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冕服礼制并非只是空洞的繁文缛节,在议定过程与具体内容之中,皇权政治的某些观念得到了隐秘的表达.作为明帝国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冕服礼制在当时受到了朱元璋集团的高度重视,规划从洪武元年开始,至二十四年已成定制.明代冕服礼制折射出君臣之间的悬隔与"家天下"的皇权观念,其程度之深,似史无前例.明代皇权观念的变化,除一定程度上受元代的影响之外,朱元璋的个人意志也非常重要,此外,儒士期待"圣君"重建理想社会秩序的激情亦强化了绝对皇权的观念,这些在洪武时代君臣议定冕制的过程中都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2.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开始了它向整个社会传播、普及的历程,儒学逐渐走出上层社会,开始真正融入到了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推进儒学思想的大众化,儒士们不断努力,终于探索出如兴科举、撰写蒙书、制定族规家礼等有效途径,并在强化主体、注重导向等方面有所建树。由此传统儒学大众化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今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皇权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以士大夫政治形成的宋代为基点,透过大量史料,分别从思想史与政治史的视角对中国历史上的皇权进行了历时性的考察。在思想史视野内的考察,主要阐述了王朝政治的参与者士大夫的皇权观与君主的自律意识。"君"或"君主",在先秦的指归为诸侯国君,自秦始皇开始则专指皇帝。然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形成后的士大夫,则有意无视了这种不同,在儒学国教化以及理学的社会普遍化的强势背景下,大量发掘先秦政治言说中对君主限制的内容,作为限制君主制政体下绝对君权的理论武器。"君德成就责经筵",通过对皇子和皇帝进行的为君之道的正常制度化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士大夫的皇权观到君主的自律意识,成功地完成了理论位移。让多数君主在为君之道的框架内,难越雷池一步。在政治史视野内的考察,主要考察了在实际政治运作中的君臣关系。在君臣互相依存合作的前提下,历代士大夫为了防止名义上绝对君权的暴走脱轨,苦心积虑,对皇权实施了种种规范,本文归纳形容为"天"、"道"、"法"三个紧箍咒和"不文律"、"公议"、"留名的青史"三堵墙。本文还通过具体的政治实态揭示出,谏官、御史在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完成天子法官的使命,却基本沦为政治集团的鹰犬。笔者视派系政治是理解中国政治史的一把钥匙。具体的考察显示,中国历史上的皇权经历了一个由人格化向非人格化转化的过程。尽管皇权在各个历史时期、甚至在同一王朝的不同时期消长都有不同,但实质性皇权由于政治制度的日臻完备等因素,发挥作用的余地愈来愈小,而显示权威的象征性因素却愈来愈大。  相似文献   

4.
16-18世纪,日本从一个地方武士特权阶层和首都贵族主导的社会,变成了新兴商人和平民逐渐掌握权力的商业化社会。一部分以教授汉文为生的儒士,凭藉其文化优势占据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虽然有“颂华”和“贬华”腔调之分,但实质立场都是试图将儒学从中国背景中剥离。从而把中国古代圣人之“道”日本化。另一部分以中医谋生的儒士,在其医学研究中体现了清代学术的影响,比如新汉方考证派的兴起。总之,相比兰学对日本现代性影响被过分夸大,本文认为儒学影响了18世纪日本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宋元乡饮酒礼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乡饮酒礼是我国上古时期比较盛行的一种以宾贤、敬老、谦让为主要内容的礼仪制度 ,随着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乡饮酒礼逐步与儒人社会联系起来 ,成为以地方儒学为中心的社会文化活动。宋代乡饮酒礼由于四明等地儒士的大力提倡 ,流行全国。元代虽然儒士的处境已经今非昔比 ,但仍然可以发现有关乡饮酒礼的记载 ,元代的乡饮酒礼成为激励儒士自强、自立 ,维系儒学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试析东汉末年太学生离心倾向之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静波 《史学集刊》2001,(1):89-92,40
东汉末年太学生与官僚士大夫结党谤政.对抗皇权及宦官势力,这种离心倾向源于皇权提倡儒学意识形态与维护权力平衡的政策之间的矛盾冲突。皇权提倡的儒学本位的教化政策.导致以太学生为代表的“通经”之士的增加;但同时皇权又扶植宦官势力进入官僚队伍,以抗衡外戚及士大夫势力.皇权的两种努力结果相互冲突.太学生向上流动的通道受阻。由于皇权不能有效地解决太学生的“致仕”出路问题,引发了太学生的离心倾向。  相似文献   

7.
李佳 《史学集刊》2022,(6):53-61
元明易代后,元代实行的儒户制度与生员制度皆得以延续,但前者已经失去了圈定优免对象的功能,后者在明初扩大发展,成为基层儒士获得优免权的主要渠道。之所以出现这种转变,是因为蒙元时期将儒学视为一种宗教文化,明代则将儒学提升为官方独尊的政治文化,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流动模式。明代调整基层儒士管理制度,刺激生成了一个新兴的,且具有较大开放性的儒士特权阶层,从而使14世纪以降的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申万里 《史学月刊》2008,(10):41-50
元朝大量江南儒士来到都城大都,成为大都政治、文化舞台上一个非常活跃的社会群体。尽管江南儒士在大都的生活遇到很多困难,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坚持了下来,一些人在京城做了官,更多的得官而归。京城大量江南儒士的存在,不仅在蒙古、色目人占优势的元朝都城传播了传统儒学文化,也为元朝政权实行汉法提供了重要的舆论支持。元代江南儒士游京师现象,反映了江南儒士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改善自身生存状况、实现人生价值的努力,也表明了中国土人精英顽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传统儒学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元代游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学是元代比较流行的一种求学方式,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元代儒士游学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一方式,获得改变自己处境的机遇或为改变自己的处境创造条件。元代游学主要有到各级儒学游学、到国子学游学、民间拜师游学以及到地方书院、义塾游学等方式。游学者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游学生活比较艰苦。元代游学的盛行,是当时的客观环境、元代儒士的处境以及元代教育的特点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游学反映了元代儒士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通过游学改变自己处境的努力。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游学有利于弥补元代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弊端,对提高元代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元代教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天宝至大历年间,唐代社会兴起了一场儒学与文章的复古思潮。"安史之乱"是这一思潮的催化剂。"安史之乱"所导致的政治、制度危机,其实质是思想文化危机。乱前,少数敏感的儒士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从而致力于复兴儒道和文章复古。"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危机进一步暴露和深化,也进一步推进了该思潮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西晋初年出土的《竹书纪年》不但补充了传世文献的记载,更因其内容与儒家经典在叙述与认识上的差异,激发了人们对史学自身的反思。晋唐之际的学者利用《纪年》核准文献、考证史实,同时也引起了关于经史关系、史体史例、疑古证经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究,从而对晋唐间史学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古里亚人是一个世居阿尔卑斯山、亚平宁山地区至地中海岸之间的古代族群,素有自己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语言和风习.在古代地中海世界民族关系博弈的棋局中,利古里亚人与罗马的交往最为重要.从第二次布匿战争时起,罗马开始通过持续的武力征服,逐渐将北意大利和高卢东南部一带的利古里亚人纳入自己的版图.在其后罗马优势文化的浸渍和影响下,利古里亚人如同其他部分蛮族那样,不得不走上了一条最终否弃自身的罗马化之途.  相似文献   

14.
商兆鑫 《攀登》2010,29(1):37-40
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认清民主和集中的辩证关系至关重要。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的功能和目的包含集思广益和利益协调两个方面。民主集中制中的集中则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个人对多数人意见的服从,对整体意志的服从,对统一的决定的服从,对纪律的服从,对代表共同利益的权威性指挥中心的服从。从作为一个政党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来讲,民主集中制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和谐整体。集中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归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The great diversity in early subsistence practices and in the later development of complex patterns of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is one of the Intermediate Area's greatest riches for comparative anthropological study.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there is now in the midst of the conceptual shift needed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ies offered.  相似文献   

16.
狄奥尼索斯与阿波罗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尼采借助于古希腊的宗教和神话传说提出的一种艺术原则,但这种关系只是尼采应其时代的需要而做的一种创造,与两神在古希腊宗教体系中的实质关系还有一些差别。对古希腊的宗教来说,狄奥尼索斯崇拜不仅不是一个外来的因素,而且在时间上还早于阿波罗崇拜,两者之间的对立成分很少,而且存在着很多联系和相似性。同时,狄奥尼索斯与阿波罗通过这种联系,确立了彼此在古希腊宗教里的层次和地位。  相似文献   

17.
张淑君  王国力 《攀登》2001,20(5):35-38
知识与道德之间并非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处于一种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之中,具体表现为:一是知识对道德的促进作用;二是道德对知识的影响和制约;三是知识与道德的相互转化。正确认识与道德的关系,对我们培养、选拔人才,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论格劳秀斯主义与英国学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劳秀斯主义与英国学派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一方面,英国学派继承了格劳秀斯主义的大部分主张,特别是其理性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国际社会概念;另一方面,英国学派摒弃了格劳秀斯基于普遍的自然法原则来确定国际社会规则的做法,坚持根据源自国家同意的国际法的一套规则作为确定国际社会规则的依据.格劳秀斯的国际社会概念是社会连带主义的,而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概念则是多元主义的.从20世纪90年代起,英国学派表现出向格劳秀斯社会连带主义复归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research explores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in four manufacturing firms in four different regions of Norway. While regional resilience has gained attention in research, there have been few studies with a micro-level focus, investigating firms and their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resilience. We chose a qualitative multiple-case study approach and employed a 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 to study resilience in selected firms that had experienced external shocks and shifts in regard to changing markets, globalization and advances in technology. Each, however, had managed to continually develop resilience capacity over time. Our framework considered three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the cognitive, the behavioural and the contextual. We address how resilience is sustained over time, the evolutionary nature of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in firms and how resilient firms relate to the region. We found that all three dimensions of resilience capacity were evident in each firm, but appeared as a complex and unique blend. Furthermore, each dimension was supported by regional ties and affiliation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is a dynamic capability conditioned by firm–region interactions, which are cultural, social and economic. Regional resilience is built through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firm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s of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20.
Although diagnostic studies and mechanistic model experiments have found that, on average, the polar vortex in northern winter is stronger and colder in the west than in the east years of the equatorial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QBO), we show with an expanded data base that the results a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reason for the insignificance is that in 36% of the winters (13 out of 36) the vortex was warm and weak in the west, and cold and strong in the east years. Only at low activity in the 11-yr solar cycle di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est (cold) and the east (warm) years becom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high solar activity the west years had a warm and the east years a cold polar vortex in the mean. We show this association with the 11-yr solar cycle also in terms of the geostrophic wi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