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洪州窑位列唐代六大青瓷名窑,始烧于东汉晚期,终烧于晚唐五代,延烧800余年。洪州窑窑址位于今江西丰城市,瓷胎在兴盛期以优质的低价铁瓷土为原料,在肇始和终烧期以高价铁瓷土为原料,釉料配方以石灰釉为主,器形丰富多样。烧瓷工艺上有多项发明,如使用化妆土和测温火照、匣钵装烧等。洪州窑的兴起得益于窑工掌握了原料的精制、较高的烧成温度、良好的烧成气氛以及窑场附近优质的瓷土资源和充足的燃料、发达的水系等因素。随着瓷土枯竭,洪州窑逐渐衰弱。  相似文献   

2.
洪州窑与岳州窑关系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为陆羽《茶经》所载青瓷名窑的洪州窑和岳州窑,分别位于赣江流域和湘江流域,因其优越的地理条件与历史、经济背景,各自代表了两大流域在宋以前的瓷业发展最高水平。通过近些年来的考古工作,对两人盗窃的研究已取得许多可喜的研究成果。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现在已有可能对此二窑作出瓷业关系上的探讨。洪州窑位于江西省丰城小境内,窑场分布于以曲江镇罗湖村为中心的赣江沿岸。七十年代首先发现并试掘,1992年和1993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人学考古系联合作了全面调查和重点发掘,发掘出防和唐初龙窑备一座,并获得大批精美的…  相似文献   

3.
自1977年洪州窑被发现以来,迄今已有30多年,期间对洪州窑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系统梳理了洪州窑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洪州窑今后的考古工作、学术研究乃至保护利用作了一些思考,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洪州窑青瓷装饰艺术初探李梅田洪州窑因陆羽《茶经》一书而跻身唐代青瓷名窑之列[1].然而对其窑址所在和产品风格的探索,只是近二十年来的事[2]。随着近年来考古工作的深入,洪州窑的瓷业面貌开始渐为人知[3],多学科、多方位的科学研究也正在展开。作为洪州窑...  相似文献   

5.
丰城因洪州窑而闻名,洪州窑延烧时间长,器类多样,质量上乘,产品行销大江南北,唐代已经名列六大青瓷名窑之中,但该地区宋元时期的瓷窑遗存一直未能发现,是个空白。一般都认为被其南面的吉安吉州窑、南丰白舍窑、赣州七里镇窑和北面的景德镇窑所取代。最近在丰城市石江乡发现二处瓷窑遗址,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并对此进行了调查。调查和研究表明这是丰城地区宋元时期较重要的瓷窑遗存,这些遗存的发现填补了这一地区的缺环。现依据采集的资料对此作初步探讨分析。一.窑址概况与地理环境丰城地处江西中部,赣江下游,鄱阳湖盆地南端,赣江自西向东斜贯…  相似文献   

6.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最早见于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①。其窑址分布在江西省丰城市境内赣江或与赣江相通的清丰山溪、药湖岸畔的山坡和丘陵岗阜地带,南北绵延约20公里,最宽处约1公里,涉及五个乡镇十八个自然村,共计有29个窑场。洪州窑最迟在东汉晚期就能烧制比较成熟的青瓷,历经三国吴、西晋的发展,东晋、南朝进入兴盛期,盛烧期大约一直延续到中唐,晚唐、五代时期逐渐衰落,前后烧造期长达800年之久②。洪州窑不但分布范围广,烧造历史悠久,延续时间长,而且器形繁多,胎质细腻坚致,釉色较全,以青釉和青褐釉为主,釉…  相似文献   

7.
赏读洪州窑     
张文江 《收藏家》2008,(3):53-58
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的洪州窑,最早见载于唐代“茶圣”陆羽(733804年)于广德二年(764年)著的《茶经》:“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陆羽寥寥数语,将当时闻名干世的洪州窑打人冷宫,洪州窑从此披上一层神秘面纱,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南方青瓷的重要生产基地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8.
湖南的岳州窑、江西的洪州和浙江的越州窑是唐代陆羽《茶经》中提到的主要青瓷名窑,即所谓"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或作"次"),寿州次,洪州次"。以上岳州窑、洪州窑和越州窑虽然属唐代名窑,但根据考古调查和发掘所知,这些青瓷窑的上限年代可以早至东汉。本文从历史角度出发,将上述三处汉唐时期的古窑址分别概称岳州、洪州和越州窑。通过上述窑址出士的窑具,可以窥见我国汉唐时期密具的主要特征。为什么对汉唐时期的古窑具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呢,因为各种窑具的出现和改进,不仅关系到窑口产品的质地和产量的提高,而且对…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概况洪州窑遗址主要坐落在今天南昌(古洪州)南30公里的丰城境内。纵横20余公里窑址连绵,延烧时间从东汉至晚唐五代历经800余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青瓷窑系,其中一个著名子窑口位于抚州红旗桥镇的宜黄河岸边。目前,考古学家已在10多个省市发现过洪州窑青瓷遗存,出土了许多洪州窑青瓷精美之器,足以证实当时洪州窑青瓷生产盛况空前。陆羽《茶经》中指出:"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  相似文献   

10.
赣江河床发现的洪州窑瓷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4年4月,江西丰城市砂石公司掘沙船在赣江老蛤石上游200米处挖沙时,从河床打捞出沉船木构件及一批东汉青瓷器。其中50余件瓷器至今都较为完整,只是口部或底足微残,或是表面的釉色有部分剥落。器类有鸡首壶、双唇罐、盘口壶、罐、四系或六系罐、坛、盆等。将这批打捞出土的青瓷器与洪州窑东汉港塘遗址出土的青瓷器及江西东汉时期纪年墓出土的青瓷器相互对照、比较,可以确认:这批沉积于赣江河底的东汉青瓷器,是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的洪州窑创烧时期的青瓷产品。  相似文献   

11.
自南昌朔赣江而上,南行60公里即至丰城市。素有“煤海粮仓金丰城”之称的丰城市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下游,鄱阳湖盆地南端。东界临川、进贤,南临崇仁、乐安、新干,西接樟树、高安,北连新建、南昌。赣江自西向东斜贯全境,把市境分成两部分。境内湖溪遍布,水网发达,丘陵与低山连绵不断,森林茂密,资源丰富。闻名中外的洪州窑遗址就坐落在这一方青山秀水之间。洪州窑遗址分布范围广,规模巨大,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产品多样,是青瓷的发源地之一,亦是我国南方汉唐时期重要的青瓷烧造基地。与同时代的其他青瓷窑址相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制瓷工艺方面有诸多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古代陶瓷业的发展,在中国陶瓷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是我国陶瓷文化的珍贵遗产。鉴于该瓷窑遗址的重要性,1996年11月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2.
张文江  袁泉 《南方文物》2009,(1):154-155,107
200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洪州窑考古发现3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家文物局、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文物局、宜春市人民政府、宜春市文化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正>洪州窑是古代著名的青瓷窑场,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最早记载见于唐代陆羽《茶经》。窑址分布在江西省丰城市境内赣江流域或与赣江流域相通的药湖岸畔的山坡、丘陵冈埠以及清丰山溪河底、河东岸畔的丘陵缓坡地带,从最南面剑南街道办罗坊窑址到最北面同田乡麦园窑址相距20千米,其中最宽处  相似文献   

14.
沙排陶窑遗址位于江西省石城县城东部20公里的丰山乡沙排窑里村。该村因窑多而得名,距琴江河约一公里。四丘山岗起伏,自然环境优美,水路运输十分方便,自古有官道通往闽西北地区。从1982年9月以来,我们对沙排陶窑遗址进行过多次调查发掘。  相似文献   

15.
高学训 《收藏家》2011,(2):41-46
洪州窑青瓷是我国古代长江以南六大青瓷窑系之一,成熟于东汉,终于唐末,前后历经800余年。洪州窑青瓷品类繁多,造型各异,艺术性极高,在我国青瓷制造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洪州窑青瓷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文图腾为对象的各种动物形象塑造,极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高学训 《收藏家》2010,(7):61-64
洪州窑是我国古代南方六大著名青瓷产地之一,关于这一点,人们或许早已从唐代品茗大家陆羽《茶经》的论述中略知一二。但对洪州窑青瓷的整体面貌长期仍然缺乏足够的了解。随着近年来许多洪州窑遗存不断面世,尤其是那些图案装饰丰富,器物线条流畅,釉汁莹润,仿宫廷金银器高档瓷器的出土,逐渐引起了海内外青瓷研究学者的兴趣:洪州窑青瓷中这类精美典雅的器皿,当时一般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那么是不是继越窑秘色瓷之后的又一种宫廷贡瓷呢?  相似文献   

17.
简报中介绍的两座墓葬是在施工过程中被发现的,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发掘,从现场看墓葬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施工机械的破坏,但未发现有盗掘的痕迹,因此当场就做出了立即进行清理的决定。通读《简报》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从墓葬形制观察,M1、M2均为带前后室的长方形砖室券顶墓,其构造方式属江西地区典型的六朝时期墓葬,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现了两座同时期的墓葬并不意外,历年的发掘资料表明,在同一个地方发现数座甚至达数十座同时期的墓葬也是常有的事,这和我们祖先聚族而葬的习俗有关,属典型的家族墓地。比如位于南昌火车站东晋雷氏家族墓地就是分别在1997年和2006年的两次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位于南昌青云谱区梅湖两座东晋墓亦是先后在2007、2008年发现的,因此在城市化的进展中,在进一步勘探的计划无法实施的情况下,我们考古工作者要特别留意此类线索,这往往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区域。二是根据出土的器物,特别是时代性特别强的生活用瓷作为非纪年墓的断代的主要依据,依然是我们考古工作者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对非纪年墓断代的主要手段。《简报》作者正是通过该方法对墓葬的年代作了分析和推断,得到业内的认可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三是把墓葬出土的青瓷器与洪州窑同时期的产品相比较,胎釉特征一致,当属洪州窑产品无疑,而这次出土的青瓷折腹盖罐在以往的资料中不曾见,当为洪州窑新发现品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启示,即洪州窑的研究和同时期墓葬出土的资料的研究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我们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的必要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它最早见于唐陆羽《茶经》。洪州窑青瓷器深受当时社会的欢迎。据《新唐书》卷一之四“韦坚传”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陕郡太守水陆运史韦坚率江淮并汴洛漕船300艘,满载各郡“轻货”(土特产),其中名瓷(“力士瓷、饮器、茗铛、釜”)酒器、茶铛、茶壶“独举豫章”(洪州),深得唐玄宗赞赏。  相似文献   

19.
唐代陆羽以嗜茶著名,所著《茶经》一书阐述了茶的起源、品种和产地、焙制工艺、煮茶方法、生产工具和饮茶器皿等,在论述饮茶器皿时,对当时主要瓷窑所烧制的碗有如下评论:“盌,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宜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这段记载对洪州窑瓷器的评论主要有两点:一是在述及的唐代6座青瓷名窑中,洪州窑的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景德镇浮梁县兰田窑窑址考古发掘资料,探讨了9~10世纪景德镇窑业的生产状况。首先介绍了兰田窑的基本情况和发掘的概况,并根据兰田窑大金坞窑址的发掘简报和万窑坞窑址初步整理的成果,探讨了景德镇早期窑业的三个问题。第一,根据万窑坞窑址发掘清理的五代早期窑炉遗迹,结合乐平南窑清理的晚唐时期龙窑,浮梁盈田凤凰山窑址清理的北宋早期窑炉,初步总结了景德镇地区早期龙窑从长变短,坡度从缓到陡,建筑方式从土筑到砖砌的变化趋势。第二,根据兰田窑发掘的地层,将景德镇地区9~10世纪的窑业分为5个发展阶段,并根据初步的整理结果对5个发展阶段的时代进行推断,总结了各期的基本面貌和特点。第三,万窑坞窑址地层出土资料显示,9~10世纪景德镇生产的主要瓷器品种青绿釉、青灰釉、白釉等各类器物,在所有地层中均同时出土,表明这三类器物的生产不存在早晚相继的关系,而是同时生产的不同质量和特点的器物。同时,从这三类产物的胎釉特征制作工艺、器物造型及装烧方法等观察,其分别受到了江西洪州窑、浙江越窑和北方地区白瓷生产技术的影响,也有少量长沙窑的工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