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史>丛考》,陈晓伟,中华书局2022年11月出版。该书是《金史》文献学研究的最新探索成果,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版本再审”,以修订本《金史》所涉南监本与百衲本异文校为线索,通过举证典型案例重新评判南监本的版本价值。还讨论了百衲本中影印八叶洪武覆刻本后印本“补版叶”以及修润两大问题。第二章“新本献疑”,通盘梳理修订本《金史》,逐条检讨校勘记,择要举例辨析,对不妥之处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2.
《文献》2014,(2)
<正>清代嘉庆年间阮元南昌刻《尚书注疏》校勘记中提到"岳本"多条,其中38条为"毛本"之误。本文为之辨正,以供参考。阮元南昌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为清代嘉庆以来最受重视的《十三经注疏》版本。这个本子受重视的原因,一是底本为十行本(号称宋椠,实为元刊明修),二是在刊刻时作了部分校改和用字的规范工作,三是附有校勘记。其中"校勘记"至今仍是学者经常参考的部分。就《尚书注疏》而言,阮氏"校勘  相似文献   

3.
中华书局点校本《新唐书》一方面誉满天下,一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其问题主要在:1、校勘不够精审,漏校甚多;2、校勘分寸拿捏不当,部分校记尚需斟酌;3、校改原则把握不严,有违校勘宗旨。本次点校修订,拟仍以百衲本为底本,通校各种宋刻残本与现存较完整的元刻本,以及元刻明修本,并参校明毛氏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及浙江书局本。而本次修订最需要着力的地方,是全面运用本校与他校的方法,极力搜罗异文,仔细甄别材料,审慎决定取舍,撰写逻辑严密、文字简明的校记,同时注意充分吸取前贤及当代学者有关《新唐书》的校点考订成果,最终形成一个体例严谨,标点准确,校勘精审的新定本。  相似文献   

4.
宋刻十行本《礼记注疏》是后世十行本《礼记注疏》的祖本,早已失传。和珅刻本《礼记注疏》以宋刻十行本《礼记注疏》为底本直接翻刻而成,仅做了一些修补,其版式、体例、内容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宋刻十行本的原貌。和珅刻本《礼记注疏》流传较少,其版本价值和学术价值亟需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5.
《滹南遗老集》是金代著名学者王若虚的文集,这部著作编订于作者去世前后,初刻于金元之交,主持者为其子王恕与槁城县令董彦明、县丞赵寿卿。稍后疑有官刻本。初刻本传世甚少,元大德三年江西兴贤书院重新整理刊刻。明代仅有少量抄本流传,未见刊刻。清人吴重熹据明代淡生堂抄本收入《石莲庵汇刻九金人集》,此前已有《四库全书》,此后又有《四部丛刊》、《畿辅丛书》等收其文集。比较而言,《四部丛刊》本校勘最精,而《畿辅丛书》本收条最全。  相似文献   

6.
季忠平 《文献》2001,(3):23-31
就目前所知,作为一部记载六朝历史的重要史书,《建康实录》在其流传过程中只刊刻了四次,包括宋刻两次,清刻两次.其中最早的北宋嘉祐三年江宁府刻本,诸家著录多付阙如,尚存天壤与否,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版本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文解字》今存最早的版本是唐写本《木部》残卷和《口部》残卷,虽存字不多,但所据皆为当时传本中之善本,可校正后传《说文》之误者颇多。北宋大徐本出,除小徐本外,它本《说文》尽快,现存来刻元修大徐木共三种.即王昶藏本、汪中藏本和黄志淳藏本,三本同出一源或互有传承关系,其中以黄志淳藏本为最古。清代依来本刊刻者有孙星衍《平津馆丛书》初刻本、藤花榭本和了少山仿刻宋监本,三本皆有意保留来本原貌,唯丁本作过少许校改,颇精审。宋代另有徐锴《说文解字韵谱》和李焘《说文解字五音韵谱》两种《说文》改编本,后者照录《说文》原释语,更具校刊价值。  相似文献   

8.
契丹国志     
又称《契丹志》或《辽志》,是记述契丹族史、辽朝史较早较有系统的一部史书,题名宋叶隆礼撰,实际成书于南宋末至元初。也有学者认为作者叶隆礼为后人假托,但各种版本均相承沿用。现存版本以北京图书馆藏黄丕烈题跋元刻本最早,以嘉庆二年(1797年)席世臣校刻的扫叶山房本流传最广。此外还有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承恩堂刻本和明清时期抄本、节抄本多种以及民国年间印行的席刻本。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校点本,是以  相似文献   

9.
现存宋刻《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共有三部,但各馆藏地仅各自著录所藏宋本的版本情况,彼此之间对这三部宋刻并没有进行比较。本文通过依据这三部宋刻所编写的古籍版本图录及相关的书目题跋记载,通过分析,得出上海图书馆藏本和原藏北平国图书馆藏本为同一版本,印刷时间不同;曾经傅增湘、沈仲涛收藏的另一部宋本则刊刻在后,不是"监本之第一刻"。另外,《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的刊刻时间也并非在嘉定十六年。  相似文献   

10.
宋无名氏著《黄山图经》是现存最早的黄山志书。宋代版刻4次,明代版刻5次,清与民国仅有一种底本的抄本与刻本。梳理其版本系统,比较两个现存版本,文章以为,明万历晚期潘之恒《黄海》刻本中的《黄山图经》较为善。  相似文献   

11.
《尔雅》为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训诂书。自汉迄于宋,研究《尔雅》最有成就的著作当推晋郭璞的《尔雅注》和宋邢昺的《尔雅疏》。北宋以前,经注与经疏的雕版皆分别单行刊刻,而到南宋始合注疏为一书,《尔雅》正如此。王应麟《玉海》云咸平四年(1001)九月,邢昺上《孝经》、《论语》、《尔雅》正义诸书,十月九日命杭州镂板,是应为《尔雅》单疏本的刊刻之始。 《中国版刻图录》中收录宋刻宋、元、明初递修公文纸印《尔雅》单疏本图版一幅。并附说明曰:“传世《尔雅》单疏宋刻本有三帙。1、黄氏士礼居藏本。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即用此本,  相似文献   

12.
时鹏飞 《文献》2022,(6):25-35
迄今为止,除去所谓宋开宝七年刻本等赝本,流传有绪、信而有征的宋本《曹子建集》,只有上海图书馆所藏宋刻本和清《四库全书》本《曹子建集》底本所出的所谓宋嘉定六年刻本两种。但是,根据《四库全书考证》所反映《四库全书》底本面貌,以及上海图书馆藏宋刻本、明舒贞刻本、明郭云鹏刻本、《四库全书》本《曹子建集》篇目文字等来看,所谓宋嘉定六年刻本与所谓宋开宝七年刻本一样,都是明嘉靖郭云鹏刻本伪托。证伪所谓宋嘉定六年本,另外重新比对明活字本、舒贞刻本、郭云鹏本、《四库全书》本等篇目文字异同,不难发现,既有种种说法尽管都十分富有洞见,但是曹植集版本系统仍然有重新梳理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舆地纪胜》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地理总志,刊刻于南宋理宗嘉熙四年至景定三年间。今可考该志的宋刻本有2种,即钱曾述古堂藏宋板足本和陆漻佳趣堂藏宋刻本,但皆下落不明;在明代,其主要传本有文渊阁藏“三十册”本、“十八册”本和由“三十册”本衍出的杨慎家抄秘阁本;至清代则有华希闵藏影宋抄本、何元锡藏影宋抄本以及由何元锡藏本衍出的18种传本,其中14种为抄本,4种为刻本。综观《舆地纪胜》的流传,在清嘉庆朝之前不绝如缕,至嘉庆朝及之后则版本众多、流传广泛,授受关系复杂,共同形成了其在历史上的版本流传。今若整理此志,当以精校的道光二十九年惧盈斋刻本或咸丰十年粤雅堂重刻本为底本,辅以今见最早的华希闵藏本,再以其他诸本为补充,当得最佳本。  相似文献   

14.
在跻身世界化宝库的史学名着中,《三国志》六十五卷(西晋陈寿着、南朝宋裴松之注)一向属於特别引人瞩目的一种。此书流传既久,传本众多。由於从事《三国志》整理研究的学代不乏人,仅仅近三百年来就出现过七种有影响的版本,即殿本(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刻本)、局本(清江南书局刻本)、金陵活字本(清同治年间刻本)、张元济百衲本(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易培基《三国志补注》本(1955年艺印书馆出版)、卢弼《三国志集解》本(1957年古籍出版社出版)、陈乃乾校点本(中华书局  相似文献   

15.
今本《广雅疏证》中,以《畿辅丛书》本为底本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的本子对底本进行了全面校勘,以王氏家刻本为底本的中华书局的本子对底本也做了些校勘工作,笔者则就中华书局的本子进行了全面校勘。从校勘结果看,王氏家刻本优于《畿辅丛书》本。兼采三者的校勘成果,可望得到《广雅疏证》的一个善本。  相似文献   

16.
《文献》2017,(3)
《救荒活民书》现存版本主要包括以《四库全书》本为主的抄本系统和以《墨海金壶》本为底本的刻本系统。台图藏明蓝格钞本基于明成化刻本抄录,有清代四库馆臣的批校痕迹以及翰林院印章,故可认定为四库底本,即"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此本在考订版本源流、校勘以及四库底本的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献》2020,(4)
徐乃昌影刻明崇祯赵氏小宛堂本《玉台新咏》是近现代影刻古籍的代表之作。通过细读《徐乃昌日记》和相关资料,可以确定徐氏是影写付刻,而非原书上板覆刻,其所用底本并非北大藏徐乃昌旧藏本,而是刘承幹旧藏本。徐乃昌影刻此本的用途,更多是作为"礼品"书。成功造就这一出版佳话,有赖徐乃昌严谨有序地确定底本、负责认真地校勘以及陶子麟团队高技术的刊刻等多方面因素。考察这些细节,对研究民国传统刻书和出版史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现存高拱著作十五种,明清时期刊刻过三次:即初刻四十二册本、万历《高文襄公集》四十四卷本和笼春堂《高文襄公文集》八十八卷本。本文对这三个刻本所收书目、编订原则、卷数差别和内容异同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辨析考证。这不仅对我们重新编订校勘《高拱全集》至关重要,而且对研究明史及高拱的政治改革和学术思想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祁小春 《文物》2023,(2):60-70+1
苏轼写刻本《楞伽经》,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初刻于镇江金山寺,元三年(1088年)重刻于福州东禅寺等觉院。宋刊苏写本《楞伽经》在中国早已失传,目前所知日本京都东福寺和东寺各藏有一部。文章梳理了日藏宋刊苏写本《楞伽经》的发现与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其刊刻时间、地点、版本、字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分析认为,日藏宋刊苏写本《楞伽经》为元三年等觉院据元丰版重新摹刻,卷首蒋之奇序、卷尾僧跋可能系重刻时仿苏体写刻或请苏轼补书;东福寺本与东寺本出自同版,但存在印刷先后、优劣之分。日藏宋刊苏写本《楞伽经》,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写刻本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博物馆所藏善本中,有一种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津逮秘书本《周易集解》。该书有清陈鳣、黄丕烈、吴骞等人多处批校题跋,又经过著名收藏家、鉴赏家钱镜塘收藏、研究和手批,堪称珍本。《周易集解》自成书以来,卷数、版本众说纷纭,其中以十卷本和十七卷本两说相持不下。毛氏自己收藏有宋刻本和影宋抄本十卷本《周易集解》,按理毛氏应用此为底本刻书,但是事实上,汲古阁所刻印的《周易集解》却有不同卷数的几种版本,且与其收藏的版本关系错综复杂。本文通过研究此浙博藏本及其上诸多跋文,论证分析《周易集解》版本流传之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