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自成体系,博大而精深。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王朝时代后,儒学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然而在儒学文化体系中,封建的纲常伦理却是其核心,这致使中国的思想文化死气沉沉,科技文化墨守成规,便也渐渐落伍于世界文化之林。但在近代饱受西方文化欺凌的同时,却也正同时承受"反哺之恩",使得中国的近现代文化呈现一种不一样的特色—这就是我们后来所接触的"西学东渐",并且随着西学东渐的影响,呈现着不同特色的新文化对旧的陈腐落伍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这也就儒学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支配统治地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在"西学东渐"影响下的独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八路军办事处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并且是以中国共产党非执政党身份在国民党统治力量十分强大的地区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的,主要依靠宣传发动和思想引导,即以文化建设为主旨,并使马克思主义与新文化及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整合。  相似文献   

3.
王志刚 《黑龙江史志》2013,(15):155+157
顾友仁博士的著作《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阐述了我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历史进程,论述了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融通"等创新观点。文本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新的盘点和分析,使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和理解。在"国学热"与党和国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该著作的出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与环境保护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玫 《人文地理》1995,10(2):62-66
加强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促进了环境的保护,但"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观念又强烈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人口的膨胀导致人们不得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传统文化对环境保护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吸收古文化的精髓,剔除糟粕,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风水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风水学说发端于秦汉,成熟于唐宋,发展于明清。基于中国传统的阴阳理论和五行学说的风水理论,是"道"、"气"、"阴阳"、"八卦"、"五行"、"中庸"、"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思想,在相地建宅过程中的物化。清朝虽是满族,但入关以后迅速汉化,以中华文化思想为指导进行国家治理,避暑山庄的修建,正是康熙皇帝以风水思想为指导的一处园林佳作。  相似文献   

6.
谭练红 《沧桑》2010,(6):196-196,208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本文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周成仓 《攀登》2007,26(3):124-125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以人为本、贵和尚中、诚实守信、义利并重的思想,是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借签和宏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秦岭  阚先学 《沧桑》2013,(6):242-243,246
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中含有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可挖掘的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警惕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处理好继承传统文化与借鉴外来文明成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黎丽萍 《沧桑》2013,(2):59-61,65
作为异质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中国化,不仅是中国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的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品格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前提;马克思主义吸收、改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两者之间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两者之间文化精神的会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文化基础。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黛  沈丹 《风景名胜》2020,(3):0313-0313
在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浓郁,设计人员通过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增强园林思想内涵与精神的表达,能够使园林参观者进一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精髓全面展现。本文对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元素的体现进行了探索,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林 《史学集刊》2007,4(3):31-3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广泛传播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有着某些契合点。例如,中国社会原有的均平理想、人学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和敢于斗争的传统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民主性精华,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和文化整合的过程,其文化本性要求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必须按照教育目的,同时遵循文化的规律,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作为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语境,也为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机制建设,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汲春锋 《神州》2014,(17):166-166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传统文化热”的社会现象。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离不开传统,传统是不能割断的。毛泽东曾经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同样也不应与传统割断,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有利于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江泽民在2001年建党80周年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思想积淀深厚、源远流长,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文化背景和永恒的思想资源,传承我国思想教育的精髓,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结构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折理、人生理想和道德修养的内容,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人生目标等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有利于加强和改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尹业初 《沧桑》2008,(5):106-107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借鉴。而新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借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理念。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也就是在反思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实践,有效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郑云才 《沧桑》2009,(1):108-109
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企业和谐应以和谐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此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既注重创新,又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底蕴和根基,两者互为影响、作用。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相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这是时代赋予企业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7.
冯波  刘欣然 《沧桑》2010,(5):142-143,1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和继承。  相似文献   

18.
赵艳婷 《沧桑》2013,(6):123-125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文化通过思想意识交流的方式,让患者不觉得是冷冰冰的机械治疗,更有助于心理疾患的康复,而且文化思想载体的独特性和大众性也使心理治疗能够更广泛地推行。在现代社会,心理医生面临的疾患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化,它要求心理医生要学贯中西,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找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之间的共通处,通过理念契合、对象契合、方法契合,在心理治疗中自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实现更有效地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9.
刘洋 《神州》2020,(6):52-53
中国传统戏曲具有深厚的文化智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需要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促进大学生的人格锻造。高校将传统戏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当中,能够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传统戏曲文化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健全大学生的文化品格,帮助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不断彰显民族个性和个人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20.
《四世同堂》,一部民族的痛史、愤史。在《四世同堂》中,老舍继承了鲁迅改造国民灵魂的五四传统,把造成国人性格懦弱、敷衍、苟且偷安的思想根源指向传统的北平文化。而整个北平文化又是以家族文化为基础的。因此老舍在《四世同堂》中便集中地审视了中国的家族文化,对其消极性因素进行了理性的审视与批判。如果说鲁迅从思想的角度,茅盾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切入社会现实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