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疍民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至今已有百年。学者最初是在民俗学视角下开展的疍民研究。此后,随着研究的推进以及学科之间的交流交融,疍民研究逐渐扩展至体质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海洋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也不断开拓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主题。正是由于学者不断地把新学科、新方法、新视角融进疍民研究,才使得对于疍民族群的研究具有了跨学科的魅力与独特的人类学意义。从跨学科视角梳理疍民研究,一方面,我们可以理解疍民研究在中国人类学研究中所具有的人类学意义;另一方面,疍民研究也促使我们在当今社会以跨学科的视角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2.
胡传海  王磊 《神州》2013,(14):286-286,28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开展多年,但是仍有许多遗产没有脱离困境。结合对老北京"毛猴"的实地调查和对"毛猴"艺人的采访,重新评估毛猴的价值,挖掘它所具有的发展潜力,从而反思我们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由内而外的研究,发现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们缺少对具体某项遗产的认识,千篇一律的保护模式不能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避免盲目保护的行为,做到具体遗产具体分析,用符合其特点的方式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3.
《民俗研究》2021,(2):106-114
《民族艺术》立足于"多民族、大艺术、跨学科"的办刊理念,坚持"发表最新学术成果,展示一流学术水准"的办刊宗旨,倡导"有学术而无学科限制"的办刊定位,通过"有特色而无传统限制"的栏目设置,组建"有学问而无学术界限"的作者群,妥善处理与相关学科的学术关联,关注传统文化艺术,总结中国经验,突显实证式研究的学术风格,以最新学术成果引领相关学科的学术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跨学科研究为特征的学术共同体,在众多学术期刊中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别样风采,构建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跨学科研究学术平台,呈现出具有中国原创风格的新时代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为庆祝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项目成立30周年,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and Arts in Hildesheim,Germany)将于2018年1月举办"加固与交流——文化遗产的加固材料与方法:跨学科对话"国际研讨会,旨在促进文物保护的跨学科交流。会议将展现最新研究成果,就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人地关系理论与历史地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人地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引人注目的跨学科问题,很多学科从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层次和尺度上探究人地关系的不同侧面。概言之,以哲学、历史学为主体的人科学主要是从哲学、历史观及伦理层次展开理论思辩与逻辑论证,具有浓厚的主观和直觉色彩:而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与这一问题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科学,则主要通过具体个案的分析,在实证研究层次上加以归纳、概括,所得出的常常是能够实证和实验的认识,并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学科乃"援西入中"的产物,由此引出两方面问题:西方分科观念如何传入;中国本土如何接引。其复杂性在于,作为"传播者",其身份已决定了所谓"援西"是有高度选择性的,甚至不免迎合本土的知识架构;"接引者"也往往将外来知识纳入其所熟悉的知识架构,尤其致力于从中发现西学之"关键"。尽管来华西人对知识分科观念的传播也曾言及学科次第问题,然而所说之次第主要着眼于知识训练的阶梯,将学科定位于不同的研究领域。与之适成对照的是,晚清对西学分科观念的接纳,却往往从价值上致力于探索各学科之次第(后集中辨析"西学门径")。这些都构成晚清接纳西学重要的一环,也是审视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现实采集技术促进了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也对数字化方法提出具体而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案例展示文化遗产数字化方法,涉及调查仪器、数据处理技术以及点云自动分类等领域的最新发展。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近年的三处数字化研究对象,阐述了面对复杂的建筑文化遗产时,综合运用多传感器技术以生成准确且完整的建筑模型的益处,重点关注了跨学科协作环境下从数据采集到通过Web平台分享和数据管理利用的话题。探讨了文化遗产领域广泛采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未来可能性,深入分析了其主要优势以及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俗研究》2021,(5):5-13
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理念下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获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形成国际潮流,并取得巨大成绩。伴随着专业化、系统化的非遗保护工作的展开,中国学界也针对这一热点现象和相关问题开展了学术研究,研究的深入逐渐引发了对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民间文艺学、民俗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传统学科有着密切的学术联系,厘清其与这些学科(特别是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之间的关系,对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归属、定位以及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征稿启事     
正《中国文化遗产》是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文化遗产领域学术性、知识性期刊。多年来,在服务国家文化遗产中心工作,展现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成果,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管理理论与方法,普及文化遗产知识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是业界具有影响的权威期刊。一、栏目及定位1.聚焦:围绕文化遗产领域具有全局性的工作、年度和阶段性重点工作、或者受到普遍关注的文化遗产保护热点、焦点问题等,专题筹划,刊发系列文章,进行集中深度阐述。2.理论与探索:开展文化遗产领域前沿问题和基础问题学术探讨,推进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依托具体案例与实践,展示文物保护和利用的理论思考、经验总结以及新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等;关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管理、监测的新理念、新手段、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文化经济地理学进展与“项目网络地理学”的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经济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本文回顾和评论了西方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学科,在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方面的进展和贡献。从目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文化经济研究方面的知识积累来看,拥有独特"空间"视角的地理学,尚有很多议题未予涉足,特别是在中国,地理学家对文化经济的知识建构和政策影响,相对较小。西方地理学界最近出现"文化经济地理学"分支学科的说法,反映了地理学界对于文化经济的积极参与。为推进和深化"文化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地理学家应关注文化创意产业基于"项目"和"项目网络"的独特生产方式,在充分发挥地理学"空间转向"影响力的基础上,开展跨学科研究,有望建立新的分支学科"项目网络地理学"。  相似文献   

11.
当代社会科学各学科给史学提供了巨大动力,但这些学科并不能取代历史学。首先,这些学科对人类社会只进行各层次、各方面的分别研究,又往往以当代社会为主要对象。对以往社会的研究,除了资料、手段等具体困难外,历史本身的整体性也因这些学科的部分性而无法得到反映。历史学正是以这种研究的整体性而有别于各门具体学科的。其次,进入史学领域的各门社会科学,也已非原来意义上的学科而成了历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几乎没有一门其他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2.
陈志刚  黄贤金 《人文地理》2012,27(3):152-155
南京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土地利用研究的高校之一。1949年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土地利用学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跨学科发展体系。经过长期的研究凝练,学科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土地利用与规划"、"土地经济与政策"、"土地评价与整治"三个重点研究领域,并在"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和"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今后,南京大学将围绕"全面实现国内一流优势学科,达到国际同类研究一流水平"的目标,通过凝聚力量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引进或培养领军人物,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战略举措,建成与国际接轨的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土地利用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整体化的驱动下,由单一学科视野转向多维交叉的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科学研究一个显的特征。由于学科固有的话语体系、问题脉络和学术规范,不同学科在对接、转化、整合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本以考古学为中心,对目前跨学科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举例分析,以期能引起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已成为当代中国史学界内外所关注的新兴增长点。然而,由于相关的史学理论研究尚未健全,在跨学科研究已逐渐成为一种学术风尚的情况下,学科边界问题并未得到当代社会史学界的足够重视。同样是研究当代中国,相比于社会学等学科,学界有必要坚持其史学本位。在跨越边界去借鉴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之外,更有必要充分认识到本学科的独特价值。通过对《当代中国史研究》所刊载的相关论文的研究,梳理和总结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现有议题与边界,并与社会学等学科作方法论层面上的比较,可以更深入地探讨、认知当前当代社会史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从学科文化的角度把握近几十年来美国外交史/国际关系史演进和转型的总体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揭示近期"新冷战史"的学术史源流和学术思想特性。在冷战前期进入高峰期的外交史具有单一、封闭、板结的总体特性,这种状况在1980年代以后持续推进的具有"学术运动"风貌的学科批判和反思中被打破,导致以认识论多元主义、跨学科和研究空间扩展为方向的学科整体转型,促生了新的、更趋近美国历史学整体趋势的研究格局和学科文化。"新冷战史"的基本特性是对常规外交史的超越和扩张的冷战观,它的存在和演进以多元主义的新学科文化为基本智识条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取向.跨学科研究在拓展当代中国社会史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也导致学科边界渐趋模糊.漠视学科边界的存在只能造成当代中国社会史学科重心的偏移,影响学科建设.在日益广泛的跨学科融通中,厘清和划定学科边界是保持学科独立性的重要前提,清晰的学科边界是实现良性学术交流与学科互鉴的重要依据.作为史学分支学科,当代中国社会史有必要在坚持史学本位的前提下跨越边界,借鉴并整合其他学科之长,实现问题意识、理论视角和技术方法的创新,这也是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不断深入的基本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建设颇为学术界关注。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认为:虽然文化遗产事业因为兴起时间及学科建设时间短暂、实践积累不足、原有学科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等原因,学术界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科建设产生一些疑虑,但文化遗产学具有强烈的现代性、社会性、跨学科等特点,与考古学、文物学及博物馆学等相近学科有明显的差异,其学科建设具备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中国国情发展需求的优势以及应对全球化的对策优势,教育主管部门、国家有关部委和高校应紧密结合,高校、科研机构与博物馆等应通力合作,充分借鉴先进国家特别是日韩等邻国的经验并勇于建设和创新,学术刊物积极发挥引领与平台作用,共同推进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并且,随着文化遗产学进入教育部学科名录,成熟的文化遗产学的大学科体系的建设将会得到有效推动。  相似文献   

18.
人类学民族志和方志学民族志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文本形式。虽然因命名上的重叠和定义上的冲突,我国人类学和方志学一直争论着各自对"民族志"理解的合法性和话语权,但这两种民族志却各自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并且在学科发展中默默地影响着对方。已有两千余年历史的方志编撰传统无形中形塑着我国人类学民族志的本土特色,而人类学民族志的田野研究范式也开始向地方志渗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兹从实用层面入手,探讨在地方志资料采编范式中借鉴人类学民族志田野角色、田野伦理、田野方法等具体经验,对方志采编范式的跨学科互鉴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量专业的边疆研究刊物、社团创立,部分大学设置了边政学系等边疆教育研究机构,边疆研究的内容在传承中得到了拓伸,同时也开始了构建近代意义的边疆研究方法与理论的尝试。这一时期的边疆研究重视中华民族观念的讨论,是"致用"与"致知"双重社会需求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政府组织与推动的时代特征,表现出突破传统史学窠臼向独立学科发展的基本趋势,在研究理念上呈现出跨学科综合研究的多维视角。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十年来,国际关系学科经历了机构的急剧增长和前所未有的知识拓展。然而,与地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比较文学这些邻近的学科不同,它仍然没有生成能够影响整个人文科学的"大思想"。为何会出现这一情形?对此有何应对之策?本文分三个方面予以阐释:首先,回溯了国际关系学作为政治学分支的持久性界定问题;其次,指出应依据自身学科相互关联的问题群——即(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来重新确定国际关系学的基础;最后表明重新确定国际关系学基础如何开启了它的跨学科潜力。具体而言,"不平衡与综合发展"提供了国际关系学的"大思想"可以传播到其他学科的一个范例,因为通过把多样性的意义付诸实践,它揭示了"国际"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世界的因果意义和构成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