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昆仑山中部北麓;东临民丰县,南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日土县相连,西与策勒县相邻,北与沙雅县接壤。 于田县是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扜弥国,后被于阗国所并,清朝末年(1884年)建立县治,保留于阗国名而称于阗县,后因简化汉字改为于田县。当地人则称克里雅,因克里雅河而得名。  相似文献   

2.
他们离昆仑山太近太近了。似乎伸手就能触摸到石头冰凉的身躯;因为海拔高,他们离天也近,棉花糖似的白云如同轻纱,宛如帽子,就在头上飘悠。就这样,阿尔塔什村被探险家冠以“昆仑第一村”的美誉。  相似文献   

3.
《于田县志》历时20余载,经过编修人员的不懈努力,终于出版面世了。拜读《于田县志》就如翻看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它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于田县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在这片广袤、富饶、神秘的土地上生息、繁衍、斗争、发展的进程。《于田县志》篇目设置科学,特色突出,资料详实,编纂方法新颖,文字流畅。细细品味,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应该充分肯定《于田县志》是一部成功的志书。现就《于田县志》的几个特点作以下浅析。一、概述提挈全志文字优美《于田县志》的概述,全文共写了六个方面的内容,概括记述了全县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经…  相似文献   

4.
武诚 《文史春秋》2009,(11):34-35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昆仑山下的于田县,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尽管岁月已流逝了50多年,但这段往事依然印刻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心中:这就是库尔班·吐鲁木见到毛泽东主席的故事。1958年6月28日,毛主席亲切接见了库尔班·吐鲁木,并和这位75岁的维吾尔族老人亲切握手留影。当时的《人民日报》不但刊登了《库尔班·吐鲁木见到了毛主席》的长篇通讯,同时还配发了大幅照片。《库尔班·吐鲁木见到了毛主席》的通讯和照片还被选进了小学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5.
盛世修志。《于田县志》是在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都趋于成熟的条件下出版的。1984年9月,于田县史志办成立后,着手制定规划、组织队伍,全面开展了地方志编修工作。可是,要在这样一个汉族人口仅占2%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修志工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县委、政府要求《于田县志》初稿在1987年完成,但因人员几经变动,延误了修编进度。1986年10月,时任史志办主任的唐异常调往和田,只留下一部分资料和已编写好的《于田县社会经济概况》,修志工作被搁浅。1987年9月,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分开,党史业务由县委办公室主管,地方志办公室由政府办公室负…  相似文献   

6.
<正>"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那怀旧般的诗意。那里,但见蓝天、青山、碧水,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青砖、黛瓦,相映成趣。它,就像是无数文人笔下的诗,小桥流水、山明水秀、恬淡宜人。有水的地方就有村子,有村子的地方就可以看见溪流。乡村小道两边飞檐翘角,灰瓦白墙的徽州民居,错落有致地镶嵌在修竹掩映的林间。  相似文献   

7.
与日月同光、地天齐寿的昆仑山,究为何地、究为何山,历来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固然自然地理的昆仑山不能等同于神话昆仑山,但也不能说二者之间毫无连带。所以,如何比较科学地诠释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阐释的"度",是一个严谨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8.
《于田县志》编纂20载,于2006年2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拜读125万字的《于田县志》后,总的印象是资料翔实,体例完备,编排科学,内容丰富,文字朴实,是一部时代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鲜明的县志,应属上乘之作。此文就体会较深的几点摭其要略陈刍荛之见。一、体例完备,内容全面,编排科学,文字简练县志,是记载一县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资料性著述,被誉为“一方之全史”、“一县之百科全书”。《于田县志》采用编、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先自然后社会,先经济基础后上层建筑依次排列。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冠于志…  相似文献   

9.
和田的魅力     
<正>和田古称于阗。自西汉始,于阗就统一于祖国的版图,两千多年来始终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和田地处新疆塔里木盆地南部,其北为广袤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为连绵的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与我国西藏以及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线交界;西连喀什地区,东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的大小河流,哺育了一片片的绿洲,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尚昌平 《旅游》2006,(11):82-87
昆仑山,横空出世,犹如一条巨龙,晒起帕米尔高原,蜿蜒2500公里东入青海,横陈于天地间。 在古老的文献记载里,昆仑山是柱立天地间的神山,是古代中原众生膜拜的“万山之祖”。神话中,昆仑山是黄帝与天地鬼神的栖居地,“食玉青,饮神泉”而得以长生;传说中,周穆王普驾驭八骏西巡昆仑山,并与西王母在瑶池会见,举觞唱酬;西汉时,张骞遗副使寻黄河源至于闻,采得昆仑玉而归……  相似文献   

11.
权鹏飞 《旅游》2012,(3):86-93,3
新疆听说很远,和田听说不近。有时候,旅行不在目的地,而在旅行过程中的奇遇与艳遇。造访流水村,叫我有了想住下来甚至想落难时逃避此地的冲动。选择和田需要决心,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和单纯的心境。奔玉而来非但短浅,而且失去玉缘。昆仑山、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胡杨、核桃王、无花果王、梧桐王,玉石、地毯、丝绸,维药、大芸、阿胶,皮亚曼石榴、安迪尔甜瓜、和田玉枣,沙漠玫瑰精油、阿布丹麻糖、和田果酱,烤全羊、抓饭、拌面,道教、佛教、伊斯兰教遗迹,这一切构成鲜明的和田元素。和田的火车通了,北京的飞机直航和田了,北京人、天津人、安徽人都来援建和田了。和田真的很亲,和田真的很美,和田真的值得一看。天堂很远,和田很近。  相似文献   

12.
高海平 《文博》2006,(5):33-42
一、付圆则村及旧庙的整体面貌付圆则村地处于陕西省横山县城南四十公里处,位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四周环山,十年九旱,唯有小川流水汇入芦河,整体地貌为“盆地”。付圆则村旧庙(图1)位于村子的中部,坐北朝南,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悬挂在半山腰上,只有一  相似文献   

13.
幸福中分村     
俞乃思 《铁军》2017,(11):36-37
站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孙村镇中分村头,一眼便看到这样的景观:小桥、流水、人家,展现出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魅力;竹翠林茂,炊烟袅袅,凸显出的是古朴、富庶、兴旺。徜徉在中分村的田园风光中,人们呼吸着泥土的芳香,远离城市的喧嚣,将情感、  相似文献   

14.
青春的绚丽     
青春如火般激烈、冲动,却总带着向上的昂扬;青春如水般温柔、理智,却又有春天般的倔强;青春如花般绚丽、短暂,却又凝聚美丽的瞬间。多少次掬起一捧清泉,去享受那流水从手指间流逝时微妙的感觉。时间如流水,当我们恍然惊起时,青春早已从指间流逝,只留下那依稀的回忆在我们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仙桃市通海口镇柳李村的小学是1950年开办的,辐射周边四、五个村。最初办在杨家祠堂,1953年搬到我家草屋后的涂家祠堂。我在涂家祠堂念到小学三年级,1970年,学校搬到大队部金家剅附近,我在那儿读到小学毕业。1975年,小学办起了附设初中班,又叫戴帽子初中,学校更名为柳李学校。村支书武大圣看过电影新闻纪录片,韶山村的学校就叫韶山学校,他说:办到大学,我们村的学校也不用再更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山海经》中昆仑山产玉、火山、流沙、水系四个方面的记载,结合现代自然地理学证明上古狭义的昆仑山即今和田地区南部的昆仑山,广义的昆仑山还包括喀喇昆仑山、阿里高原。祁连山不符合上述四个条件,因此昆仑山不可能是祁连山。汉籍中昆仑山和佛典中阿耨达山的地理相似,其知识可能来源于高原游牧民族。  相似文献   

17.
四川凉山州有个木里藏族自治县,木里县有座木里大寺。 旧时木里大寺属西藏直接管辖,在藏传佛教格鲁派中享有盛名和很高的地位。特别是那秀丽的山川风貌,古朴奇丽的风土人情,从古至今令人向往。 木里县的塔巴乡,就在木里大寺下。乡里有一座美丽的村庄,叫塔巴村。塔巴村仿佛偎依在木里大寺的怀中,村前一条潺潺的流水,掀动起无数的浪花,相伴着寺庙里的晨钟暮鼓。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3月,于田县加依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同志的一封《致维吾尔族同胞觉醒书》传遍了天山南北,在自治区上下掀起了纷纷发声亮剑的热潮。我也有幸学习了这篇文章。《觉醒书》体现了一种正义、感恩、忠诚的心声和决心,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同志为榜样,在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上要特别清醒,在维护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9.
走遍昆仑盛产美玉的群玉之山,玉是什么?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在平常人的眼里,玉,是贵重物品,在哲学家的思想中,玉,升华为抽象物;对玉的看法,自古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几千年玉的故事都源自昆仑山,史书上从来没有记录的生活在昆仑山中的人是怎样看待玉的。在群玉山中遇到牧羊少年雅勒昆,我问他:“玉是什么?”他回答:“玉是昆仑山的心!”听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20.
张骞通西域除了地缘政治、军事的目的以外,也有汉武帝求仙的考虑。汉武帝的欲望强烈,一直对生命没有达观的看法;西方昆仑山神仙信仰也一直吸引着他,使他对西域昆仑山、天马等充满幻想,乃至不惜发动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