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静萍 《沧桑》2008,(5):118-119
1953年是我国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第一年,也是国家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我国城镇人口迅速增加,使城乡粮食供应面迅速扩大,需求大幅度增加。这就使得粮食的产需矛盾、供求矛盾日益尖锐。中共中央实施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关系着5亿农民和8000万城镇居民的吃饭问题,事关重大。为了完成好统购统销任务,陈永贵反复在大寨村党支部生活会上讲,不厌其烦地做群众的工作,挨家挨户地动员。由于陈永贵长期引导大寨社员树立顾全大局的思想,在大寨逐渐形成了爱国家、爱集体、甘于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这种精神风貌使大寨粮食连年增产,年年多向国家卖粮,社员又无怨言,这不能不说是陈永贵思想教育的成功,大寨人思想领先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工业基地的建设1953~1957年,国家进入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一期间,武汉奠定了全国工业基地的重要地位。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以后,中国全面接受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作为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为确保这一方针全面贯彻与实施,中央组织了中国  相似文献   

3.
正粮食改革对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对农民的补贴、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概括起来叫"粮改"。"粮改"主要从三大政策开始,也可以称为是第一轮"粮改"。1979年的三大政策是:第一,让农民休养生息,如果南方稻谷产区的农民人均稻谷产量不够400斤,如果北方旱粮杂粮地区农民人均产粮不够300斤,国家即停止征收粮食。城里的粮食供应减少  相似文献   

4.
1961年是中国对外贸易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大规模进口粮食,改变了过去主要靠出口农副产品换取工业设备、先进技术的进出口商品格局。同时,由于进口粮食主要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突破了斯大林"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自此,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转向西方,贸易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间易货贸易减少,开始普遍使用国际一般贸易规则,尤其是发展了"以进养出"的新型贸易方式。1961年的粮食进口给对外贸易所带来的积极变化,对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一五"计划实施后毛泽东态度开始变化不过,中国粮食紧张的问题并不会因为毛泽东这种简单的干预得到改变。减也好,免也好,在粮食产量增长有限而工业建设大量上马的情况下,只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和粮食分配困难。1953年农民负担相对减轻,政府的粮食销售和市场供应就立即出现了问题。当年夏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刚刚起步,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相比,农业生产相对滞后,满足不了社会对粮食的大量需求。为了迅速扭转这种局面,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党中央把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规定“五年内将扩大耕地面积3868万亩,到1957年要达到65745万亩”。  相似文献   

7.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有6项安排在洛阳,洛阳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洛阳工业基地的建立,既是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具体举措,也对国家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改变了国家机械工业的布局,带动了地方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培养了人才。同时,洛阳工业基地的建设也有重要的历史经验值得总结:中央主导下的经济开发对落后地区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事业成功的保障;党员干部和工人的团结与艰苦创业的主人翁精神是事业成功之本;学习模仿、消化吸收是自力更生和改革创新的基础;干部、科技人员的培养和职工培训是工业建设的必要因素;重视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才能造福当代、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这句话并不是指工业发达国家为工业落后国家树立了未来现代化的样板与前景,而是指前者向后者预示了未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现代的灾难"。从现代化研究的视角看,"未来的景象"并不是指"现代化的样板与前景",而是指"现代的灾难"。  相似文献   

9.
世界粮食贸易〔1〕在过去20年中迅速增加(表1).尽管大部分粮食贸易在世界富国之间进行的,但第三世界的进口增长更快,特别是收入居中的国家.世界大部分国家粮食生产十分接近自给,谷物贸易一般只占总产量的一小部分.大出口国集中在五个国家(图1).每个出口国出口量小于总产量,而有相当数量的进口国的进口量却大于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2月)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哈尔滨新区的批复》,同意设立哈尔滨新区。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我国唯一的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和最北部的国家级新区,是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举措和战略支点。据悉,哈尔滨新区包括哈尔滨市松北区、呼兰区、平房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493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1.
由于"左"的错误和自然灾害,中国在1959~1961年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当时最突出的问题是农业生产遭遇严重挫折,粮食极度短缺。为加快农业生产的恢复,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制定了"吃饭第一"的方针,要求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利用财政手段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是贯彻这一方针的重要举措。国家财政支援农业的措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减少提取农业剩余;二是直接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12.
"一五"时期,西安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在此期间,西安工业的兴起,奠定了西安作为新兴工业城市的基础,带动了西安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西安工业的兴起和建设又对"一五"时期西安经济发展的方向有着引导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是我国执行了三四十年的一项基本国策。1953年国家在农村全面贯彻实施粮食统购统销,但执行之初出现过不少矛盾和问题,造成了农村关系紧张的局面。为了改进和完善统购统销,1955年2月召开的全国财经会议讨论了农村问题和统购统销问题,并起草了《关于迅速布置粮食购销工作,安定农民生产情绪的紧急指示》,  相似文献   

14.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4,(9):F0002-F0002
正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邓小平致开幕词,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崭新的命题,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胡耀邦作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报告提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的总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苏联援助我国建设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为中心,加上694个限额以上重点工程项目,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工业建设。洛阳是国家重点建设基地之一,先后有10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在这里兴建,其中有6个属于156项重点工程。为了确保这些任务的顺利完成,国家先后从全国各地调来11支各类施工队伍,并于1954年9月1日,专门组建了洛阳工程局,主要承担第一批动工兴建的洛阳拖拉机厂、洛阳矿山机器厂、洛阳轴承厂3个大厂和市政工程的基建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长沙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热烈祝贺湖南省第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政协湖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重要举措工业30条人才新政22条科技创新1+4开放型经济2+4工作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着力推进质量、效率、动力的变革加快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17.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立国之本。共和国的"大管家"周恩来总理非常重视粮食问题,在三年困难时期和十年动乱期间,他辛勤操劳,呕心沥血地领导和主持制定了粮食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使国家和人民渡过了难关。请看《情系共和国粮食安全的周恩来》一文。  相似文献   

18.
张瑞敏 《史学月刊》2013,(8):129-133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1953~1957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业化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奠基时期,也是新中国民生建设的创制时期。其时,如何处理"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等现实问题,是摆在国家建设决策者们面前必须回答、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也直接关系到新政权能否取得民众拥护与执政基础的稳固。作为分管国家财经工作的领导人,陈云为"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为这一  相似文献   

19.
《贵阳文史》2010,(1):84-85
<正>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加强并搞好军工文化建设,既是行业发展的必须,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实际行动。军工文化伴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走过了光辉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展示着美好的前景。"国家利益至上、竭诚服务国防"的  相似文献   

20.
<正>同治十一年,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在关于办洋务的奏折中疾书,西洋人"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东北,闯入边界腹地??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与李鸿章同列清末"中兴四臣"的胡林翼也有此感慨。一日他坐船从安庆去南京向曾国藩汇报,见一艘英国火轮逆江而上,迅速驶过,掀起的水浪差点打翻水师的船。胡林翼不禁惊呼:"天要变了。"在近代这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国第一次低下高昂了三千年的头颅,开始向西方的"蛮夷"学习"奇技淫巧"。从洋务运动开始,近代工业在古老的大地上萌发。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时代最重要的物质载体,见证了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较为晚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