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球史观与近代早期世界史编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新成 《世界历史》2006,101(1):39-46
全球史是20世纪下半叶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史学流派,目前在西方乃至世界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后现代学术的发展、东西方之间日益紧密的学术交流,是全球史产生的国际环境和学术背景。全球史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为叙述对象,超越西方史学以国家为单位的叙事传统,从学术发生学的角度颠覆“欧洲中心论”,以不同人群、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为切入点,开辟了考察世界历史的新视角,建立了编纂世界通史的新框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理论启发性。但全球史忽视对各个社会内部发展动力的考察,表现出理论欠缺。“世界横向联系”历来是我国世界通史研究的薄弱环节,而全球史正好弥补我们的不足,因此在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结合修订吴齐本(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早期部分的工作,介绍在编纂世界通史过程中尝试借鉴全球史方法和理论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1736年至1766年在伦敦陆续出版的《普遍史》是近代英国首部集体编纂的世界史。该书初版分为古代和现代两大部分,分别有22卷和44卷,共计66卷。民族国家化、世俗化以及全球视野是该书的三大基本特征。该书不仅当时即在欧洲引起了较大反响,被称为《英吉利普遍史》,而且还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历史影响。"剑桥三史"最初的书名也是《普遍史》,而且在发起提议、规划设计、编纂出版等环节,均与该书相近。最近有学者指出了向普遍史回归的史学发展趋势,因此该书仍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3.
从世界史角度研究近代中国移民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对于近代中国移民史,常从两种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研究。一种是把中国移民史视为中华民族海外发展史,着重研究华侨与祖国的关系,强调华侨的爱国主义传统;另一种是将中国移民的活动,放在移民所在国的历史中考察,着重研究华人成为所在国社会组成部分的过程,强调华人对所在国的贡献及其在当地的生存权利。大体上说,我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学者多持前一种看法,战后世界各地新一代华人学者则多持后一种看法。这两种看法自有其产生的不同历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之初中国的世界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上视为人科学的中国的历史研究,社会科学化趋势愈益强化。这实际上是整个知识界或学术界追求“科学化”的反应。在这一趋势下,人和社会科学研究对科学叙事的诉求也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5.
向警予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杰出领袖,她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深刻剖析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认识到妇女解放运动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紧密关系,明确了妇女解放运动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共同的革命性质、革命目标和革命动力,同时,她还认为妇女解放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劳动妇女想要获得彻底解放,只有实行广泛的政治革命。  相似文献   

6.
由夏诚同志撰著、成都出版社出版的《近代世界整体观》(1990)是一部把近代世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宏观考察的独具特色的著作。它既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考察世界历史的史学方法论著。正如作者自称,这部著述论旨重在世界体系,而论史只是相对次要的题义。本  相似文献   

7.
宗教意识产生于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并伴随着人类走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在不同时期不同宗教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对这些影响,国内史学界的研究还有待加强。相对而言,宗教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较小,或许这可以被视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这易于使我们忽视对宗教的社会作用的研究。研究世界历史不可缺乏宗教的视角,宗教作为世界一些文明的特征之一,在国际政治和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编辑部约请几位学者笔谈“宗教与世界历史研究”的意义.希望史学同人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从近代开始,便出现了"西藏问题"的说法。英、俄等国侵略我国西藏之前,是不存在什么"西藏问题"的。自从英、俄等国用多种手段对我国西藏侵略后,挑拨西藏与中国中央的关系,才产生了"西藏问题"。为什么英、俄要对西藏进行侵略呢,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呢?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简要的分析,只有了解他们的真实目的,才能有助于维护我国的统一与稳定。  相似文献   

9.
进入20世纪,西方人开始撰写世界史。二战后,西方历史学家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史学,开始关注世界历史。1960年代,全球史在美国诞生。全球史与世界史有同有异,全球史促进了宏观世界史的研究,1980年代美国的世界史学科化,大学与高中大都开设世界历史课程。1962年,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出版,标志着我国的世界史体系的诞生。但是,我国世界史有很多基本概念不清,横向与纵向研究都有缺陷,研究力量畸轻畸重,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上世纪20年代初,世界革命风起云涌,中国亦不例外,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夜。中国革命引起了共产国际和苏共中央的高度关注。然而共产国际(当时共产国际的实际领导者是苏共领导人)及苏共中央对中国革命的关注和支援,其出发点和目的是以"世界革命的中心"苏联的利益为核心的(金一南:《苦难辉煌》)。其时,苏联正处于世界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为减轻压力,基于战略考虑,急需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作为盟友,多一道屏障。  相似文献   

11.
把编写战后世界史教科书当作世界史学科建设中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形势的发展逼迫我们非那样提出问题不可。 需要与现实的尖锐对立 世界现代历史如果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到现在共计六十八年。其中二次大战以前只占二十八年,而大战以后的历史已经经历了整整四十个春秋。就是说,  相似文献   

12.
在台湾,由成功大学历史系主办的《西洋史集刊》(年刊)是岛内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世界史研究专业刊物,从中可看出台湾的世界史研究基本上是处于多种欧美史学理论的影响之下,这门学科可谓“舶来品”。而相对能够体现其世界史学科体系与学科内容之处则是依据1995年台湾“教育部”发布的《国民中学历史课程标准》、《高级中学课程标准总纲》和《高级中学选修科目历史课程标准》而编写的《国民中学历史教科书》第三、四册、《世界文化历史篇》和《世界文化史》。  相似文献   

13.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中的《近代史编》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发行。该书由刘祚昌、王觉非任分卷主编,组织部分高校的十几位著名教授和中青年学者,经历六七年的准备与编撰,如今终于问世。这在我国世界史学界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该书作为八·五期间国家重点书和国家教委组织统编的教材,自1992年秋起供全国高校使用。该书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和创新,当为读者所关注,本文拟作一些粗略的介绍和评析。 《世界史·近代史编》(以下简称《近代史编》)分上下卷,共6章28节,近75万字。  相似文献   

14.
学习祖国的历史,是生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的人们一个主要的任务。尤其是自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百多年来的历史,就是一般所谓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现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部分,因为和我们当前的斗争关系最为密切,特别在史无前例地建立了人民政权的时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半封建主义、半资本主义与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相结合的一个畸形社会形态;其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均呈现怪胎产儿的特殊症状。因而作为专门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发展的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就必然带有它  相似文献   

16.
何芳川 《世界历史》2000,2(4):74-8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 ;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1又指出 :“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 ,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 ,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2 可见 ,世界史本身 ,就是一个历史过程。同样地 ,人类对世界史的认识与研究 ,也是一个历史过程。在古代 ,生活、劳动、繁衍在世界各地的人民 ,彼此山海相隔 ,加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局限 ,视野是十分狭窄的。例如 ,…  相似文献   

17.
本刊编辑部和《外国史知识》编辑部于今年8月23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青年世界史工作者座谈会。8月25日,我国社会科学界前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87岁高龄的陈翰笙同志应邀到会,亲切地会见了全体代表。陈翰笙同志首先作了简短的讲话,接着答复了代表们提出的有关世界史学科的许多学术理论问题和有关治学方法的问题。这里发表的是陈翰笙同志的讲话全文。  相似文献   

18.
祭祀是古代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礼典,其基本目的有四:攘祸、求福、报恩和怀念。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祭祀目的有不同的侧重:祭祀起源之际,祭祀的目的主要是消灾去祸和感恩图报;到了宗法社会,祭祀除了原始的攘祸和求福的目的之外,又特别增加了政治功能;而至现当代社会,祭祀基本上只是为了表达崇敬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9.
祭祀是古代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礼典,其基本目的有四:攘祸、求福、报恩和怀念。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祭祀目的有不同的侧重:祭祀起源之际,祭祀的目的主要是消灾去祸和感恩图报:到了宗法社会,祭祀除了原始的攘祸和求福的目的之外,又特别增加了政治功能;而至现当代社会,祭祀基本上只是为了表达崇敬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20.
熊成基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毕命运动中著名的革命志士。江苏甘泉(今江都县)人,生于1887年(光绪十三年),表字味根,曾因革命活动需要改名龙潜,号望云,又名张建勋,字立斋。他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发动了安徽安庆马炮营起义。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其间钻研军事与爆炸技术,结交革命党人,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回国赴东北,同年十二月在哈尔滨被捕,次年正月十八日英勇就义。年仅23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