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七四年三月,秦俑破土而出,立即引起中外人士的极大关注,随后的几次大规模钻探和发掘,又大大促进了秦俑的学术研究工作,使其珍贵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与此同时,秦俑文物保护问题也日益严重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十几年来,有关专家、学者曾为秦俑保护做过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历史、考古等学科的研究相比,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很多影响文物长期保存的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秦俑这一重要的人类历史文化遗  相似文献   

2.
秦俑研究第四届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8月16日至8月20日在陕西省临潼县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继前三次秦俑研究学术讨论会后的又一次关于秦俑与秦文化研究的盛会.它是纪念发现秦俑坑20周年、秦俑博物  相似文献   

3.
关于秦俑抗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秦俑抗震刘生培,高建民一沉睡地下二千年的秦俑,历尽沧桑。现在陈列于展厅中的经修的秦俑,抗震能力很差,加之排列密集,震环或倾倒一个,将导致成片损坏的严重后果。陕西省科委对文物的科学保护很重视。1987年陕西省科委下达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就将"秦俑...  相似文献   

4.
李乃夫  王继宁 《文博》2003,(4):17-18,37
秦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室外建筑装饰浮雕的设计与制作,是我馆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上的结合,也是现代建筑在特定区域(秦俑馆文物游览区)体现秦文化风采的一次尝试,更是中国式的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相结合在现代建设的遗址型博物馆中的又一次实践。  相似文献   

5.
秦兵马俑大型文物珍品展(以下简称秦俑展)在黑龙江省博物馆的展出已经结束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回过头再来重新审视这个展览,觉得确有许多东西是值得我们研究与汲取的.  相似文献   

6.
浅谈秦俑文物的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军 《文博》1989,(5):88-89
秦俑开馆展览至今已经十年了。在这期间,秦俑文物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损坏,出现了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有些是考虑不周造成的,有些是自然因素侵蚀造成的。通过什么途径能够预防或延缓各种因素对秦俑文物的毁坏,本文就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方家赐教。  相似文献   

7.
郭向东  彭文  孙炜 《文博》2002,(6):78-80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在陈列展览中,为文物提供一个良好的保护环境,是近年来博物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1999年秦俑博物馆在对铜车马陈列进行的第四次改造中,就如何在陈列展示中正确处理陈列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更好地保护“国宝级”文物铜车马,为铜车马创造一个优良的陈列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8.
论文存目     
作者党士学张文立徐人伯王芸何正磺张志军备注《文博》1989年第5期《文博》1989年第5期《秦陵秦俑研究动态》1990年第1期《文博》1989年第5期陆晓延党士学张仲立张自修《文博》1989年第5期林剑鸣《文博》1989’年第4期王关成《文博》1989年第5期袁仲一《文博》1989年第5期冯声麒李永欣冯声麒何兴龙唐良贵王望生冯声麒郑宏剑唐良贵何兴龙冯声麒李永欣 论文题目四号坑是未建成之俑坑说质疑秦陵博琼与秦汉博戏荞风论秦俑试论秦俑美秦俑披言浅谈秦俑文物的保护问题秦内史行政区划也谈秦俑坑的洗劫和焚毁从民俗论秦俑二题秦俑效应和秦文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秦俑主题思想是秦俑研究诸方面中一个十分重要而且较为复杂的课题.它关系到从总体上真正把握和认识秦俑这一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随着秦俑研究领域的不断开拓,秦俑主题思想的探讨也逐渐被专家学者们所重视,从一般涉及到专文论述,以致初步形成几种不同观点的争鸣,这是秦俑研究不断深入的可喜表现.  相似文献   

10.
秦始皇陵园的地下庞大军阵──兵马俑群的出土,被誉为“本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正值秦始皇兵马俑发现25周年和秦俑博物馆开放20周年之际,本刊特邀长期从事文物考古报道的新华社高级记者王兆麟,对秦俑的发现、挖掘、作全景写真,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和未公开的情况的材料。二十多年来“秦俑热”历久不衰,西安的秦俑博物馆迄今已接待了中外人士四千多万人次,其中包括一百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这些风靡五大洲的秦始皇“地下御林军”是怎样被发现的呢?请看下面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54,(7)
陕北革命,历史文物调查征集工作组,是在西北文化局及陕西省文教厅的领道下,由西北历史博物馆和陕西省文管会共同组织的。征集工作组的任务是:了解陕北各地文物情况,宣传文物政策和协助地方政府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并进行各种文物特别是革命之物的调查、征集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秦俑博物馆和陕西省博物馆,各陈列着一件似钟似铃的铜器(见图一),该器物出土于秦俑一号坑,《秦始皇陵东侧第一号兵马俑坑试掘简报》①将此铜器定名为"甫钟",简报说:"甫钟2件,形状相同。分别出土在两辆兵车附近。甫长10厘  相似文献   

13.
一位外国友人曾经赞叹秦俑坑是世界上少见的考古发掘工地。他十分羡慕地说:“你们能在这里工作,是太幸福了。”泰国公主诗琳通参观秦俑时,以一个考古学家的口吻说:“这是世界上考古工作者最能发挥她的才能的地  相似文献   

14.
1980年夏,大三暑假,学校组织去外地考察。我们历史系参加考察的同学由我带队去陕西,负责接待的是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秦俑考古队。行前,系里的老师就介绍说,队长袁仲一是我们的系友,说来应该算是大师兄。  相似文献   

15.
3月28日为了响应党的号召,送文物上山下乡,陕西省文化局将我馆(陕西省博物馆)和西安半坡博物馆组合了几个小组赴外县举办流动小型的文物展览,我们宝鷄小组是其中的一个。六位同志,三箱文物,一卷画片,下午二时由  相似文献   

16.
我在1958年第1期文物参考资料上刊载了一篇"说天亡?为武王灭商以前铜器".这篇小文多采时人胜说,自己并无什么创见.此文除补充或订正一些考释外,旨在论证这个?是武王灭商以前的铜器,因而说明:以周人在灭商以前犹是原始社会的说法,是不可信的.我在这篇文章的末尾,又提出这样一个说法:"此天亡或即文武时代的太史史佚",而未敢再事引申.现在我仍然相信这两点.但1958年12期的文物参考资料上,载有钱柏泉先生评我的文章,又给我一个再思考的机会.现在再把我的不成熟的意见,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故宫新收骨化石铭刻(楔形文字)的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八五年十月我院接收了薛慎微先生捐献的两件带铭文的马骨化石。在此前后,曾请有关专家对这一文物进行研究。现在本刊发表马骨化石及拓本的照片、研究材料和接收情况介绍,以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行秦俑纪念币的设计,我来到了骊山脚下的秦俑博物馆。第一次看到秦俑,给了我非常强烈的印象,一片排列整齐的军队,像在接受检阅,把两千多年前壮阔场面展现在我的眼前!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国内外一切对秦俑的赞叹之词,这时不但觉得不过分,而且还感到不足。我的心在震颤,设计秦俑纪念币的重任将要由我们来完成。面对祖先创造的艺术杰作,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认真吸吮古代雕塑艺术的精华,引导自己把这套纪念币的设  相似文献   

19.
秦俑出土以后,研究秦俑主题的论文曾出现过一批。通过秦俑的艺术形象,探讨其主题思想,确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但是,从已发表的论著来看,基本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秦俑的形象都是“不畏强暴、自信、活泼”,秦俑军阵反映了“积极向上”、“秦政权的巩固和强大无比”,“体现着新兴地主阶级武装力量的旺盛的战斗精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是秦兵马俑发掘30周年暨秦俑博物馆开馆25周年,在这一年中,我们用举办临时展览、学术会议、秦俑巡展和纪念大会等系列活动来纪念这个难忘的、有意义的日子;我们配合博物馆的工作,采用各种宣传手段,在春、夏、秋、冬四季里掀起了宣传兵马俑的热潮,正如一位记者所言:秦兵马俑的宣传工作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