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各种科技方法已经成为考古研究中最活跃、最具突破性和成果最为丰硕的方面。科技考古又被视为学科交叉或多学科探索的领域,可以超越传统及单学科方法的局限,从不同物质遗存、特别是隐性材料来提炼各种信息。科技手段的应用以及这种学科交叉对考古研究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但是,这种学科交叉也存在亟需改善的较大问题,即科技手段的应用与考古学的问题意识及科学阐释并没有很好结合起来,使得科技测试与考古分析成了缺乏互补和整合的两张皮。本文很好地讨论了考古学与科技手段的关系,提出了建立一种整合的考古学的重要性。虽然涉及的学科交叉越来越广,但考古学探究却因各分支学科和信息缺乏整合而受损。他呼吁,考古学家要了解科技方法的潜力,而科技专家也要知道考古学家探索的问题,合力整合显性和隐形材料的信息,为解决挑战性的课题提供比较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几门学科分别从发现与研究、保护、展示、利用等不同角度处理人类遗产,探索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因此常常被相提并论。近来,国内不少高校或者借考古学升格一级学科的机会将考古专业扩充为考古文博系、考古文博学院甚至文化遗产学院,或者新建考古文博专业等,但对几门学科的相互关系却探讨不多。近来,笔者先后参加首都师范大学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事业发展秉承中央博物院的传统与积淀,在考古发掘、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时期南京博物院乃至江苏省的考古事业应如何发展,南京博物院考古所原所长、邹厚本先生认为,应着重探索诸如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命名与研究,先秦时期吴、徐等诸侯国的界定与研究以及中古时期江苏地域文明的发展进程研究等课题,建立考古工作站和考古资料数据库,培养更多更权威的专业人才,推进科技考古、水下考古、公众考古等各分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从而促进江苏考古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已经开始第二个百年历程的中国考古学初步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且在很多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考古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最能反映考古学的中国特色与发展水平。通过梳理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高校考古通识课的建设,回顾河南大学考古通识课的讲授,我们对如何在高校开设和讲授考古通识课进行了思考,并试图在发展考古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视角下,反思高校考古通识课的设置,并试图探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郭强 《大众考古》2020,(3):39-42
科技考古是利用现代科技分析古代遗存,取得丰富的潜在信息,再结合考古学方法探索人类历史的科学,属于考古学的分支学科。我国现在正处于城市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各级考古单位发掘任务都很多,特别是市一级的基层考古单位,主要承担配合城市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工作,普遍存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科技考古方面往往无暇顾及。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博界,提起耀州窑,人们总会想起禚振西。 耀州窑是陕西著名的古瓷窑,上个世纪初即已发现,不仅发现早,而且从1959年起进行多次考古发掘,是我国考古工作收获较多的名窑之一。从1973年起,禚振西开始介入并主持耀州窑的考古发掘,在近四十年对耀州窑的研究探索与考古工作中,禚振西的名字已经与耀州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同时,耀州窑一系列重要的考古成果也将禚振西带上了发现与探索的人生旅程。  相似文献   

7.
考古学的发展离不开学科的规范。田野考古与考古出版物的学术规范是考古学学科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j2001年10月,由考古杂志社主办,云集全国20多家物考古刊物、出版社、考古研究单位和高校考古系的“考古出版物与学科规范化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代表就这一问题达成了共识(见本刊2001年第4期)。本期组织的“考古学学科规范化讨论”发表了曹兵武和陈官涛两位先生的章,两仅代表作自己的观点,读可见仁见智。希望本次讨论引起大家对学科规范化发展的重视,并欢迎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讨论中来.  相似文献   

8.
1997年6月30日,苏秉琦先生因病去世,使考古学界失去了一位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考古学科理论而孜孜追求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中国考古学派的创立者、学科发展带头人,考古界新老同仁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温厚长者。由我国学者自己进行的近代考古学自本世纪20年代开...  相似文献   

9.
1997年6月30日,苏秉琦先生因病去世,考古学界无不为之震惊与悲痛! 从此,考古学界失去了一位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考古学科理论而孜孜追求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中国考古学派的创立者、学科发展带头人;考古界新老同仁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温厚长者。 由我国学者自己进行的近代考古学自  相似文献   

10.
<正>以构建人地和谐关系为宗旨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最强音,而"环境考古"也成为其中的积极参与者。中国考古界高度重视"环境考古"工作,许多大学、考古院所及环境科学研究机构参与其中。1990年,周昆叔、巩启明先生等发起召开了"中国环境考古学讨论会",后主编有《环境考古研究》辑刊,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当时提出:"环境考古之所以被提出,是社会与考古学科发展的需要,在自然与人的关系方面给以科学的  相似文献   

11.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完善基本建设考古制度,地方政府在土地储备时,对于可能存在文物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得入库”,考古勘探前置成了地方文物保护工作的新模式。而在此之前,西安等地已开始考古勘探前置模式的探索。文章旨在探讨该模式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成效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考古学科及其基本理论、方法的形成,都是上个世纪上半叶从国外引进的结果。中国最早的一批考古学家,如李济、梁思永、夏鼐等人,都是学习了国外的考古学或人类学之后,回到中国,并在实践中为建立中国的考古学科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中国考古学科在其实践中,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上个世纪50至70年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教育部学科分类体系和国家标准学科分类标准中,文博考古学科类属关系不统一。文物学始终没有获得科学界正式承认,给高校学科建设造成一定影响;考古学新升为一级学科,意味着"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生专业名称面临调整,由此将出现"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的二级学科;而将本科专业名称"博物馆学"改为"文物与博物馆学",又将使其与"文化遗产"学科分类不相同步。因此,文博考古学科类属关系需要统一,相关的专业名称与学科名称也应该一致。  相似文献   

14.
山东寿光市北部沿海环境考古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山东大学考古系等在山东寿光市沿海进行了一次环境考古调查和试掘,本次工作预设两个目的,即解决当地先秦时期考古文化的发展序列,以及探索遗址分布与中全新世海岸线变迁的关系。结果表明,寿光沿海地带的先秦文化序列为大汶口-龙山-商周时期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4000~221年间。再根据考古和自然学科资料,寿光沿海的中全新世海侵在公元前4500~前3000年达到最大范围,之后海面开始下降进入海退期,并在公元前2300年前后和公元前1400年间有过两次停顿期。这对山东北部沿海今后的环境考古将有重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忠培 《华夏考古》2003,(4):102-105
在世界的中国考古中,中国大陆的中国考古扼制着这个学科的制高点,掌握着这一学科的发言权,中国大陆的田野考古技术在世界考古中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它的理论与方法也居世界先进行列。中国考古学的这些成就对世界考古学做出了贡献,对研究中国考古学的外国学者产生了极重要的影响。这虽是将中国考古学推向世界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当前的考古学科建设阶段,学科发展应该重视理论的研究与理论体系的构建。范式是审视考古学理论发展的主流标准,中国考古学以文化历史范式为主。陈洪波先生的《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史》从学科历时性发展的角度梳理了民国南京政府时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进行的考古活动及其社会背景与思想潮流,文章讨论了包括考古学学科定位和学科研究倾向在内的多个问题,来呈现这一时期推动中国现代考古学学术范式形成的诸多来源。  相似文献   

17.
以谭其骧先生悉心指导研究生学习和论文写作、以及鼓励探索新学科引进发展创新的两个具体事例,纪念谭其骧先生冥诞110周年。具体事例一为指导《徐霞客〈盘江考〉疑论》的写作,另一为鼓励引进并建立中国的考古地理学学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2017年9月"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会议借科技考古研究院成立之际,梳理了科技考古在复旦的发展轨迹,并对今后的日益壮大予以厚望。与会专家、学者就科技考古在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建言献策,分别勾勒了科技考古发展趋势的五个重心:着重强调考古学问题指导下的科技手段运用、不同学科间的合作攻关、科技考古方法论的建设、一专多能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及考古学的新时代转型。会议还发布了科技考古的六点"上海倡议"。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公共考古"或"公众考古"受到国内外考古界的普遍重视,中国考古学会还专门成立了"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公众考古"的兴起体现了三个方面的意义:其一,体现了科学与社会的本质关系的正确处理。现代文明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而科学虽然是由科学家——无论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或人文科学家——所从事的事业,但"科学"作为一种人类长期实践和持续探索的文明成果,属于整个社会,而不是科学家的私利或私人领域。任何科学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教授从事考古工作55周年,恰好也是他诞辰80周年。他从1934年主持发掘陕西宝鸡斗鸡台基地以来,一直始终不渝地探索与追求,坚持考古科学的自身特点,在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考古学文化谱系和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分布规律与格局、考古田野工作基地建设、考古报告编写、考古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他又特别强调考古学是个独立的学科,要摆脱传统史学的影响与束缚,为考古学的研究开拓出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他的这些贡献,促使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范围的考古学研究中,更加成熟,更具特色。他从1952年至1982年,任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现考古学系)教授,兼考古教研室主任。他用广博精深的学识、严谨朴实的作风、慈爱宽厚的胸怀,培养了校内外几代考古工作者。他的这些学生,在全国考古文物工作各个层次的岗位上,正在充分发挥出核心与骨干作用。为庆贺苏秉琦教授从事学术活动55周年和诞辰80周年,我们组织了一组论文在本期发表,以此作为鲜花,献给考古学导师苏秉靖教授和考古文物界的朋友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