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讯     
《百年潮》2002,(9)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译的《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6卷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目前,这套丛书的第7—12卷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内容涉及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1931  相似文献   

2.
朱正 《炎黄春秋》2014,(10):84-86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9卷《联共(布)、共产国际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1937—1943.5)》中对一些人名和地名的翻译有错误。现在举几例如下。“张石宽”应该是周士观第161号文件,即皖南事变发生之后不久,中共中央致季米特洛夫的一份电报,其中第1项说:(1941年)2月22日晚上,中国小党开会,未邀请我们参加。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初,共产国际于上海创办了革命刊物《中国论坛》,它涉及到与共产国际、远东局、中国共产党、宋庆龄、史沫特莱、伊罗生及托派组织的多方面关系,过去学术界很少论及它。本文根据俄罗斯解密档案《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31—1937)》,并对其梳理,弄清该刊创办情况、出版内容、性质、停刊原因、复刊努力及其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和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晖 《民国档案》2006,(1):43-50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促使国民政府内外政策逐步发生变化。对外方面,同苏联的关系有所改善,对日本态度趋于强硬;对内方面,国民政府在仍然坚持“剿共”政策的同时,乘中苏接近之机也打算利用抗日的旗帜同共产党谈判,以便“政治解决”中共问题。1936年初,蒋介石派驻苏大使馆武官邓文仪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领导人王明直接进行会谈。这一时期国共两党的秘密接触和谈判因种种原因未能取得积极的成果,但对以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铺垫作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史档案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和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讨会,在2003年编辑出版的《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31—1937)》文件集第四卷下册①中,公布了1936年1月17日、22日和23日王明同邓文仪三次会谈的记录,以下三份文件均译自上述文件集。  相似文献   

5.
谢铭 《黑龙江史志》2008,(11):13-15
20世纪30年代初,共产国际于上海创办了革命刊物《中国论坛》,它涉及到与共产国际、远东局、中国共产党、宋庆龄、史沫特莱、伊罗生及托派组织的多方面关系,过去学术界很少论及它。本文根据俄罗斯解密档案《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31—1937)》,并对其梳理,弄清该刊创办情况、出版内容、性质、停刊原因、复刊努力及其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和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初,共产国际于上海创办了革命刊物《中国论坛》,它涉及到与共产国际、远东局、中国共产党、宋庆龄、史沫特莱、伊罗生及托派组织的多方面关系,过去学术界很少论及它。本文根据俄罗斯解密档案《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31—1937)》,并对其梳理,弄清该刊创办情况、出版内容、性质、停刊原因、复刊努力及其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和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通史的眼光撰写和阅读近代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兵 《近代史研究》2007,1(5):21-23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组织编撰的《中国近代通史》近期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卷,约550万字,各卷名称如下:第1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2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3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第4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第5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第6卷《民国的初建(1912—1923)》,第7卷《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第8卷《内战与危机(1927—1937)》,第9卷《抗日战争(1937—1945)》,第10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本书的出版,完成了近代史研究所几代人的夙愿。对于1840—1949年完整的中国近代史来说,本书的撰写还是一个尝试。本刊特别约请我国近代史学界几位著名学者通过笔谈的形式发表看法,以期引起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构建兼容并包的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组织编撰的《中国近代通史》近期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卷,约550万字,各卷名称如下:第1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2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3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第4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第5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第6卷《民国的初建(1912—1923)》,第7卷《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第8卷《内战与危机(1927—1937)》,第9卷《抗日战争(1937—1945)》,第10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本书的出版,完成了近代史研究所几代人的夙愿。对于1840—1949年完整的中国近代史来说,本书的撰写还是一个尝试。本刊特别约请我国近代史学界几位著名学者通过笔谈的形式发表看法,以期引起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组织编撰的《中国近代通史》近期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卷,约550万字,各卷名称如下:第1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2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3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第4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第5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第6卷《民国的初建(1912—1923)》,第7卷《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第8卷《内战与危机(1927—1937)》,第9卷《抗日战争(1937—1945)》,第10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本书的出版,完成了近代史研究所几代人的夙愿。对于1840—1949年完整的中国近代史来说,本书的撰写还是一个尝试。本刊特别约请我国近代史学界几位著名学者通过笔谈的形式发表看法,以期引起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组织编撰的《中国近代通史》近期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卷,约550万字,各卷名称如下:第1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2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3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第4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第5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第6卷《民国的初建(1912—1923)》,第7卷《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第8卷《内战与危机(1927—1937)》,第9卷《抗日战争(1937—1945)》,第10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本书的出版,完成了近代史研究所几代人的夙愿。对于1840—1949年完整的中国近代史来说,本书的撰写还是一个尝试。本刊特别约请我国近代史学界几位著名学者通过笔谈的形式发表看法,以期引起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组织编撰的《中国近代通史》近期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卷,约550万字,各卷名称如下:第1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2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3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第4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第5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第6卷《民国的初建(1912—1923)》,第7卷《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第8卷《内战与危机(1927—1937)》,第9卷《抗日战争(1937—1945)》,第10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本书的出版,完成了近代史研究所几代人的夙愿。对于1840—1949年完整的中国近代史来说,本书的撰写还是一个尝试。本刊特别约请我国近代史学界几位著名学者通过笔谈的形式发表看法,以期引起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组织编撰的《中国近代通史》近期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卷,约550万字,各卷名称如下:第1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2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3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第4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第5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第6卷《民国的初建(1912—1923)》,第7卷《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第8卷《内战与危机(1927—1937)》,第9卷《抗日战争(1937—1945)》,第10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本书的出版,完成了近代史研究所几代人的夙愿。对于1840—1949年完整的中国近代史来说,本书的撰写还是一个尝试。本刊特别约请我国近代史学界几位著名学者通过笔谈的形式发表看法,以期引起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组织编撰的《中国近代通史》近期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卷,约550万字,各卷名称如下:第1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2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3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第4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第5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第6卷《民国的初建(1912—1923)》,第7卷《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第8卷《内战与危机(1927—1937)》,第9卷《抗日战争(1937—1945)》,第10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本书的出版,完成了近代史研究所几代人的夙愿。对于1840—1949年完整的中国近代史来说,本书的撰写还是一个尝试。本刊特别约请我国近代史学界几位著名学者通过笔谈的形式发表看法,以期引起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尊重历史真实着力学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组织编撰的《中国近代通史》近期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卷,约550万字,各卷名称如下:第1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2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3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第4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第5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第6卷《民国的初建(1912—1923)》,第7卷《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第8卷《内战与危机(1927—1937)》,第9卷《抗日战争(1937—1945)》,第10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本书的出版,完成了近代史研究所几代人的夙愿。对于1840—1949年完整的中国近代史来说,本书的撰写还是一个尝试。本刊特别约请我国近代史学界几位著名学者通过笔谈的形式发表看法,以期引起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组织编撰的《中国近代通史》近期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卷,约550万字,各卷名称如下:第1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2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3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第4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第5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第6卷《民国的初建(1912—1923)》,第7卷《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第8卷《内战与危机(1927—1937)》,第9卷《抗日战争(1937—1945)》,第10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本书的出版,完成了近代史研究所几代人的夙愿。对于1840—1949年完整的中国近代史来说,本书的撰写还是一个尝试。本刊特别约请我国近代史学界几位著名学者通过笔谈的形式发表看法,以期引起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托洛茨基曾经在俄共(布)和联共(布)党内担任政治局委员的要职,也是早期共产国际的领导人之一。1919年3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时,他是《共产国际宣言》的起草者和报告人。后来,由于他在布尔什维克党内和共产国际里从事派别活动,被开除出联共(布)和共产国际。无论在被开除出共产国际以前或以后,他总是以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人自居,就欧洲各国和中国革命问题发表了不少文章和言论。  相似文献   

17.
卢毅 《百年潮》2012,(12):47-52
1921年至1927年,中共中央驻地曾几度变迁,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之间迁徙往还。从联共(布)与共产国际档案来看,这种移动布局既是共产国际幕后决策的结果,同时也与当时中国政局的风云变幻有着密切关联。1920年至1922年,从上海到北京,一度欲迁广州共产国际很早就把上海看做远东革命的中  相似文献   

18.
9月24日至26日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孙英,副主任王伟华、谷安林、张启华、李忠杰,室务委员黄修荣、章百家、黄小同及中外学者和来宾40余人出席了会议的开幕式。参加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正式代表共21名。其中包括俄罗斯著名学者齐赫文斯基、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专家卡尔图诺娃、索特尼科娃、玛玛耶娃、梅里尼科娃和乌索夫等6位俄罗斯方面的代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是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中俄关系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978年以来我国学者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中国中共党史学会曾先后举办过九次有关这一问题的全国学术研讨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9.
浅析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山舰事件的反应与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梅梅 《沧桑》2008,(3):39-40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在广州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事件发生后,联共(布)派往中国的布勃诺夫使团直接参与了这次事件的处理工作。本文着重考察当时使团对该事件的反应和处理,以期通过它来透视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对该事件的态度及之后的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的史学文献在研究孙中山生平事迹、思想演化,尤其是在研究他在发展苏中关系的贡献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94年底档案文献集《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民族革命运动(1920—1925)》的出版,是研究孙中山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与地位的重要里程碑。该档案文献集首次公布了孙中山致苏联党和国务活动家、外交家的一些信件,以及苏联驻华代表有关孙中山事迹的大量记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