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持久战”是蒋百里最先提出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毛泽东1938年5月的《论持久战》一文自发表以后就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赢得了高度评价,其影响力经久不衰。但前段时间,有些文章认为国民党方面有几位名人早在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以前就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思想。其中提到最多的是民国军事理论学家蒋百里。因为某些这样的"挺蒋"文章还是出自于资深学者之手,因而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论持久战》作为指导抗日战争战略与政略层面的纲领性文件,在中共宣传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抗日根据地的中下层干部与基层兵民接受《论持久战》,主要通过中共的宣教工作。总体来说,中高级干部多被要求自修并深入研习《论持久战》,下级干部一般通过教材与课程的学习了解《论持久战》,《论持久战》的学习,属于基本理论与政策教育的范畴。在基层的社会教育与战士教育中,《论持久战》的核心观点则被"简化",成为民族意识教育、政治常识与文化知识学习的一部分。中共向来重视立场教育,为适应国共斗争的形势,对《论持久战》的宣教,既渗透着阶级观念与马列主义价值观的鲜明立场,也暗含对"持久战"话语权的争夺。随着中共抗日实践的深入与毛泽东地位的升高,中共通过立场教育在党内实现了对"持久战"话语权的有效占领。  相似文献   

3.
刘佳 《文史精华》2009,(Z2):54-55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5月写的一篇研究抗日战争的军事论著,被誉为"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军事名著"之一。河北省博物馆收藏有一本出版时间最早的《论持久战》单行本,按照我国《文物法》的文物定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刘庆礼 《沧桑》2009,(5):66-66,76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5月写的一篇研究抗日战争的军事论著,被誉为"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军事名著"之一。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收藏有一本出版时间最早的《论持久战》单行本,对人们研究毛泽东著作及中国共产党文献早期出版情况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介绍了《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5.
光新伟 《百年潮》2022,(12):5-9
<正>《论持久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最重要的军事著作,作为指导抗日战争战略与政略层面的纲领性文件,在我们党的理论学习教育中曾发挥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研究总结党内组织学习《论持久战》的历史经验,对新时代加强全党理论学习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对于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理论界、史学界几乎无人不晓。然而,张闻天作为抗战初期党的总负责人,在党的高层领导中最早明确提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重要论断,并为毛泽东持久战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史实却鲜为人知。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简要述评,以探讨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日作战是要速决还是要持久,中国能不能打持久战,以及如何才能持久等问题,早在抗战爆发前后,国人中就已经有过不少议论,国共两党也都有过这样或那样的主张和设想。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为什么不是发表在那时,而是到了抗战爆发一年之后才发表呢?本文具体考察了造成这种情况的种种复杂原因,做出了与前人不同的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8.
佚名 《湖南文史》2011,(11):24-24
蒋百里将军,名方震,字百里,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抗日持久战军事理论的最早提出者,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9.
蒋百里将军,名方震,字百里,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抗日持久战军事理论的最早提出者,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著作《论持久战》问世前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法西斯,在人们心中表现出两种不合时宜的情绪:先是以“亡国论”为代表的悲观情绪:不久,又滋生出一种“速胜论”的急躁情绪。为了彻底批驳“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论调.把全国军民的思想统一到“持久抗战、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轨道上来,毛泽东决定撰写一部关于持久抗战的理论专著。从1938年5月上旬开始,毛泽东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长达5万余字的军事理论著作《论持久战》。  相似文献   

11.
全面抗战时期,日本媒体、军方和政府为了摸清中共的抗战战略,以节译、摘译、译述、编译、全译等方式介绍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媒体的译介较早,以节译、摘译为主,日本民间和官方都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随着侵华战争的推进,媒体对《论持久战》的评价从刻意贬低趋向客观,尤其重视持久战三阶段的论断.在战争相持阶段之初,《论持久战》在军政界引起的反响并不很强烈,随着败退之势显现,日本政府日益重视《论持久战》的前瞻性和预言性,加以全文翻译供军政界参考利用.在迟迟不能实现战争意图时,日本对侵华战略失误根源进行了更多的追溯,其中对中共的持久战战略方针也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2.
徐焰 《百年潮》2005,(9):4-9
卢沟桥事变爆发十个月后,毛泽东在延安窑洞中写成了著名的<论持久战>一文.据警卫员回忆,写作时之聚精会神达到了火盆烧坏了棉鞋都未感觉到的程度.<论持久战>出版后风靡全国,不仅畅销于大后方,在"孤岛"上海也广为流传,甚至东北深山老林中的抗日联军领导人也通过艰难传递,得到这一小册子而精心阅读……在日寇凶焰万丈并节节深人中国腹地的1938年,有志的中华儿女看到此文,对抗战前途有了最后胜利属于中国却不能速胜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恰恰又是通过持久抗战,才极大地发展了革命力量,建立新中国的凯歌正是在抗日战争的持久战中写好了乐谱.  相似文献   

13.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春撰写的一部军事论著,随后被一些报刊转载,并发行了很多单行本。《论持久战》版本虽多,但真正重要且最流行和最具影响力的实际只有四种。1949年10月以前的各种版本,因为出版的年代不同,文字会有差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毛泽东对《论持久战》进行了技术和内容上的修改,并将其收入人民出版社1952年3月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中。这些修改,有的是为了完善文章,有的则是受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影响。梳理《论持久战》版本变动的过程,比较分析文本内容的异同,有助于丰富对这段历史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基本上执行了持久抗战的军事战方针,这一方针对指导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国民党的持久战有一个从战役持久到战略持久的发展过程,其转变是被迫的。而且,国民党的持久战略,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试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林晓清 《江淮文史》2021,(5):138-142
1938年9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彭雪枫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奉命率领部队由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出发向豫东敌后挺进,开辟豫皖苏抗日民主根据地.彭雪枫等支队领导"深刻领会毛主席《论持久战》中的'抗日的政治动员',认为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怎样去动员,就要靠口说,靠传单布告...  相似文献   

16.
论国民党抗日游击战术思想的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代习 《史学月刊》2005,14(11):47-52
目前,国民党抗日游击战术思想、理论的专门研究尚属空白。“九一八”事变之前,国民党在早期军事斗争和反共军事运动中就有了游击战术思想,并部分地付诸实践。游击战术思想用在抗日方面,“九一八”事变至抗战爆发处于酝酿与尝试阶段,1938年1月汉口会议时初步形成,1938年底正式确立并在其后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代史研究》2021,(2):25-44
武汉会战期间,蒋介石的战略决策受到日苏关系、中日和谈与国共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高层虽然在具体战役指挥过程中认识到运动战、游击战的作用,但是未能上升到战略层面系统认识和把握持久战的作战原则和基本方针,一度准备与日军在武汉"决战"。1938年7月底,日苏在张鼓峰冲突爆发后,日军对武汉的攻势有所放缓,蒋介石对武汉会战指导方针由"决战"转为"固守",希望借助国际形势的变化,牵制日军对武汉的进攻。鉴于英法不惜牺牲捷克利益对德妥协的前车之鉴,蒋介石在坚持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前提下,同意直接与日本进行和平交涉。日本南进攻粤后,英美在华南的利益受到威胁,蒋介石的外交重心转向运动英美,积极推动英美在远东联合制日。武汉会战前后,毛泽东《论持久战》《论新阶段》等文章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持久战战略理论已经走向成熟。相比而言,蒋介石及国民党人的持久战战略思想则缺乏系统性、灵活性与成长性。武汉会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为艰难的阶段。国共两党在各自不同持久战理论的指导下,呈现截然不同的抵抗态势。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军开始加强对持久战、总体战战略的研究,在理论与制度上进行准备。《帝国国防方针》确定,日军战争战略以速决战为优先,同时兼顾持久战,以美苏为主要假想敌,将中国排序于其后,并据此确定了对华军事部署。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希冀以有限的兵力实现速决战目标,其间虽亦制定了对华持久战规划,但出于对战争前景的乐观预期,日军对自身军事进攻与政治诱降的效果做出误判,无法下定实行战略收缩以减少消耗的决心。因此日军持久战计划多次让位于其"速决"投机,在投机失败后,又不得不因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迭代,缺乏政策稳定性,其原因是日军对中国军民抗战能力与决心的低估。  相似文献   

19.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了精彩演讲,演讲稿就是后来被列入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一的《论持久战》.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根本问题作了精辟论述,并科学制定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最终,时间和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20.
《中苏》半月刊是湖南抗战刊物中存在时间长、出刊期数多和发行量大的几种期刊之一。它以宣传中国抗战和沟通中苏化为职志,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化和外交各个层面。由于战时环境不稳定和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刁难,该刊历经磨难,辗特长沙、沅陵和桂林。该刊结合技战初期国内外情势及技战的发展进程,着重分析了中国抗战的形势和前途;阐述了持久抗战和中国最后必胜思想;维护团结技战局面,揭批汉奸投敌卖国罪行;宣传全民抗战思想,反对压制抗日民主运动。章还简要地分析了《中苏》半月刊存在的主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