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江南地区的育婴事业圈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研究清代青婴事业的过程中,日本学者夫马进先生指出在江南地区存在着以苏州、松江等城市为核心的青婴事业圈,并就苏州、尤其是松江育婴事业圈的构成作了富有成效的探讨(夫马进,1986a,1986b人在(清代苏州的慈善事业》一文中,笔者在夫马进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对苏州育婴事业圈的情况作了进一步的揭示(王卫平,1997)。但是,拙文中对苏州育婴事业圈的形成机制未予解释,同时,育婴事业圈在江南地区普遍存在,其构成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有必要进行专门的探讨。一、江南地区育婴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在清代的民间慈善事业中,育婴事业是发生…  相似文献   

2.
一、清代 1996年7月,在中津川举行了明清史夏季研讨会,讨论主题是“中国清代后期的地域社会”。自1981年的专题讨论会提出“地域社会的视角”以来,至今已过去了十五年,“地域社会论”仍然成为本次夏季研讨会的主题,而且参与者达到100人之多,可见“地域社会”的视角已经成为当前明清史研究的主流。此次研讨会讨论了森正夫提出的“地域社会”论的所有课题和问题,虽然未能全部解决,但作为总括中国史研究现状和课题丛书的一环,是森正夫主编的《明清时代史的基本问题》(《中国史学的基本问题4》)一书的出版。在该书《总论》中,森正夫…  相似文献   

3.
刘森 《新疆地方志》2011,(1):55-58,62
民国新疆,战乱频仍,生灵涂炭,而慈善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实际上扮演着消弭动乱、减缓社会冲突的角色,对于维系民国新疆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与清代传统的慈善事业相比,民国时期新疆的慈善事业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的慈善事业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研究》对中国近代慈善事业进行了专题式的全方位研究,以宏大的历史观照,重现了历史全貌。这部著作既"通"又"专",采用多维立体的研究方法,将近代慈善事业置于时代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整理爬梳、挖掘提炼,提出深刻独到的分析和见解。在价值多元、矛盾丛生的当代社会,慈善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研究》的问世,对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清代,广东是慈善事业较为完善的地区之一,不仅数量可观,而且种类也渐趋完备,涉及养老、慈幼等机构,兴办方式主要分为官办、官绅合办和民办三种。此外,清代广东慈善事业具有严格的管理章程和灵活多变的筹资方式,从而得以良好发展,进而缓解了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善事业是由民间公益团体或个人组织和开展,社会成员广泛参与,对遭遇灾难与不幸的人实施民间性的社会救济行为体系.随着学术界在社会史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和拓展,中国慈善事业史也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视野中一个新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遭遇了千年未有的剧烈变革,天津地区的慈善事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嬗变。社会变革及因此而起的慈善事业的变化,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本文就学界对近代天津慈善事业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对女性贞节道德的要求是父权制社会形成的产物,在封建社会有着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即墨县志》为依据,对清代即墨县的贞节妇女守节殉烈情况进行了分析:清代即墨贞节妇女在丈夫死后,首先以抚育丈夫子嗣、延续夫家香火为第一要务,而对于夫亡无子的妇女,大都选择了殉节之路;可见"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深深禁锢了妇女的精神世界,致使女性以出嫁后从夫、夫亡从子为人生皈依,当二者在现实社会皆无可从时,则意味着清代妇女生存希望的幻灭,导致殉节现象的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9.
慈善事业在我国历史渊源颇长,尤其是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地区的慈善事业高度繁荣。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和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中国传统慈善事业面临着新的转型,其主要表现即为"教养兼施"理念与传统慈善机构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从赘婿地位看入赘婚的家庭关系--以清代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向有“夫为妻纲”的说法 ,这是指丈夫在家庭中具有主导、决定性的作用。入赘婚相对于正常婚姻是一种异变。本文利用清代档案文书及其他资料 ,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考察 ,以期对赘婚制家庭关系有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郭常英 《史学月刊》2006,(11):107-109,114
我国的慈善事业目前尚不发达,慈善史研究也较为薄弱。《中国慈善简史》一书为推动慈善史研究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重视慈善历史的研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关注我国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是史学工作者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甲午年(2014年)闰九月新加坡修德善堂养心社宋大峰祖师金像百年回銮活动为例,分析了当代社会海外移民通过将源自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回传而对中国乡村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从宗教层面看,祖师百年回銮实现了信仰体系的循环与完善,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改善注入了新元素。从移民历史来看,潮人移居海外,同时在海外将潮人信仰理念传播开来。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与移民共同迁移的祖师信仰也可以实现"返乡"——仪式回传。祖师信仰及其仪式的回传,结合中国本土宗教文化的复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乡地方社会的信仰体系。从慈善事业角度看,善堂的慈善事业,救济贫苦,施医赠药,造福人类。在潮汕乡村,随着宗教信仰的苏醒,慈善事业也随之兴起,这对发展中国慈善事业有重要意义,同时慈善事业在中国乡村的发展,也影响了乡村的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3.
恤嫠事业是中国传统慈善事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以清代江南地区最具特色。"恤"含有怜悯、救济的意思,而"嫠"旧时专指寡妇,所谓"恤嫠"即对寡妇的怜悯和救助。清代江南地区的恤嫠事业发展兴盛,从官方到民间,均给予寡妇较多救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寡妇的生存困境,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清代(1840年以前) 1991年日本的清史研究,涉及各个方面,以下分别略作介绍。地域社会常建华《中国近年来的明清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与文化》6,茂木敏夫译),介绍并考察了1986年下半年至1990年期间中国学术界有关明清时代社会史研究的状况。中国自解放以后,社会史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至八十年代,才深切感到社会史研究的必要性,并开始对知识阶层以及宗教、宗族等问题进行考察。其中,在宗族制废方面,宗教经济的研究成效很大,在士大夫的研究方面,则以与乡绅,商人有关问题的成果较多。在研究方法上,也由以往单一的阶级分析方法,转而注意利用社会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人口学等  相似文献   

15.
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号召下,中国近代佛教慈善事业在逆境中求生存,传统积德行善与社会公益相结合,佛教慈善蓬发新的生机,逆势飞扬,谱就乱世慈善赞歌,以其大功大德福利社会和民众,成为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宋代是中国古代民间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至成熟阶段的重要时期。在儒家博施济众思想的影响下,宋代士人群体积极投身民间公益慈善事业,他们在其中担负着发起者、组织者或领导者、管理者的作用。宋代士人群体的民间公益慈善活动,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宋代是中国古代民间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至成熟阶段的重要时期。在儒家博施济众思想的影响下,宋代士人群体积极投身民间公益慈善事业,他们在其中担负着发起者、组织者或领导者、管理者的作用。宋代士人群体的民间公益慈善活动,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秋光著的《中国慈善简史》是目前仅见的包括从古至今中国慈善思想和慈善实践的研究专著,就研究方法和理论阐述都具有重大价值。读后深受启发,联想到中国慈善史研究中存在有下列问题需进一步研究:何谓慈善事业;近代中国的慈善事业与公共领域;中国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与西方影响;中国红十字会起源于何时。  相似文献   

19.
近一百年日本的清代社会史研究——以中间团体论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日本的中国史研究中,清史未必可确立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学者对清代历史的关心,与其说是关注"清代"所特有的时代特征,莫如说是偏重于在清史中所能看到的"中国传统社会"的一般特征。战后的研究者,对那种把"中国传统社会"认为是固定不变的看法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越来越集中关心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各时代的历史特征。当此之际,与其说是"清代",不如说是"明末清初"作为一个具有特征的时代,成为了分析的对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东北地方精英经办慈善事业的内容从简单趋向繁复;他们多以个人的名义参与慈善事业,有的演变为整个家族的善举,直至许多善士联合成立各种慈善团体,救济平民百姓。其积极地参与慈善事业主要源于中国传统慈善理念的熏染、保护身家性命与在公共领域内发挥济世救人的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考虑。透过其积极的善举,可以获知东北慈善事业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