  相似文献   

6.
从房县七里河诸遗址看史前东夷族的西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房县七里河诸遗址为代表的汉水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文化,在物质文化面貌上与黄河中游地区及长江中游地区均有较大的差异,在许多社会习俗方面十分接近大汶口文化。因此该文化应是史前东夷族的一支,经过两次西迁到达今之汉水上游地区。  相似文献   

7.
汉水纵贯我国南北,连接黄河与长江两大母亲河,在考古学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廊道作用。通过对汉水流域已有的商代考古资料的梳理和文化因素对比分析,结合文献,探讨了商时期汉水在考古学文化南北交流、东西交流方面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以及汉水流域商代考古学文化交流的具体路线问题。作为文化交流的廊道,汉水流域商代考古学文化交流的路线主要有三条。第一条,商代前期文化在河南境内沿今天的京广线南下,由豫东南越过桐柏山到达鄂东北,经澴水、滠水及其附近进入盘龙城,继而南下到长江中游。第二条,以豫西、晋南为中心的二里冈文化沿渭河、洛河向西传播到渭河平原、陕东南地区,然后越过秦岭山间孔道,沿丹江、汉水向东南传播到鄂西北,至此开始出现两条分支路线,一条溯汉水南下到长江中游,另一条则逆汉水而上向西至汉水谷地。第三条,中原商文化在河南境内向南传播,很可能直接经由南阳盆地进入鄂西北地区,再沿丹江、汉水南下至长江中游。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从来都是双向互动的,通过以上三条路线,反方向的文化交流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8.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当时的发现者瑞典人安特生由于受资料限制,在对仰韶村遗址及中国其它地区含有彩陶遗物的新石器文化的研究中,出现了许多理论上的错误。新中国成立不久的五、六十年代,我国考古工作者首先对黄河中游地区进行了考古普查,共发现了一千多处仰韶文化遗址,基本明确了它的分布范围是以陕西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波及影响了周围一些地区。仰韶文化都有一定规模的定居村落。房屋建筑以半地穴式、地面上圆形或方形为主,有公共墓地、窖穴和陶窑等遗存。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陕南地区史前考古遗址的分布特点及其文化内涵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认为最迟在距今60万年前陕南就有人类活动,是中国早期史前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陕南地区史前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式的广泛分布和文化类型的多样性,则表明这一地区早期人群流动的频繁及其与多种族群活动之间的某种内在关联。旧石器时代在陕南活动的主要是以汉水上游和南洛河上游旧石器文化为代表的两大人群;新石器时代早期,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人群进入陕南并在此活动;至新石器时代晚期,陕南则呈现了以黄河中游流域为主的华夏族群先民和以长江中游流域为主的三苗族群先民交互影响的态势,而巴族先民的文化因素也开始在陕南显现,从而为陕南地区早期文化和族群的多样性及其相互交融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对河南省渑池县仰韶仰韶遗址的发掘而得名。2011年是仰韶遗址发掘90周年。在这90年里,共发现和发掘了仰韶文化遗址5000多处,其分布东起豫东,西至甘青,北  相似文献   

11.
半坡文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最近一个时期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仰韶文化”一词已经脱离了考古学文化的范畴,而成为我国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一个发展阶段的代称。过去那些因含有彩陶而被笼统地称为“仰韶文化”的各个“类型”,今天看来实属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将传统的所谓“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改称为半坡文化。迄今为止,通过田野调查和田野发掘所获得的半坡文化遗存,就其材料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而言,是同时期其它考古学文化所不  相似文献   

12.
<正>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原始文化中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它的分布几乎遍及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其范围南至湘北的澧水流域,北达汉水支流的豫西南一片。其分布中心在汉水以东的江汉平原。  相似文献   

13.
《江汉考古》2021,(3):116-124
汉水中游地区位于中国南方与北方文化交汇地带,南北方文化因素来回拉锯,属于典型的考古学文化"漩涡地带"。相比黄河、长江流域,该区域的生业经济并不明晰。本文通过对该区域的郧县大寺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研究,认识到该遗址的生业经济是家畜饲养与狩猎经济并重,具有南北地带过渡性的特点。同时,通过与周边数个遗址的对比发现,汉水中游地区的生业经济在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初步推测这种差异可能与仪式性的活动需求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翟霖林 《文博》2013,(4):29-35
近年来的考古材料显示,泾水中游地区是渭水流域仰韶文化分布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其文化面貌与关中地区主体保持了一致。从仰韶文化中期开始,该区域在房址、窑址及陶器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与关中地区不同的特征;到仰韶文化晚期,该区域的地方性特征更加明显,这不仅与当地相对独立的发展有关,也与泾水上游、中游地区的文化交流有关。  相似文献   

15.
《文博》2016,(2)
近年来的考古材料显示,泾水中游地区是渭水流域仰韶文化分布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其文化面貌与关中地区在主体上具有一致性。从仰韶文化中期开始,该区域在房址、窑址及陶器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与关中地区不同的特征;仰韶文化晚期,该区域的地方性特征更加明显。这不仅与当地相对独立的发展有关,也与泾水上游、中游地区的文化交流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重要的考古文化。它分布地区广袤,东到冀中、豫中一带,南达鄂西北之汉水中上游,西及甘、青的洮、湟两水流域,北抵内蒙及晋、冀北部长城沿线,而它的中心在陕西的关中、山西的南部及河南的三门峡一带。仰韶文化的年代,从迄今已公布的碳十四测定的年代数据来看,早的文化遗存距今为7100±145年(ZK519,宝鸡北首岭遗址下层)、7020±165年(BK76019,河南双庙沟遗址);较晚的文化遗存,距今4910±200年(ZK115,华阴西关堡遗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梳理了长江中游地区先秦时期生业经济发展的整体脉络,并对其形成动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自彭头山文化至屈家岭文化,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就产生并逐步发展起繁荣的稻作农业经济,逐渐形成稳定的稻作农业文化传统;生业模式由采集和渔猎为主,向稻作种植和家畜饲养为主逐步过渡。汉水中游作为长江中游与中原文化交汇的过渡地带,起到了农业交流的桥梁作用,稻作与旱作由此分别向北和向南持续传播。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以及文化影响的不同,长江中游的各个地理单元,其生业经济结构又表现出区域性和阶段性的差异,这其中文化因素应是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8.
岷江中游地区是汉代四川最发达的地区,遗留下来的汉代遗存极多,尤其以崖墓引人注目。崖墓葬是汉晋时期四川颇具特色的一种葬制,崖墓本身是模仿地面居宅的,因此每一座崖墓都是一座建筑,其形制结构复杂,布局、结构、装饰不乏精美的作品。本从崖墓的结构、雕刻、附属设施等各方面考察其建筑特点及形象,同时也涉及到对明器建筑的论述,从而看出当时岷江中游地区建筑形制概貌。  相似文献   

19.
中台子遗址地处鄂西北与四川、陕西的交汇地带。遗址包含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周文化以及唐代遗存,其新石器时期文化既有中原文化特征又有江汉地区文化因素,反映出汉水中上游文化与周边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发展成具有一种区域文化特征的地方文化。其周文化面貌属于楚文化范畴,文化因素乃承袭中原周文化风格发展而来。鄂西北地区是楚文化早期形成的重要区域,随着楚文化势力的不断增强,逐渐向南扩张形成了典型的楚文化。中台子遗址出土的陶豆柄上君市陶文,很有可能是楚国封君官市上的一件流通商品,对于探讨楚国官市职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12年4-6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山西省东南部绛河流域进行了史前文化考古调查,共调查史前文化遗址23处,这些遗址涵盖了从仰韶早期至商的各主要文化时期。其中,李高遗址出土的一批陶器标本属于后岗一期文化,时间上属于仰韶文化的较早阶段,是该流域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化遗物;以鲍店和柳行为代表的两处遗址的陶器数量众多,器形种类多样,属于仰韶文化中期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物;水泉遗址出土了丰富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阶段遗物,反映出自仰韶文化结束以后黄河中游地区文化面貌的一致性在相当长时间仍得以延续;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存发现于常金、东垴、北宋、王公庄等遗址,文化面貌较为复杂,可能是这个阶段人口繁衍数量剧增、不同族群互动频繁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