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别山解放区土改政策的演变深受政治、军事环境影响。最初受我强敌弱和老区经验影响,实行彻底土改,取得一些成效。但随着后来敌强我弱,对形势估量不够和其他主观错误,没有及时转变政策,造成"急性土改",给干部群众造成很大损失。认识到错误后,在中央和毛泽东指示下又实施分地区分阶段有步骤的土改政策。最后根据中央指示重点实施统一战线性质的减租减息政策。土改政策演变过程是一个政策日趋符合实际的过程,体现着土改与军事、干部、群众等工作的互动,充满着中央和地方的思考交流,展示着毛泽东的从谏善断、邓小平的求实思考。大别山解放区土改政策的演变非常典型,为全国其他新区的土改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拥有2.6亿多农民的新解放区进行了规模宏大、内容深刻的土改运动,涉及的农业人口和土地面积都占全国总数的2/3以上.在土改实施过程中,党和政府汲取了老区土改的经验和教训,经过了周密的部署,坚持了审慎的步骤,注意调整政策和法规,对部分地区土改初期一度出现的"和平土改"及中期出现的过急过激的现象予以了及时纠正,推动新区土改取得了巨大胜利.  相似文献   

3.
1948年上半年,针对新解放区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左”倾偏向,中共中央决定在新区停止土改。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在这一决策的出台过程中,时为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的邓小平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共在新区土改期间各项政策的贯彻执行无不依赖于一定数量与质量的地方干部,但其时恰处中共即将获得政权并不断巩固政权的关键时段,大批干部被分散于各项社会建设中,专注于土改的干部资源明显不足。为此,中共不断采取措施以积极应对,一方面要把有限的干部资源合理有效地配置于土改实践,另一方面更要克服这些干部因信心不足、思想不纯、经验缺乏、素质低下、纪律不严等自身局限可能对土改实践造成的消极影响。虽然各项举措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但对中共在土改中及土改后的干部队伍建设和执政能力提升助益颇多。  相似文献   

5.
1950年6月30日,毛泽东主席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下称《土地改革法》),是根据建国初期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制定出来的。这部新的《土地改革法》对过去土地法大纲中的若干规定进行了修订,其中最大的变动就是由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的政策。它为新区土改提了法律依据,对于迅速恢  相似文献   

6.
我于1949年5月考入许昌专区干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共许昌地委土改训练班学习。在此期间,我学习了土改的政策、方法、工作步骤等知识,还聆听了地委宣传部部长纪登奎所作的土改工作经验报告和团地委、专区妇联的工作报告。学习结束后,我成为一名土改工作员,到襄城县三区参加土改运动。  相似文献   

7.
1951年8月上旬,我参加了湖北省"土改工作队"二队(隶属中共湖北省委土地改革委员会),到鄂城县(今属鄂州市)开展"土改"。"土改工作队"的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成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支援"抗美援朝"等。我们既是"剿匪"和"土改"工作队,还是中南军政委员会的第十三法庭。  相似文献   

8.
闽西土地改革运动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解放后 ,闽西老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问题特别突出。到土地改革前 ,这里存在着全国绝无仅有的土地占有情况。本文通过分析闽西五种不同类型地区的土地占有状况 ,得出制定有别于一般老区和新解放区的特殊土改政策的依据 ,阐述闽西老革命根据地土改政策的制定过程、具体做法 ,并总结土改所取得的成就 ,讴歌新中国土地改革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土改整党的激进偏向使农村干群观念意识中的封闭保守性被催化和凸显出来,形成诸多困境,这使中共面临较大的治理危机与挑战.是坚持整党还是中途放弃?有学者认为,反"左"纠偏后土改整党戛然而止,建党建政亦被暂时搁置.但事实上,尽管面临着诸多困境,中共仍然坚持完成了既定的整党试点任务,而且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进行了"结束土改"和系统整党工作.由此,对于反"左"纠偏后的土改整党应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0.
国家级新区的空间生产与治理尺度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洁  罗小龙  肖菲 《人文地理》2018,33(3):89-96
国家级新区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国家空间类型。首先,论文从新国家空间的理论视角出发,认为国家级新区是我国新时期国家空间选择偏好从城市内部空间转变为城市群体空间的产物,是国家为参与全球城市竞争和承接全球产业转移而在城市-区域尺度上构建的新地域组织。其次,论文研究了国家级新区的空间生产,发现其在微观尺度上具有多尺度行政区跨界联合的特征,并且表现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机制。然后,基于空间生产与尺度重组的密切联系,论文同时研究了国家级新区治理建构的情况。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国家级新区空间治理结构,发现影响国家级新区尺度重组进程的关键因素,是新尺度与原有行政区划的耦合程度。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国家级新区未来治理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949~1957年,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1949~1950年,在新解放区进行了以废除保甲制为中心的接管建政;1950~1953年,以土地改革为中心进行群众建政; 1953~1954年,以普选为中心进行民主建政;1954~1957年,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实现了农村基层政权的调整与发展。经过这几个阶段,新中国的农村基层政权逐步建立起来。其中蕴含的历史启示是: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石是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核心是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关键是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时期妇女职业状况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黎萍 《史学月刊》2003,(1):107-112
1945—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中国职业妇女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国民党统治区,由于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加强和财政经济的崩溃,妇女就业机会、职业环境和生活待遇不仅没有得到较好改善.反而恶化,导致了广大职业妇女的普遍反抗:在共产党解放区.伴随解放区的扩大.农妇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成了纺织运动的主力。以女工为代表的女职工也得到了广泛的职业平等权.从而展示了中国职业妇女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清代东北粮食作物的地域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二百余年,东北地区种植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传统农作物高粱、大豆、粟、小麦等与新引种的玉米、水稻等都是由辽河中下游地区向北逐渐扩展的,这种发展趋势与清代东北的人口移动及土地开发方向一致,进程同步。本文还利用清末各种作物在各州县粮食播种总面积上的比率,论述了主要粮食作物地域分布的不平衡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高粱与小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南北不平衡性,高粱南多北少,而小麦正好与之相反;大豆是东北全境的重要农产,受大量外输的影响在水陆交通便利地区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商品产地;分布普遍的粟受干湿气候的影响,播种比率从东南向西北逐步增加;水稻是朝鲜移民引入东北的,发展上与移民进程同步,分布上则由东南向西北逐步减少。  相似文献   

14.
An American geographer specializing in Russia examines the unprecedented plan announced in mid-2011 by the country's President Dmitriy Medvedev to expand the territory of Moscow and move government offices to newly annexed areas. The plan aims to increase the land area of the capital by 155 percent, mainly by annexation of a vast tract southwest of the city.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at while "New Moscow" is envisioned as a multi-polar and low-density urban site, the historic core would likely focus on tourism. He discusses the official reasons given for the immense undertaking, the potential problems raised by urban specialists and local media, as well as the results of public opinion polls detailing the attitudes of Muscovites toward the city's proposed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15.
联总援助与我国铁路交通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期间及战后初期,我国内陆交通遭到严重破坏。根据《中国善后救济计划》,联合国救济善后总署(简称联总)无偿提供大批交通运输器材,帮助我国恢复残破不堪的水陆交通。出于控制华北的政治目的,国民党政府曾打算利用联总援 助的铁路器材优先修复津浦、平汉、平绥和胶济铁路;停战协定生效后,中共曾表示,在保留解放区境内铁路区段实际控制权的前提下,愿意协助修复华北铁路交通。由于国民党政府顽固坚持以武力解决国内政治争端的错误政策,致使全国内战爆发,铁路再度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而频遭破坏。交通部不得不改变初衷,转而将联总器材主要用于修复粤汉、浙赣、南洵铁路和改善华东地区的路况,并收到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临清事件是1948年10月华北解放区因公营商店抢购棉花导致的一次涨价风潮,充分暴露出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分散经营到解放战争时期支持大规模战争需求的转变中,在市场管理体制、货币金融政策、部门利益分配和组织纪律的权威性等方面的种种不适。事件发生之后,经过内部报告、公开报道和相关部门检查会等一系列总结、揭露、检讨和弄清情况的复杂过程,最终由新华社社论定性。被定性的临清事件,认识导向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历史真实,强调在新国家中国营商业的领导地位和行政干预的必要性,以及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特别是私人商业资本的危险性,成为九月会议前后中共中央认识发展的公开表述,并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做好了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17.
The sandy, wooded, marshy outwash plains known as polesies occupy large areas of European Russia. Waterlogging and swamp formation are promoted by their location in geological troughs and in areas of excess atmospheric moisture as well as by deforestation and other man-made factors. The polesies represent an unused virgin land resource that could be used for growing fodder crops after drainage.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山西老区农村合作制度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何种制度安排来推动和保障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当时农村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山西老区的农村合作制度变迁是这一历史变迁进程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山西老区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初级社适应了当时的农民心理和生产力条件,但在向高级社过渡的时候,由于存在把合作社和集体化等同起来的思想,在方式方法上违背了自愿、民主等原则,出现了严重的"四过"问题,结果虽然高级社顺利建成,但并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制度性促进。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accounts for and contextualizes a newly discovered monumental longhouse, a potential hall from the Late Iron Age, on the Åland Islands, Finland. The 45 m long building and its location are discussed in region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in comparison to the full data set of coeval houses on Åland, and are argued to signal a social stratification, manifesting a higher level of achievement in this Late Iron Age society. This is further examined in the context of Iron Age settlement development. A rapid and large-scale colonization to Åland, evident in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millennium AD, is for the first time explanatorily discussed, addressing the question of why this process occurred. Sudden population growth is linked in part to large-scale climatic disturbances, with fatal consequences in those areas of heavy agricultural dependency, forcing population movement to Åland driven by the presence of maritime resources, particularly seals, and available 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