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中都活跃着女红军这一特殊的英雄群体。她们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特殊贡献,彰显了长征精神和中国革命女性的伟大力量,也使中国工农红军的英雄史诗增添了更加耀眼的光辉。各路红军中究竟有多少女红军参加了长征关于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的女红军人数有30人、32人、34人等多种说法,具体是哪些人,各种说法也有一定出入。产生分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一个参加长征的唯一欧洲人 ,因出席过遵义会议而蜚声全球 ,他就是李德。李德 ,又名华夫 ,原名奥托·布劳恩 ,德国慕尼黑人。1933年9月 ,他从上海到达瑞金 ,正是国民党蒋介石调动50万大军 ,对中央苏区发动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之时。不懂军事工作的26岁的中共中央“一把手”秦邦宪(博古) ,真是喜从天降 ,如获至宝 ,立即向中国党和红军领导人介绍李德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有打正规阵地战的经验 ,是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高材生 ,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 ,是不可多得的无产阶级军事专家。李德这时33岁 ,血气方刚 ,得到中共最高领…  相似文献   

3.
在红军长征的队伍里,有五名值得一提外国人,他们是越南人洪水,德国人李德,朝鲜毕士悌、武亭等位军人和出生在英国的瑞士籍神父勃沙特。  相似文献   

4.
李德,又名华夫,德国人,原名奥托·布劳恩,早年曾参加德国东部的工人起义。1928年前往苏联,1932年毕业于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受共产国际派谴,1933年春到达中央苏区瑞金,任红军军事顾问,中央军事“三人团”的主要成员。第五次反“围剿”时,他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寸土不让”等错误的军事路线,结果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离开根据地长征。  相似文献   

5.
李德这个名字人们或许不会陌生。他是来自苏联的德国共产党人,曾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初期的最高决策人和领导者,使红军遭到惨重损失。但对于他随后知错改错,尤其是在中国的婚恋经历,大家未必清楚。李德曾经传奇般地娶过两个中国女子,并生有一子。还算和谐的婚后生活和出人意料的结局,成为他晚年抹不去的苍凉回忆。  相似文献   

6.
关于带不带毛泽东参加长征,长期以来只有一种"版本",即所谓的"主流观点"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从宗派主义出发,曾经想把毛泽东留在中央苏区,即不带毛泽东参加长征;只是在毛泽东的要求和周恩来的争取下,博古和李德才勉强同意毛泽东参加长  相似文献   

7.
红军长征中,参加红军的少数民族奴隶,不胜枚举。在红军长征中参加红军的少数民族的头领却是屈指可数的。 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长征纵横十一个省,历时两年多,行程二万五千里。经过了苗族、瑶族、壮族、水族、侗族、布衣族、仡佬族、土家族、白族、纳西族、彝族、羌族、回族、裕固族等民族聚居区和杂居区。历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实行大  相似文献   

8.
正我的伯父姚一廷(1894-1968),河南济源人。1929年在闽赣地区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伯母彭克昌(1913-2009),四川通江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们都是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抗战时期,伯父、伯母都在八路军驻垣曲兵站办事处工作。当时,伯父任办事处主任,伯母任办事处出纳员。1938年7月下旬,为了加强我驻晋东南地区的八路军总部通向延安的交通线,保证八路军部队在抗日前线所必需的粮  相似文献   

9.
王燕光 《文史精华》2006,(11):10-15
李德才,江西萍乡人,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河北省保定市政协原副主席、军分区司令员。熟悉李德才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响亮的绰号“土佬”。相传在红军初创时期,红3军攻下吉安之后,缴获了一批物资被服,分到李德才手里一条西装裤子。他不假思索地把裤子反穿在身,还振振有词地告诉别人,那个开口是用来屙屎方便的,被大家传为笑谈。这个笑话后来传到红军总政委毛泽东耳中,他听  相似文献   

10.
1975年5月,冕宁县委成立了“纪念红军长征四十周年筹备办公室”,组织部份干部和教师,深入全县,开展宣传活动,征集长征革命文物,充实扩大长征展览。在征集到的七种珍贵革命文物中,有一件是农村小学教师王开和同志献出来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集团军外出证章”。 “证章”银质,圆形,直径四厘米,厚度零点一厘米。正面正中是镰刀锤子五角星,环绕五角星有一圈阳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集团军外出证章”。背面刻有编号“116”和  相似文献   

11.
窦娟  黄朱清 《铁军》2020,(3):42-42
张文,原名张熙泽,1919年7月生,四川通江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军被服厂女兵班当班长,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途中,由红四军军长王宏坤和爱人冯明英作媒,张文和时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洪学智结为夫妻。  相似文献   

12.
一对红军夫妇的故事文/姚景强姚天征栏目主持人:王长春△姚一廷、彭克昌夫妇一部反映红军长征的书———《中国红军长征记》中,曾经这样写道:“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谱写这首史诗的不仅有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而且有中国...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共产国际向中央苏区派出军事顾问李德,即奥地利人奥拓·布莱思(笔名华夫),他到江西苏区时正值三十出头,自然有正常的生理上的需求。据《纽约时报》副总编辑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称:“李德于1933年10月抵达中国时,满以为红军与其他军队一样,他指望有随军的女性可以陪他睡觉。但是苏区没有妓女。”“李德寓所离共青团机关的宿舍不远。当时共青团的一位领导人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妻子。李德对这位年轻妇女垂涎欲滴,  相似文献   

14.
红军时期,我军名的军事家刘伯承元帅曾两次出任红军总参谋长要职。然而,在第五次反“围剿”与李德错误军事路线的斗争中;在长征途中,与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路线斗争中,他又先后两次被罢了红军总参谋长的官职。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5.
“老少人八口,举家事长征。”这就是人们对老红军侯清芝一家8口参加长征吟唱出来的歌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的伟大长征,参加者约有20万人.长征结束时仅剩下3万人.而举家8口参加长征的这一壮举,这大概仅有侯清芝一家吧!  相似文献   

16.
冯晓蔚 《文史春秋》2006,(10):30-32
“老少人八口,举家事长征。”这就是人们对老红军侯清芝一家八口参加长征吟唱出来的歌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的伟大长征,参加者约有20万人,结束到达陕北时仅剩下3万人,而举家八口人参加长征这一壮举,大概仅有侯清芝一家吧。侯清芝居住在湘西大庸永定镇,全家参  相似文献   

17.
“二万五千里长征”、“两个英国青年”——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这两个词句之间会存在什么联系。然而,当你把它们重新组合后就有了这样一个新闻:两个英国青年马普安、李爱德重走了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英国人马普安、李爱德于2002年10月16日从江西于都出发,用300多天时间徒步穿越11个省,重走当年红军长征路。 他们每天至少得保证40公里的行程,一路上,他们将要征服曾吞没过无数红军战士的原野、急流、沼泽、雪山和草地。2003年10月31日到达终点陕北吴起镇,届时,他们成为继1935以年来自德国的军事参谋奥托·布劳恩(中文名李德)之后第一次徒步走完长征路的外国人。  相似文献   

18.
1932年10月宁都会议后,执行“左”倾路线的博古等人掌握了红军军事指挥大权。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他们不顾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反对,提出了“分离作战”的方针,以红3军团为主成立“东方军”离赣入闽作战。从1933年7月至1934年6月,“东方军”在闽近一年的时间作战和开辟根据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结果却造成了全局的被动。请看《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始末》一文。  相似文献   

19.
《攀登》2016,(6)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期间经过青海班玛地区,是红军经过整个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河中,班玛和青海的各族人民,以长征精神为沃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不断丰富和发展长征精神的时代内涵,打造青海的精神高地,谱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青海篇章不断奋进的动人乐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农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胜利到达陕北,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陕甘,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大转移,从而拯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因此,红军长征北上抗日与选择陕北作为长征的落脚点,把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推向一个新阶段,有着极其深远的重大历史意义。然而在一些历史论著中,却给人们一个印象,仿佛红军长征一开始就是为了转移到陕北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或者是遵义会议以后这样决定的;也有另一种论调,认为红军长征开始,“就当时来说,其实没有一个人那怕只是在梦中想到过要北上抗日。虽然抗日是主要的政治口号,但决不是党和红军领导者的军事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