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胜利基础上,出现了新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朱明王朝。新王朝初期采取了对农民让步和扶植工商业的政策,社会生产力不但迅速地得到恢复,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特别是对于改进生产工具有决定意义的冶铁技术,大大地向前提高了一步。经过长时期和平环境,国内农业、手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开拓国外市场愈来愈有它的重要意义。永乐三(1405)年到宣德八(1432)年近30年间的郑和航海活动,建立起通向南洋群岛、印度、波斯、阿拉伯以及非洲的航路,国外市场的开拓,促使了中国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增长。明中叶以后,在商业货币资本的袭击下,中国  相似文献   

2.
开垦是农业生产的起点。因此,对于一个农业国家来说,开垦是第一等的要务,自然受到了特别重视,国家垦政也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关于清代垦政,许多学者已有深入研究,但因广西垦田捐纳而引发的一场激烈政治斗争,却未能被纳入到清代垦政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美国学者罗威廉曾对此案作过一定探讨,遗憾的是,此文对广西垦政具体情形的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村、农民三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大跃进后山东省恢复农业的对策。这些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期望能够为当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治齐 《收藏家》2013,(3):89-90
后周显德六年即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驾崩。立年仅七岁的少主柴宗训即位。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宋建隆元年正月初四后周大将(后周殿前指挥使)赵匡胤以假借抵御辽军南犯为由,率部出大梁(河南开封)北上,行至河南封丘陈桥驿发动"陈桥兵变",之后返回洛阳取代后周称帝,结束了五代十国各军阀之间长达50多年相互混战的割据局面。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北宋在中国历史上仅存在167年,然北宋时期在中国货币铸造史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中国货币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清代前期东北农耕区的恢复和扩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东北是满清贵族的发祥地,清朝定鼎北京以后,有意识地迁移各族人民出关耕垦,促进了东北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从顺洽元年到雍正末年的清代前期,南部传统农耕地区种植业得到恢复发展,北部渔猎畜牧地区也相继建立了不少农垦据点。  相似文献   

6.
明代西北地区土地垦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垦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明代奖励耕垦和实行军屯、民屯等屯田措施的作用下,西北地区在土地垦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依据史志资料对明代西北各个不同区域内的土地垦殖状况进行了论述。通过统计土地垦殖的田亩数量及其前后期的对比变化,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了明代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宋朝统一中国后,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工商业、城市经济随之兴盛,城镇中娱乐场所的设立使得市民音乐迅速发展。世俗性是贯穿宋代艺术的中轴线,宋代音乐的艺术特征则是世俗性艺术的内在体现。本文主要从宋代的音乐体裁和作品来论述宋代音乐的艺术特征(结合宋代美术作品论述)——雅、合、抒、幽。  相似文献   

8.
金末元初,由于蒙古铁骑南下,东北地区长期处于战火的蹂躏洗劫之下,居民走死逃亡,城镇沦为废墟,田土鞠为荒野,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元统一全国后,在元政府劝农政策的推动下,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辽阳行省的农业发展,虽  相似文献   

9.
我在讲中国中世纪史五代混战与北宋统一的过程中,谈到后周的政权与北宋的关系以及周世宗对当时社会所起的作用问题。因为周世宗在五代时比较是一个有为的皇帝。在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都有一翻措施,这些措施对当时社会的进展和北宋的统一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相当作用的,可是有的书上却把周世宗的措施和作用提得很高,如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标题「后周世宗的改革」我们认为周世宗的这些政绩,也不过是一般的普通政治措施而已,不能称起改革的。仅仅六年的时间在效果上还是很有限的。现在仅就周世宗政治措施的时代背景内容和效果作一分析估价,介绍出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永江 《清史研究》2003,18(3):30-42
本文主要讨论清代内蒙古农业发生、发展的背景、原因以及清初一百年间清政府的相关政策 ,认为清政府的扶持、鼓励政策是清代内蒙古农业兴起的重要因素 ,清朝就地发展农业的政策是推动清初内蒙古农业向前发展的主要助力。顺治年间确实颁布过禁垦令 ,但很快就放弃了。康熙初年确立的发展内蒙古农业的政策 ,一直延续到乾隆十三年 ( 1 748)禁垦令的颁布 ,历经八十年之久。正是这一积极的农业政策奠定了清代内蒙古农业大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冀朝鼎曾指出:中国商业的发展,从来都没能克服农业经济的地方性和狭隘的闭关状态。在缺乏机械工业、现代运输与通讯设备和先进经济组织的条件下,要实现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国家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国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就是控制农业生产与漕运条件比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的“基本经济区”的问题。 历代王朝主要以实物的方式征收赋税,因而漕运为皇族中央官僚、市民、首都警备、国家储备特别是为了防止反叛或者外敌入侵供养一支集中军队所必需。漕运对于封建农业中国的重要性,在汴河漕运与北宋立国的相互作用中得到了极其鲜明的体现。 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美国著名的汉学家欧文·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理论高度重视历史上牧业社会的重要性,改变了以农业社会为中心的中国史思考维度。特别是拉铁摩尔从中国内部文化一族群的多样性视角,通过分析牧业社会和农业社会在长城这一中间过渡地带的竞争、共生与统一的关系,开启了文化多元主义中国的历史思想取向,对中国疆域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秦汉时期关中的水利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145页)。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统治阶级的兴亡存败,而水利事业又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是足食强兵的根本保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27页),这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总结。在战国激烈的兼并战争中,秦国统治者注意调整土地政策,治理河渠,发展水利,兴修了著名的都江堰和关中的郑国渠灌溉工程,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说是;“秦以富强,卒并诸侯”。现代史学家也一致公认,秦国注重水利事业,为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汉初,统治阶级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时,他重视水利事业,治理黄河,兴修关中地区的灌渠,形成了一个以长安为中心的水利网络。水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尚伟伟  元敏 《沧桑》2014,(2):170-173
在我国成功完成土地改革之后,毛泽东基于中国的国情及中国农业生产的实际,为使落后的农村生产力与新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开始了走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道路的探索。中共山西省委率先在长治地区试办初级农业合作社的创举,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的共识和统一意志,完成了农村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农业合作化,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毛泽东农业合作社的重要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深化农村生产体制改革,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左"的错误和自然灾害,中国在1959~1961年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当时最突出的问题是农业生产遭遇严重挫折,粮食极度短缺。为加快农业生产的恢复,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制定了"吃饭第一"的方针,要求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利用财政手段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是贯彻这一方针的重要举措。国家财政支援农业的措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减少提取农业剩余;二是直接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16.
存在于1910-1914年的朝鲜族自治组织——“间岛”垦民教育会(垦教会),在延边地区获得了沟通中国官府与朝鲜族的中介地位,并取得了参与设立官立朝鲜族学校、自己设立学校以及管理私立学校之权限。于是,垦教会在扩大朝鲜族教育机会的基础上,实施爱国(朝鲜)教育,进而促进中国的朝鲜民族同一性的形成。然而,清末民初,正是中国民族国家开始铸造之时,民族主义需要的国家权力必须是没有竞争的权力。在此情况下,垦教会与延吉府之间的冲突随之而起,垦教会被解散。本文考察了垦教会如何对应中国的朝鲜族教育政策的同时,解明了该会如何利用中日两国的矛盾,对朝鲜族实施民族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三年“大跃进”给中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带来了一场浩劫。20世纪60年代初,“大跃进”运动结束后,农村人口的非正常死亡还在发生,农业生产降到1949年以来的最低点,农村一片凋敝。面对如此惨重的灾难,陈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力挽狂澜,大显身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缓解饥荒、摆脱农村困境以及恢复农村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刘卫东 《史学月刊》2002,(8):125-126
新乡辉县百泉书院创办于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历经五代后周、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清末改为学堂。近千年来,它所实施的独特教育和独特管理模式,曾给中外教育史家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称道。尤其是在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两个历史时期。百泉书院长期作为全国的化教育中心,理学教育影响深远,历史地位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9.
明代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研究吕卓民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垦辟土地以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兴修水利以增加灌溉土地的面积,改进生产工具以提高农作技术等,目的均在于增加粮食的产量。明代西北地区的粮食生产状况如何?不同区域的生产差异又如何?本文试从文献记载各地区的税...  相似文献   

20.
秦郑国渠渠首遗址调查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自春秋末期孝公用商鞅实行变法以来,执行一条法家路线,讲究"耕战",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是发展农业的重要环节。战国时期,秦昭王用李冰为蜀郡守,在当地劳动人民创建和努力下,建成了有名的都江堰,使蜀中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秦始皇继续执行这条正确路线,郑国渠便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在关中平原最早兴建的一处大型灌溉工程。《史记·河渠书》说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河,长达三百余里,灌溉面积四万余顷,是秦始皇在发展农业生产上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渠修成后,关中连年丰收,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大增,对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