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岑沫  黎军 《文史春秋》2008,(6):4-23
解缙(1369—1415),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又号喜易,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大才子,一部珍贵的历史巨籍《永乐大典》传世,让他永远成为闪耀历史长河的一颗巨星。他少年登科入仕名满天下,却因恃才傲物被朱元璋罢黜出朝;主修史籍巨典备受朱棣恩宠,为天下士子景仰。却因卷入“皇储”之争而遭贬;他满腹经纶、精通礼典,却以身试法,因“违制吊祭”而遭流放,最后又“私谒太子”招来杀身之祸。由于他不幸成为封建王朝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皇权历史一直对他讳莫如深,一部清修《明史》有意回避他纂修《永乐大典》的人生功业,也隐瞒了他的死因。皇权政治的流弊几乎导致了解缙身世遭遇和人生价值的湮灭。 解缙生平传记不多,他流徙两粤的经历更是鲜为人知。本文钩沉史实,披露解缙荣辱、跌宕的曲折人生及其寂寞身后的史料,为世人撩开这位旷世大才子谜一般的人生隐秘……  相似文献   

2.
2002年7月,“都市报”创始人席文举悄然辞去《华西都市报》总编和四川日报副总编的职务,前往沈阳接任《辽宁经济日报》总编一职。手下几名年轻骨干也追随而去,用他的话说:“带了七八条枪”! 席文举的辞职一度在国内媒体圈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和争论,更多的人则对席文举卸职后《华西都市报》的前途和  相似文献   

3.
王卓 《武汉文史资料》2008,(11):158-159
当我与丈夫柯宁还在谈恋爱时,一次聊天中,他提到了1995年春在武汉电视台《科技之光》子栏目“科学家,您好”开播第一期担任小记者的经历。巧合的是,4年之后的1999年,我也担任过“科学家,您好”栏目的小记者。这相似的人生经历拉近了热恋中我们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人生相逢相识相知皆是缘”。我与王国祥之间也是一种“缘”:30年前,我们相逢在“黑龙江省第二次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在这次会上我为他拍摄了一幅照片,后来命题为《虔诚者》。就是这幅照片使我们结下不解之缘。《虔诚者》中的主人公王国祥,当时,是解放军某部的一位班长,他是60年代亿万群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热潮中的普通一兵。多年来,我想方设法在寻找这位老朋友,经历了一个相当艰难的历程。今年2月,在《南方周末》刊登文章公开寻访,终于找到了王国祥,得知他仍在以自己的行动谱写着新时代的篇…  相似文献   

5.
从丁玲的命运看革命文艺生态中的文化,权力与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华 《炎黄春秋》2008,(4):55-62
2006年春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座,工作之余,都要去“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查找资料,恰逢徐庆全也在那儿访问,为他的有关丁玲的新书做资料补充和修改的工作,我们经常在一起谈论丁玲,谈论围绕丁玲的风风雨雨。不久我就读到庆全的书稿《革命吞噬它的儿子——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案纪实》,立时发现这是一本非常有创意,有深度,以新的视角考察“丁陈公案”的学术著作。下半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正式决定出版此书,庆全嘱我为他的新书作序,我虽应之,却也惶然,实在是因为丁玲的人生经历太复杂,围绕丁玲的一切也太复杂,不由得勾起我对自己“认识”丁玲的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6.
最近,《华西都市报》发表《倾力打造“川菜王国”》一,强烈震撼了川渝烹饪界、餐饮界。四川省委、省政府也非常支持打造“川菜王国”。我作为一名烹饪爱好,倍受鼓舞,感到川味饮食的又一个春天来临了!我觉得要将“四川饮食王国”构想变为现实,应抓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初读鲁迅的小说,尤其是《阿Q正传》、《药》、《离婚》和《祝福》诸篇,总以为他对故乡过于苛求,甚至于有点吹毛求疵。我想,这大约是由于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经历了家庭从小康而坠人困顿,在人生途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因而就迁怒到这些人和这些事上去。不仅如此,我还听说他还不愿把“绍兴”二字填入乡贯一项。后来再仔细的读他的书,觉得自己这些想法是很幼稚并且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台湾国宝级布袋戏世人李天禄,一生经历了由大清子民到日本皇民到台湾同湾同胞的多种身份,见证了台湾地方戏曲的极衰与极荣。他的命运一部生动的台湾近代史,吸引电影导演孝贤拍成其“悲情三部曲”之一《戏梦人生》(另两部为,《悲情城市》、《好男好女》,在这部自传体电影中,李天禄演绎了一段真实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相似文献   

9.
小小年纪组织农民自卫军、冒死营救林彪、长征中担任开路先锋、率领一一五师纵横驰骋……这就是曾经叱咤风云的陈光,如此大名鼎鼎的骁勇战将却在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的中译本中被戏剧性地张冠李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陈光后来的悲剧命运。令人深思的是,早在1954年6月去世的陈光在生前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时,曾写道:“我说他(指林彪)无品质的人,我说他无修养的人,我说他无气量的人,我说他没有共产党道德的人。”陈光和林彪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恩恩怨怨,且听本文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明末清初遗民画家方以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晚年画作《溪山松居图》的解读,结合他的人生经历与哲学思想,分析其哲学观点“天一我也”“三教归易”“怨怒致中和”对其晚期画作在构图、技法、风格方面的影响,并探析在此影响下方以智晚期画作表现出的兼收并蓄、阴阳平衡、生死与共之特点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1.
1写《我的1997》这首歌是在1989年,艾敬刚20岁。那个时候她听了苏珊·薇格的《Luka》,决定“把当时自己19岁以前的人生经历写一遍”。那个时候她对人生没有太深刻的理解,“去南方”不意味着淘金,更多是自由。那个时候她“可能也是想着扬名世界吧”,像U2、TheBeatles一样。  相似文献   

12.
2007年3月,《华西都市报》推出的《川黔有个白酒“波尔多”》报道,提出了很有创意的“中国最美的白酒原产地带”主题,引起了旅游业、酒类企业及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  相似文献   

13.
我和冉中同志并不相识,但却从老作家黄铁转赠他的散集《鸿爪集》中了解了他。不仅赏析了他朴实的风和闪光的采,而且知道了他与《湖北日报》的骨肉情谊。因为他大半辈子的战斗历程都离不开《湖北日报》,他的成长经历正是孕育在《湖北日报》的成长经历之中。他的生命几乎  相似文献   

14.
浦熙修,一位成名较早、才华横溢的新闻记者,一位爱憎分明、政治责任感强烈的社会活动家,却在其生命历程的最后十年承受政治迫害之苦。费孝通先生曾高度评价她留下的所有文章“也是一生为人的真凭实据”。《浦熙修当“旧闻记者”的岁月》和《忆女中豪杰浦熙修》记述的正是浦熙修两段重要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15.
李治亭 《清史研究》2001,(3):121-124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清史研究》前主编、享誉学术界的清史专家李鸿彬先生归道山已经一年了。作为至近的朋友 ,我为他过早地离去而悲痛不已 ,心中的怀念绵绵无尽 ,每每忆及他的高尚人格和为我国清史研究所付出的巨大劳绩 ,不禁充满了崇敬。他以立德立言写出了他的光彩夺目的人生 ,为我们树立了一代学者的典范。一、谦虚谨慎 ,老老实实做人《春秋》云 :人生有三立 ,即立德、立功、立言。人一生中 ,若能立其一 ,已属不易 ,若得两立 ,其难可知 ,就更不用说“三立”了。以“三立”而观鸿彬 ,我以为他已达到了两立之境界 :一则“立德” ,已…  相似文献   

16.
《西藏人文地理》采编者把当下西藏题材的写作群体,大致划分为像我等这样一住多年的、本土生长的和短期旅行的三大类,询问我对其间差异的看法;对于我曾说过在西藏“从寻找差异开始,最终却找到更多的共同”,流露出些许遗憾;最后的提问是,经历过“着魅”一“祛魅”,问我是否还有“返魅”可能。  相似文献   

17.
张向荣 《神州》2012,(6):397-398
契子:人生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人生短少,多有患难;生如夏花,去无踪影”虽说人生苦短,可我的生命却因一人而充盈丰沛,我的一生因他而改变,也因有他,我无畏生之艰难困惑,而欣喜生命的存在和温煦。  相似文献   

18.
<正>父亲周翼南离开我们一周年了,但并不觉得他离开得很久。因为有父亲的文与画相伴,我一直以为他只是远行了——在浩瀚的宇宙中,不再有时空的束缚,如他一生潇洒脱俗的性情,如他那枚方印“随心所欲”。父亲远行后,我陆陆续续整理他的文稿画作、笔记书信。古人有云“文人相轻”,父亲却在文艺界有着众多师友,他用他真挚质朴的笔,记录着同时代文学家、艺术家等师友的深情厚谊,虽非生死之交,却可以说肝胆相照。这些文章,收录在他的《画外谈画》《书房画室》《秋菊集》《手相》等散文集中。在父亲的文字里穿行,追随着他的足迹,我读懂了父亲,读懂了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情怀。  相似文献   

19.
因本刊“人物志”专栏的需要,我们同王敦书教授联系,准备前往天津拜望,请他谈谈治史经历。王敦书教授说,他非常欢迎,他要谈的内容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已经有了。后来,他把这篇文章又作了补充,寄给本刊编辑部。我们读了后,受益颇多,觉得这篇文字全面反映了他的治学经历,加上12月初,先生要去奥地利参加学术会议,为节省时间,我们把先生寄来的文章发表出来。文章原题为《早年经风雨,盛世看晚晴——我的人生轨迹和学术道路》。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蜡烛,我却宁愿把他看作一棵树。开花季节,纷纷扬扬,他拥有满树嫣红,收获的日子,沉甸甸,他迎来了满眼金黄的祝福。三尺讲台,悬河泻水,被揭怀玉,乐此不疲。从黑发到白发,跨越半百人生,不知老之将至。接到他的《散文创作论》(印刷稿),我并不惊讶。问:“这是您的第几本?”答,“另外两本都是基础写作,一本是我主编;那一本,我副主编。”明白了,这位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教授先生(写作教研室主任),从打1964年毕业留校一直教授写作课。还有那些数不清的寒暑假日数不清的函授面授,电大业大的写作讲习、讲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