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4,(9):F0002-F0002
正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邓小平致开幕词,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崭新的命题,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胡耀邦作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报告提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的总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21,(5)
正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经政治局同意后,又于5月2日向最高国务会议作了报告。《论十大关系》提出的基本方针,就是"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毛泽东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而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国初期,我国对政治文明,特别是政治制度文明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些特别宝贵的经验,本文就对建国初期的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情况及经验借鉴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6,(9)
正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大会进一步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归纳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和实践经  相似文献   

5.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3,(11):F0002-F0002
<正>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召开,讨论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等问题。陈云提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意见,得到与会者响应。1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宣布为"天安门事件"等错案平反。12月13日,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相似文献   

6.
"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的一些新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广大世界史工作者,在加强世界史基础课题研究的同时,自觉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当作主攻方向,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认真探讨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认识和分析世界历史发展中的新变化、新问题以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其中,世界各国在向现代化过渡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不打算对"现代化研究"这一课题的总体情况作介绍①,只就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一些新观点提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认识;旗帜鲜明地宣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动摇,进一步回答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十七大报告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十七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全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8.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在之后的十五年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和不断拓展,十五大上正式将这个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共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深刻论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郭照  吴娜  夏雪 《攀登》2023,(5):9-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作的报告,首次把法治建设以专章论述,提出来一系列重大法治创新理论,法治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地位更加凸显,也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13(1):63-64
2005年10月28日,当代中国研究所举办国史学术讲座第24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王一程研究员作了题为“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鲜明特色和发展演变”的学术报告。王一程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我国政府首次于2005年10月19日发表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与原则,是我们学习研究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特别是共和国政治建设和发展历史的指导性文献。他主要围绕如下三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3,(9):F0002-F0002
<正>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在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刘少奇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大会通过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三大报告正确地作出了我们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对我国社会性质的科学认识,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当前中国一切问题的基本立足点。我们编写社会主义新方志,必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作指导,才能正确地把一地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如实反  相似文献   

13.
历史性的我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号召: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胡耀邦同志在大会的报告里要求我们:“从当前实际出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无疑,物质文明的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然而“党中央曾多次郑重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当前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概念,并把它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高度。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又一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王伶俐 《沧桑》2008,(4):74-75
十七大报告把我国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的一系列理论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此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的提出有着重大意义,对中共历史研究也有多方面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表现在:该理论体系是中共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其本身也是中共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及在此理论体系要求下深化党史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向全党提出了"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并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学说的准确阐释,是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原理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提出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对我国进一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对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实践"三个代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严世贤 《环球人物》2012,(31):58-61
胡锦涛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02年11月8日,十六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一致同意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并同意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会于11月14日闭幕。15日,十六  相似文献   

18.
全国各地博物馆群众工作组讲解员同志们:随着突飞猛进的经济建设的高潮后面,出现了文化建设高潮,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求我们年青的文化工作者站在文化战线的最前列,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精力贡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博物馆这一新兴事业给我们提出了重大的任务,要求我们"探索道路,找出经验,把美丽祖国  相似文献   

19.
陈家阳 《百年潮》2006,(3):65-70
编者按: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2006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党和政府将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原则,并以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什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此,我们采访了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培林研究员.  相似文献   

20.
<正>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和谐"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而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难点。早在200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就提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2006年一号文件,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通过政策惠农、制度利农、法律护农、科技兴农、基础强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